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暗流涌动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机床小匠我能复制一切技能我快亏成麻瓜了很纯很暧昧我的系统是日记本吾唯混沌我的系统异能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我知道末世将至直播传承武道

    第249章 暗流涌动
    洛阳城里刮了一夜的大风,宫中满地落花,但这儿现如今只住着一人,宫女们只需把她服侍好即可,剩下的那些,也只是懒洋洋地扫着地。
    皇后嫌弃宫中太过空旷冷清,依旧住在原先的魏王府,外臣进谏无用,不得已,将王府的匾额改成了行宫。
    “难怪她不愿住在这儿,也确实冷清的很。”
    宫女们面面相觑,没人敢接话。
    纪国公主算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她是前朝公主,听说以前还与陛下定了亲,但最终因为某事触怒陛下,再不与之相见。
    可陛下终究是仁君,还允许她住在宫中,锦衣玉食,只是外面那些人也不敢再接近她,所有人好像都把她忘了一般。
    “准备车马,我要出宫散心。”李淑转过头,脑海里,满是落花残骸的样子。
    “是。”
    自一早开始,城门提前打开,百姓们大多还没出来,就有四队报捷的骑兵从几处城门驰入,一边纵马飞奔,一边大喊着。
    “大捷!”
    “安西大捷!”
    “城中百姓如何?”
    “欢欣鼓舞,无人不称贺。”
    李晟微微颔首,随即又哼了一声。
    自己被调到洛阳后,整日只能学着处理政务,要不然就是带兵巡城,听着外面的传言,已经忍不住有些心痒了。
    “只不过这天下已经大定,我就算是想一展抱负,只怕也没机会了。”
    他轻叹一声,转头看向副手。
    “你说,若我向陛下求情,不要此处的官职,宁愿去安西做一校尉,你说...陛下他老人家会答应吗?”
    “明府说笑了,就现在洛阳城里,权势比您高的,不多出五指之数,”
    副手不解地笑了笑,也不明白为什么李晟这般询问。
    做大官,不好么?
    “禀告府尹,府外有人求见。”
    李晟正坐下去倒茶,听见声音,头也不抬地问道。
    “谁啊?”
    “未说姓名,但是奉上了礼金百镒,还说,有一桩大富贵要送您。”
    “又是哪来的狂奴?”李晟骂了一句,不着痕迹地瞥了副手一眼。
    现在如今反腐败的力度很大,甚至到了捕风捉影的地步,虽然诬告的后果同样极其严重,但还是有不少人为了这样那样的原因,把被告人的一点过失无限放大,直接报了上去,引得官吏现在束手束脚。
    李晟倒是不需要顾忌太多,如果这洛阳里有谁敢告发他,那么就会有一副“堂下何人状告本官”的场面。
    求见的人进来了,跪在堂下,恭恭敬敬地高呼。
    “小人拜见李明府。”
    “你叫什么名字?找本官作甚?”
    李晟看着他,眼里闪过一丝玩味。
    “还有这一百礼金,本官怕是无福消受,你离开的时候,烦请一并带走。”
    “明府何必心急,不妨先听听小人所言。”
    那人不慌不忙,“还请屏退左右。”
    呵。
    李晟微微摆手,除了副手以外,所有人都退了下去。
    “这人,是我的心腹,可一并留下,你且言之。”
    “明府,原先是大唐的大将军,为何现在甘心附逆?”
    “你!”
    副手闻言大怒,当即按剑站起,“胡言乱语,我杀了你!”
    “慢着。”
    李晟冷声道:“等他说完,再送去杀了不迟。”
    “明府!”
    “呵,李将军果然还存着几分挂念。”
    那人认为李晟此举必然是被触动了心怀,当即更添了几分信心,连忙道:
    “实不相瞒,江南上下如今厌恨节度史思明滥杀无辜,现如今官吏一心,百姓归附,都盼着能杀了那个狂徒,以正大唐河山!”
    噗!
    李晟低下头,擦了擦桌上的茶水。
    没忍住。
    “你继续说。”
    看到对方神色半惊半怒,李晟皱起眉头:“本官偶染风寒,你是有什么意见吗?”
    “小人不敢。”
    “说下去。”
    “江南如今已有数十城结盟,兵马、粮草、甲胄、一应俱全,待到约定之日,各地数万大军群起呼应,所谓伪魏,一朝可灭也!”
    “好!”
    李晟连声叫好,旁边的副手变了脸色,就连跪在下面的那人也愣了一下,面色随即更加柔和。
    李将军果然还是心向大唐的。
    “既然你们准备的这么充足,为何,要来找我呢?”李晟敲了敲桌子,“本官现在无权无势,无兵无马啊。”
    茶水已经凉透,喝起来没了茶香,喝多了只觉得嘴涩。
    一杯茶的时间已过。
    那人沉默片刻,道:“但陛下,可就在这城中。”
    “陛下不是在长安......你说的,是唐王?”
    三人之间的气氛骤然绷紧,李晟不由得暗骂一声,清楚自己上套了。
    现在他们屏退左右密谈,万花探子迟早知道此事,正是黄泥拉裤裆,不是矢也是了。
    “我没兵,帮不了你们。”
    “巡城校尉已有两人归顺,神洛军中也有我们的人策应,一旦举事,东城门便在我们手中。”
    李晟暗暗心惊。
    早听说史思明在江南平叛,可现在看来,这最大的一股叛军,居然在这洛阳城中。
    若是天子在这儿,自然风平浪静,可惜现在许多人的目光都在长安。
    洛阳富庶,近一年来商业繁荣,三教九流的人变得更多了,偶然让人混进来,不足为奇;李晟低头思忖了片刻,笑道:“好说。”
    ......
    因为安西大捷,皇后下旨,允许全城无宵禁两日,同时自己也去了八苦观,替陛下和安西将士祈福。
    皇后出巡的仪仗不大,甚至是简朴的过分。
    神洛军骑兵在前方开道,百姓们早早地就站在道路两旁,想看看皇后的车马仪仗,但等了半天,最威风的反倒是前头的骑兵。
    后面的车马、随从,根本就没有想象中的天家威严,更像是寻常贵人的妻子出门。
    有些失望。
    荥阳太守李陌策马跟在皇后的辇车旁,听见女儿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父亲,这样做,不会给天子丢脸吗?”
    “你且听我说的做便好。”
    李陌看着路旁的百姓,面带微笑,低声道:“你又不是做给他们看的,你这样做,就是为了给陛下看。”
    “你且想想,陛下是那种喜欢铺张浪费的人吗?”
    “...不是,可他远在长安,就算是知道了,又有何用呢?”
    “要的就是这种。”
    李陌淡淡道:“城中必然有陛下的耳目,若他就在洛阳,这样做倒确实容易落人口实,毕竟太像是故意做给他看了。
    陛下如今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他在那忙碌,听到你在洛阳城中本本分分,自然才会高兴。”
    “女儿不明白,这夫妻之间,为何还要这么多心思。”
    “你可以不多,但有的是人多这点心思。”李陌笑了笑,眼里闪过那个公主骄傲的模样。
    在河北那儿,这公主就毅然跟了尚且不是天子的颜季明。
    这是旧情。
    天子最重旧情了。
    “祈福过后,你再去城外上坟。”
    “谁的坟?”
    “自然是陈国公陈温的。”
    皇后坐在车厢里,只觉得有些恍惚,她深吸一口气,心里有些负罪感。
    这夫妻间,何至于如此呢?
    李陌不清楚女儿的心思,但他对面前的形式看的很清楚。
    天下大定,刀枪打天下的时候已经快过去了,就算开战,也是类似于吐蕃那样的外敌。
    下一个,
    兴许是快被整死的回纥,要么就是新罗。
    国内应该是打不起来了。
    诸如史思明、李光弼之流,在前朝都是唐军或是叛军中的翘楚人物,无一不是虎狼之臣,外镇边疆,内压太平。
    江南那边已经乱了两次,都被史思明以极快的速度平定下来。
    一把随时都能扑灭的火,也只是如同死灰复燃,就算烧,又能复燃几次?
    太平时节,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多的是所谓的自己人,拼了命想把你当做踏脚石,助自己成功。
    女儿不懂,自己这个父亲,也是现如今大魏唯一的外戚,不能不懂。
    前朝公主的那些“家眷”,倒是还留着,多少赏了些无关紧要的官职下去,等于是被圈养了起来,要他们出来兴风作浪,至少在三代以内是绝对不敢了。
    而天子对于外戚的态度,从自己身上也可看见一些。
    自己的爵位,现在已经是侯,而且这才是开始,估计以后肯定会找机会加封。
    但是官职,也仅止于荥阳太守了,以后就算升官,八成也只是为了荣养起来。
    外戚很少,但天子也没当个宝,好在李陌脑子始终清楚,并没有为此争权夺势,反倒是教女儿学自己小心谨慎。
    皇后祈福,八苦观封观一日。
    外头的百姓倒也能理解。
    女道士太真早早地就站在门口,远远看见车马来了,蓦地想起了以前,不由得轻笑一声。
    此时此刻,恰如以前。
    自己那时候似乎也是在玉真观中等候皇帝的车马。
    玄宗当初是看见了儿媳的美色,骤然起了色心,让杨玉环改头换面,起了太真的道号,在玉真观中清修。
    就连他,也免不了这爬灰的勾当。
    而现在的大魏天子,自一开始就知道她的身份,寻常人若是知道,多少也会试着尝个新鲜,而他不同,自一开始对自己就没那种心思。
    也不是因为他嫌弃,毕竟在洛阳的时候,天子时常白龙鱼服来观中闲玩,两人的关系,更像是朋友。
    从他的眼睛里,能看到一视同仁的尊重。
    目光缓缓凝视,落在门外简朴的车马仪仗上。
    太真和清水,还有身后的几名女道同时俯身下拜。
    “拜见皇后娘娘!”
    “快些起身吧。”
    皇后从面容看虽然漂亮,但终究是小家碧玉,随着最近两年的生活,她已经慢慢养成了威势。
    外人看,只能看到一个朴素的皇后。
    当面交谈一句,那股子气势,就劈头盖脸的压下来了。
    太真一时有些痴了,身后的清水和女道早就吓得把头埋下。
    “怎么了?”
    皇后看向她,眼里闪过一丝惊艳。
    这女道的脸,俨然是人间绝色,尤其是眉眼里那一丝惆怅,反倒更添几分柔弱,惹人怜爱,若她是个男子,怕也是把持不住。
    她思索片刻,便意识到对方是谁。
    有人曾向她告密,说把喜爱在八苦观中私养着几个貌美的女道,其中一人,更是前朝贵妃。
    皇后只当不信。
    “请起吧。”她语气平淡,微微颔首。
    祈福要一日,实际上只是跪在堂中念诵半日经书,里外都有人服侍。
    就算皇后心诚,观中也不敢怎么折腾,哪怕是改祖师规矩都不能让她老人家有半分委屈。
    出家人在家的事,那就得看人眼色。
    到了下午的时候,皇后念诵完了经书,上香一柱,同时由观中道士代为向百姓放恩济粮。
    城中百姓大多能一日两餐吃个饱,但这种白来的粮食,依旧是求之不得,一个个大声感激皇后慈恩。
    “素斋已经备下,娘娘现在可要用斋?”
    “端些来吧。”
    皇后语气微顿,看见了一双满是老茧的手,她抬起手,认得对方就是那个在门口碰到的美貌女道。
    “你...”
    像是知道皇后在迟疑什么,太真嫣然一笑:“陛下此前曾数次来观中静坐,多说娘娘慈心仁善,民女也是铭记在心,时常挂念。
    但是,民女已经是残破之身,不堪侍奉,承蒙陛下圣恩,只做友人闲谈,并无他想。”
    皇后默默点头。
    她本就善良,此刻倒也是信了。
    以颜季明的性子,就算是找女人,也不屑于瞒着,根本做不出在外面养着女道士的事。
    倒是我多想了。
    太真说话的时候,瞥见清水站在门外示意,便告了声罪。
    “怎么了?”
    “公主在门外。”
    “哪个?哦哦。”太真想了想,道:“皇后在里面,她再来,怕是不合适,你先请她回去吧。”
    李淑站在门外,听熟悉的女道彬彬有礼地请她回去,心情不由变得更加低沉。
    一股孤独之感萦绕心头。
    这城里的繁华,也与她没有半点关系。
    “敢问,可是纪国公主殿下?”
    “...”
    李淑转过头,陪同的宫女已经呵斥起来。
    “汝是何人,速速退去!”
    “小人,是唐人,拜的,是大唐公主殿下。”
    那人抬起脸,露出真挚的笑容。
    “臣,拜见殿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