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深谋

推荐阅读: 牧神记我与她合租的日子仙骨风流龙蛇之拳镇山河无限复原:开局修复仙骨神髓扶摇直上快穿:女配又跪了李毅黄小蓉无上丹尊仙骨

    郭绍察觉出他的犹豫,对他的心思瞬间了然,遂微微一笑道:
    “我知道你担心投过来会被你师门的人发觉,所以给你选了另外一条路。”
    “什么路?”
    “你暗中投靠于我,在唐山军外另立番号,我资助你钱粮物资,供你行事,你看如何?”
    陶争光眼睛瞪大,不可置信道:“你……你这是什么意思?不,不,风险太大了,我也没有称王称霸的打算!”
    郭绍平静地盯着他的脸色,不断调整着心中对他的判断,过了良久,这才重新露出满意的微笑。
    “很好!效忠说的不错,你的确是个聪明人,我也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
    我这样做当然有我的用意,更不会给你称宗做祖的机会。
    我说让你另立番号,并非让你就此招兵买马,占山为王。
    而是要你在我唐山军系统之外,隐蔽地为我提供各种消息,必要时为我助力。
    嗯,我总结一下,有一个词叫做‘铲除异己’你知道吗?”
    陶争光沉默下来,他已经听懂了郭绍到底意思。
    他这是想让自己,成为唐山军深埋在暗处的一条线。
    平时只是小打小闹,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最多也就是搜集搜集情报,搞搞暗杀什么的。
    手下的兵力肯定多不了,估计大小猫三两只,对他威胁自然不大。
    还真是好算计!
    想清楚了这一点,陶争光顿时感觉外面这个人的面目,竟逐渐开始模糊起来,原本清秀的面容也仿若转为阴鸷,一股透骨的寒意袭上脊背。
    这人用心如此险恶,居然对唐山军内,那些跟随他出生入死的手下都不信任,难道当真会信任自己?
    郭绍仿佛看穿了他的内心所想,继续补充道:
    “信不信你是我的事,你报上来的消息,我也自有鉴别的渠道,只要你对我忠心耿耿,不搞一些小动作,你放心,少不了你的好处!”
    陶争光喉结滚动,说实话,他有些动心了。
    按郭绍所说的意思,他这支小部队隐匿于唐山军之外,独立编制,以他为主,除了听取郭绍的命令外,其他的可以一概不管。
    若是遇到危险,虽然不能用唐山军当盾牌,但想必郭绍也不会眼睁睁看着他遭难。
    一句话,要人有人,要钱有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够逍遥,够自在,的确适合自己的性子。
    “我……”陶争光开口才发觉自己的嗓音有些沙哑,“我需要付出什么?”
    “你什么也无需付出,安心为我做事即可。若说真有什么要求,那就是你要对我绝对忠诚,否则,我既然能扶起你,更能毁了你!”
    陶争光点头,这在他的思索范围之内,郭绍如果真的对他毫无要求的话,他反而会退避三舍。
    现在知道了郭绍的要求,他便放心很多。
    于是,陶争光径直双膝跪地,隔着一堵墙向郭绍大礼参拜。
    “属下陶争光愿意投效将军,以后唯将军之命是从,千难万险,绝不背叛!”
    郭绍呵呵一笑,脸上既无喜色,也无悲意。
    “起来吧!你会不会背叛,这不是你说定的。还是那句话,只要你老老实实为我做事,我不会亏待你的!”
    “是!属下以后一定听话,绝对老老实实做事!”
    郭绍向一直侍立在侧的冯效忠点点头,示意他打开门放陶争光出来,然后对他说道:
    “你这段时间也受了不少苦,便先在此歇息两日。
    两日后,效忠会将你的身份、手下、钱粮和任务一并送过来,他也是你行事的唯一联络人,不必担心会被外人发现。”
    郭绍说完,郑重看向陶争光。
    “你好好做事,会有前途的!”
    然后,他也没有在此多做停留,向着院外大步而去,只留下陶争光一个人呆愣愣地站在原地。
    回去的路上,冯效忠欲言又止,郭绍看见他这副吞吞吐吐的样子,忍不住笑骂道:
    “冯三儿,你怎么也学会酸臭腐儒那一套了?有话就说,有屁快放!”
    冯效忠嘿嘿一声,先是挠了挠头,然后快步跟上郭绍。
    “将军慧眼!只是我想了一路,却始终想不明白。”
    郭绍眯了他一眼,开口问道:“你想不明白什么?”
    “属下明白将军在外面组建一支小部队的用意,只是疑惑将军为什么让他做外围头目?
    若说忠诚,咱们军中有的是忠心耿耿的兄弟,若论能力,也有大把的人存在,哪个不比他强?
    此人生性贪婪,为人奸诈,若是以虚言哄骗将军,暗中却阳奉阴违,甚至肆意祸害百姓,败坏将军名声,岂不是弄巧成拙?”
    郭绍奇道:“你倒是有些见识了!只可惜还不够,这么说吧,我用他原因有二。”
    郭绍望着远处即将隐入山林的夕阳,幽幽道:
    “第一,这人跟咱们军中任何人都没有联系,这样不用担心他会被人发现,让他去外地执行人物,也会事半功倍。
    第二,那就是因为他的身份了。此人是紫阳观出身,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人给面子,有利于他为咱们做事!”
    冯效忠低头想想,虽然郭绍给的这两个原因确实有些道理,但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正想追问下去,又听郭绍低声吩咐道:
    “今天回去后,你把相应人员物资都准备好,过两天给他送去,然后告诉他,让他立刻动身去蓝州。
    我不管他用什么方法,务必在七月之前,给我将蓝州城的兵力虚实、城防部署全都给我弄清楚。
    另外,还要让他在必要的时候,做好扰乱蓝州城防的准备,否则,我定严惩不贷!”
    “啊?蓝州?将军,这是不是太远了?不说别的,只说赶路恐怕都要小半个月吧?他能行?”冯效忠惊疑不定。
    “能不能行,就看他的能耐了,反正是一步闲棋,失败了,咱们损失不大,但若是能成功,那就赚大了。
    蓝州是咱们踏入关中的立足点,若是能迅速攻占蓝州,就等于咱们的计划成功了一半,何乐而不为?”
    冯效忠点点头,若是能用几十名兄弟换取蓝州城的归属,确实值得。
    只是这样仓促的计划,真的能成功吗?
    冯效忠再次陷入思考。
    郭绍见他不在追问陶争光的事情,心中长长舒了一口气。
    他用陶争光,不仅仅是因为他刚才所说的那两个原因,最主要的是为将来做准备。
    陶争光即便再不是东西,但他出身紫阳观,自带光环,杀肯定不好杀,放了又担心他在郧北地区给自己捣乱。
    将他纳入唐山军中,估计会引来紫阳观和邀月阁的高度关注,不如放在外边,将他放风筝一样吊着。
    这样既能为自己所用,也可继续保持自己低调快速的发展战略,一举两得。
    同时,也可以为将来分裂紫阳观积蓄力量。
    郭绍早就感觉到紫阳观未来对自己的威胁。
    一个日薄西山的久远门派,单凭一己之力,就能支撑襄州马家抵挡荆宜联军这么久,其中代表着什么,郭绍很清楚。
    他如今麾下仅仅只有四万人马,为了养兵已经有些顾头不顾尾了。
    进入郧北后,更是大开杀戒,几乎将那些郧北小世族杀了个干干净净。
    为的什么?
    还是钱粮!
    可金州紫阳观呢,不仅能够轻松支应襄州,还到处派出门中弟子投入各方势力,财力、物力、人脉、能力等等,都是顶尖,怎能不令郭绍胆寒?
    如果不趁着自己还没发展起来的时候,暗中为他们埋下分化的种子,将来如何制约!
    难道如同现在的大罗一样,世世代代都提心吊胆,动辄被人家轻松控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