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双基地的防御

推荐阅读: 牧神记东晋北府一丘八最是光阴留不住末世:只有我不被丧尸攻击九天武帝萧叶柳依依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大楚最强姑爷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周玄机姜雪逍遥文公子,当世谪仙人

    赵伟学并未有丝毫懈怠,而是即刻深入老鹰岩基地的各个角落,仔仔细细地查看防御工事的建设状况。
    他深知,这些防御工事将是抵御日军进攻的关键屏障,容不得半点马虎。
    走着走着,他不知不觉来到了后山。
    后山之上,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农田里的农作物长势格外喜人,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
    赵伟学停下脚步,转头询问身旁跟随的柳根:“柳区长,如今咱们老鹰岩基地有多少村民呀?”
    柳区长赶忙回应道:“司令,现在后山的村民大概有3700多人。
    其中,大部分村民都投身于农作物生产,为基地提供充足的粮食保障。
    还有一部分村民,依照司令您先前提出的思路,持续发展网箱养鱼和畜牧业,丰富了咱们的食物来源。
    另外,还有些村民在被服厂、烧窑厂工作,为基地的物资供应贡献力量。”
    赵伟学一边听着,一边环顾四周。
    他看到村民们居住的砖房,皆是用基地自行生产的砖瓦建造而成,坚固而又实用。
    不仅如此,周边还分布着许多小作坊,像是蔗糖坊里弥漫着甜蜜的气息,榨油坊中散发着浓郁的油香。
    柳区长接着说道:“司令,您瞧,咱们有了这些产业,就算是在日军封锁围困的艰难情况下,也能保障基本的生存需求。”
    听到这些,赵伟学不禁心生感慨。
    在他来自后世的记忆中,那段波澜壮阔却又充满艰辛的抗战历史里,诸多抗日队伍在与日伪军的正面战斗中,展现出了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的非凡战斗能力。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在后来日军实施的严厉封锁与层层围困策略下,许多队伍由于无法实现自给自足,生存面临着极度的困境。
    在那种绝境之下,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冒险走出大山,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作为一名穿越者,赵伟学对这段历史了如指掌,也深知其中的残酷与无奈。
    因此,他暗自下定决心,绝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在自己守护的这片土地上重演。
    他不仅要将新山村基地和老鹰岩基地打造成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让敌人难以逾越;更要确保在日伪军长期围困的恶劣环境下,基地依然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保障每一位战士和村民的生存与安全。
    也正因如此,他始终对基地的物资生产给予了高度重视,将其视为基地得以长久存续和抗战胜利的重要基石。
    他一边听着柳根的介绍,一边在村子里踱步查看。
    看到村民们虽然忙碌却洋溢着平静的面容,他深感欣慰的同时,也越发坚定了要守护好这片土地的决心。
    走进一家蔗糖坊,浓郁的甜香扑面而来。
    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着工具,将甘蔗榨汁、熬煮、结晶,每一个步骤都有条不紊。
    赵伟学上前与一位老师傅交谈起来,询问生产流程和产量情况。
    老师傅热情地介绍着,眼中满是自豪:“司令,咱这蔗糖坊,多亏了您的好点子。
    以前俺们可不知道还能这么弄,现在这糖啊,不仅咱自己够吃,还能拿去跟周边换些别的东西呢。”
    赵伟学笑着点头,鼓励道:“大家干得好!
    咱们继续努力,把这手艺做得更精,产量提得更高。
    以后不管小鬼子怎么封锁,咱都不怕。”
    离开蔗糖坊,又来到榨油坊。
    屋内摆放着巨大的榨油设备,工人们正往设备里添加油料作物。
    赵伟学观察着设备,发现有些地方还可以改进,便与工人们交流起来,结合后世的一些技术知识,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
    工人们听后,连连称好,眼中满是敬佩。
    随后,赵伟学来到了被服厂。
    这里,妇女们正飞针走线,忙碌地制作着各种衣物。
    赵伟学拿起一件做好的棉衣,仔细查看做工,对大家的手艺赞不绝口:“姐妹们辛苦了!
    你们做的这些衣服,可是战士们在战场上抵御寒冷的保障。
    一定要保证质量,让战士们穿得暖和、舒适。”
    妇女们纷纷回应:“司令放心,俺们一定好好做!”
    走出被服厂,赵伟学再次望向整个老鹰岩基地,心中默默盘算着。
    他知道,仅仅有这些产业还不够,还得进一步加强基地的防御能力和物资储备,才能应对日军可能发起的长期围困。
    回到基地指挥部,赵伟学立即召集柳根、步文栋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再次开会。
    他严肃地说道:“弟兄们,虽然咱们目前的物资生产和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日军的扫荡即将来临,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
    物资方面,要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多储备一些粮食、衣物、药品等必需品。
    防御工事还要进一步加固完善,尤其是后山,这里关系着村民们的安危,绝不能掉以轻心。”
    众人纷纷点头,步文栋说道:“司令,俺们一定按照您的指示办。
    俺们老鹰岩基地的战士和村民,都跟小鬼子拼了!”
    赵伟学接着说道:“另外,我们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一旦被围困,不仅要保证战士们有足够的物资战斗,也要保障村民们的基本生活。
    各部门要紧密配合,相互支持,绝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最后,在会议即将结束之际,赵伟学神情坚定,目光炯炯地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军官,斩钉截铁地说道:“弟兄们,无论前方横亘着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必定会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正如那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所表达的,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我们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坚定意志!”
    他这番慷慨激昂的陈词,如同一把火,瞬间点燃了会议室里每一位军官的热血,他们的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赵伟学在老鹰岩基地完成了细致的视察与鼓舞士气的工作后,便匆匆赶回了新山村基地。
    他心里清楚,日军即将发动的长期围困,才是真正严峻的考验。
    于是,他找到谢婉婷,让她从军需库中调出一批枪支弹药。
    尽管这批武器对于新山村基地自身的防御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但赵伟学更明白,此时的西山游击大队,对这些武器的需求更为迫切。
    谢婉婷十分理解赵伟学的用意,毕竟王丽在西山游击大队担任政委,相较于丽丽姐的安危,这点武器又算得上什么呢?所以,她毫不犹豫地迅速安排参谋前往军需处,调出了一批精良的物资,并叮嘱后勤人员尽快将这批物资送往西山游击大队。
    同时,她特意叫来带队的小队长,严肃地说道:“你务必将这封信亲手交到西山游击大队王丽政委的手中。”
    小队长挺直腰板,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大声回应道:“参谋长,请放心!
    我保证完成任务,一定把这封信交到丽丽嫂子手中!”
    “好,你们即刻出发!”
    谢婉婷一声令下,小队长便带领着战士们,将从日本鬼子手中缴获的枪支弹药,以及基地自制的手榴弹,一箱一箱稳稳地装上独轮车,而后踏上了前往西山游击大队的征程。
    经过六七个小时的艰难跋涉,队伍终于抵达了西山游击大队的驻地。
    郭玉梅大队长看到这么多崭新的武器和成箱的手榴弹,脸上顿时绽放出惊喜的笑容,忍不住对王丽调侃道:“政委啊,看来孩子的爹可真是大方得很呐!
    平白无故就给咱们送来这么多好家伙。”
    站在不远处的建元参谋微微一笑,大队长,赵司令可不是无缘无故送这些武器……”话还没说完,郭玉梅就立刻打断了他的话,佯装嗔怒地说道:“就你话多,我还能不知道其中的缘由?
    还不是那小子心疼他老婆嘛,政委你说是不是呀?”
    王丽听后,脸颊微微泛红,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众人看到王丽这副尴尬的模样,忍不住哄堂大笑起来。
    郭玉梅见状,收起笑容,一脸认真地说道:“所以啊,政委不仅是我郭玉梅的得力助手,更是咱们西山游击大队的福星呢!
    要是没有政委,想从那小子手里得到这些物资,简直比登天还难。”
    这时,另一个女同志也笑着附和道:“那可不,这说明赵司令心里头可在乎咱们政委啦!
    好啦好啦,不准再打趣咱们政委了。”
    笑声在营地中回荡了一阵,郭玉梅这才严肃起来,对前来送物资的小队长说道:“替我谢谢你们赵司令,这批武器弹药来得太及时了。”
    小队长立正敬礼,说道:“郭大队长客气了,赵司令吩咐了,大家都是为了抗日,理应相互支持。
    对了,他转头说道:“丽丽嫂子,这封信是司令的亲笔信。”
    王丽走上前,接过信,看着信封上熟悉的字迹,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仿佛爱人关切的目光正透过这薄薄的纸张传递而来。
    这时,小队长神情严肃地补充道:“丽丽嫂子,司令特别叮嘱,半个月后日军工藤师团发起的扫荡必定来势汹汹,犹如狂风骤雨一般,你们务必高度重视,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而且,司令还提醒要提防日军后续可能采取的长期围困策略。
    司令也明确表示了,如果你们在应对过程中遭遇任何困难,完全可以随时向我们猎豹突击队求救,我们定会倾尽全力、鼎力相助!”
    郭玉梅听闻,脸色一沉,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但很快又恢复了坚毅,说道:“来得好!
    小鬼子敢来,咱们就跟他们拼了!
    只是这次扫荡规模不小,咱们得好好谋划谋划。”
    建元参谋走上前,说道:“大队长,政委,我觉得咱们可以利用这一带的地形优势,多设置一些伏击点,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另外,还要加强与周边抗日队伍的联系,必要时相互支援。”
    郭玉梅点头赞同,说道:“建元说得对。
    政委,你有什么想法?”
    王丽思索片刻,说道:“我同意建元的建议。
    同时,我们要对队伍进行一次全面的整顿和训练,尤其是新兵,要尽快让他们熟悉战斗流程和战术技巧。
    还有,要做好民众的疏散和安置工作,不能让老百姓受到伤害。”
    郭玉梅一拍大腿,说道:“好!
    就这么办。
    咱们马上召开会议,详细部署。”
    随后,西山游击大队迅速行动起来。
    战士们开始加强巡逻,对周边地形进行反复勘察,寻找合适的伏击地点。
    训练场上,新兵们在老兵的带领下,进行着紧张的军事训练,喊杀声此起彼伏。
    后勤人员则忙着筹备物资,加固防御工事。
    而在新山村基地,赵伟学也在密切关注着各方动态。
    他深知,西山游击大队即将面临的危险不亚于自己的基地。
    虽然送去了一批武器弹药,但他心里清楚,这远远不够。
    他在指挥部里,反复研究着地图,思考着如何在日军扫荡时,给予西山游击大队更多实质性的帮助,同时又不影响自身基地的防御。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