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推荐阅读: 绝品小仙医夏流张小雪板领主之兵伐天下段凌天小说免费阅读牧神记九天武帝萧叶柳依依冰山女总裁,求你放过我!快穿:女配又跪了东晋北府一丘八无上丹尊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

    周,明武十五年,元月一日。
    刚于行在中度过大年的高诚,有些不太满意,没有家人陪伴的年,似乎缺了点味道。
    同感。
    高诚也能想象到军中将校、吏卒的思亲之情。
    所以,还是别想了。
    事关国朝大计,天下兆民之望,岂容儿女私情。
    身在行在,处于前线后方,不似长安,自然也就没了休沐一说。
    稍事整理后,高诚便责人传行营诸将议事。
    今年开年的事可不少。
    非常重要的便有三件事。
    冀州地区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部署,新置平州的定位以及针对于齐国的军事调动部署。
    前年齐国进攻赵国,夺取了冀州不少郡县。而今岁国朝消灭刘备势力后,拿下河间、渤海的同时,也迫使在大河北岸的齐军大幅收缩防线。
    如今,大河以北的齐军,基本上都龟缩到了平原郡内,打算守住这个河北基地。
    所以,针对于冀州的军事行动,也就是拿下平原郡。
    平原郡地理位置不错,依靠大河,连接青州地区,齐军可以快速的进行驰援以及辎重补充。且,随时都能对邺城形成威胁。
    此外,冀州地区所有的优良港口以及舟船,基本上都在平原郡内。
    而对新置平州的定位,于国朝而言也是非常重要,这关乎到平州地区的后续发展及军事部署。
    首先,平州是作为辐控整个东北亚地区的总基地,还是作为一个前沿基地。
    若是以平州来辐控东北亚的话,那就免不了迁徙百姓。
    平州地区的汉民太少了,尤其是还存在于舆图上的乐浪、带方、真番、临屯汉四郡。
    没有人口作为支撑,想要辐控东北亚,光靠军队可不行。
    而作为前进基地的话,那就代表着平州的发展要无限度滞后。即以现在公孙家的实力,慢慢掌控东北亚地区。
    但这会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公孙度家族的势力,会无限度的扩张。
    自己考虑过日后公孙家族可能存在的背叛,因为公孙度是目前国朝内唯一一个具有足够军事实力的藩王。
    削藩,若能和平解决自然最好,若不能则国朝就要面对严峻的军事挑战。
    权利会滋长人的野心,军队则会给予野心足够的支撑。
    再加上天高皇帝远的独特位置,换作自己,也会跟国朝虚与委蛇,暗中积蓄实力。
    避敌锋芒嘛!
    等到收拾完周围的蛮夷,坐拥地利的平州地区,还会怕劳师远征的中原军队?
    这一点,在隋、唐开国后,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所以,自己倾向于将平州定位为辐控东北亚的主要基地。
    这样,国朝就有充足的名义,参与到降伏东北亚地区少数民族的战事之中。从而,打压公孙家族的势力发展,增强中原王朝在诸少数民族心中的威名。
    至于对齐国的军事部署,高诚觉得可以缓一缓。
    之前奉孝言曹操必然趁寒冬之际,进攻寿春,以缓解三面受制的战略压力。
    可到现在,还没有任何消息及战报。
    此外,面对曹操,国朝还是应当徐徐图之。
    眼下的周军各部,皆有骄傲之心,也就是自信心过度。
    这是好事,同样也是坏事。
    慢慢打,细嚼慢咽的吃下齐国,那就是好事。
    因为军队充足的自信,可以让国朝有很大的容错率。这其中,即便是败上几阵,都可以用言辞来修饰,足以保证军队可以继续作战。
    可若是心急,一蜂窝的莽上去,看起来是威势滔滔,可实际上几乎没有容错率。
    汇集的军队越多,军中调度越是麻烦。
    臃肿的体积,也必然导致四肢难以灵活应用。
    一旦再被齐军打出个巨野大胜,国朝很有可能就跟当初的赵军一样,瞬间崩盘。
    历史上这种事又不是没有过,最典型的就是淝水之战了。
    原本只不过是前军一部先锋与晋军交战不利,前军暂退。
    结果撤退途中,遭受到了来自于以前晋朝降将的背刺。
    一群人在阵中大呼秦军败了,不明所以的秦军士卒恐慌不已,纷纷溃逃。
    连带着后续正在进发的各路大军,相继自溃。
    让秦军达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
    延绵数百里的大军,全成了溃军。
    这种状况,只要稍微冷静下来,是个人都能明白晋军不可能短短时间内,就追杀了几百里啊。
    然而,恐慌作用下,士卒都只剩下从众思维。
    上至皇帝、三军大将,下至校尉、司马,都无法做到收拢溃卒,兵败如山倒。
    也就铸成了流传青史的淝水之战。
    前后之鉴,所以还得稳住别浪。
    ……
    行在大帐内,一上午的时间都在商讨这三件事情。
    攻略平原没有多做讨论,毕竟那里只有夏侯渊两万多兵力,可以完全交由姜叙自己决定。同样,这支进攻平原的部队,在拿下平原后,也将作为国朝自冀州向齐国青州地区进攻的主力。
    高诚想了想就决定了,放权是必然的事。
    在军区改制完成的同时,下放军权已是板上钉钉。
    自己毕竟精力有限,且随着国朝军队越来越多,做不到控制所有军将这一步。
    而军区改制,自己只需要注意军区节帅即可,能减少非常多的压力。
    同时,随着国朝版图的扩大,也必须给予地方主帅自主权。否则,等中央知道消息,指不定成什么样子了。
    平州地区的定位,严颜和自己的看法一致,认为不能任由公孙家族的势力在东北亚地区无限扩张,养虎为患。
    但贾诩有了更好的建议,驱虎吞狼。
    由公孙家掌控的军队,作为日后收复汉四郡的主力,而北幕军区则可充为其后援。
    想法非常好。
    虽然收复汉四郡要放到平定中原乃至天下之后,但并不妨碍未雨绸缪。
    至于对齐国的进攻,各有各的看法。
    在稳的基础上,大家都提了很多的意见,并因此争吵不休。
    ……
    一连三日,洛阳行在,啥事没有。
    但到了正月初四,一连两件噩耗。
    首先是,辽王公孙度于初一夜间,突发脑疾,不治身亡。
    辽王公孙度活不了多久,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
    辽王生于131年,至今已经77岁高龄了。
    原本大家还以为此次征讨刘备,公孙度会让公孙恭领兵,谁知他是亲自统军。
    而后,又一路不辞辛苦来到蓟县。
    刚到蓟县的时候,姜叙还派人汇报公孙度的身体不错,自个还能骑马张弓。结果这才不到半个月,就没了。
    没办法,高诚只能匆忙下诏,对公孙度进行追谥,同时诏以其长子公孙恭为辽王,其次子公孙康为南新县公,以安平州民心。
    毕竟,这边公孙度刚到蓟县,不到半个月就病死了,万一有人搁平州散播谣言,那就麻烦了。
    公孙恭现在不敢当着国朝的兵威造反,但难保这不会成为其日后抵制国朝,甚至起兵造反的理由啊。
    要知道公孙度在辽东数十年,治理辽东的时间比自己治理关中的时间还要久,于平州威望盛着。
    其次就是寿春遭到齐军主力进攻,战局不利。
    等诏书制完,行在大帐内,一应参佐已经根据信报,在沙盘上摆好了寿春如今的局势。
    其中,吴第三军孙辅所部与第十四军张辽所部的位置在淮河南当涂县一带。而吴第五军周宾所部在淮河北义成县,第十一军韩武所部在钟离一带。
    兵力部署没有什么问题。
    孙权并没有私自做出太大的改变,周宾所部虽然孤悬淮河北岸,但义成距离当涂不过三四十里,又有舟船之利,可以说是互为犄角。
    而钟离的韩武所部,则是要对徐州展现一定的压力。
    可还是在麻痹大意之下吃了亏。
    三十夜,曹军趁夜渡河,攻打了当涂的营垒。
    连破三寨。
    大军疏忽之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张辽及孙辅在天亮后才收拢溃兵,退回到当涂县城。
    两军折损了六千余人,尤其是张辽所部,损失最大。
    而天亮后,两人也摸明白了齐军的底细。
    进攻当涂的并非齐军主力,只有大概两千到三千兵力左右。
    其主力部队,趁夜同时袭击了淮河北岸的周宾部。
    周宾部署在城外的近万人,逃回城内的不过千余人。
    就这,还是周宾反应及时,让人赶紧关了城门,才避免被齐军趁势夺下城门。
    如今,周宾残部已被包围在义成城内。
    而齐军主力是什么时候抵达战场附近,前线将领完全不知道。
    驻扎在涂山以西的吴国舟师,更是不晓得袭击涂山的齐军是什么时候渡河的。
    因此,才导致了寿春防线的失利。
    至于孙权,一直在寿春呆着,一号下午收到前线消息后,就急忙遣使来报。
    “如今刘备已经覆灭,曹操抽调不出太多的兵力。”
    高诚盯着寿春防御带,用肯定得语气说道。
    老曹再怎么冒险,也不敢做这场豪赌。
    这一点从齐军仅是以一部精锐奇袭当涂,便可以看出。
    他没有一口气吃掉寿春一带兵力的底气。
    “话虽如此,但寿春局势不利,其余各军鞭长莫及的事实,也无法改变啊!”
    贾诩说完,便皱起眉头思忖,如何才能改变寿春的不利战局。
    “韩武所部就在钟离,只要遣兵驰援义成,稳住局势,想必安抚一番后的张辽、孙辅部,便能渡淮逼迫齐军退兵。”
    “哪有那么容易,齐贼百思所布,怎会忽视十一军。想必,十一军现在也受到了齐国徐州兵马的牵制。”
    “不知道孙帅会如何抉择,若是即时向吴县求援的话,现在援军应该可以抵达寿春一带。”
    ……
    听着众参军的争议,高诚也不由烦躁起来。
    孙权第一时间向孙贲求援的话,现在吴军的援兵肯定能到。
    但怕就怕突然遇袭,损失惨重的周宾所部,顶不住齐军后续攻城的压力。
    要知道,义成是国朝在淮河北岸唯一的据点。一旦被齐军夺回的话,日后总攻开始,会耽误很多事。
    “大将军怎么看?”
    “陛下,以老臣之见,吾等可使周瑜所部、赵衢所部、以及汝颖诸部,发动一次进攻,以减轻寿春一带的压力。”
    严颜没有太过认真的考虑寿春的局势,毕竟那里太远了。无论是等吴国发兵救援,还是等徐荣派兵救援,抵达寿春一带都需要很长时间。
    这段时间内,寿春局势如何变化,无法迅速传回行在,他们对寿春一带做出的任何部署,都会迟滞。
    还不如直接考虑其他方向。
    “无论寿春局势如何,只要河洛、汝颖一线发动进攻,齐军必然要回师设防。如寿春无恙,齐国此次行动毫无意义。如战事不利,大军退守寿春,也可使齐军无法进一步拿下两淮。”
    “但是,灭齐,还不是时候。”
    贾诩插口言道。
    高诚点了点头,也说道:“不错,现在着急的是齐国,是曹操。先传令各部,发起进攻,但要严令诸军,不得贪功擅进。所有部署,视寿春战况而定。”
    “吾等的目的是逼曹操回师,然后继续沿境对峙,拖垮齐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