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留俘!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 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 我知道末世将至直播传承武道、 再嫁高门、 空间农女:弃妇再嫁高门、 重生再嫁皇胄,我只想乱帝心夺凤位、 婚然心动:前妻再嫁我一次、 再嫁谢谢余生有你、 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 机床小匠、
第248章 不留俘!
两个月的时间倏然而过,长安城里一如既往的平静,只是两位贵妃的肚子一天大过一天,无疑吸引了不少人的耳目注意。
陛下的长子和次子,或许就在这里面了。
虽然,他们还是两个婴儿;
虽然陛下还年轻得很,
但,
谁能说的准呢?
试试呗。
“你说这儿能钓上来大鱼吗?”
“不仅有,而且,听当地人说,青海里的鱼,个头都很大。”
高仙芝和郭子仪两人盘腿坐着,面前摆着干粮,还有一个果盘。
“算算时日,若是一个月后能击溃吐蕃主力,说不定还能给陛下献上一份贺礼。”
高仙芝大口啃着果子,这里可是高原,将几个果子运送上来的代价堪比千金,他几口吃的干干净净,把果核扔到地上。
郭子仪瞥了一眼,微微蹙眉。
“怎么?”高仙芝懒洋洋道:“吾今日于此种下一子,来年后人至此,尚可于大树下乘凉,不失为一桩美谈。”
“大话还是等到之后再说吧,到时候把军中长史那些人都喊过来,和你一句句编。”
听到郭子仪略带讥讽的声音,高仙芝不以为意,反而大笑道:“善!”
魏军兵至青海湖畔。
一日前,西郡王和吐谷浑联军主力在此处遭遇吐蕃大军的伏击,西郡王被俘后当天即被斩首,吐谷浑大败,全军上下死伤惨重,短时间内无法再聚集出更多兵力。
而此刻,原本负责进攻吐蕃西面的大食天竺联军,此刻裹足不前,表面犹豫,实则观望,任凭魏军两拨使者到来和离去,始终推辞说将士疲劳需要修整,已经不堪再战。
实际上大食军最远已经推进到了逻些城北面二百余里的地方,几个昼夜的急行军后,就能立刻攻打吐蕃都城逻些。
“全都是一群靠不上的废物。”
马蹄声急,两人抬头看去,不远处几名哨骑纵马奔来,离着老远就跳下战马,一路小跑过来。
“报,我军在十里外射杀三名吐蕃哨探,未能生擒。”
发现了哨探,或许吐蕃人离这还很远,但或许,他们已经近在眼前了。
留给军中将士吃饭的时间很短,匆匆吃了两口干粮,又拿起水囊往嘴里灌了几口,最后成批次的去湖边解决必要的生理问题。
前军很快就准备完毕,两人回到中军,随即令旗飞动,整支大军开始朝前缓缓移动。
更多的哨骑开始传递回消息,郭子仪很快就确定,一支兵力不小的吐蕃人,正在前方游弋。
但他更关心的是,自己等待的那条大鱼,究竟有没有上钩。
“回纥可汗求见。”
“见。”
亲兵侧身让开道路,领着移地建走到两人身前,瞥了一眼他们身前的果盘和剩下的干粮,面皮不由得一抽。
你们二老搁这开茶话会呢?
不过他可没戏谑的资格,朝廷册封的太阳汗被他当着众人的面杀了,不少回纥人虽然畏惧他,但从此也不再彻底归顺于他。
兄弟阖墙,在中原是大忌,在大漠更是。
大家看重的都是利益,所以,一个连亲哥都敢杀的人,又有谁相信自己能跟他共富贵。
移地建现在不得不彻底靠向郭、高二人,如果没有他们帮忙,等此战之后,朝廷的责罚必然会下来。
一个被剥夺权势的可汗,等若丢了爪牙的狼,死的会比狗还惨。
“见过郭公,见过高公。”
他规规矩矩地行礼。
“这吐蕃住的地方确是苦寒,回纥将士们,辛苦了。”
“高公说笑了,哪有什么回纥,俱是大魏子民,为国征战,不辞辛劳。”
“会说话了。”
高仙芝指着他呵呵一笑,随即站起身,指着不远处的青海湖,笑道:“回纥远在大漠,可曾看过海?”
“小人眼见拙陋,未曾见过。”
“会见到的。”
“啊?”
移地建面露不解,看了看远处的青海湖。
自己,这不已经是见到了吗?
高仙芝摇摇头,将最后一口干粮咽下,大笑道:
“是尸山血海。”
......
吐谷浑在后撤,沿途不断丢下伤兵和尸首。
身后,是大量遗落的兵甲。
以他们现在的实力,自然不可能铸造兵甲,而且无论是前朝的大唐,还是现在的大魏,都绝不可能容许他们这样做。
本来么,西南边地荒凉,让这群人占个山洞住下来也无所谓。
现在真正要把他们提出来用的时候,才发觉这些人早就被贫苦的生活磨没了性子。
百年前那个敢于撩拨大唐的民族,虽然被打的生活不能自理,但当初毕竟还是有些勇武之气的。
而现在,则是彻底没了。
一群羊,哪怕被人戴上了犄角,也不是山羊,还是一群绵羊。
吐蕃人养羊,杀羊更是拿手好戏。
杀的尸横遍野,吐谷浑多年以来隐藏在心中复国的仇恨和愿望,被这场惨败杀的全都化作泡影。
地上的旗仗、兵器、甲胄,全都是制式的,至于来源,也是显而易见了。
总不可能是他娘的新罗人大老远送来的吧?
吐蕃赞普心里暗恨,但还是吩咐了下面人,立刻开始搜罗整理。
魏人的甲胄,
好东西。
正好,吐蕃士卒们跟着他从西跑到东,也就在此地修整几日。
“可惜,死的人已经太多了。”
赞普心里暗叹一声。
天竺人好说,大食人则是披甲的猛虎。
除去开头因为地理因素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大食人败了几场,但很快,源源不断的大食士卒开始增援过来,等他们彻底熟悉了这儿的地理,吐蕃人就很难再有胜算了。
吐蕃人的骑兵冲击起来,对面也很快就派出了骑兵。
战马比人精贵,强行把它们带到这儿,能活下来还能继续作战的估计不多。
但人可是最耐用的牲口,等士卒们恢复了,再把俘获的吐蕃战马给他们用,随即就变成了精锐的骑兵。
而且吐蕃人的披甲率不高,平日里大部分都是靠着劫掠,双方骑兵互冲,一方全数披重甲,一方身上大多是轻甲,甚至无甲,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骑兵一溃,步卒军阵两翼缺少策应,被大食人从甲胄、箭矢再到军阵,全方面的吊锤。
步卒军阵一溃,大食骑兵再度追过来屠杀一阵,以至于现在每次溃败,吐蕃人都损失惨重。
现在精良的甲胄倒是有了许多,可惜也没那么多能披甲的人了。
得先给自己的亲卫全部换上甲胄,再者,才能轮到各大贵族派出的私军。
利益分配,
呵...
只有他这个赞普会想到这四个字。
夜色高悬,不少吐蕃人还留在大营外搬运甲胄,地上有许多被剥光的尸首,被随意扔在一旁,满身尘沙;
赞普怕时间太赶,下令连夜搬运甲胄兵器,顺带着也就默许士卒于夜间随意进出。
才打过一场胜仗,吐蕃人得到的不仅是吐谷浑的兵甲,还有一些女人。
听着营中的歌舞,在外面借着火光搜摸甲胄的吐蕃人面面相觑,小声的骂骂咧咧。
人和人的境遇永远不会相同。
正如现在,
他们不仅摸不到女人,还会死的比里面的人更早。
外围最后一个哨骑被一箭穿喉,魏军神射手策马而还,低声汇报了情况。
大量的魏军哨骑早已被散开。
吐蕃人大营的情况,无时不刻被送到郭子仪的面前。
吐蕃赞普刚打过胜仗,正是疲倦的时候。
按照他的想法,魏人就算知道了吐谷浑惨败,想过来支援,那至少也得有数日路程。
路那么远,你魏军大老远赶过来,可我早就把甲胄兵器带走了,你上哪跟咱们开战去?
呵......
谁说咱们是...远道而来。
吐谷浑全军溃败的时候,魏军就在青海湖畔等着了。
郭子仪没派出一兵一卒,任由吐谷浑被杀的尸横遍野。
也就给吐蕃赞普造成了一个错觉。
魏军,肯定不在这。
郭子仪注视着前方的大营,闪耀的灯火,模糊成过往的一幕幕。
河北平叛,
河东镇抚,
一步步受大唐天子封赏,一步步加官进爵,成为天子所倚重的最后一道长城。
只可惜。
世事永远不可重来,就算是前半辈子做尽了糊涂事,后半生如果醒悟过来,做点实际的,也不算白活。
重要的是,
别后悔。
正如李嗣业当时奉命出城追击吐蕃人的时候,最后伤口迸裂而死,尸首坐在马上兀自向前冲锋。
他后悔了吗?
郭子仪记得自己坐在李嗣业坟前的时候,
两碗酒,一个人,一座坟,呼啸的风声陪了他一夜。
“这是为了武威郡王。”
他轻声道。
高仙芝举起手,身边的亲兵早就得到号令,此刻扯开嗓子高吼。
山坡上,一连串的火把亮起。
吐蕃人的大营开始反应过来了,毕竟这时候还留在营外闲逛的吐蕃人,实在是很多。
他们眼里看到山坡上亮起的火把,连忙也大喊起来。
“让他们动。”
高仙芝声音低沉,里面压抑着兴奋。
不光是他,身旁的魏军士卒们眼底倒映着熊熊火光,仿佛有什么东西悄然燃烧起来。
河北反叛,
其他地方反叛,
这说到底是咱国内的自家事。
吐蕃,
居然敢伸手过来趁火打劫?
敢围攻咱们的京城?
你,
敢对咱们龇牙?
好,
咱不打断你的手,
不敲碎你的牙。
咱们,一战打断你的脊梁。
一战,
亡吐蕃!
“大唐已经去了,若是没有个陪葬的,总归是不体面。”
两人漠然看向沸腾起来的吐蕃大营。
“整军,整军!”
赞普从营帐里冲出来,尚且还是衣衫不整的模样,看到山坡那一排肆无忌惮的火光时,他眯起眼睛,有一瞬间的恍惚。
“唐人?”
“魏军来了!”
耳边到处都是惊慌失措的声音。
“住口,不过些许魏人,而且,而且一定是远道而来,疲惫至极,怕他什么!”
赞普高吼道。
仿佛是为了回应他的不屑,山坡上,亮起了第二排火把,第三排...
北面的山谷缺口处,一队队火把开出。
西面,无数的火光亮起。
此刻已经无须再去传令和指挥。
因为目标很明朗。
也很弱。
“此战,为了...大魏!”
郭子仪声音提高了许多,但心底,则是放下了某些东西。
“传令下去!”
他嘶吼一声。
“今夜,不留俘!”
高仙芝拔刀,吼道:“喏!”
黑夜里,仿佛一头巨兽已经张开了血盆大口,择人而噬的气势,唬的不少吐蕃人膝盖一软。
他们有些人或许还能勉强保持住冷静,
但脚下每一寸土地,
则都在颤动。
朝臣们以为,天子既然早已密旨给郭子仪,两人一定是商量了很久,做出了很多布置。
但实际上,
天子除了几封信以外,送到安西最多的,是钱粮、兵甲。
缺什么,全都给你补齐。
你尽管去打!
天子已经忍了半年多的时间,此事最终是捂不住的,就算他威望再高,此事一旦传出,必然会引得国内震动。
毕竟郭子仪率领的是五万大军,其中就有两万安西军精锐;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
而且动兵所用的钱粮,全都是由江南等地承担。
一旦有心人在背后推动,使得江南民怨沸腾,甚至第三次爆发更大规模的民变,也是极有可能的。
只是,为什么要急着打?
郭子仪不关心。
今夜,他和陛下的要求一样。
他要赢!
而且要大胜。
今夜之后,
高原,再无不臣之声!
再无吐蕃国号!
再无不臣之声!
真当天可汗是吹出来的么?
魏军像是烧烫的刀子切黄油一样,所到之处尽是溃败。
骑兵冲锋,连营帐带里面的人一起践踏成烂泥。
沉沉夜色下,混乱的只有吐蕃人。
魏军保持着不可思议的纪律性,将整座大营层层分割,如庖丁解牛,极快的瓦解了整座大营的防御。
外围甚至留有封锁退路的兵马,割草一般屠戮侥幸逃出来的吐蕃士卒。
士卒张开弓弩,箭矢如雨落,仓促聚起的一拨吐蕃士卒顷刻溃散,满地伤卒,魏军随即挺进,沿途收割伤兵的性命。
“大帅有令!不留俘!”
“大帅有令,不留俘!”
两个月的时间倏然而过,长安城里一如既往的平静,只是两位贵妃的肚子一天大过一天,无疑吸引了不少人的耳目注意。
陛下的长子和次子,或许就在这里面了。
虽然,他们还是两个婴儿;
虽然陛下还年轻得很,
但,
谁能说的准呢?
试试呗。
“你说这儿能钓上来大鱼吗?”
“不仅有,而且,听当地人说,青海里的鱼,个头都很大。”
高仙芝和郭子仪两人盘腿坐着,面前摆着干粮,还有一个果盘。
“算算时日,若是一个月后能击溃吐蕃主力,说不定还能给陛下献上一份贺礼。”
高仙芝大口啃着果子,这里可是高原,将几个果子运送上来的代价堪比千金,他几口吃的干干净净,把果核扔到地上。
郭子仪瞥了一眼,微微蹙眉。
“怎么?”高仙芝懒洋洋道:“吾今日于此种下一子,来年后人至此,尚可于大树下乘凉,不失为一桩美谈。”
“大话还是等到之后再说吧,到时候把军中长史那些人都喊过来,和你一句句编。”
听到郭子仪略带讥讽的声音,高仙芝不以为意,反而大笑道:“善!”
魏军兵至青海湖畔。
一日前,西郡王和吐谷浑联军主力在此处遭遇吐蕃大军的伏击,西郡王被俘后当天即被斩首,吐谷浑大败,全军上下死伤惨重,短时间内无法再聚集出更多兵力。
而此刻,原本负责进攻吐蕃西面的大食天竺联军,此刻裹足不前,表面犹豫,实则观望,任凭魏军两拨使者到来和离去,始终推辞说将士疲劳需要修整,已经不堪再战。
实际上大食军最远已经推进到了逻些城北面二百余里的地方,几个昼夜的急行军后,就能立刻攻打吐蕃都城逻些。
“全都是一群靠不上的废物。”
马蹄声急,两人抬头看去,不远处几名哨骑纵马奔来,离着老远就跳下战马,一路小跑过来。
“报,我军在十里外射杀三名吐蕃哨探,未能生擒。”
发现了哨探,或许吐蕃人离这还很远,但或许,他们已经近在眼前了。
留给军中将士吃饭的时间很短,匆匆吃了两口干粮,又拿起水囊往嘴里灌了几口,最后成批次的去湖边解决必要的生理问题。
前军很快就准备完毕,两人回到中军,随即令旗飞动,整支大军开始朝前缓缓移动。
更多的哨骑开始传递回消息,郭子仪很快就确定,一支兵力不小的吐蕃人,正在前方游弋。
但他更关心的是,自己等待的那条大鱼,究竟有没有上钩。
“回纥可汗求见。”
“见。”
亲兵侧身让开道路,领着移地建走到两人身前,瞥了一眼他们身前的果盘和剩下的干粮,面皮不由得一抽。
你们二老搁这开茶话会呢?
不过他可没戏谑的资格,朝廷册封的太阳汗被他当着众人的面杀了,不少回纥人虽然畏惧他,但从此也不再彻底归顺于他。
兄弟阖墙,在中原是大忌,在大漠更是。
大家看重的都是利益,所以,一个连亲哥都敢杀的人,又有谁相信自己能跟他共富贵。
移地建现在不得不彻底靠向郭、高二人,如果没有他们帮忙,等此战之后,朝廷的责罚必然会下来。
一个被剥夺权势的可汗,等若丢了爪牙的狼,死的会比狗还惨。
“见过郭公,见过高公。”
他规规矩矩地行礼。
“这吐蕃住的地方确是苦寒,回纥将士们,辛苦了。”
“高公说笑了,哪有什么回纥,俱是大魏子民,为国征战,不辞辛劳。”
“会说话了。”
高仙芝指着他呵呵一笑,随即站起身,指着不远处的青海湖,笑道:“回纥远在大漠,可曾看过海?”
“小人眼见拙陋,未曾见过。”
“会见到的。”
“啊?”
移地建面露不解,看了看远处的青海湖。
自己,这不已经是见到了吗?
高仙芝摇摇头,将最后一口干粮咽下,大笑道:
“是尸山血海。”
......
吐谷浑在后撤,沿途不断丢下伤兵和尸首。
身后,是大量遗落的兵甲。
以他们现在的实力,自然不可能铸造兵甲,而且无论是前朝的大唐,还是现在的大魏,都绝不可能容许他们这样做。
本来么,西南边地荒凉,让这群人占个山洞住下来也无所谓。
现在真正要把他们提出来用的时候,才发觉这些人早就被贫苦的生活磨没了性子。
百年前那个敢于撩拨大唐的民族,虽然被打的生活不能自理,但当初毕竟还是有些勇武之气的。
而现在,则是彻底没了。
一群羊,哪怕被人戴上了犄角,也不是山羊,还是一群绵羊。
吐蕃人养羊,杀羊更是拿手好戏。
杀的尸横遍野,吐谷浑多年以来隐藏在心中复国的仇恨和愿望,被这场惨败杀的全都化作泡影。
地上的旗仗、兵器、甲胄,全都是制式的,至于来源,也是显而易见了。
总不可能是他娘的新罗人大老远送来的吧?
吐蕃赞普心里暗恨,但还是吩咐了下面人,立刻开始搜罗整理。
魏人的甲胄,
好东西。
正好,吐蕃士卒们跟着他从西跑到东,也就在此地修整几日。
“可惜,死的人已经太多了。”
赞普心里暗叹一声。
天竺人好说,大食人则是披甲的猛虎。
除去开头因为地理因素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大食人败了几场,但很快,源源不断的大食士卒开始增援过来,等他们彻底熟悉了这儿的地理,吐蕃人就很难再有胜算了。
吐蕃人的骑兵冲击起来,对面也很快就派出了骑兵。
战马比人精贵,强行把它们带到这儿,能活下来还能继续作战的估计不多。
但人可是最耐用的牲口,等士卒们恢复了,再把俘获的吐蕃战马给他们用,随即就变成了精锐的骑兵。
而且吐蕃人的披甲率不高,平日里大部分都是靠着劫掠,双方骑兵互冲,一方全数披重甲,一方身上大多是轻甲,甚至无甲,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骑兵一溃,步卒军阵两翼缺少策应,被大食人从甲胄、箭矢再到军阵,全方面的吊锤。
步卒军阵一溃,大食骑兵再度追过来屠杀一阵,以至于现在每次溃败,吐蕃人都损失惨重。
现在精良的甲胄倒是有了许多,可惜也没那么多能披甲的人了。
得先给自己的亲卫全部换上甲胄,再者,才能轮到各大贵族派出的私军。
利益分配,
呵...
只有他这个赞普会想到这四个字。
夜色高悬,不少吐蕃人还留在大营外搬运甲胄,地上有许多被剥光的尸首,被随意扔在一旁,满身尘沙;
赞普怕时间太赶,下令连夜搬运甲胄兵器,顺带着也就默许士卒于夜间随意进出。
才打过一场胜仗,吐蕃人得到的不仅是吐谷浑的兵甲,还有一些女人。
听着营中的歌舞,在外面借着火光搜摸甲胄的吐蕃人面面相觑,小声的骂骂咧咧。
人和人的境遇永远不会相同。
正如现在,
他们不仅摸不到女人,还会死的比里面的人更早。
外围最后一个哨骑被一箭穿喉,魏军神射手策马而还,低声汇报了情况。
大量的魏军哨骑早已被散开。
吐蕃人大营的情况,无时不刻被送到郭子仪的面前。
吐蕃赞普刚打过胜仗,正是疲倦的时候。
按照他的想法,魏人就算知道了吐谷浑惨败,想过来支援,那至少也得有数日路程。
路那么远,你魏军大老远赶过来,可我早就把甲胄兵器带走了,你上哪跟咱们开战去?
呵......
谁说咱们是...远道而来。
吐谷浑全军溃败的时候,魏军就在青海湖畔等着了。
郭子仪没派出一兵一卒,任由吐谷浑被杀的尸横遍野。
也就给吐蕃赞普造成了一个错觉。
魏军,肯定不在这。
郭子仪注视着前方的大营,闪耀的灯火,模糊成过往的一幕幕。
河北平叛,
河东镇抚,
一步步受大唐天子封赏,一步步加官进爵,成为天子所倚重的最后一道长城。
只可惜。
世事永远不可重来,就算是前半辈子做尽了糊涂事,后半生如果醒悟过来,做点实际的,也不算白活。
重要的是,
别后悔。
正如李嗣业当时奉命出城追击吐蕃人的时候,最后伤口迸裂而死,尸首坐在马上兀自向前冲锋。
他后悔了吗?
郭子仪记得自己坐在李嗣业坟前的时候,
两碗酒,一个人,一座坟,呼啸的风声陪了他一夜。
“这是为了武威郡王。”
他轻声道。
高仙芝举起手,身边的亲兵早就得到号令,此刻扯开嗓子高吼。
山坡上,一连串的火把亮起。
吐蕃人的大营开始反应过来了,毕竟这时候还留在营外闲逛的吐蕃人,实在是很多。
他们眼里看到山坡上亮起的火把,连忙也大喊起来。
“让他们动。”
高仙芝声音低沉,里面压抑着兴奋。
不光是他,身旁的魏军士卒们眼底倒映着熊熊火光,仿佛有什么东西悄然燃烧起来。
河北反叛,
其他地方反叛,
这说到底是咱国内的自家事。
吐蕃,
居然敢伸手过来趁火打劫?
敢围攻咱们的京城?
你,
敢对咱们龇牙?
好,
咱不打断你的手,
不敲碎你的牙。
咱们,一战打断你的脊梁。
一战,
亡吐蕃!
“大唐已经去了,若是没有个陪葬的,总归是不体面。”
两人漠然看向沸腾起来的吐蕃大营。
“整军,整军!”
赞普从营帐里冲出来,尚且还是衣衫不整的模样,看到山坡那一排肆无忌惮的火光时,他眯起眼睛,有一瞬间的恍惚。
“唐人?”
“魏军来了!”
耳边到处都是惊慌失措的声音。
“住口,不过些许魏人,而且,而且一定是远道而来,疲惫至极,怕他什么!”
赞普高吼道。
仿佛是为了回应他的不屑,山坡上,亮起了第二排火把,第三排...
北面的山谷缺口处,一队队火把开出。
西面,无数的火光亮起。
此刻已经无须再去传令和指挥。
因为目标很明朗。
也很弱。
“此战,为了...大魏!”
郭子仪声音提高了许多,但心底,则是放下了某些东西。
“传令下去!”
他嘶吼一声。
“今夜,不留俘!”
高仙芝拔刀,吼道:“喏!”
黑夜里,仿佛一头巨兽已经张开了血盆大口,择人而噬的气势,唬的不少吐蕃人膝盖一软。
他们有些人或许还能勉强保持住冷静,
但脚下每一寸土地,
则都在颤动。
朝臣们以为,天子既然早已密旨给郭子仪,两人一定是商量了很久,做出了很多布置。
但实际上,
天子除了几封信以外,送到安西最多的,是钱粮、兵甲。
缺什么,全都给你补齐。
你尽管去打!
天子已经忍了半年多的时间,此事最终是捂不住的,就算他威望再高,此事一旦传出,必然会引得国内震动。
毕竟郭子仪率领的是五万大军,其中就有两万安西军精锐;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
而且动兵所用的钱粮,全都是由江南等地承担。
一旦有心人在背后推动,使得江南民怨沸腾,甚至第三次爆发更大规模的民变,也是极有可能的。
只是,为什么要急着打?
郭子仪不关心。
今夜,他和陛下的要求一样。
他要赢!
而且要大胜。
今夜之后,
高原,再无不臣之声!
再无吐蕃国号!
再无不臣之声!
真当天可汗是吹出来的么?
魏军像是烧烫的刀子切黄油一样,所到之处尽是溃败。
骑兵冲锋,连营帐带里面的人一起践踏成烂泥。
沉沉夜色下,混乱的只有吐蕃人。
魏军保持着不可思议的纪律性,将整座大营层层分割,如庖丁解牛,极快的瓦解了整座大营的防御。
外围甚至留有封锁退路的兵马,割草一般屠戮侥幸逃出来的吐蕃士卒。
士卒张开弓弩,箭矢如雨落,仓促聚起的一拨吐蕃士卒顷刻溃散,满地伤卒,魏军随即挺进,沿途收割伤兵的性命。
“大帅有令!不留俘!”
“大帅有令,不留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