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塘报

推荐阅读: 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郡主是个乌鸦嘴牧神记星空古路姬紫月我真不是乌鸦嘴无限童年系统

    深夜,窸窸窣窣的声音在林子之间轻轻响动。
    仓城工地里,陈庆之的帐篷中灯火通明。
    他正在看最新的塘报。
    消息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个是皇帝东征的车架,已经抵达宜昌郡,并且后续的几十个驿站修建也进入了尾声,基本上完成了合拢,准备逼高欢在当阳打决战。
    另一个则是皇帝在抵达宜昌之后下达了新的赋税改革。
    首先,火耗归公,这一条主要是为了应对农社上缴公粮的时候,地方官员拿损耗来搞事情。
    其次,粮仓制度修改,地方各县全面丧失控制常平仓的可能,而是设置农业署,由朝廷垂直管理各地的种植情况和普及技术革新。
    然后常平仓和地方粮仓全部由粮行改组半商业性质,并且开启了收购标准价的权限。
    相当于地方官的一大特权,就被应昭直接拿走了。
    最后,是在新占领区域推行试点农税的改革,以及官绅一体当差纳粮。
    原本执行的土地皇帝所有,天下所有人都给皇帝耕地。
    但应昭给的一半收成用各种方式留下,虽说有进行减免,但实际的情况却是就算租了出去,很多人在这几年的耕种之下,发现种粮食不赚钱了。
    于是他们纷纷用现在的土地,去偷偷开工厂或者种植经济作物。
    尤其是蜀地。
    因为应昭的改革在蜀地运行了几年,各项政策大家也都摸通了。
    这就导致了蜀地其实已经出现了将近一百多万亩的耕地流失了。
    至于为什么现在才暴露出来。
    还不是因为今年应昭对外发动一场战争,要抽调各地存粮的时候,这才猛地发现原本的有几十万亩上田,愣是被各地人将这些耕地往山里或者新开垦的土地挪。
    这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原本一亩地能产三百斤,被挪到了山里,直接变成了一百多斤,相当于需要两三亩才能和之前的产量相当。
    这极大的增加了开发成本。
    是严重的浪费!
    但应昭租给老百姓的时候,本来就因为外在的压力极大,也为了让百姓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没有明确要求土地要种植什么。
    这就导致了在宏观上土地开垦数量像是扩张了,但是粮食产量几乎和之前持平。
    毕竟不去种粮食了,跑去种不能吃的经济作物了。
    因此应昭弄出了农业署和指导收购价,准备进行调控。
    同时也要优先保证粮食产量,于是他决定修改农业税。
    对主粮和副粮进行降租,基本做到三十税一的地步。
    然后对于非主粮,诸如甘蔗、麻、葛这些具有加工用途的种植户,执行了丁税。
    也就是所谓的“摊丁入亩”。
    首先上调丁税起征年纪,从十六变成二十。
    其次,要求各个农业署根据各个农社情况配套种植,以农社为单位进行征收,所以每个农社都要配套种植经济作物。
    不管是什么,反正你们自己去找,找到合适的作物,去规划亩数,来承担全县的所有丁税。
    但同时要求保证主粮的安全,所以每个县的人均主粮数量必须包含城市人口的用度,由县令进行调控。
    要是县令做不到,导致出了事情,提头来见。
    应昭已经不打算全面承接玄谈那一套了,而是要天下给我改!
    如果还想着用儒家那一套德治教化或者道家那一套无为而治,只怕治下会第一个动刀弄死你。
    当然,人口一旦激增,势必会导致人地矛盾激烈。
    所以应昭对西南三州,滇黔桂准备加大投资力度,主要是放在驿站、道路、城塞建设上。
    至于城市周围,允许各地农社,前往滇黔桂三州开设分社,承接多出来的人口,让已经成熟的农社,将富裕的资本投入滇黔桂开发之中。
    以及利用分社来承担丁税。
    怎么个承担法?
    允许缴钱!
    各农社在交完了滇黔桂三州的农税之后,肯定会有盈余,那么盈余就可以投入本社的公账,然后上缴分摊到农社头上的丁税。
    反正应昭不管你们种什么,有多少亩土地,就摊多少丁税,直接入亩。
    只是粮田不征,税赋就会直接压到经济田上。
    那么面对人口激增和土地不足的情况,应昭这一套搞下来,会有两个结果。
    第一个,城市凋敝,因为摊丁入亩的缘故,各个农社也一定会想办法将农产品价格提升,进而转嫁矛盾。
    应昭现阶段还需要打仗,征收来的粮食,绝大部分都会封库贮藏,就算卖陈粮给城市,价格也不会低多少。
    所以城市不堪重负,人就会离开,应昭还没有制定城乡区分的户籍制度,只要愿意离开家乡,前往人口稀疏的地方开垦,就能获得土地。
    那么你面对高粮价和去了地方开垦种地之后的稳定收益,会怎么选择?
    第二个,就是农社彼此竞争内耗,导致农社破产。
    当然第二个也就是一说,如果真要出现这种可能,应昭会第一时间动手,该杀杀,该改改。
    农村,依旧是这个时代的基石。
    但不管怎么样,陈庆之看完之后沉默了好一阵。
    “皇帝是认真的了啊!”
    这一声感慨之后,他站起身扭了扭腰:“雄心壮志!已经将一切赌上去了!这是觉得即将到来的当阳之战,必胜了呢!”
    不怪陈庆之这么感慨。
    尤其是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当差比之之前的均田免赋更加可怕。
    因为这是对特权开刀了。
    但这对于应昭军事集团来说,并不算什么,因为他们本身就不算真正的特权阶级。
    小家小户,他们也是承接高门大户转嫁的对象之一。
    应昭身边主要战斗力的成分,更多都不曾享受过官绅红利。
    所以应昭真正动的是世家们的利益。
    应昭发布的这一切旨意有且只有一个目的。
    让天下所有不想丢失权利的世家,逼着高欢跟他在当阳决战。
    应昭也能看出高欢想要拖。
    那就不让高欢有拖的机会。
    只要打下南阳,天下胜败局面也就定了。
    天下一流的将军都败在应昭面前,诸般世家还想守城?
    大炮起兮轰他娘!
    看你能守多久!
    就在陈庆之感慨的时候,突然一阵阵喊杀声从远远的地方传来。
    听得陈庆之咧嘴不屑一笑:“高敖曹是吗?贼子罢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