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竖子,不足与谋!

推荐阅读: 爹爹开门,系窝呀!东晋北府一丘八陈元昭许瑾瑜最强篮下霸王玄幻:开局签到燕云十八骑封尘离世三界血歌诡秘之主带着空间闯大唐将臣

    第338章 竖子,不足与谋!
    战事暂时结束,赵桓召集文武百官到文政殿议事。
    李纲背负铁锏到来,因为这段时间的强硬主战,即便是入殿面圣也是可以带兵器的。
    这份殊荣,只此他一人而已。
    只是一进来,李纲就发现赵桓居然穿戴衮冕,又有仁怀皇后朱琏坐陪,竟是这位官家自夏末登基,如今已经数九隆冬,头一遭如此正式。
    “七夕、中元,中秋,本朝相当重大的三个节日,因为金人南下,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千万人口流离失所,更有数百万丧生,朕...都知道。”
    赵桓神情悲凄道:“诸多事情,皆因朕......不合格而起,面对金人屠刀的无力,软弱,更是朕作为皇帝的失职。”
    他这话一出口,便有诸多大臣面色苍白,不少连日奔波仍显富态的士大夫,脸上顿时浮现出一层油光来,豆大的汗珠子,就在这数九隆冬的时节里哗哗地淌。
    因为大战之际,处处都用钱,国库和府库乃至皇帝内库都没什么富余的情况下,皇宫的地龙并没有开启。
    李纲也是微微一怔,这位官家从节假日引开话题,最终却是在说他自己的失职?
    他想干什么?
    李纲当即拱手:“官家所言过重,事实上,我大宋天朝始终恩养军队,战事不力,与将官,与军兵,甚至与百姓有关,唯独这责任不能归咎在官家身上,毕竟官家登基便大战,并无改革之机,更无操作空间。”
    “是啊官家,此事不能怪你,其实这何尝不是整个天下的错?”
    其余众人纷纷拱手称是。
    而新任枢密院编修官万俟卨(mo qi xie)当即出列拱手相对:“官家何必妄自菲薄?自古以来中兴之主,皆在内忧外患之中忍受屈辱,改变政策,任用人才,再以天时地利与人和三管齐下,必能掀起中兴浪潮,官家现在已经完成了第一步。”
    看着年近四旬的万俟卨,赵桓难得的感觉舒心几分,果然无论身在什么位置,都是需要好听话来慰藉的。
    他微微颔首,便看向了李纲:“李公相,城外...在做什么?”
    “好叫官家知晓。”
    李纲拱手相对:“城外正在打扫战场,救治伤兵,收敛尸体,此前金人粮草被烧,如今剩下不少烧焦的熟豆子和米麦,周遭大批流民汇聚过来挖着吃,所以他们又在接纳流民,分发粮食,并言明喝水一定要烧开,如今数百个行军锅都在烧水煮粥,宗泽也在亲自烧锅。”
    赵桓是知道这个的,宗泽以一方领兵元帅的身份,穿粗布麻衣,背负行军锅,只以稻草垫着坐板车,还常自嘲年岁大了,走不动了。
    但...
    “只是这些?”
    赵桓奇怪道:“他们没有庆祝?”
    “并没有。”
    李纲摇头,说道:“只有部分精锐部队,追着金人北上,衔尾追杀,如此而已。”
    “呼——”
    赵桓胸腔压抑的难受,不免长呼一口气,想想在开战之际,他们在城头饮酒,挥斥方遒。
    如今想想,便是连宗泽也比不得。
    也难怪在自己麾下的溃败,逃兵,不敢战之兵,五花八门,宛如一锅折箩,结果到了宗泽手里,就是烩菜,是胡辣汤。
    看起来乱七八糟的样子,但就有那个味儿!
    如此就显得自己登上城墙,与军民共同守城,还有李纲背负铁锏,吃住皆在城墙...就像是在做戏。
    甚至金人第一波涌进皇城,他们都没反应过来,当然也是没做什么的了。
    果然,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官家,此时应当下诏书给康王,令其担负起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职责,回归汴京勤王。”
    李纲也是无奈道:“眼下朝廷就只有这一支可用之兵了。”
    “九弟...”
    赵桓一阵恍惚,他早就接连发了二十道金牌过去,皆泥牛入海。
    关键是,他现在连金牌都发不起了。
    更惶提可用之兵?
    “官家难道忘记了,城外还有韩世忠的三万大军?”
    王黼连忙拱手提醒。
    “没有三万了,之前溃散一部分,尽管被他铁血手腕压住,但损失不小,不然恐怕不会被宗泽逼着去围堵金人。”
    李纲介绍情况:“去掉伤亡病损,预计也就是两万可战之兵了。”
    “这两万也没了,朕...”
    赵桓看了看王黼和李纲,道:“朕之前让韩世忠在大战之际,趁乱去冲杀武洪,他没动的。”
    “啊...”
    李纲整个人都懵了。
    王黼挠了挠头,都说他是六贼之一,可这位官家居然能在这关键时刻搞出这样的操作,官家才是最大的贼啊!
    其余文武百官更是打起了摆子。
    就连一直钻营官家喜好的万俟卨,此刻也忍不住大喊:“竖子,不足与谋!”
    只不过他是在心里大喊而已。
    一看众多大臣的模样,赵桓内心又凄苦又憋屈,再次哭出了声:“朕...朕也想力挽狂澜啊,可是朕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啊,这么多年来,朝廷都是内实外虚、壤外需先安内的策略,朕脑袋一热就下了诏书,因为跟金人可能和谈,太上皇跟武洪的私仇甚大,已经和谈一次,如今又岂可能谈?”
    看着哭的稀里哗啦的官家,李纲内心也是一阵难受,他同样是要力挽狂澜的,可数次操作,结果都不甚理想。
    感觉倒是跟官家可以共情。
    朱琏皇后也轻轻的安抚赵桓,似乎有了老婆的支持,赵桓也终于鼓起勇气,擦干眼泪,说道:“投降吧,为了城中百姓,官员,商贾,贵胄,在没有兵马可用之下,唯独投降一条路了。”
    “官家不可!”
    李纲登时大怒:“可谈,一定可谈!”
    王黼面色苍白,他钻营多年,好不容易才达到权力巅峰,咋就要投降了?
    他连忙下跪,这可是在拜相之际才用的大礼,近乎嘶吼哀求:
    “官家,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只有和谈一条路可以尝试一下,否则这赵宋江山就要改名易姓了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