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回 天工局

推荐阅读: 最强篮下霸王陈元昭许瑾瑜垂钓之神笑傲之问道巅峰兽魂无双爹爹开门,系窝呀!玄幻:开局签到燕云十八骑宠溺他,治愈她电影世界大盗极致辅助之命里有曦

    兵败如山倒的消息,很快传到京师。
    崇祯看着堆积如山的奏疏,望向首辅周延儒和次辅温体仁,半晌后,叹了口气:“此事该如何解决?”
    “陛下,此事全因丘禾嘉识人不明而起。”
    温体仁奏道:“应下诏将其列为首犯,以示朝廷的决心。然后调兵攻打,一举平定叛乱。”
    “陛下,臣以为不可。”
    周延儒出列:“丘禾嘉虽是登莱巡抚,可刚去不久,闹起事端不该承担全部责任。”
    “周首辅,他可不是简单的承担责任。”
    温体仁冷冷地说道:“难道你没听到市井传言,说他是‘顺天天子’吗?正所谓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温次辅,这事既然是传言,都该确认后再下判断,而不是听风就是雨。”
    周延儒据理力争:“以免事情进一步失控,致无法收场。”
    这对联手害死袁崇焕、扳倒钱龙锡、逼走李标和成基命的亲密盟友,早已反目成仇。
    听到周延儒的话,让崇祯联想到袁崇焕和何可纲,便道:“如何处置丘禾嘉都是后话,眼下最重要的是平叛。”
    “孙承宗在山海关,可让他调山海关总兵马世龙剿贼。”
    周延儒建议道。
    温体仁则认为不可:“山海关大部分是关宁军,他们之间万一勾结起来,如何处置?”
    “那就调关宁军或金州军入援。”周延儒又道。
    温体仁还是认为不可:“关宁军和金州军都归杨承应,他万一趁机闹事,该如何处置?”
    两边争论不休,这让崇祯头疼不已。
    最终,商量来商量去,决定以谢琏为新任登莱巡抚,以徐从治为新任山东巡抚,再调派川兵为主力的辽东水师,入援莱州。
    谢琏曾带兵平定位于贵州的叛乱,勉强算“知兵”。
    徐从治以前是山东右布政使,因与巡抚不和而告老还乡。有平定过徐鸿儒的事迹,而被朝廷重新启用。
    这两位抵达了莱州前线,发现叛军势大,理智的选择坚守。
    然后,制作了大量“先进”的火器,一大堆万人敌、轰天雷等被制造了出来。
    正月初四,大胜一场后休整多日的叛军,将莱州包围。
    接下来,就是攻城。
    一众叛军首领云集中军帅帐,商议由谁来攻城。
    “我和李元帅的兵丁损失比较大,刚刚补充,无法攻城。”
    刘泽清说道:“只有劳烦四位总兵攻城。”
    四大总兵,王承胤带的兵都归了刘泽清,毛承禄兵微将寡,陈永福出身只是都司,唯有陈有时最强。
    这话就是说给陈有时的。
    陈有时听出来了,很鸡贼的表示:“攻城都是围三缺一,没听说过一面攻城。
    再者,敌人在城上布置有大量火器,我恐怕不是对手。”
    “陈总兵,那些火器摆摆样子,又没多少杀伤。”
    刘泽清说道:“不像辽东的火器,完全不用害怕。”
    “可就我一个人带兵攻城吗?”
    陈有时扫了眼其他人,“我手下几千精兵,怕是不够。”
    “你要是觉得委屈,咱们定个规矩。”
    刘泽清眼珠一转,有了新主意:“你要是能攻下莱州,入城后第一个抢劫的就是你的兵。”
    其他首领都点头,表示同意。
    谁出力最多,谁吃大头,这很公平。
    “好吧,我来出这个头。”
    陈有时心里却想,想让我损失自己精锐,门都没有。看我怎么操作,减少损失。
    回自己的大帐后,陈有时先向部下传达了攻城的命令,接着下令让他们办一件事——毁屋攻城。
    就是毁掉百姓的房屋,将这些百姓逼着上阵攻城。
    这些百姓能拿高大城墙什么办法,被逼着一批批死在城下。
    刘泽清也不管这些,他率军攻打平度,在周边大肆劫掠,以补充大军的粮草。
    叛军就这么围困着莱州,祸害莱州附近的区域。
    崇祯闻报,震怒不已。
    他这次不和周延儒、温体仁商量,而是直接下令兵部,让兵部尚书梁廷栋拿出方案。
    梁廷栋经过一日思考,提出以兵部侍郎刘宇烈为山东督理,全权负责平叛。调蓟镇总兵邓玘率刚调到蓟镇的川兵四千,密云副将牟文绶的三千密云兵,开赴山东。
    除此之外,崇祯还把京营的七门红夷大炮给了刘宇烈。
    刘宇烈何许人也,完全不懂军事的纯文官。
    这下,山东更加热闹。
    与山东一样热闹的,还有窝在山窝窝里的杨承应那边。
    在得到品相比较好的钨矿后,通过加火碱焙烧。
    我国古代有专门针对锌的焙烧炉,借鉴的是烧石灰的方法。
    焙烧后得到的产物,再加入水过滤。
    滤液加入盐酸得到钨酸。
    再把钨酸完全加热,得到三氧化钨结晶体。
    最后加入氢气,并进一步加热获得钨。
    当第一炉钨诞生,所有人都兴奋的欢呼起来。
    现在有了钨,就可以制作各种钻头,刀头。
    然后弄出各种最基础的机床,最终生产出蒸汽机。
    一个崭新的时代,在向他招手。
    “下一步,我们就制造全新的车床,迈出第一步。”
    杨承应对此信心满满。
    “更好的车床,可以制造出更好的枪械,用于战场。”
    宋应星还没有脱离自己的身份,满脑子是杀敌。
    “对,但是第一步应该是让我们的工人熟练的运用车床。”
    杨承应顺着他的话往下说:“我想,大家心中一定还把自己当成工匠,不受那些‘有地位’的人待见。”
    说到这里时,杨承应用目光扫视在场众人的脸,“我们成立一个崭新的衙门,一个历朝历代都没有的衙门。”
    “衙门?县衙那种吗?”王天相兴奋地问。
    “不是,而是类似于工部,但不具体管人事,只从事技术研究的衙门。”
    杨承应解释道。
    “您的意思是,像军械局一样。”宋应星反应过来。
    “差不多,我想叫天工局怎么样?”
    杨承应征求大家意见。
    天工取自天工开物,嘿嘿……占了宋应星的名。
    这是好名。
    天工开物意思是自然和人工共同开创万物,这符合古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朴素哲学观。
    “好,就叫天工局。”
    宋应星开口,其他人都没有意见。
    一个崭新的部门诞生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