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筑城以卫君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机床小匠我能复制一切技能我快亏成麻瓜了很纯很暧昧我的系统是日记本吾唯混沌我的系统异能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我知道末世将至直播传承武道

    陷阵营所有人就像陷入了死寂的兵马俑般,完全看不到有任何求生的欲望。
    对于这些由陪隶转化而来的将士来说,活着确实太累,死了反而是种解脱!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这群人,是真正的死士!”
    晁盖此时已经明白过来,这支陷阵营是机缘巧合下独一无二的产物,就算再重建一支,大概也达不到这种标准了。
    这种死志,一般士兵难以望其项背。
    他们每个人仿佛都跟高顺一样,又臭又硬,完全不可理喻!
    晁盖走到了一个身躯魁梧的武将身边,不由眼神微微闪了闪。
    在先前的战斗中,此人与他连拼三锤而不败,实力不容小觑。
    按照常理来说,高顺武力肯定也不低,不然也无法驯服这群死士。
    如此看来,这人的确有很大可能就是高顺本人。
    晁盖推开对方面罩,发现此人面皮上有老大一搭青记,面容苦涩,看起来就是个苦逼人。
    “你就是高顺?”晁盖附耳轻声询问道。
    青皮男微微愣了愣,然后摇摇头,还是一句话都没说。
    如果承认自己是高顺,就算是假冒,也有着一线活命机会。
    可此人依旧摇头否认,果然是已经心存死志。
    “就你了!”
    晁盖叹口气,直接把此人提了出来。
    青皮男面露惊愕之色,但却终究没有反抗。
    “告诉我,高顺是谁?我兴许还能救他一命!”晁盖趁机在青皮男耳边急声追问。
    青皮男有些犹豫,不过他的目光却还是不自然看向了场中另外一个铁甲武士。
    晁盖转头高声道:“孙将军,我还想再挑一人。希望将军能够成全!”
    孙坚摇了摇头,冷然拒绝道:
    “不要贪得无厌!”
    “将军,这不公平!”
    晁盖眼神与孙坚对视,不肯再有丝毫退缩。
    “晁某亲卫牺牲如此之大,帮将军救下多少部曲,难道就不能再多换一个武士?”
    “你?”
    孙坚此时是真的有些生气了。
    他开始说允许晁盖保下一人,抵消此战所有战功,不过是句气话而已。
    以他本意,就算晁盖不识抬举,但他仍然会给晁盖补足赏赐。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这是孙坚一直以来治军的首要原则。
    既然是原则,就不能轻易被打破。
    “本将先前只是与你开个玩笑!但你如再得寸进尺,那就真的再无丝毫战功可言!你可要想清楚了?”
    孙坚凝视着晁盖,声音冷漠如同坚冰。
    “是,我确定!”晁盖停顿片刻,仍然坚持道。
    “准!”
    孙坚默然望向远方,似乎不想再多说半个字。
    “多谢将军成全!”
    晁盖终于松了口气,然后赶紧拉出了高顺。
    当晁盖挑选出了这两人之后,其余所有人的结局就已注定。
    他们以及被活捉的其他吕布军将士,甚至包括所有战死士卒尸体,全部都被孙坚派人驱赶丢入了灵帝的文陵之中。
    然后孙坚下令封陵,将这些将士以及尸体呈贡给灵帝作为陪葬祭品。
    这让晁盖极为无奈,却也无计可施。
    不过让晁盖颇感欣慰的是,系统对青皮男有了反应,显示此人是水浒魔君转世。
    看来冥冥中自有天意。
    晁盖奋力救人,虽然得罪了孙坚,但终究从死亡线上拉回了一个水浒兄弟。
    或许晁盖救了此人一命的缘故,好感度已经达标。
    耗费1点杀戮值,经过晁盖点化之后,青皮男就变成了大名鼎鼎的“青面兽·杨志”。
    杨志是员天罡悍将,在水浒中排名也不低。
    而且他那忧郁的苦逼气质,也非常适合陷阵营的风格。
    这让晁盖沉郁的心情,终于有所缓解。
    可惜高顺这员让晁盖心心念念的陷阵营主帅,终究还是彻底废了。
    在亲眼目睹那支他花费无数心血打造的陷阵营精锐被葬入文陵之后,高顺就再也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
    哀莫大于心死!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高顺许了他的兄弟们一个同生共死的承诺,如今虽然人活着,但心却彻底封闭了。
    他的灵魂随陷阵营一同葬入了文陵。
    他只是茫然地跟着晁盖等人行走,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完全失去了活着的所有意义。
    孙坚部下众人反复打探过无数次。
    等他们最终确定高顺状态后,不禁一边鄙夷几句,一边心满意足地摇头离去。
    一般士卒还无所谓,但这样一个惊才绝艳,又与他们江东军有着血海深仇的危险人物,他们当然不会有丝毫大意。
    如果不是确定了高顺的真实状态,就算孙坚不在意,他们也一定不会放高顺轻易离开。
    或许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当天在北邙山过了一夜,之后孙坚又花了数天时间收敛骸骨,清理皇陵,然后又派人把这些被董卓军发掘的陵寝大致填塞修缮。
    做完这一切后,孙坚才率领部曲正式进入雒阳。
    一路行来,晁盖此时才有心情真正观摩这座历史名城。
    雒阳城的城墙并不是完全笔直的。
    至少北面两门夏门和谷门,就根本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而是在中间有很长一段曲折的城墙形成了错位。
    至于什么原因,晁盖猜想大概是需要考虑周围地势的缘故。
    如此一来,从防御角度而言,就有些过于随意了。
    不过这也大概体现了东汉帝都当年的强势。
    因为此次是从北面进入雒阳,所以进城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规模宏大的北宫。
    看这阵势,北宫几乎占了城区一多半面积。
    晁盖原本以为雒阳皇宫跟北京的紫禁城差不多,却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局面。
    从感觉上来说,雒阳外城仿佛只是皇宫的附属品而已。
    这让晁盖很是诧异,不由询问道:“这皇宫占地为何如此之大?”
    孙坚倒是见怪不怪,觉得此事理所当然。
    “筑城以卫君!建造外城本就是为了保护宫城而已。皇宫占地大些实属正常。
    “何况雒阳只是富丽堂皇,与长安那般萧相所言‘非壮丽无以重威’,已经算是消减太多了。”
    孙坚所言萧相即西汉开国丞相萧何。
    高祖刘邦平定叛乱后回返长安,发现萧何已下令营造了未央宫,并且造得极其宏伟壮丽,异常奢华。
    当时国家初立,百废待兴,国库中其实并无多少余粮。
    刘邦当即勃然大怒,责问萧何为何如此铺张浪费。
    萧何回答说,不如此不足以体现天子威严,而且建造壮丽一些,可以让后代永远无法超越。
    刘邦这才转怒为喜。
    萧何所言也是实话。
    以西汉长安皇宫的规模,以后几千年,中国的确再也没有超越过。
    其实说穿了,这与西方那些宗教场所总要修建成地标是一个道理。
    这不单纯只是为了享受,而是统治阶级已经意识到,规模庞大的宫殿建筑,同样可以作为巩固政权的一种软实力工具。
    晁盖稍加琢磨,也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此时城内已经成了废墟,除了还能看到些许残垣断壁,就连完整的房屋也找不出几间。
    孙坚叹了口气,让部下各自扎营休整。
    孙坚自己则亲自带亲卫去清扫汉室宗庙,打算整理出来后以太牢之礼祭祀,以履自己人臣之礼。
    晁盖作为黄巾遗贼,不可能有孙坚这种对刘氏汉室的感情。
    他对这些表面形式也不感兴趣,于是干脆趁此机会,偷偷潜入皇宫寻找水井中的女尸……传说中身上的玉玺。
    雒阳皇宫分南宫和北宫,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是独一份。
    也就是说,东汉是唯一一个实行两宫制的王朝。
    这两宫之间通过一条修建在半空中的“复道”相连,跟后世高层建筑之间的空中走廊类似,只是没有那么高罢了。
    在水泥混凝土都没有的年代,搞出这么个东西,不得不说,的确很有创意!
    当初何太后被张让等人挟持,就是从这个复道上跳下逃脱一命。
    不过此时复道早就被烧得干干净净。
    而皇宫中也被破坏得尤其严重,除了一片残垣断壁也看不出什么。
    宫中那些尸体,自然全都腐烂成了骨头,不可能有三国演义中那发光的女尸存留。
    以晁盖的眼神,在这些骨头中,也很难分出什么男女。
    毕竟是个传说,晁盖也不确定那宫女是不是真的投了水井,所以他一边搜索,一边干脆顺手把这些尸骸全部收敛起来,以防有漏网之鱼。
    这种行为倒也有些意料之外的收获。
    孙坚得知之后,还觉得他挺懂事,真以为他是去清理皇宫收敛尸骨了,所以并未阻止他继续搜查。
    以雒阳皇宫布局,最早光武帝刘秀是将南宫作为行政重点,但到了灵帝时期,皇帝渐渐连复道都懒得走了,直接就在北宫开朝会。
    于是天长日久,行政中心也从南宫转移到了北宫。
    皇宫这么大,时间也很紧,所以晁盖重点还是在北宫内搜寻。
    杨志看晁盖明显是有目的,不禁有些奇怪,于是询问道:“大兄,可是想要在宫中寻找什么东西?”
    临死前被晁盖拉了一把,杨志还是非常感激的。
    如今又被点化,他也因此而对晁盖更有一种亲近感,所以也与其他水浒兄弟一样,称呼晁盖为大兄。
    这跟年龄没有关系,只是水浒兄弟们的专属称呼。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