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独特的儿童文学

推荐阅读: 牧神记我与她合租的日子解咒战纪仙骨风流龙蛇之拳镇山河仙骨无限复原:开局修复仙骨神髓东晋北府一丘八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快穿:女配又跪了

    赶在月底之前,《新少年报》第三期终于正式发行。
    今时不同往日,因为有胡为民这个燕京最火的作家坐镇,宣传起来效果非常好。
    外省还看不出来,可单单燕京一地,第三期的订购量便超过了四十万份,已经比之前一个月的销量还多。
    也就是打广告的时间太短,加上普通民众没有订购《新少年报》的习惯,否则这个销量还能在提高个两三成。
    但就算这样,金纹也已经很满意了。
    而且,他相信这只是个开始。随着《砸碎小猪》的口碑发酵,会有越来越多家长和孩子对这个故事感兴趣,继而成为少年报的读者。
    少年报可不是日报,而是周报,有将近一周时间用来冲销量。
    金纹一合计,销量百万份还真有可能。
    这么一想,他开始期待起首日销量。
    不过和金纹预想有出入的是,《砸碎小猪》最先是在小学生群体火起来的,而不是那些爱情小说读者。
    《新少年报》是Gq团中央主管,报社出版的周报。面向的又主要是小学生和初中生群体,作为小学和初中,自然会统一订购报纸。
    在燕京的学校也不例外,条件好的会多买一些,比如每个班几份,条件差的每个年级也得买一份。
    琉璃厂古文化街北侧,燕京第一实验小学。
    这所小学成立于1912年,前身是“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改名后也是燕京的重点小学。
    学校的师资力量非常强大,在后世能让小老百姓羡慕死。
    即使在如今的八十年代初,也是强过普通公立小学数个档次。
    今天课间的读报时间,每个年级,每个班都有老师拿着新一期的《新少年报》朗读,学生们则端正坐在座位上,认真听老师读报。
    对于读报,学生们并不陌生,不过相比孩子们还听不懂的思想政治,他们还是更喜欢《新少年报》这样容易理解的儿童报刊。
    这份报纸孩子们最喜欢的是“知心姐姐”还有一些日常的小知识,当然,还有一些童话故事和儿童文学。
    小朋友对童话故事和儿童文学没什么概念,但内容是否有趣他们还是能分辨的。
    一般来说,他们喜欢童话故事,尤其是《小美人鱼》《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之类的,至于国内作家的故事,他们普遍不感兴趣。
    具体原因孩子们不懂,只是觉得那些故事没有趣味,让他们觉得昏昏欲睡。
    当几个孩子们喜欢的栏目读完后,老师道:“现在老师给你们读一个故事,叫《砸碎小猪》。”
    “唉,又是没什么意思的小故事。”
    “我想听《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或者《拇指姑娘》也行。”
    “我邻居家的哥哥家里有一本《安徒生童话》,都是我没看过的,为什么报纸上没有呢?”
    “好久没有有趣的故事了。”
    “还没我爸爸讲的故事有趣。”
    底下乱糟糟一片,台上的老师也听到了。
    老师也知道,现在国内基本上没有什么作家能写出有趣的童话故事或儿童文学。但现在的作家写不出来,报社就不能刊载一些国外的童话故事吗?
    《安徒生童话》和《伊索寓言》都是有趣的故事,再不济国内上下五千年,也不是没有适合小学生的有趣故事。
    可报社就是不听读者的意见,偏偏要刊载一些在老师读起来都觉得艰涩乏味的故事……
    老师看了眼她正准备读的故事《砸碎小猪》,作者是胡为民。
    她对作者有印象,写过《甜蜜蜜》。她不是特别喜欢,但之后的《演员》和《送货上门》还不错。
    但他能写童话故事或者儿童文学吗?
    对此,老师持保留意见。
    “同学们安静一下,老师要讲故事了!”
    老师板起脸,底下的嘈杂声顿时停下来,变得安静一片。
    嗯,这就是老师的威慑力。
    老师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开始抑扬顿挫地讲起故事来。
    【爸爸不肯给我买布老虎玩具。其实,妈妈已经答应给我买的,但爸爸反对,他说我被妈妈宠坏了。
    【“孩子妈,我们为什么要买?”爸爸不高兴,他对妈妈说,“我们为什么非要给他买一个布老虎?】
    一开始,老师也以为这个故事孩子们可能难以理解。可没想到,小说比较质朴,就是个非常简单的故事,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
    她觉得父亲的做法和大多数家长的做法一样,毕竟现在生活并不富裕,花一两块钱给孩子买玩具太过奢侈。
    相反,哄着孩子,让孩子明白赚钱的辛苦,还能靠自己努力攒钱买玩具,虽然时间可能会长一点,但收获远超付出。
    故事讲到这里,老师心里默默点了点头,她是认可父亲的做法。
    就目前来说,这个故事虽然没有什么趣味,但有教育意义,比之前的儿童文学要好太多。
    怎么说呢,比不上一些外国童话,但放在国内来说,也是中规中矩了。
    想到胡为民是第一次写儿童文学,能有这个水平,一直非常值得夸赞。
    不过,出乎老师预料的是,讲台下方,孩子们听得很认真。
    老师觉得奇怪,明明这个故事不怎么有趣,孩子们为什么……
    只是现在不是思考的时间,老师继续念后续的故事。
    【接下来的时间,存钱罐的重要性在我心中慢慢改变,“其实,这只陶罐小猪很可爱,而且鼻子摸上去凉凉的,当你把一分钱硬币塞入它的背部时,它会微笑;塞入两分的硬币,它也会微笑。但最令人高兴的是,即便你什么都不塞,它仍会微笑。我给陶罐小猪取名小白,因为它的身体是白色的。”】
    咦,这个故事还真有几分童趣。
    她是老师,还是小学老师,太明白孩子了,他们想象力丰富,给玩具起名字真是他们会干的事情。
    想到这里,老师的嘴角也噙着笑。
    老师在看向台下,孩子们也露出了纯真的笑容。
    这一刻,她对这个故事的评价又提高了几分。
    能让老师觉得有教育意义简单,但能让孩子们也觉得有趣,那就太厉害了。
    这是现阶段国内许多作家不具备的优势!
    只是读着读着,老师察觉到了不妥。
    在故事尾声,小主角的存钱罐存满了,孩子的爸爸竟然要将存钱罐砸碎。
    小学的老师不仅要教孩子们知识,又因为接触过太多孩子,比大部分家长都懂孩子内心。
    故事中的爸爸明面上似乎是为孩子好,是个说到做到的好家长。
    但他守诺的代价,就是让他的孩子失去一个“好朋友”。
    这……又是多么残忍啊!
    不仅是她觉得不妥,台下孩子们都鼓噪起来。
    “不,不能砸小白!”
    “小白那么可爱,为什么要砸碎小白!”
    “坏爸爸!”
    “我爸不会这么做,但我妈妈肯定会这么做……”
    “呜呜,我想到了被我妈妈扔掉的玩具……”
    老师也没想到孩子们反应这么大,只能暂停讲故事,安抚孩子们的情绪。
    等孩子们情绪平复下来后,老师才继续将剩下的故事。
    【“小动物都很喜欢外面,我以前养的兔子也是,我带它出去后,再没有回来。”我一边把小白放到地上,一边对它说,“去吧小白,你自由了,没人能伤害你。”我等着小白回应,但它默不作声。当我摸摸它鼻子以作告别时,它只是冲我露出悲伤的神情。它知道,它再也见不到我了。】
    读到结尾处,老师张大了嘴巴。
    她怎么也不会想到,故事里的小主角,竟然为了爸爸不砸碎存钱罐小白,选择将它……放生?
    理智告诉她,“小白”是死物,是存钱罐。是一块钱,甚至两块钱。
    但感性又告诉她,孩子做的似乎是对的。
    “小白”是他的朋友,他怎么能坐视朋友被父亲砸碎呢?
    随着故事的完结,台下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太好了,小白不用死了!”
    “他救了小伙伴!”
    “他好勇敢!”
    “他做了我想做的事。”
    “我也有存钱罐,我也要把它放生!”
    “哈哈,你不怕你爸打你屁股吗?”
    “不怕,它是我朋友!”
    孩们热烈讨论起来,都说回去后也要放生自己的朋友。
    老师有些恍然,这一幕是她从未见过的。
    不,也不是没有,她以前读国外的童话故事时,好像也有过。
    但……那似乎是一年前的事了。
    胡为民的这部儿童文学……似乎真的很不一样啊!
    老师定了定神,问道:“同学们,老师问你们,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
    “喜欢!”孩子们异口同声。
    “为什么喜欢?”
    这回,孩子们的回答显得五花八门。
    有的孩子在故事中看到了自己,有人喜欢小主角的勇敢,还有人决定回去也要放生自己的存钱罐……
    燕京第一实验小学和普通小学不一样,这里的孩子读过太多优秀的童话故事和儿童文学。可以说,他们对一个故事是否优秀,是有最基本判断力的。
    这一刻,老师意识到,这篇儿童文学真的成功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