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紫阳观的规矩

推荐阅读: 牧神记我与她合租的日子仙骨风流无限复原:开局修复仙骨神髓龙蛇之拳镇山河无上丹尊仙骨穿越1665,我的黑科技暴打列强扶摇直上领主之兵伐天下

    陶争光是被冯效忠秘密关押起来的。
    为了防止被人发现,他在九重镇外围的一处废弃民居里,单独腾出了一间小房子,作为专门关押陶争光的所在。
    这里草木茂盛,位置隐蔽,周边零零星星还有几家农户居住,冯效忠把陶争光关在这里,显然是用了心了。
    郭绍带领一队亲兵来到这里,扫了一眼周围的环境,对冯效忠点头赞许道:
    “效忠,看来你比以前长进不少,找的这个地方看起来很不错嘛!”
    冯效忠谄笑道:“将军过奖了,属下跟随将军许久,怎么能一直没有半分长进?”
    郭绍哈哈笑道,用食指点了点他。
    “你呀,不能夸,一夸就想翘尾巴!行了,头前带路,先办完正事再说!”
    “是!”冯效忠抱拳一礼,然后领着郭绍一众人走进小院。
    院中看守之人早得到消息,见到郭绍进来,纷纷抱拳行礼。
    “见过将军!”
    “好,你们都辛苦了,回去以后就不要在亲兵营待了,直接提一级,去新兵营当什长吧!
    但是有一点,这里的事情,谁也不能说,听懂了吗?”
    “多谢将军!属下明白!”
    “嗯,好好守着,我们没出来之前,任何人都不能进来!”
    “是!”
    郭绍走进密室,只见这里不仅被腾空了,而且里面还单独隔出一堵墙来。
    墙壁的中间部分被掏空,用碗口粗细的木棍封堵着,令外边的人能看到房间里的景象,也使里面的人出不来。
    陶争光早听到动静,知道是唐山军军主郭绍亲自来了,原本颓靡的神情一扫而空,整个人顿时精神起来。
    他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郭绍的名字,但是在最近几个月里,这个名字却快速传遍了襄汉都管府北部地区。
    原本以为这等豪雄之辈,定然是个五大三粗的魁伟汉子。
    没想到今日一见,却是一个面容黝黑,身形略显单薄的青年,不由大失所望。
    “你就是陶争光?”郭绍坐在一张木凳上,打量着房间里这个家伙。
    果真如同冯效忠说的那样,此人的确肥胖。
    关键是眼睛还贼小,小到让人短时间内注意不到他的眼神。
    “正是在下!你就是郭绍?唐山军的将军?”陶争光到现在还有些不敢相信。
    这么清秀的一个青年,怎么会是朝廷钦犯,反贼头子呢?
    郭绍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稍微点了下头,然后说道:“你在这里关了这么久,他们可曾有人虐待你?甚至不给你饭吃?”
    “虐待到没有,每天也按时送饭过来,餐餐没拉!”
    “那就好!陶先生是聪明人,应该知道本将军今天来这里,具体是为了什么吧?”
    陶争光冷哼道:“在下落到你的手里,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废话少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但是我要告诉郭将军,在下乃是金州紫阳观传人,若是你杀了我,将来传扬出去的话,想必我师门不会放过你的!”
    郭绍粲然一笑道:“陶先生误会了,本将军对紫阳观向来仰慕,怎么会行如此不义之举呢?”
    陶争光眼睛一亮,他原本以为郭绍此来是要秘密送他上路的,此时听到郭绍否认,心下瞬间活泛过来。
    “将军说得是,在下师门乃天下三宗之一,底蕴深厚,师兄弟们武艺高强,势力更是遍布大罗各州,你杀了我,对唐山军没有半分好处!
    郭将军以如此年龄,数月之间纵横淮、唐、樊、郧四州,想来也不是鲁莽之辈,不如就将在下放了吧?”
    “放了你?”
    “对!”陶争光努力点头,只是他的下巴着实有些粗,点头十分不明显。
    “郭将军若是肯放了在下,待在下回到金州,定然上报师门,多为将军说些好话。
    别的不敢保证,但在这襄汉地界,我们紫阳观说话,绝对好使!
    只要将军入了我们紫阳观师长的眼,别说区区郧州、樊州,就是蜀州、关中,也极有可能成为你的囊中之物!”
    陶争光一边画着大饼,一边仔细观察着郭绍的反应。
    只是郭绍本身处于室外强光处,陶争光从里向外看,还真没能看清楚。
    再加上郭绍对他的这番话置若罔闻,仿佛没听见一样,半点波澜也没有兴起,使得陶争光的打算再次落空。
    “我对你口中的蜀州、关中不感兴趣,此来也如你所料,确实有意放你一条生路,但是……”
    “但是什么?”陶争光连忙双手扒着木棍,隔着缝隙急切问道。
    “唉!说来也是惭愧,我唐山军中已有两名贵宗弟子,对在下也确实很有帮助。
    只是在下才疏学浅,根据他们的建议,不是弃了淮州,就是丢了唐州,始终没能走出困局。
    若是陶先生能助我一臂之力的话,在下定然大礼致谢。”
    陶争光沉默了,他并不傻,郭绍的意思他也明白了,这是想拉他下水,增加唐山军在师门心中的分量。
    至于为了什么,他虽然不是太清楚,但通过刚才的了解,他发现眼前这个青年,心思变幻莫测,令人实在搞不懂他说出的话里,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他说他对关中不感兴趣,但据自己在战前的了解,唐山军已经往西北方向派出了不少人手。
    这些人几乎都是经郧北地区过去的,不仅装扮成流民、商队或者猎户,而且还化整为零地各行其是,彼此好像不认识一般。
    这种情况,显然是所图非小。
    关中八百里富饶之地,周边哪股势力不惦记,用得着这么小心谨慎吗?
    只是如今自己的小命被攥在人家手里,若是不答应的话,恐怕性命堪忧。
    若是答应的话,他刚才也说了,他军中已经有两名师门弟子,若是自己再去的话,就显得紫阳观对唐山军的栽培十分深重了。
    这不符合紫阳观的利益。
    他一直以来的行为虽然荒唐,但却明白师门才是自己最后,也是最好的依靠。
    若是因此被紫阳观扫地出门的话,自己的结局也不会好。
    正在他犹豫不决之际,郭绍再次开口道:“在下知道贵宗有一个不近人情的说法,那就是不在同一个地方,聚合起三人及三人以上的师门子弟,防止被世俗百姓所误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
    陶争气惊讶道:“他……他们连这个都告诉你了?”
    说来也怪,紫阳观在天下各地下注,显然是准备走邀月阁的路子,利用辅助新朝的方式为自己宗门增添气运。
    但这种说法向来虚无缥缈,有人深信不疑,也有人嗤之以鼻。
    但紫阳观的打算就是这样,他们没有邀月阁那种望气的手段,却也想在乱世里分上一杯羹。
    于是只好选择跟各个有望成事的势力,建立起一种微妙的联系。
    既让人家感觉到紫阳观的重视,又令紫阳观的态度不至流露得太过明显。
    天下势力看似挺多,但有望成事者却极少,只要紫阳观能在其中掺和一脚,就不愁将来没有兴旺的时候。
    但这其中就要注意分寸,乱世刚起的时候,不能在一个势力里下太多的注,免得引起外人的注意。
    一个势力最多两个人,超过两个人就要退回紫阳观交代清楚原因。
    而陶争光是绝对不想回去的,他屁股底下的屎太多,一旦调查起来,他绝对逃不了好!
    只是,该怎么选择呢?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