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设计新的城墙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郡主是个乌鸦嘴牧神记第一序列我真不是乌鸦嘴无限童年系统

    商业的规划一切走上正轨以后,叶明又把目光对准了城墙,这里离边关近,所以城墙是最重要的。
    "侯爷,您这是要把安阳城墙变成大花园啊?"
    程武老将军摸着胡子,眯眼看向叶明铺在桌面的巨大图纸。那上面,安阳府的城墙被描绘得如同一条巨龙,龙脊上是整齐的雉堞,龙身则爬满青翠的藤蔓和绚烂的花朵。
    更引人注目的是四处新增的奇怪结构——城门处多出的半圆形堡垒,墙体内凹的隐秘平台,还有那些看似装饰实则暗藏杀机的设计。
    "不只是花园。"叶明手指轻点图纸,"是既能开花,又能放箭的城墙。"
    一个月前的那场暴雨,冲垮了安阳府西北角的一段老旧城墙。这本是坏事,却给了叶明全面翻修城防的契机。他早就注意到,安阳城墙虽坚固,但设计陈旧,许多地方年久失修。而随着城市扩张,原有城门也显得拥挤不堪。
    "程将军请看。"叶明指向图纸上的城门区域,"我计划在每个主城门加建'双瓮城'。"
    "双瓮城?"老将军来了兴趣。
    "传统瓮城只有一道,我设计内外两道。"叶明详细解释,"敌军突破第一道城门后,会陷入第一个瓮城,此时第二道城门关闭,他们进退不得;即使再突破第二道,还有第三道主城门..."
    他在沙盘上模拟这个过程:攻方士兵冲入外瓮城,守军立刻关闭内门,将敌军困在半月形的空间中。此时城墙上的守军可以从三面射击,投下滚木礌石。即使敌军突破这重阻碍,前方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凶险的第二道瓮城。
    "妙啊!"程武拍案叫绝,"这两道瓮城之间的通道,还可以设计成斜坡,让他们冲上来时费力气!"
    "不仅如此。"叶明笑着补充,"我在瓮城墙上预留了种植槽,平时种满凌霄花,战时可以迅速清空,变成弓箭手站位。"
    这才是他整个设计的精髓——将防御功能与绿化美化完美融合。城墙内侧的绿化系统全部采用可拆卸设计;射击孔和观察口隐藏在花丛之后;甚至连新增的投石机平台,都伪装成景观台的模样。
    "侯爷,这些..."程武指着图纸上几处奇怪的凸起。
    "雨水收集器。"叶明解释,"城墙顶部的雨水通过这些凸起导入墙内的储水箱,既解决排水问题,又为墙内植物提供灌溉水源,战时还能作为备用水源。"
    老将军的眉头渐渐舒展。他原本担心绿化会影响防御,没想到叶明考虑得比军人还周全。更让他惊讶的是,叶明对城墙每一处细节都了如指掌——哪段墙基最厚,哪里的砖石需要更换,甚至连守军换岗的路线都考虑进去了。
    "侯爷莫非学过兵法?"程武忍不住问。
    叶明笑而不答。他前世参观过不少古城墙,加上军事爱好者的知识储备,设计起来自然得心应手。但更关键的是他"以人为本"的理念——既考虑士兵的作战需求,也不忘百姓的生活品质。
    三日后,工程正式启动。叶明将城墙分为十二段,每段由不同工队负责,既加快进度,又能形成良性竞争。他还别出心裁地组织了"军民共建队",每个工队配两名士兵监督防御设施,两名园丁负责绿化设计。
    起初,这两拨人互相看不顺眼。军人嫌园丁婆婆妈妈,园丁嫌军人粗手粗脚。直到叶明亲自示范如何将射击孔隐藏在花架之后,双方才意识到合作的价值。
    "老哥,你这花种得真好。"一个年轻士兵看着园丁老赵巧妙地将爬山虎引导到预定位置,不禁赞叹,"远看是片绿墙,近看才发现留出了射箭的空当!"
    老赵得意地捋着胡子:"当兵的小子,这手艺我琢磨了半个月!侯爷说要'藏兵于景',不能让人一眼看穿。"
    最复杂的工程是瓮城建设。叶明采用"分层浇筑法",先打好地基,再用木板做模,倒入混合碎石的水泥浆。这种工艺比传统砌砖快得多,强度也更高。
    "侯爷,这水泥干得太快,刻不出砖纹啊。"石匠发愁道。传统城墙讲究砖石纹理,新修的这段却光溜溜的。
    叶明早有准备:"用这个。"他拿出几块雕刻着传统纹样的木板,"水泥半干时压上去,就能仿出砖石效果。"
    工匠们一试,果然既保留了水泥的坚固,又呈现出古朴的砖石外观。消息传开,连邻州的工匠都跑来观摩这"古法新用"的工艺。
    随着工程推进,城墙开始呈现惊人变化。内侧绿意盎然,花香四溢;外侧却依然威严冷峻,看不出半点柔弱。新增的瓮城雄浑厚重,城门楼上还设计了可以快速组装拆卸的防雨棚——晴天是景观台,雨天变箭楼。
    "侯爷,这段墙体内的蓄水池试水成功了!"小李兴奋地报告。他和几个工匠花了半个月时间,在城墙中空部分嵌入了陶制水箱,收集的雨水足以供应整段墙的植物灌溉。
    叶明检查后非常满意:"把这段作为样板,其他段落都照此改造。"
    更巧妙的是隐藏在城墙各处的防御设施。看上去是普通花架的结构,拆下几块木板就是弩箭发射口;景观台下藏着滚石储备;甚至连供游人休息的长凳,翻开座板就是武器柜。
    这天傍晚,顾慎世子突然来访,说要看看城墙改造的进展。叶明带他登上东门新建的瓮城,夕阳将城墙染成金色,脚下的凌霄花开得正艳。
    "叶兄,父王听说你在城墙上种花,差点没气晕过去。"世子笑道,"现在我明白你为什么坚持了——这哪是城墙,简直是艺术品!"
    叶明指向远处的农田:"世子请看,农民收工回家了,孩童在城下嬉戏,老人沿着城墙散步...安阳需要的不只是一座军事要塞,更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家园。"
    正说着,程武老将军匆匆赶来:"侯爷,西门那段发现个问题..."
    原来是在改造西门城墙时,遇到了地基下陷的老毛病。传统做法是打木桩加固,但耗时费力。叶明思索片刻,提出一个大胆方案:用水泥浇筑"地下拱券",既稳固地基,又能形成地下储藏空间。
    "这...能行吗?"老将军将信将疑。
    "试试便知。"叶明当即画出草图,"先挖开松动区域,然后用木板支模,浇筑水泥拱顶。凝固后回填土石,上面照样建城墙。"
    工程队连夜施工。当第二天朝阳升起时,一段崭新的水泥拱券已经在地下成型。程武亲自检查后,不得不服:"侯爷这法子,比打桩快十倍,还多出个地窖来!"
    一个月后,城墙主体改造基本完成。叶明特意安排了一场"攻防演练",检验新设计的效果。程武率领"攻方"尝试各种攻城手段,而守军则利用新设施防御。
    演练结果令人振奋:双瓮城系统成功阻滞了三波进攻;隐蔽射击孔让"敌军"猝不及防;就连那些绿化设施也发挥了作用——爬满藤蔓的墙面让云梯难以固定。
    "侯爷,末将服了!"演练结束,程武心悦诚服地向叶明行礼,"这城墙,比京城还要坚固三分,却又美如花园。真乃'金城汤池'也!"
    叶明扶起老将军:"是大家共同的功劳。没有将士们的实战建议,没有工匠们的巧手,再好的设计也是纸上谈兵。"
    庆功宴上,军人和工匠坐在一起,觥筹交错,再不见当初的隔阂。叶明注意到,老赵和那个曾看不起他的年轻士兵共饮一碗酒,亲如兄弟;程武更是拉着阿英的父亲——老铁匠张师傅,讨论如何改进城门铁闸。
    最让叶明欣慰的是百姓的反应。每天黄昏,都有许多市民沿着城墙散步,赏花观景。孩童在瓮城宽阔的平台上嬉戏,老人在绿荫下对弈,年轻男女则在花丛间私语...这座曾经的边关要塞,如今成了安阳府最受欢迎的公共空间。
    "侯爷,泾州来人了。"庆功宴进行到一半,钱大有悄悄禀报,"说是看了我们的城墙,想请侯爷去指导他们改造。"
    叶明举杯的手顿了顿。技术的传播比他预想的还快,这既是好事,也意味着更多责任。他望向窗外,月光下的城墙如一条巨龙,静静守护着这座生机勃勃的城市。
    "告诉他们,安阳府随时欢迎友邻交流。"叶明微笑道,"但最好的老师就在眼前——我们的工匠和将士们,他们才是真正的城墙建造者。"
    宴席散去,叶明独自登上城墙最高处。夜风拂过花丛,带来阵阵清香。远处,城中灯火如星,更远处是广袤的田野和无尽的群山。这座融合了防御与生活、刚强与柔美的城墙,不正是他心目中理想城市的缩影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