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朕有事让你做

推荐阅读: 领主之兵伐天下绝品小仙医夏流张小雪板段凌天小说免费阅读牧神记九天武帝萧叶柳依依快穿:女配又跪了东晋北府一丘八冰山女总裁,求你放过我!无上丹尊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

    “不知陛下,召臣回来所谓何事?”望着朱厚照,杨一清眼神里泛起了波澜。
    “可知朕即将成立的简武堂?”朱厚照老神在在的问道。
    杨一清一听朱厚照这话,心里打了个扑棱,凳子上就像长了钉子,扎的屁股坐不住。
    如今陛下的爱闹腾的名声,这半年来有日渐上扬的趋势。你说陛下圣明吧,谈不上,设立什么国防部,税务局啥的先不谈,还要开海禁,移民夷洲,大明江山就这么被他可劲的折腾,没有风雨飘摇,已经是祖宗显灵了。但是要说陛下昏庸吧,挨不着边,免税赋,大力兴修水利,更为关键的是两次大破蒙古,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政绩。
    杨一清这些年来,在边关锤炼,见惯了生死,得失心也轻了许多,既然是皇帝问他,那干脆老老实实的回答。
    “回陛下,臣知道。不过臣不知皇上想练兵呢,还是练将?”杨一清坐在锦凳之上,缓缓问道。
    朱厚照办军官学院,最初的出发点,是想复制一批有能力忠于自己的将领,不过听杨一清这样问倒是来了兴趣。
    “何谓练兵?何谓练将?”在长者面前,朱厚照一向都是个好学生,因为他真的不懂。
    通常在皇帝面前,大臣们是没有坐位的,要么站着,要么坐着,你要想趴着、跪着,也没人拦你。
    杨一清能坐在锦凳之上,是朱厚照特许的,只听他慢慢说道:“练兵者,即练胆也,取良家子,三天一操,五天一练,三年之内,可成精兵。练将者,即练气也,取精兵中的优异之材,传之浩然正气,让其知天地之理、君臣之道,十年之内,可成良士。”
    许进这话说得很中肯,所谓的兵,就是普通士卒,古代不同现代,当时的兵吃得不好,不可能每天操练。你说有天天吃肉、每日练七八个时辰的?那是主角的军队好不好,只要是主角,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但明显,朱厚照不是。
    明军能做到三天一操,五天一练,就已经是天下有数的强兵了,倘若统军将领再给力点,练出个如同后世的戚家军,也是可以的。
    而所谓的练将,就是培养明军中、下层军官。浩然正气,这是表面上的称呼,实际上就是培养军官们懂得上下尊卑,方便文官们领导这些肌肉男子。
    从死人堆里滚出来的军官们,天不怕地不怕,想让他们成为听话的乖孙子,不花个十年左右的功夫,是不可能的。
    让孙子一样的军官们,去统辖战斗在第一线的大头兵,这样文官们就可以安坐于大帐之内,东斩毛文龙,西踢小王子,就算是全军覆没,也可以逃回京师。
    “都不是,朕想练臣的诸军的统帅。”朱厚照的大脑回过神来,缓缓的说道。
    杨一清一愣,随即笑道:“一军统帅,诸如巡抚、总督,比如老臣,都是文官出身,练是练不出来的,取知兵事者为之即可。”
    顿了一下,又觉得伤了朱厚照的面子,继续说道:“至于总兵官、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守备、把总等实际统兵官,即无品级,也无定员。总镇一方者为镇守,独镇一路者为分守,各守一城一堡者为守备,与主将同守一城者为协守。又有提督、提调、巡视、备御、领班等,皆是不可练之辈,只能从有战功的世袭勋贵中挑选任用。”
    杨一清的潜台词非常明白:皇上啊,别折腾了,大明的军官们,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你想大规模安插高级军官,那是纯粹做白日梦,会天下大乱的,还是练点小兵,供您玩乐就行了。
    杨一清还在想着如何规劝朱厚照,只听得朱厚照说道:“朕办这简武堂,便是想新编一军,号为黄埔新军,由朕的内库养着。”
    杨一清愣了一下:敢情皇帝陛下是想抛开大明兵制,自己一个人玩啊?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杨大人还想劝劝皇帝,说道,“军制不可扰乱,官职这个口子一开,又将是一场混乱啊。”
    这帮文官!朱厚照有些怒了,看了一眼杨一清。开口说道:“杨总督,黄埔新军的军制不同于其他大明军队,朕新设十二品军制,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又怎会有混乱一说?”
    十二品军制?九品中正制倒是听过,杨一清心里叹了口气,算了,皇帝想胡闹,就让他胡闹吧,反正就这么点人,也起不了什么大风大浪,于是嘴里应道:“老臣愚昧,不能识皇上的良策,胡言乱语,死罪,死罪!”
    朱厚照见这倔驴服了软,心中一欢喜,就笑道:“卿何罪之有,朕观古书,有将、校、尉、士等职,因而就据此创设了新军军制,每级三品,从上将到下士,一共十二品,施行于新军之中。”
    话说宅男真的是个很没学问的品种,把热兵器时代的兵制,拿到冷兵器时代去瞎搞,也算是继承了起点穿越YY流的一个大宗。
    “何来如此多的军官?”不凑趣的死倔杨一清又泼了一盆冷水。是啊,十二品,那得多少人去填这些位置?就凭那几千号人?就是再来个十倍,也填不满啊。莫不成一个上将只管辖一个中将,以此类推,从上将到下士,倒是只需要十二个人就行了。
    不过皇帝再胡闹,也不可能胡闹到如此地步。那就只有另一种可能了:皇帝想将新军扩充到至少十万人!杨一清久经官场,又精通战阵,朱厚照心中的那点小九九,他老人家是闭着眼睛都能猜出来。
    这是绝对不行的!杨一清心里明白,新军一扩大,那军卫制度就得崩溃,大明朝的根基就得动摇。军卫制度虽然弊病不少,但还能维持下去,犯不着冒天下震荡之险。
    “爱卿此言甚是,”朱厚照也不能自己把自己的江山玩崩了,他听懂了杨一清的意思,虽然是不中听,但朱厚照还是很有政治涵养的,关系到江山社稷的事,那就不是小事,个人喜好可以暂时放在一边,“朕只是试行,并非要用此制推广天下。”
    朱厚照的潜台词也很清楚:杨小弟,别在这儿叽歪,等朕的新鲜劲一过,你们再来把这些制度毁了就行,你他娘的再扯,小心把自己都套进去。
    “陛下,是想臣来负责?”杨一清小心翼翼地问道。哎,我就我吧,说不定还能阻止皇帝继续胡闹,留名青史呢。
    朱厚照望着一脸视死如归的杨一清,摇了摇头,很无辜的说道“爱卿想错了,朕让你来是让你做更为重要的一件事情。”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