第362章 结交北宋

推荐阅读: 东晋北府一丘八最是光阴留不住牧神记末世:只有我不被丧尸攻击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三寸人间周玄机姜雪九天武帝萧叶柳依依凌云青路大楚最强姑爷

    收获元年,即公元1115 年,金将加古撒喝率兵进攻临近高丽的保州。
    消息如急风般传至金太祖耳中,他正在营帐内仔细研究作战地图,听闻后顿时眉头紧皱,手中的令箭不自觉地在地图上轻点,心中迅速权衡利弊。
    他深知,此时与高丽发生冲突,必定会分散金朝的兵力与精力,不利于对辽作战的大局。
    于是,他立刻派遣一位精明能干、善于言辞的使者,快马加鞭赶往加古撒喝的营地。
    使者一路疾驰,马蹄扬起的雪花四处飞溅。抵达营地时,加古撒喝正站在营帐外,望着远处保州的方向,眼中满是战意。他身材高大壮硕,浑身散发着一股勇猛无畏的气势,犹如一头蓄势待发的雄狮。
    使者宣读金太祖的告诫:“加古撒喝听令,凡是与高丽的边界争端,一定要谨慎从事,不可擅自而为。如今我大金正全力对辽作战,切不可因一时之忿,坏了大事。若因你鲁莽行事,致使大金陷入两线作战之困境,定斩不饶!”
    加古撒喝听闻,心中虽有不甘,但还是抱拳领命,大声说道:“末将谨遵陛下旨意!只是这保州近在咫尺,唾手可得,实在心有不甘啊。”
    使者离去后,加古撒喝望着使者远去的背影,喃喃自语道:“陛下深谋远虑,末将自是明白,只是这大好战机,就这样错过,实在可惜。”
    天辅三年,即公元1119 年,金曷懒甸边将向金太祖报告了高丽增筑边境堡垒的情况。金太祖听闻后,陷入了沉思。
    他坐在营帐内,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脑海中迅速权衡着利弊。
    半晌,他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地对大臣们说道:“传我令,让边将固守营垒,保持戒备,严禁轻举妄动,以免滋生事端。高丽此举,或许只是虚张声势,试探我大金的态度。我大金此时不可与之轻易交锋,以免中了他们的圈套。”
    大臣们纷纷表示赞同,一位年轻且颇具智谋的大臣说道:“陛下英明,此时与高丽起冲突,正中辽人下怀,我大金当以大局为重,先灭辽朝,再图其他。”
    此时的中原地区,北宋政权正处于宋徽宗的腐败统治之下。
    汴京城里,奢华之风盛行,达官贵人纸醉金迷,全然不顾百姓死活。宫殿楼阁装饰得金碧辉煌,雕梁画栋,极尽奢靡。
    宋徽宗整日沉迷于书画诗词,与一帮文人墨客吟诗作对,对朝政不闻不问。朝堂之上,奸臣当道,蔡京、童贯之流结党营私,卖官鬻爵,搜刮民脂民膏,搞得民不聊生。
    天辅二年,即公元1118 年,宋徽宗遣降宋辽臣赵良嗣使金。
    当赵良嗣踏入金太祖的营帐时,金太祖以礼相待。赵良嗣身材修长,面容清瘦,眼神中透露出一股精明,但在金太祖的威严之下,又隐隐有些畏缩。
    他拱手向金太祖行礼,说道:“大宋皇帝听闻大金崛起,兵强马壮,有意与大金联合,共商灭辽大计。此乃天赐良机,若我两国联手,必能一举荡平辽朝,共享太平。”
    金太祖微微一笑,心中暗自思忖:“这宋徽宗此时遣使前来,想必也是看到了辽朝的衰落,想趁机分一杯羹。不过,这大宋如今腐败不堪,内部混乱,军队战斗力低下,与他们联合,需谨慎行事,既要借其力,又不能让其坏了我大金的大事。且看他们诚意如何。”
    金太祖说道:“此事关系重大,容我等商议一二。赵使者远道而来,且先好好休息。”
    赵良嗣告辞后,金太祖与大臣们商议起来。一位年长且经验丰富的大臣皱着眉头说道:
    “陛下,大宋如今腐败不堪,朝堂混乱,官员贪污成风,军队也毫无斗志,与他们联合,恐有诸多变数。他们说不定会在关键时刻拖我大金后腿,甚至背后捅刀子。”
    金太祖沉思片刻,说道:“话虽如此,但大宋国力雄厚,地域广阔,若能联合,可分担我大金压力,牵制辽军部分兵力。且我等只需利用好此次机会,为我大金谋取最大利益即可。他们内部腐败,正是我们可利用之处。我们可在联合过程中,逐步摸清他们的底细,掌控局势。”众大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第二年,金太祖派遣以宗翰为首的一行人回使北宋。
    宗翰身材魁梧,一脸英气,眼神中透着果敢与坚毅,浑身散发着一股大将之风。
    临行前,金太祖对他说道:“宗翰,此次出使北宋,你要谨慎行事,务必为我大金争取到最大的利益。联合攻辽之事,要详加商讨,不可有丝毫马虎。那大宋朝廷腐败,官员多有贪婪之辈,你可相机行事,利用他们的弱点,迫使他们答应我们的条件。若能成功联合,灭辽之后,大金的霸业便指日可待。”
    宗翰抱拳说道:“陛下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末将定会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让那大宋乖乖就范。”
    宗翰一行人抵达汴京后,被迎入富丽堂皇的宫殿。
    宋徽宗在宫殿中设宴款待,宫殿内灯火辉煌,摆满了珍馐美馔,歌姬舞女在一旁翩翩起舞,一派奢靡景象。
    宗翰看着这奢靡的场景,心中暗自冷笑,心想:“如此腐败的朝廷,怎能不败。此番定要让他们知道我大金的厉害,乖乖答应我们的条件。”
    在商议联合攻辽之事时,北宋的大臣们各怀心思。
    蔡京坐在首位,眯着眼睛,心中盘算着如何在这次联合中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童贯则一脸傲慢,对金朝并不十分放在眼里。其他大臣们有的想要趁机收复失地,却又担心金朝势力过大,威胁到北宋的安全;有的则只想敷衍了事,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
    宗翰见状,心中有了主意。
    他言辞犀利地阐述了金朝的实力与联合攻辽的好处,同时暗示北宋若不合作,金朝将独自行动,北宋将错失良机,且辽朝灭亡后,大金的兵锋恐将直指北宋。
    他说道:“我大金兵强马壮,近年来屡战屡胜,辽朝灭亡只是迟早之事。若大宋与我大金联合,不仅可收复燕云失地,还能在战后分得诸多好处。但若大宋犹豫不决,错失良机,待我大金灭辽之后,恐怕大宋将面临我大金的雷霆之怒。”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