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原材料短缺危机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 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 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 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 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 郡主是个乌鸦嘴、 我真不是乌鸦嘴、 第一序列、 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 八零小甜宝她有乌鸦嘴、
第100章 原材料短缺危机
下午。
徐风扬用手机查内昌县附近几个区县跑山土猪养殖场的联系方式,并打电话过去简单询问了一下存栏量。
晚上。
由况丽开车,带着还有几分酒气的徐兴宇来到徐风扬家里。
这时候大伯,三叔和李尚兵也在。
爸妈自然是不必说,也在家里。
“既然人都已经到齐了,我们简单开一个会。”徐风扬说到。
“嗝~你是想说原材料收购的事情吧?”
徐兴宇下午睡了一觉,人已经清醒了,但是还有些酒气。
“对呀,不如这样吧,我们先听听李尚兵遇到的问题,表哥,你先来说说情况。”
此时李尚兵看起来很是疲倦,没有办法,这段时间到处收鸡可把他给累坏了。
“从哪里说起?”
“当然是从头说起。我记得是上个月18号还是19号你开始给我们供货的,说说到现在半个多月时间里你都经历了什么。”
李尚兵喝了几口茶,整理思绪以后娓娓道来。
一开始李尚兵给徐风扬供货呢,他还是挺开心的,毕竟家里养的鸡有稳定销路了嘛。
可是麻辣鸡块做出来以后销量好得离谱,导致李尚兵养的几千只鸡很快就消耗殆尽。
这时候怎么办呢?
办法肯定是有的,他家的鸡没了,村里其他人还有哇,并且还有和他一样的养殖户,家里的鸡也不少。
于是李尚兵就以12块钱每斤的价格去收鸡。
一开始收鸡还挺顺畅的。
毕竟价格还算不错,村里很多户人家都有散养鸡,也乐意卖,每天凑齐需求量还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李尚兵每天都在他村里收鸡,散户养的鸡该卖的都已经卖得差不多了。
所以他收了几天以后就很难收到鸡了,而那些还有鸡的散户也不卖了,坐等李尚兵涨价。
说白了这玩意就是一个正常的供需关系。
以前是供过于求,是买方市场,活鸡价格比较低。
但是李尚兵在他村里大量收鸡,很快就引起有心人注意,并且让供需关系颠倒过来。
不少有鸡的散户也就不急着卖了,而是坐地起价,开出14块,15块,甚至是18块钱一斤的价格。
但是李尚兵为了完成任务,也没有法子,只好把那些涨价不算离谱的鸡给收了。
至于那些养跑山鸡的养殖户卖了一批鸡以后也不卖了,而是和散户一样坐地起价。
因为徐风扬下了严令,不许用养鸡场的饲料鸡,李尚兵只好开着车到处去收鸡,本村收不到就去外村。
可是这样效率太慢了。
李尚兵征求徐风扬的同意以后还雇人去收鸡。
可是问题就来了。
不少农户就动起了歪脑筋,他们去找养鸡场买那种四五块钱一斤的饲料鸡,拿回来去去味儿冒充土养鸡。
那几个雇的人也不知道是真瞎还是故意的,收来的鸡里面混着不少饲料鸡。
这些饲料鸡的肉质如何那就不用说了,徐风扬是下了严令的,坚决不能用饲料鸡。
这不,食品厂后面就圈着不少饲料鸡,先让它们褪去掺杂在身体里的各种激素再说。
李尚兵收不到鸡,在几个股东同意之下,只有提高价格去找那些养跑山鸡的养殖户。
可是这样做成本就高得多了。
虽然做成麻辣鸡块以后卖得贵,也能挣钱,但是有很大部分利润就这样白白拱手送人了。
但是可以预见,若是市场进一步扩大,对原材料需求肯定会变得更大,收购活鸡的成本还会增加。
反正李尚兵后面这些天收鸡的成本是越来越高。
之前风味肉干还没有卖起来,但是经过食客们短时间里自来水宣传,这几天风味肉干的销售量也是出现爆发式增长。
通过李尚兵的事情就能预见。
一旦三叔的养猪场里那些少量的圈养猪消耗殆尽,要么就得动用跑山土猪和二代野猪,要么就得去收猪。
动用跑山土猪和二代野猪的成本比较高。
可是去大量收猪,卖猪的会不会坐地起价呢?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这是一种市场规律,也是一种很符合常理的现象。
但是同样的,徐风扬也严令不准使用饲料猪,要用粮食猪或者跑山猪。
其实在市场上,大型养鸡场和大型养猪场多得是。
只要降低肉质要求,跟这些供货商合作,不愁没有货源。
但是用这样的肉做出来的食品真的好吃吗?
徐风扬尝试过,用小石头去照饲料鸡,依然可以把饲料鸡的肉质变得很好。
但是小石头照的时间被拉长了。
量少时这样做完全没有问题,可是量大以后他就扶不住了。
这就好比清扫不同的屋子。
原本就很干净的屋子清理起来肯定要比很脏很乱的屋子清理起来轻松得多。
并且徐风扬还有一个打算,等远山食品厂走上正轨以后,他就不用小石头来锦上添花了。
这一点就像卖远山脐橙一样。
一开始远山脐橙不出名,根本就卖不出钱来。
后来徐风扬用小石头搞出来一批特殊的远山脐橙,就把名气给带出来了。
其实后面来买远山脐橙的游客里有很多人根本没有吃到过那种有特殊味道的远山脐橙,但是他们依旧觉得远山脐橙买得比较值。
因为普通的远山脐橙本身就有不俗的品质,再加上有人自来水宣传,所以才能卖得很好。
徐风扬正是借鉴远山脐橙后续销售的情况,准备让远山食品也按照这种模式发展下去。
众人分析未来要是继续收猪收鸡,这个成本肯定还会增加的。
“大伯,村里这几天村民代表开会怎么说?”
“我们食品厂定的保护性收购价格比较高,保底是12块钱一斤,很多村民都同意搞定向养殖。但是……”
“爸,别支支吾吾的,有什么情况就说嘛。”徐兴宇催促道。
“其实搞定向养殖,很多地方都在搞。但是呢,市场是千变万化的,之前就有血淋淋的例子,有些村子和企业签合同搞定向种植,结果企业的市场变坏,库存积压严重,最后整个企业都破产跑了,种植户大量成本投进去,结果定向种植出来的东西烂在土里,根本就不值钱。不少村民也有这种担心,怕前期投入太多,土养肉鸡养得多了,远山食品厂又经营不善,土养肉鸡卖不出去就挣不到钱了。”
“这也确实是个问题呀。”徐风扬点点头。
“那就放慢脚步降低产量吧,反正这个陈总也很难缠,我们没有货品积压正好可以和他慢慢磨。然后我也可以抽出时间去找跑山猪和跑山鸡的供应商。”徐兴宇说到。
众人不解陈总是谁,徐兴宇就给众人说了永徽超市陈总的事情。
“我觉得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就是放到和村民签署定向养殖协议上面来。不仅仅只局限于徐家村,附近几个村也可以搞。宁愿走慢点,也别扯着蛋。”大伯建议。
“那厂子缺货就不搞了吗?一定要用粮食猪和散养鸡?用普通的猪和鸡就不行?”三叔表示疑惑。
“当然不能用饲料猪和饲料鸡。”徐风扬一口回绝,然后说到:“三叔,到时候可能要用到你的跑山土猪和野猪二代了,价格好说,反正会让你赚到合理利润。”
“我倒是不怕我家的猪卖不出去,就是怕厂子停摆了,这个损失亏不起。”
“慢慢来吧,一步一个脚印走,销售这辆马车跑得太快,让它缓缓也好。”
下午。
徐风扬用手机查内昌县附近几个区县跑山土猪养殖场的联系方式,并打电话过去简单询问了一下存栏量。
晚上。
由况丽开车,带着还有几分酒气的徐兴宇来到徐风扬家里。
这时候大伯,三叔和李尚兵也在。
爸妈自然是不必说,也在家里。
“既然人都已经到齐了,我们简单开一个会。”徐风扬说到。
“嗝~你是想说原材料收购的事情吧?”
徐兴宇下午睡了一觉,人已经清醒了,但是还有些酒气。
“对呀,不如这样吧,我们先听听李尚兵遇到的问题,表哥,你先来说说情况。”
此时李尚兵看起来很是疲倦,没有办法,这段时间到处收鸡可把他给累坏了。
“从哪里说起?”
“当然是从头说起。我记得是上个月18号还是19号你开始给我们供货的,说说到现在半个多月时间里你都经历了什么。”
李尚兵喝了几口茶,整理思绪以后娓娓道来。
一开始李尚兵给徐风扬供货呢,他还是挺开心的,毕竟家里养的鸡有稳定销路了嘛。
可是麻辣鸡块做出来以后销量好得离谱,导致李尚兵养的几千只鸡很快就消耗殆尽。
这时候怎么办呢?
办法肯定是有的,他家的鸡没了,村里其他人还有哇,并且还有和他一样的养殖户,家里的鸡也不少。
于是李尚兵就以12块钱每斤的价格去收鸡。
一开始收鸡还挺顺畅的。
毕竟价格还算不错,村里很多户人家都有散养鸡,也乐意卖,每天凑齐需求量还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李尚兵每天都在他村里收鸡,散户养的鸡该卖的都已经卖得差不多了。
所以他收了几天以后就很难收到鸡了,而那些还有鸡的散户也不卖了,坐等李尚兵涨价。
说白了这玩意就是一个正常的供需关系。
以前是供过于求,是买方市场,活鸡价格比较低。
但是李尚兵在他村里大量收鸡,很快就引起有心人注意,并且让供需关系颠倒过来。
不少有鸡的散户也就不急着卖了,而是坐地起价,开出14块,15块,甚至是18块钱一斤的价格。
但是李尚兵为了完成任务,也没有法子,只好把那些涨价不算离谱的鸡给收了。
至于那些养跑山鸡的养殖户卖了一批鸡以后也不卖了,而是和散户一样坐地起价。
因为徐风扬下了严令,不许用养鸡场的饲料鸡,李尚兵只好开着车到处去收鸡,本村收不到就去外村。
可是这样效率太慢了。
李尚兵征求徐风扬的同意以后还雇人去收鸡。
可是问题就来了。
不少农户就动起了歪脑筋,他们去找养鸡场买那种四五块钱一斤的饲料鸡,拿回来去去味儿冒充土养鸡。
那几个雇的人也不知道是真瞎还是故意的,收来的鸡里面混着不少饲料鸡。
这些饲料鸡的肉质如何那就不用说了,徐风扬是下了严令的,坚决不能用饲料鸡。
这不,食品厂后面就圈着不少饲料鸡,先让它们褪去掺杂在身体里的各种激素再说。
李尚兵收不到鸡,在几个股东同意之下,只有提高价格去找那些养跑山鸡的养殖户。
可是这样做成本就高得多了。
虽然做成麻辣鸡块以后卖得贵,也能挣钱,但是有很大部分利润就这样白白拱手送人了。
但是可以预见,若是市场进一步扩大,对原材料需求肯定会变得更大,收购活鸡的成本还会增加。
反正李尚兵后面这些天收鸡的成本是越来越高。
之前风味肉干还没有卖起来,但是经过食客们短时间里自来水宣传,这几天风味肉干的销售量也是出现爆发式增长。
通过李尚兵的事情就能预见。
一旦三叔的养猪场里那些少量的圈养猪消耗殆尽,要么就得动用跑山土猪和二代野猪,要么就得去收猪。
动用跑山土猪和二代野猪的成本比较高。
可是去大量收猪,卖猪的会不会坐地起价呢?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这是一种市场规律,也是一种很符合常理的现象。
但是同样的,徐风扬也严令不准使用饲料猪,要用粮食猪或者跑山猪。
其实在市场上,大型养鸡场和大型养猪场多得是。
只要降低肉质要求,跟这些供货商合作,不愁没有货源。
但是用这样的肉做出来的食品真的好吃吗?
徐风扬尝试过,用小石头去照饲料鸡,依然可以把饲料鸡的肉质变得很好。
但是小石头照的时间被拉长了。
量少时这样做完全没有问题,可是量大以后他就扶不住了。
这就好比清扫不同的屋子。
原本就很干净的屋子清理起来肯定要比很脏很乱的屋子清理起来轻松得多。
并且徐风扬还有一个打算,等远山食品厂走上正轨以后,他就不用小石头来锦上添花了。
这一点就像卖远山脐橙一样。
一开始远山脐橙不出名,根本就卖不出钱来。
后来徐风扬用小石头搞出来一批特殊的远山脐橙,就把名气给带出来了。
其实后面来买远山脐橙的游客里有很多人根本没有吃到过那种有特殊味道的远山脐橙,但是他们依旧觉得远山脐橙买得比较值。
因为普通的远山脐橙本身就有不俗的品质,再加上有人自来水宣传,所以才能卖得很好。
徐风扬正是借鉴远山脐橙后续销售的情况,准备让远山食品也按照这种模式发展下去。
众人分析未来要是继续收猪收鸡,这个成本肯定还会增加的。
“大伯,村里这几天村民代表开会怎么说?”
“我们食品厂定的保护性收购价格比较高,保底是12块钱一斤,很多村民都同意搞定向养殖。但是……”
“爸,别支支吾吾的,有什么情况就说嘛。”徐兴宇催促道。
“其实搞定向养殖,很多地方都在搞。但是呢,市场是千变万化的,之前就有血淋淋的例子,有些村子和企业签合同搞定向种植,结果企业的市场变坏,库存积压严重,最后整个企业都破产跑了,种植户大量成本投进去,结果定向种植出来的东西烂在土里,根本就不值钱。不少村民也有这种担心,怕前期投入太多,土养肉鸡养得多了,远山食品厂又经营不善,土养肉鸡卖不出去就挣不到钱了。”
“这也确实是个问题呀。”徐风扬点点头。
“那就放慢脚步降低产量吧,反正这个陈总也很难缠,我们没有货品积压正好可以和他慢慢磨。然后我也可以抽出时间去找跑山猪和跑山鸡的供应商。”徐兴宇说到。
众人不解陈总是谁,徐兴宇就给众人说了永徽超市陈总的事情。
“我觉得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就是放到和村民签署定向养殖协议上面来。不仅仅只局限于徐家村,附近几个村也可以搞。宁愿走慢点,也别扯着蛋。”大伯建议。
“那厂子缺货就不搞了吗?一定要用粮食猪和散养鸡?用普通的猪和鸡就不行?”三叔表示疑惑。
“当然不能用饲料猪和饲料鸡。”徐风扬一口回绝,然后说到:“三叔,到时候可能要用到你的跑山土猪和野猪二代了,价格好说,反正会让你赚到合理利润。”
“我倒是不怕我家的猪卖不出去,就是怕厂子停摆了,这个损失亏不起。”
“慢慢来吧,一步一个脚印走,销售这辆马车跑得太快,让它缓缓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