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睢河波涛
推荐阅读: 东晋北府一丘八、 最是光阴留不住、 牧神记、 末世:只有我不被丧尸攻击、 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周玄机姜雪、 九天武帝萧叶柳依依、 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 大楚最强姑爷、
暮色中的睢河泛着暗沉沉的光,宛如一条蛰伏的巨蟒。青龙军团的佣兵大营内,炊烟渐起,却无半分往日的喧闹。三天前接到的军情还在众人心中沉甸甸地压着,谁也没想到,陈军的攻势来得如此迅猛。
\"报——!\"一名传令兵跌跌撞撞冲进中军大帐,\"陈军先头部队已渡过睢河,距大营不足十里!\"
帐内顿时一片哗然。林凤猛地站起身,手中的茶盏\"啪\"地摔在地上,碎瓷四溅。\"怎么可能?他们的粮草辎重都还没到位,怎么敢贸然渡河?\"
\"据斥候回报,陈军此次是轻装简行,只带了三日干粮。\"参谋官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而且...而且他们似乎得到了内应,睢河渡口的守军毫无抵抗就放他们过了河。\"
林凤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佣兵大营依山傍水,本是易守难攻之地,可如今陈军兵临城下,连撤退的时间都没有。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慌乱:\"立刻召集各营主将,召开紧急会议!\"
仅盏茶工夫,大帐内就灯火通明。林凤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形势危急,我们已无路可退。我林氏私兵擅守,负责大营正面防线,这里是陈军进攻的必经之路;邓氏刀盾营负责东侧防线,曹氏长枪营配合东线;大营西线多山由熊氏负责守住箭塔,北线为悬崖,请田青虎率影卫负责,务必不能让敌人小股部队从悬崖处突入了我军后营。卓氏的重剑营、重斧营善攻,在后方待命,随时准备支援。\"
\"末将遵命!\"卓海叶抱拳应道。他身旁卓青麟紧握腰间唐刀,眼神坚毅;田青虎摩挲着快刀刀柄,跃跃欲试;卓绍西则拍了拍胸前厚重的铠甲,发出沉闷的声响。
\"另外,立刻派人向睢阳大营求援!\"林凤补充道,\"告诉关胜将军,这里撑不了多久。\"
夜色渐深,大营内却无人入眠。士兵们检查着武器装备,低声议论着即将到来的战斗。卓青麟独自站在营墙边,望着对岸若隐若现的火光,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他握紧腰间的长剑,暗暗发誓:无论如何,都要守住这片营地。
黎明时分,第一缕阳光还未刺破云层,陈军的号角声已如惊雷般响起。大地开始震颤,无数骑兵如同黑色的潮水,向着佣兵大营涌来。
\"放箭!\"随着一声令下,密密麻麻的箭矢划破长空,向着敌骑射去。但陈军早有准备,前排骑兵举起盾牌,组成一道坚不可摧的盾墙,箭矢纷纷被弹落。
卓青麟一夹马腹,率领骑兵迎了上去。风在耳边呼啸,他能清晰地看到敌人狰狞的面孔。\"杀!\"他大喝一声,长剑出鞘,寒光闪烁。
双方骑兵瞬间撞在一起,喊杀声、兵器碰撞声、战马嘶鸣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卓青麟挥舞长剑,左劈右砍,所到之处,敌人纷纷落马。但陈军骑兵训练有素,很快便稳住阵脚,双方陷入了僵持。
就在这时,陈军后方突然响起一阵骚动。田青虎率领影卫,如鬼魅般出现在敌人身后,专挑弓箭手和传令兵下手。一时间,陈军阵脚大乱,进攻的势头也稍稍缓了下来。
然而,陈军毕竟人多势众,光一个先头部队就有近万兵马,很快便组织起了第二轮进攻。这次,他们改变了战术,分出一部分骑兵从侧翼迂回,试图绕到佣兵大营的后方。
卓青麟眼见敌军来势汹汹,如汹涌的潮水一般席卷而来,心中暗叫不好,立刻率领自己的小队骑兵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去,企图拦住敌人的进攻。
然而,敌人的攻势异常凶猛,犹如狂风暴雨般铺天盖地,卓青麟的骑兵小队在这股强大的压力下,瞬间就被淹没在了敌人的海洋之中。
在激烈的混战中,卓青麟突然感到手臂一阵剧痛,仿佛被火灼烧一般。他定睛一看,只见一支箭矢如闪电般疾驰而过,擦过他的肩膀,带起一串血花。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衣袖,触目惊心。
\"都尉!\"一名亲卫见状,心急如焚地冲过来,想要保护卓青麟突围。卓青麟却咬紧牙关,决绝地道:\"别管我,继续战斗!\"他强忍着伤口的剧痛,手中的长剑再次挥舞起来,如同一头被激怒的雄狮,义无反顾地冲入敌阵。
经过一番浴血奋战,卓青麟终于艰难地杀出了重围。他环顾四周,只见身边的骑兵已经寥寥无几,原本整齐的队伍如今只剩下了残兵败将。
卓青麟心如刀绞,他默默地清点着人数,每数一个,心中的痛苦就加深一分。当他数到最后一个时,悲痛欲绝地发现,自己竟然整整损失了 6 名兄弟。
这些人,都是他精心培养的亲信,他们曾经一起并肩作战,出生入死。如今,他们却永远地倒在了这片血腥的战场上,再也无法站起来。
每牺牲一名兄弟,都如同在卓青麟的心上狠狠地刺上一刀,让他痛不欲生。
与此同时,卓海叶率领的重剑营也与陈军步兵展开了激烈的交锋。重剑营的士兵们手持重剑,每一剑落下,都能带走敌人的一条性命。但陈军的攻势一波接着一波,重剑营的士兵们渐渐感到体力不支。
卓绍西的重斧营则成为了战场上的中流砥柱。他们身披重甲,手持巨斧,每一次挥砍都能在敌阵中撕开一道缺口。然而,陈军的弓箭手却不断向他们射击,箭矢打在重甲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虽然重甲能挡住大部分箭矢,但还是有不少士兵被射中面门或手脚,痛苦地倒下。
田青虎的影卫在敌后的行动也并不顺利。他们虽然成功破坏了陈军的几处粮草堆积点,但在撤退时遭到了敌人弓弩手的伏击。影卫们身穿轻甲,在密集的箭雨下伤亡惨重。田青虎看着一个个倒下的兄弟,心中充满了愤怒和自责。
战斗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卓氏私兵的防线已摇摇欲坠。士兵们的伤亡不断增加,弹药和箭矢也即将耗尽。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远方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援军到了!是睢阳大营的骑兵!\"一名士兵激动地大喊。
只见关胜率领3000骑兵,如同一把利剑,直插陈军侧翼。与此同时,林凤亲自率领预备队加入战斗。战局瞬间扭转,陈军在南楚联军的猛烈攻击下,不得不开始后撤。
陈军且战且退,通过睢河上的浮桥,退往北岸。但为了掩护主力撤退,他们留下了一千余名盾卫断后。这些盾卫身披重甲,手持巨大的盾牌,组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卓青麟看着河对岸的盾卫,心中突然有了主意。他找来一条抛索,悄悄绕到盾卫侧面,看准时机,猛地将抛索甩了出去,套住一名盾卫的脖子,用力一拉。
那名盾卫猝不及防,顿时摔倒在地。卓青麟身边的几名剑卫立刻冲上去,将他死死按住。这一招让众人眼前一亮,纷纷效仿。一时间,各种奇招怪式层出不穷,佣兵们直接开启了\"抢人模式\"。
要知道,一名陈军盾卫的装备极为精良,光是身上的重甲就价值百十两白银,更别说还有盾牌和武器。如果能活捉一名盾卫,不仅能获得丰厚的奖赏,还能从他口中套取情报。
经过一番激战,这一千余名盾卫最终全部被俘。虽然陈军战船就在河面上接应,但他们无法上岸,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兄弟落入敌手。
战斗结束了,睢河两岸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河水。卓青麟站在营墙上,看着这满目疮痍的战场,心中充满了悲痛。他想起了那些牺牲的兄弟,想起了他们一起训练、一起喝酒、一起出生入死的日子。如今,他们却永远地离开了。
但卓青麟也明白,战争还没有结束。只要陈军还在,这片土地就永无宁日。他握紧拳头,暗暗发誓:\"能战方能止战。我们一定会坚守下去,直到这片土地重归和平!\"
夜幕如墨,沉重地笼罩着佣兵大营。营内,悲伤的氛围如浓雾一般弥漫,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营部大堂里,灯火通明,却照不亮众人心中的阴霾。
关胜和林凤分坐左右上首位置,两人面色凝重,眉头紧锁。关胜率先开口:“今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陈军怎么会如此突然地发起攻势?”他的声音低沉,透露出一丝不解和焦虑。
林凤摇了摇头,无奈地回答:“我也不清楚啊。前天青麟带回的情报说陈军在聚集,有发起二次战役的可能,但谁能想到他们今天就来了,而且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话语中带着些许沮丧。
卓海叶在一旁轻声说道:“今天这仗,我觉得不像是陈庆之的手笔。虽然他们有上万大军,但从部队的精锐程度和指挥手法来看,与白袍军团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他的分析引起了营帐中其他人的注意,众人纷纷开始议论起来。
“会不会是陈庆之的身体出了问题?”卓青麟突然轻声说道,他的声音在安静的营帐中显得格外突兀。这句话仿佛一道闪电划破夜空,让众人的思维瞬间被点亮。
关胜与林凤听到这个消息后,两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他们彼此对视一眼,似乎都明白了对方的想法。
关胜率先开口说道:“这也有可能是陈军的一种策略,以进攻来代替防守,借此试探我们的实力和反应。所以大家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不过既然陈军已经出兵了,我们也不能毫无作为。明天一早,我会率领骑兵去巡视睢河南岸,密切监视睢河县的守军动向。林凤将军则负责镇守佣兵大营,确保我们的后方安全。而其他各家的兵马,要给我把睢河南岸的大陈乡镇全部扫荡一遍,让陈军知道我们的厉害!我倒要看看,这个陈庆之到底是真的出了问题,还是在故意示弱。”
众人纷纷应道:“是!”于是,各家将领在大营中各自领取了明天的攻打任务,然后便散去了。
卓海叶作为卓氏私兵的代表,成功抢到了一个重要的任务——攻打睢谷大营以东 70 余里的盐井乡。顾名思义,这个地方是一处产盐的地方,战略和经济意义重大。
而此时的睢河北岸,陈军大营内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氛。营帐内,灯火通明,却照不亮主将陈庆之那阴沉的脸色。他紧握着手中的战报,仿佛那是他心中的一块巨石,沉甸甸的,让他喘不过气来。
陈庆之的目光如鹰隼一般,死死地盯着跪在堂下的那名年轻将领。此将名叫陈标,乃是陈氏一族的后起之秀,出身于原世界清乾隆年间。他年轻有为,作战勇猛,本是陈庆之颇为看重的将领之一。
然而,此时此刻,陈庆之对他的看法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万万没有想到,陈标竟然如此轻敌!万余前锋兵马突袭南楚佣兵大营,这本应是一场势在必得的战斗,却以这样惨烈的方式收场。
陈标低着头,不敢直视陈庆之的目光,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显然对自己的失败感到无比懊悔和自责。
陈庆之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他不能让情绪左右自己的判断,必须冷静地分析局势,制定出应对之策。
在这片被战火笼罩的土地上,和平的曙光依然遥远。但只要还有人愿意为了理想和信念而战,希望就永远不会熄灭。睢河的波涛依旧在翻滚,它见证了这场惨烈的战斗,也将继续见证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为了和平而付出的一切努力。
夜色渐深,佣兵大营内的灯火渐渐熄灭。但在黑暗中,无数双眼睛依然在警惕地注视着四周,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因为他们知道,战争不会因为一场胜利而结束,但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睢河的水,依旧在静静地流淌。它带走了鲜血,也带走了逝去的生命。但它带不走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带不走那些为了守护家园而付出一切的勇士们的信念。在这片土地上,新的故事,正在孕育...
\"报——!\"一名传令兵跌跌撞撞冲进中军大帐,\"陈军先头部队已渡过睢河,距大营不足十里!\"
帐内顿时一片哗然。林凤猛地站起身,手中的茶盏\"啪\"地摔在地上,碎瓷四溅。\"怎么可能?他们的粮草辎重都还没到位,怎么敢贸然渡河?\"
\"据斥候回报,陈军此次是轻装简行,只带了三日干粮。\"参谋官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而且...而且他们似乎得到了内应,睢河渡口的守军毫无抵抗就放他们过了河。\"
林凤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佣兵大营依山傍水,本是易守难攻之地,可如今陈军兵临城下,连撤退的时间都没有。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慌乱:\"立刻召集各营主将,召开紧急会议!\"
仅盏茶工夫,大帐内就灯火通明。林凤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形势危急,我们已无路可退。我林氏私兵擅守,负责大营正面防线,这里是陈军进攻的必经之路;邓氏刀盾营负责东侧防线,曹氏长枪营配合东线;大营西线多山由熊氏负责守住箭塔,北线为悬崖,请田青虎率影卫负责,务必不能让敌人小股部队从悬崖处突入了我军后营。卓氏的重剑营、重斧营善攻,在后方待命,随时准备支援。\"
\"末将遵命!\"卓海叶抱拳应道。他身旁卓青麟紧握腰间唐刀,眼神坚毅;田青虎摩挲着快刀刀柄,跃跃欲试;卓绍西则拍了拍胸前厚重的铠甲,发出沉闷的声响。
\"另外,立刻派人向睢阳大营求援!\"林凤补充道,\"告诉关胜将军,这里撑不了多久。\"
夜色渐深,大营内却无人入眠。士兵们检查着武器装备,低声议论着即将到来的战斗。卓青麟独自站在营墙边,望着对岸若隐若现的火光,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他握紧腰间的长剑,暗暗发誓:无论如何,都要守住这片营地。
黎明时分,第一缕阳光还未刺破云层,陈军的号角声已如惊雷般响起。大地开始震颤,无数骑兵如同黑色的潮水,向着佣兵大营涌来。
\"放箭!\"随着一声令下,密密麻麻的箭矢划破长空,向着敌骑射去。但陈军早有准备,前排骑兵举起盾牌,组成一道坚不可摧的盾墙,箭矢纷纷被弹落。
卓青麟一夹马腹,率领骑兵迎了上去。风在耳边呼啸,他能清晰地看到敌人狰狞的面孔。\"杀!\"他大喝一声,长剑出鞘,寒光闪烁。
双方骑兵瞬间撞在一起,喊杀声、兵器碰撞声、战马嘶鸣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卓青麟挥舞长剑,左劈右砍,所到之处,敌人纷纷落马。但陈军骑兵训练有素,很快便稳住阵脚,双方陷入了僵持。
就在这时,陈军后方突然响起一阵骚动。田青虎率领影卫,如鬼魅般出现在敌人身后,专挑弓箭手和传令兵下手。一时间,陈军阵脚大乱,进攻的势头也稍稍缓了下来。
然而,陈军毕竟人多势众,光一个先头部队就有近万兵马,很快便组织起了第二轮进攻。这次,他们改变了战术,分出一部分骑兵从侧翼迂回,试图绕到佣兵大营的后方。
卓青麟眼见敌军来势汹汹,如汹涌的潮水一般席卷而来,心中暗叫不好,立刻率领自己的小队骑兵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去,企图拦住敌人的进攻。
然而,敌人的攻势异常凶猛,犹如狂风暴雨般铺天盖地,卓青麟的骑兵小队在这股强大的压力下,瞬间就被淹没在了敌人的海洋之中。
在激烈的混战中,卓青麟突然感到手臂一阵剧痛,仿佛被火灼烧一般。他定睛一看,只见一支箭矢如闪电般疾驰而过,擦过他的肩膀,带起一串血花。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衣袖,触目惊心。
\"都尉!\"一名亲卫见状,心急如焚地冲过来,想要保护卓青麟突围。卓青麟却咬紧牙关,决绝地道:\"别管我,继续战斗!\"他强忍着伤口的剧痛,手中的长剑再次挥舞起来,如同一头被激怒的雄狮,义无反顾地冲入敌阵。
经过一番浴血奋战,卓青麟终于艰难地杀出了重围。他环顾四周,只见身边的骑兵已经寥寥无几,原本整齐的队伍如今只剩下了残兵败将。
卓青麟心如刀绞,他默默地清点着人数,每数一个,心中的痛苦就加深一分。当他数到最后一个时,悲痛欲绝地发现,自己竟然整整损失了 6 名兄弟。
这些人,都是他精心培养的亲信,他们曾经一起并肩作战,出生入死。如今,他们却永远地倒在了这片血腥的战场上,再也无法站起来。
每牺牲一名兄弟,都如同在卓青麟的心上狠狠地刺上一刀,让他痛不欲生。
与此同时,卓海叶率领的重剑营也与陈军步兵展开了激烈的交锋。重剑营的士兵们手持重剑,每一剑落下,都能带走敌人的一条性命。但陈军的攻势一波接着一波,重剑营的士兵们渐渐感到体力不支。
卓绍西的重斧营则成为了战场上的中流砥柱。他们身披重甲,手持巨斧,每一次挥砍都能在敌阵中撕开一道缺口。然而,陈军的弓箭手却不断向他们射击,箭矢打在重甲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虽然重甲能挡住大部分箭矢,但还是有不少士兵被射中面门或手脚,痛苦地倒下。
田青虎的影卫在敌后的行动也并不顺利。他们虽然成功破坏了陈军的几处粮草堆积点,但在撤退时遭到了敌人弓弩手的伏击。影卫们身穿轻甲,在密集的箭雨下伤亡惨重。田青虎看着一个个倒下的兄弟,心中充满了愤怒和自责。
战斗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卓氏私兵的防线已摇摇欲坠。士兵们的伤亡不断增加,弹药和箭矢也即将耗尽。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远方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援军到了!是睢阳大营的骑兵!\"一名士兵激动地大喊。
只见关胜率领3000骑兵,如同一把利剑,直插陈军侧翼。与此同时,林凤亲自率领预备队加入战斗。战局瞬间扭转,陈军在南楚联军的猛烈攻击下,不得不开始后撤。
陈军且战且退,通过睢河上的浮桥,退往北岸。但为了掩护主力撤退,他们留下了一千余名盾卫断后。这些盾卫身披重甲,手持巨大的盾牌,组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卓青麟看着河对岸的盾卫,心中突然有了主意。他找来一条抛索,悄悄绕到盾卫侧面,看准时机,猛地将抛索甩了出去,套住一名盾卫的脖子,用力一拉。
那名盾卫猝不及防,顿时摔倒在地。卓青麟身边的几名剑卫立刻冲上去,将他死死按住。这一招让众人眼前一亮,纷纷效仿。一时间,各种奇招怪式层出不穷,佣兵们直接开启了\"抢人模式\"。
要知道,一名陈军盾卫的装备极为精良,光是身上的重甲就价值百十两白银,更别说还有盾牌和武器。如果能活捉一名盾卫,不仅能获得丰厚的奖赏,还能从他口中套取情报。
经过一番激战,这一千余名盾卫最终全部被俘。虽然陈军战船就在河面上接应,但他们无法上岸,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兄弟落入敌手。
战斗结束了,睢河两岸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河水。卓青麟站在营墙上,看着这满目疮痍的战场,心中充满了悲痛。他想起了那些牺牲的兄弟,想起了他们一起训练、一起喝酒、一起出生入死的日子。如今,他们却永远地离开了。
但卓青麟也明白,战争还没有结束。只要陈军还在,这片土地就永无宁日。他握紧拳头,暗暗发誓:\"能战方能止战。我们一定会坚守下去,直到这片土地重归和平!\"
夜幕如墨,沉重地笼罩着佣兵大营。营内,悲伤的氛围如浓雾一般弥漫,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营部大堂里,灯火通明,却照不亮众人心中的阴霾。
关胜和林凤分坐左右上首位置,两人面色凝重,眉头紧锁。关胜率先开口:“今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陈军怎么会如此突然地发起攻势?”他的声音低沉,透露出一丝不解和焦虑。
林凤摇了摇头,无奈地回答:“我也不清楚啊。前天青麟带回的情报说陈军在聚集,有发起二次战役的可能,但谁能想到他们今天就来了,而且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话语中带着些许沮丧。
卓海叶在一旁轻声说道:“今天这仗,我觉得不像是陈庆之的手笔。虽然他们有上万大军,但从部队的精锐程度和指挥手法来看,与白袍军团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他的分析引起了营帐中其他人的注意,众人纷纷开始议论起来。
“会不会是陈庆之的身体出了问题?”卓青麟突然轻声说道,他的声音在安静的营帐中显得格外突兀。这句话仿佛一道闪电划破夜空,让众人的思维瞬间被点亮。
关胜与林凤听到这个消息后,两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他们彼此对视一眼,似乎都明白了对方的想法。
关胜率先开口说道:“这也有可能是陈军的一种策略,以进攻来代替防守,借此试探我们的实力和反应。所以大家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不过既然陈军已经出兵了,我们也不能毫无作为。明天一早,我会率领骑兵去巡视睢河南岸,密切监视睢河县的守军动向。林凤将军则负责镇守佣兵大营,确保我们的后方安全。而其他各家的兵马,要给我把睢河南岸的大陈乡镇全部扫荡一遍,让陈军知道我们的厉害!我倒要看看,这个陈庆之到底是真的出了问题,还是在故意示弱。”
众人纷纷应道:“是!”于是,各家将领在大营中各自领取了明天的攻打任务,然后便散去了。
卓海叶作为卓氏私兵的代表,成功抢到了一个重要的任务——攻打睢谷大营以东 70 余里的盐井乡。顾名思义,这个地方是一处产盐的地方,战略和经济意义重大。
而此时的睢河北岸,陈军大营内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氛。营帐内,灯火通明,却照不亮主将陈庆之那阴沉的脸色。他紧握着手中的战报,仿佛那是他心中的一块巨石,沉甸甸的,让他喘不过气来。
陈庆之的目光如鹰隼一般,死死地盯着跪在堂下的那名年轻将领。此将名叫陈标,乃是陈氏一族的后起之秀,出身于原世界清乾隆年间。他年轻有为,作战勇猛,本是陈庆之颇为看重的将领之一。
然而,此时此刻,陈庆之对他的看法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万万没有想到,陈标竟然如此轻敌!万余前锋兵马突袭南楚佣兵大营,这本应是一场势在必得的战斗,却以这样惨烈的方式收场。
陈标低着头,不敢直视陈庆之的目光,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显然对自己的失败感到无比懊悔和自责。
陈庆之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他不能让情绪左右自己的判断,必须冷静地分析局势,制定出应对之策。
在这片被战火笼罩的土地上,和平的曙光依然遥远。但只要还有人愿意为了理想和信念而战,希望就永远不会熄灭。睢河的波涛依旧在翻滚,它见证了这场惨烈的战斗,也将继续见证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为了和平而付出的一切努力。
夜色渐深,佣兵大营内的灯火渐渐熄灭。但在黑暗中,无数双眼睛依然在警惕地注视着四周,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因为他们知道,战争不会因为一场胜利而结束,但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睢河的水,依旧在静静地流淌。它带走了鲜血,也带走了逝去的生命。但它带不走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带不走那些为了守护家园而付出一切的勇士们的信念。在这片土地上,新的故事,正在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