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回 技术员

推荐阅读: 爹爹开门,系窝呀!东晋北府一丘八陈元昭许瑾瑜最强篮下霸王玄幻:开局签到燕云十八骑封尘离世三界血歌诡秘之主带着空间闯大唐将臣

    “技……术……员!”
    杨承应用树枝指着黑板上的字,一个字一个字的念给听课的工匠们听。
    这是他们的新身份。
    “什么是技术员?”金世祥好奇地问道。
    “技术,指的是技艺。”
    杨承应解释道:“《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说,医方诸食技术之人,其中的‘技术’就是这个意思。”
    “那不就是常说的‘奇技淫巧’?”
    有人皱眉道。
    “首先,这个词的意思是——新奇的技艺和作品。”
    杨承应说道:“其次,说这样话的人,多半是酸儒。隔着十万八千里,我都能闻到臭不可闻的味道。”
    说着话,他还做了个扇风的动作。
    惹得一众工匠哈哈大笑。
    认真听课的宋应星,也跟着笑了起来。
    他也觉得,这样贬低人的话,的确酸不可闻。
    “再就是‘员’,指的是成员。就像军中士兵叫战斗员,做饭的叫炊事员,将领叫指挥员。”
    杨承应笑道:“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因为职责划分让你我成为上下级关系。”
    “从我出生到遇见您之前,遇到的都是王八蛋。”
    有人带着心酸道:“打骂是家常便饭,吃的是野菜糟糠,可他们却锦衣玉食,食物喂狗也不肯给我们。”
    “首先,你会用这么多成语,说明你念书很用功。”
    杨承应鼓励道:“其次,以后就要好好活下去,为百姓打造出令人震惊的物品。说不定将来也能被百姓捧上祭坛,成为神农一样的人物。”
    “我也可以成为神农氏一样的人物吗?”
    那人眼睛发光。
    “当然可以,耕田的犁是天生就有的吗?甚至说耕牛是一开始就有的吗?
    都不是,都是靠你我这样的人发明创造,惠及天下。”
    杨承应笑着说道。
    “那我要多多努力!”
    “我也是……”
    人们听得津津有味,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一面。
    这时,祖泽润出现在课堂外。
    他的出现是一个信号,意味着可以出发了。
    杨承应向祖泽润点点头,再向技术员们说道:“等我回来,希望能看到你们更好的作品。”
    “一定会的。”他们都站起身来。
    有的人眼眶湿润了。
    这些日子的相处下来,让他们第一次感受到被人平等对待的滋味是什么。
    杨承应向他们抱了抱拳,转身出了教室。
    宋应星跟着出来。
    “老宋,这里就教给您啦。”
    杨承应转身,“黄耀也归你指挥,有什么困难可以让他告诉我或者是让马三泰来广宁。”
    “好,大帅路上注意安全。”
    宋应星有些不舍的点头。
    “嗯。”杨承应微微点头。
    他走到坐骑前,就见马三泰拎着东西来了。
    “这是刚打的鹿肉,大帅路上可以烤着吃。”
    “谢谢你的美意。我本来不能收,但侍卫跟着辛苦,我代他们手下了。”
    不用杨承应说啥,祖泽润主动上前,接过马三泰手中的肉,放到马背上。
    “老马啊,我本来应该把代表贡献的克庆勋章颁给你。”
    杨承应轻拍马三泰的肩膀,“可是,这里位置重要,我不能让这里过早暴露,所以……”
    “您有心了。我也知道这里重要,得不得都无所谓。”
    马三泰虽然很想要,还是识大局没张口。
    “等局面稍微稳定后,我会补发给你。”杨承应笑道。
    “哎,俺等着。”
    马三泰激动的点点头。
    杨承应又叮嘱黄耀几句,然后上马,在士卒百姓的注视下,缓缓离开绣岩城。
    他不得不离开。
    一年一度的盐铁会议要开,还有五章一荣誉的奖赏大会,还要整编关宁军。
    都让他不得不于正月初七离开绣岩城,花了半个月的时间。
    于正月二十三抵达广宁。
    回府后,洗了个澡,就去看望公主、英娘和漪蓉。
    还有儿子——杨宗嗣。
    五个月大的娃,有十几斤重。
    杨承应抱在怀里完全感觉不出来,小心翼翼又手忙脚乱。
    哇哇哇……
    “别哭,别哭,儿子……哎呀!”
    杨承应感到身上湿了。
    刚换的衣服就被儿子一泡尿逼得去里屋换衣服。
    出来时,小家伙睡着了。
    公主让奶娘把孩子抱走,小声道:“瞧你个当爹的,儿子都对你陌生了。”
    “哎,事情太忙嘛。”杨承应边说边看了眼英娘和漪蓉。
    一如既往的漂亮。
    “饭在这里吃?”
    公主试探性的问道。
    “额。”杨承应回过神来,“晚饭在这里吃,中饭我打算去总兵府请客。”
    “请谁啊。”公主问。
    “尚可喜和鹿善继,他们镇守海州,抵御鞑子有功,值得我请他们吃一顿。”
    杨承应在凳子上坐下,接过春娥递来的茶,小抿了一口。
    “你可真是一刻不得闲。”
    公主一看杨承应有些瘦的样子,心疼得眼泪快出来了:“连好好休息一天都做不到,别把自己累垮了。”
    “你放心吧,我身体好得很。”
    杨承应把茶杯放在桌上,笑着说道:“明天休息一天,后天正式开会。”
    “这几个月窝在深山老林,你都干了什么事?”
    英娘一脸好奇地问。
    “都是技术方面的事,既耗时间又耗精力。”
    杨承应说道:“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我看今年不太平,所以回来了。”
    “可不是,父亲昨天得到一封信,说朝廷派了右侍郎带兵围剿登州叛军,感觉胜败难料。”
    沈漪蓉叹了口气:“听说整个山东都乱成一锅粥,百姓妻离子散,惨不忍睹。”
    她跟着沈世魁经历过那一段历史,因此心里有些共情。
    “依我看,夫君该主动向朝廷上奏,请求出兵山东。”
    英娘也非常气愤,“把这伙祸害山东百姓的恶贼一网打尽。”
    “这事可不是我说了算,而是朝廷。”
    杨承应瞥了一眼公主,见她脸色没有变化,继续说道:“这件事说到底也是土客矛盾最后爆发的结果,真要平叛,可不是简单消灭叛军就完了。”
    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迁百姓,把辽人百姓迁回关外。
    可这件事,朝廷恐怕不会马上恩准。
    “大帅,尚可喜和鹿善继已经到了。”
    王永进屋,小声地说道。
    “好,我这就去。”
    杨承应起身,看了一眼她们,举步出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