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身处险境不慌乱

推荐阅读: 东晋北府一丘八牧神记最是光阴留不住末世:只有我不被丧尸攻击九天武帝萧叶柳依依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周玄机姜雪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大楚最强姑爷逍遥文公子,当世谪仙人

    徐鸿儒说得都是实情。
    对于他说的那些事情和现象,张之极是认可的。
    的确是那么回事。
    只是张之极作为官方这边的,胳膊肘不能往外拐呀。
    他还是一再强调徐鸿儒不该造反。
    张之极也不想与徐鸿儒纠缠此事,他就问道:“徐前辈。你找我来,绝对不是在谈论百姓疾苦吧。我还是那句话,咱们还是往前看。你找我,究竟有什么想法?”
    徐鸿儒说道:“世子。大明的百姓现如今已经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你又这么爱民如子。我找您来,就是希望世子能够振臂一挥,为天下百姓的生计,推翻这个腐朽的王朝。你放心,别人不说,就说我们白莲教在各省的帮众,绝对是支持世子的。”
    张之极来之前,想到了很多种徐鸿儒可能得意图,却独独没有想到这一点。
    他本能地回绝,道:“徐前辈。你这番话,我就当没有听到。我可是堂堂英国公世子。报效朝廷那是我的本分。和你们一起作乱,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徐鸿儒继续说道:“世子。说句你不爱听的话。当年靖难之役,燕王夺了天下。那个时候,你的先祖所作所为,好像不是报效朝廷吧。”
    张之极听了,也不恼,说道:“徐前辈。你就不用劝说我了。我意已决。不过我倒是给你指条明路,那就是接受朝廷的招安。现如今外敌当前,我们应该团结一致,共同对外。”
    徐鸿儒苦笑道:“招安?世子觉得招安就能解决问题了吗?如果招安,能够让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我当然愿意接受招安。哪怕是将我千刀万剐,我也愿意。招安解决不了百姓的问题。”
    张之极继续说道:“百姓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所能解决的。你总得给我一个时间吧。你放心,我一定想尽办法,用尽手段,让百姓过上好生活的。再说了,现在你们的家属,都在我手中。我只要告诉你的手下,那他们就会乖乖投降的。”
    徐鸿儒说道:“世子。祸不及妻儿。你这么做,是不是太龌龊了。”
    “龌龊?”张之极反驳道:“双方打仗。每日得死多少人呀。无论是官军还是叛军,那都是大明的人。谁死了,我都难受。我这么做,也是想让你们知难而退,早日投降。早一日投降,那就意味着少死很多人。就算不抓那些家眷,你觉得能笑到最后吗?绝对不会。今天也说了很多。我建议你还是选择接受招安吧。我给你三天的考虑时间。如果想接受招安,随时来找我。”
    徐鸿儒刚要反驳。就见远处传来了响箭声。
    张之极看到不远处的侍卫向这边跑来。
    更远的地方,隐隐约约能够看到有大队人马前来。
    张之极对徐鸿儒说道:“徐前辈。你这是谈不成,就开始搞暗算呀。”
    徐鸿儒回头看到远处的兵马,眉头紧皱,说道:“我既然找你来,怎么会做出这种事呢。这里面有误会。你等我去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张之极自然不相信他,说道:“我在这里等死呀。今日就谈到这里吧。我说得已经很明白了。听不听,由你。”
    说完,张之极调转马头,向己方阵营奔去。
    徐鸿儒此时非常生气。
    说服不了张之极,在他意料之中。
    他也没打算第一次与张之极见面,就能谈成。
    徐鸿儒是想通过自己的建言,在张之极的心里萌发一个种子。
    随着张之极年龄的不断增加,实力的逐步提升,他的野心也会越来越大。萌生取代皇帝的想法。
    当然了,在徐鸿儒有生之年看到这一点,那是最好的。
    张之极与队伍汇合,就开始向原路逃跑。
    徐鸿儒则迎上那支队伍。
    到了近前一看,为首之人竟然是于弘志。
    徐鸿儒问道:“弘志。你这是要干什么?”
    于弘志回道:“徐兄。你这是又在干什么。不和大家说明白,偷偷与张之极见面。莫非你想投降朝廷?”
    “胡说八道。”徐鸿儒反驳道:“我只是劝说张之极与咱们合作,共同反抗大明。”
    于弘志听了,哈哈大笑,冷笑道:“张之极可是英国公世子。人家要什么有什么。凭什么跟你造反。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他既然来了,那就别想回去了。弟兄们,前面之人就是张之极,拿下了他,就是大功一件,赏黄金一千两。给我追。”
    于弘志一声令下,众人开始策马追赶张之极。
    徐鸿儒想拦,也拦不住。
    原本徐鸿儒和于弘志的关系非常好。
    可是随着战局越来越糟糕,两个人在行动上出现了分歧。
    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
    徐鸿儒知道于弘志不会同意自己与张之极见面的。
    哪曾想于弘志竟然知道了。
    此事之后,两个人矛盾更加计划。
    于弘志并不知道家眷已经在张之极手里了。
    如果他知道了,又会是什么心情呢?
    于弘志率兵追击张之极。
    张之极人数少,只能是拼命逃跑。
    侍卫们不时用火铳击杀叛军。
    但是于弘志人数众多。他们一队在后边追击,另外两队开始从左右包抄。
    张之极的队伍,昨晚连夜赶到了这里。
    仅仅休息了一个时辰,就被叛军追击。
    马匹的体力尚未恢复过来。
    双方的距离是越来越近。
    孙镐见此情景,说道:“世子。你先走。我带人在后边截住他们。”
    张之极说道:“孙兄。要死,咱们就一起死。咱们手里还有他们的家眷。他们奈何不了我们。”
    孙镐说道:“怕就怕他们不按常理出牌。”
    说完,孙镐不经张之极同意,放慢了速度,开始阻击叛军。
    侍卫们也都这么做。
    张之极只能是快马加鞭,加速逃离。
    如果不这么做的话,那就辜负大家的一片好意了。
    孙镐的抵挡,也只能是抵挡身后的这一路叛军。
    迂回包抄的那两路叛军,依旧在左右夹击张之极。
    张之极骑得是宝马。那也架不住对方人多呀。
    更要命的是,一些叛军竟然弯弓搭箭,不断向张之极这边射箭。
    好在身边的侍卫都及时抵挡住了。
    不过也有人中箭落马。
    张之极也挨了几箭,好在盔甲坚固,并没有射穿。
    按照目前的形势发展下去,张之极等人被对方包围,那是必然。
    因为随着时间越久,马匹的力气会越来越小,叛军人多势众,势必会追上来。
    张之极有些绝望了。
    不过求生的欲望依旧十分强烈,他只能是挥鞭催马,快步前行。
    叛军距离张之极越来越近。
    侍卫已经开始与之在战马上打斗。
    张之极孤身一人在前面。
    侍卫已经保护不了他了。
    只能由他自己来抵挡那些箭矢了。
    十分不幸地是,一支箭矢直接射到了张之极胯下的宝马上面。
    宝马前腿一软,直接跪地,将张之极从马上掀了下来。
    张之极顺势在地上打了几个滚,这才停了下来。
    叛军趁机围了上来。
    张之极左手握着刀,右手握着火铳。
    他并没有开枪,因为他知道,枪可以起到震慑作用。
    如果开枪了,面对这么多人,顶多打死一个,其他人就会一拥而上。
    叛军这边也是心有余悸。
    除了面对黑洞洞的枪口,于弘志的命令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于弘志下达了死命令,一定要抓活的。
    所以叛军为了抓活的,只能是采取一些措施。
    这不,为首的一个领头的人,劝解道:“世子。你是金贵之躯。还是投降吧。免得受皮肉之苦。我们首领放话了。只要你投降,什么都可以谈。”
    张之极问道:“你家首领。徐鸿儒吗?”
    “不是他。我家首领是于弘志。”
    张之极听了,顿时明白了。原来是于弘志趁机对自己发难。
    张之极本着能拖延一会儿,是一会儿的原则,说道:“既然于弘志想让我投降。那就让他来和我亲自谈。你们根本不够资格。”
    众人听了,觉得张之极说得有道理。
    当即有人去后边找于弘志。
    此时的于弘志正在与追来的徐鸿儒打嘴仗呢。
    徐鸿儒认为,于弘志这么做,实在是太不地道了。
    自己约张之极前来谈判。双方得有基本的道义吧。
    这要是传出去,大家会怎么看自己。
    于弘志却不这么认为。
    他觉得,兵不厌诈。你既然敢来,那我袭击你,一点毛病都没有。
    当前方来报,已经抓住了张之极。
    于弘志就不与徐鸿儒争辩了。
    抓住了张之极,那就是他此行的目的。
    于弘志就前去面见张之极。
    徐鸿儒也跟了上来。
    就在张之极与叛军对峙,等待于弘志到来之际。从远处来了一队人马。
    这队人马速度非常快。
    从众人见到,到来到眼前,没有多少时间。
    更为悲催的是,对方清一色的火铳。
    人马未到,到了射程之内,直接开枪杀人。
    叛军尚未反应过来,就被干倒了一大片。
    叛军只能是选择迎敌。
    迎敌归迎敌。实力不允许。
    于弘志在赶过来的途中,也看到了这队人马,也听到了枪声。
    他顿时大感不妙。
    张之极的援军到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