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嘉靖元年,殿试出炉,几家欢喜几家愁!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妙医圣手周玄机姜雪兽魂无双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最强篮下霸王陈元昭许瑾瑜段凌天小说免费阅读末世超级农场垂钓之神

    人群中,考生胡宗宪率先起身,青衫上还沾着赶路的尘土:
    “陛下,臣以为当以霹雳手段整饬海防!”
    “若能于沿海广设卫所,推行‘保甲连坐’,倭寇便无处可藏。至于贪腐……”
    他突然提高声调:“需将监察权收归陛下直管,凡涉银百两以上者,立斩不赦!”
    话音未落,考生赵贞吉已抱拳反驳:
    “此言差矣!太祖皇帝定下的律法已足够森严,如今乱象根源在于‘法不责众’。
    “若陛下能广开言路,让御史台与六部相互制衡,再以‘养廉银’厚待官吏,方能正本清源。”
    “倭寇之事,不如效仿宋室‘市舶司’,许其通商,以利驱之。”
    “空谈!”
    胡宗宪猛然转身,眼中喷火。
    “汪直勾结倭寇屠戮沿海时,你所谓的‘利’可曾让百姓免遭横死?”
    他扯开衣领,露出一道狰狞的伤疤,
    “这是正德十二年,倭寇在我家乡留下的!”
    “若不剿灭,何以告慰亡魂?”
    殿内一片哗然。
    朱厚熜微微前倾,饶有兴致地看着这场争辩。
    突然,角落传来一声冷笑。
    考生唐汝辑手持象牙笏板,缓步上前:
    “两位不过是纸上谈兵,海防需银,养廉需银,朝廷哪来的钱?
    “依臣之见,当清查天下藩王庄田,废除勋贵免税特权,如此方能充盈国库,再造强军!”
    这句话如惊雷炸响。
    阶下考生脸色骤变,连殿外当值的锦衣卫都下意识按紧了绣春刀。
    “大胆!”礼官厉声呵斥,“竟敢非议天家!”
    唐汝辑却不退半步,重重叩首:
    “臣知冒犯天威,但《大学》有云‘民为邦本’。
    陛下若想中兴大明,便需直面积弊!”
    他抬头时,额头已渗出鲜血。
    “够了!”朱厚熜淡淡开口。
    “今日殿试到此为止。”
    “胡宗宪、赵贞吉、唐汝辑,三日后至文华殿面圣。”
    待皇帝离开,宣政殿内死寂如坟。
    唐汝辑起身时,发现袖口被人拽住——正是赵贞吉。
    对方压低声音:“唐兄可知自己闯了大祸?藩王们……”
    “若怕祸事,便不来殿试了。”唐汝辑甩开手,望着殿外沉沉夜色。
    “这天下,总需要有人敢说真话。”
    他的身影逐渐融入黑暗,却不知暗处早有东厂密探记下了每一句话,连夜送往东厂厂公郑继敏手中。
    ……
    晚些时候,养心殿内。
    曹正淳与雨化田并跪在丹墀之下,各自捧着密折。
    曹正淳跪地叩首,禀道:“陛下,汪直已与东瀛五大名达成协议,对方答应借兵助他夺回沿海据点”
    他偷偷抬眼观察皇帝神色,继续道,
    “汪直还在九州岛秘密打造战船,训练倭兵。”
    雨化田则展开手中密折:“陛下,白莲教之事同样不容小觑。”
    “近日江湖传言,白莲教教主是一名女子,人称‘玉面罗刹’。”
    “此女年约二十七八,生得倾国倾城,肌肤胜雪,妖女手段狠辣,擅长用毒。”
    朱厚熜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兴味:
    “一个女子,竟能将白莲教发展得如此壮大?”
    “正是。”
    雨化田继续道,“据查,‘玉面罗刹’真名苏若璃,本是江南富商之女,只因家族被贪官害得家破人亡,她才投身白莲教。”
    “短短数年,她凭借过人的智谋与手段,铲除异己,坐上教主之位。”
    “如今白莲教在她手中,已发展出‘天、地、玄、黄’四大分舵,教徒遍布大江南北。”
    朱厚熜沉思片刻,起身,负手在殿内踱步:
    “曹正淳,朕命你即刻率领东厂精锐,前往东瀛。”
    “一,追杀汪直,二,摸清东瀛五大名的底细,分化瓦解他们!”
    “奴婢遵旨!”曹正淳叩首领命。
    “雨化田,你负责追杀白莲教,尤其是这个‘玉面罗刹’,务必将她擒获!”
    “奴婢定不辱使命!”雨化田叩首。
    ……
    数日后,曹正淳率领五百东厂精锐,乘坐三艘战船,浩浩荡荡向东瀛进发。
    而雨化田则带着西厂番子,乔装打扮,潜入江南,开始了对白莲教的围剿。
    ……
    与此同时,在江南某处隐秘的山谷中,一座雕梁画栋的楼阁矗立其间。
    楼阁内,一位身着白色纱衣的女子正倚窗而立,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她绝美的脸庞上。
    她正是白莲教教主苏若璃。
    “西厂和东厂都出动了?”
    苏若璃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朱厚熜,你以为这样就能灭了我白莲教?那就让我们好好玩玩吧……”
    她转身走向案几,拿起一封密信,信上赫然写着与汪直的合作计划。
    ……
    嘉靖元年秋,卯时三刻。
    紫禁城端门尚未完全敞开,千余名举子已如潮水般挤在朱红宫墙下。
    晨雾裹挟着未散的寒意,却掩不住人群中蒸腾的焦灼气息。
    三百六十张黄榜在汉白玉墙面上次第展开,墨迹未干的蝇头小楷在熹微晨光中泛着暗金。
    \"一甲第一名,张居正!\"报录官的尖嗓撕破寂静。
    人群如沸水翻涌,只见一个青衫书生踉跄着扑向榜单。
    颤抖的指尖抚过\"张居正\"三字,突然双膝重重砸在青砖上。
    额角磕出鲜血也浑然不觉:\"父亲!您在天之灵看到了吗!二十年寒窗,终不负您临终嘱托!\"
    他身旁的书童早已哭成泪人,哆嗦着掏出帕子擦拭主人脸上的血泪,却怎么也擦不干汹涌的泪水。
    角落处,举人陈弘远攥着母亲临行前塞进行囊的护身符,喉结上下滚动。
    当他的目光掠过三甲末尾仍未寻到自己名字时,直接瘫坐在冰凉的汉白玉阶上。
    秋风卷起他破旧的衣襟,露出补丁摞补丁的内衬——这是他典当家产换来的赴考衣衫。
    他死死咬住嘴唇,直到尝到血腥味,才嘶哑着低语:\"母亲...孩儿不孝...\"
    突然抓起地上的考篮,将砚台、墨锭狠狠砸向宫墙,碎瓷飞溅间,惊起檐下宿鸦。
    人群中央,江南才子徐文长负手而立,墨色长衫在风中猎猎作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