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砧板上的鱼肉

推荐阅读: 东晋北府一丘八最是光阴留不住牧神记末世:只有我不被丧尸攻击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周玄机姜雪大楚最强姑爷三寸人间九天武帝萧叶柳依依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

    时间回到一个月前,杰马勒亲赴巴黎面见了法国外长德尔卡塞。杰马勒焦急的坐在法国外交部精心为他准备的座椅上等待了这位三国协约的设计者,早在战争爆发初期“奥斯曼三巨头”就以加入协约国还是同盟国吵得不可开交。
    过去了大约半个小时德尔卡塞才姗姗来迟,这位对德一向强硬的外长脸上飘着一抹阴郁,很明显整个法国高层对于法军在德军要塞停滞不前这件事都很不满,“杰马勒将军,很抱歉让您久等了。”
    杰马勒站起身来,强忍着内心的不悦,勉强挤出一个微笑。\"德尔卡塞先生,您能抽空见我,我已经非常感激了。\"
    德尔卡塞在办公桌后坐下,示意杰马勒也坐下。\"杰马勒将军,我想您此行的目的,我们都心知肚明。奥斯曼帝国的立场,对于当前的欧洲局势至关重要。\"
    杰马勒深吸一口气,开门见山地说:“如果法国能够容许奥斯曼加入协约国,那么奥斯曼就愿意对德宣战,”
    德尔卡塞眯起眼睛,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杰马勒将军,您的提议很有趣。但我不得不问,奥斯曼帝国能为协约国带来什么?\"
    杰马勒深呼吸一口气,语气坚定:“首先是德国柏林通往巴格达的铁路将被彻底锁死,其次便是在巴尔干半岛我国能够出兵援助塞尔维亚。”
    德尔卡塞站起身来,踱步到窗前。巴黎的天空阴沉沉的,就如同当前的战局一般。\"杰马勒将军,您说的这些确实很有吸引力。但是……\"他转过身来,目光锐利地盯着杰马勒,\"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些。\"
    杰马勒心头一紧,他知道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谈判。
    德尔卡塞转身走到了墙面上挂着的地图,手指敲击在地图上,“我们要君士坦丁堡。”
    杰马勒猛地站起身来,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这不可能!君士坦丁堡是我们的心脏!\"
    德尔卡塞不为所动,继续用手指在地图上游移,\"您看,从君士坦丁堡到达达尼尔海峡,再到博斯普鲁斯海峡,这条航线对于俄国来说至关重要。沙皇尼古拉二世已经明确表示,如果奥斯曼想要加入协约国,这个条件是无法回避的。\"
    杰马勒瘫坐在椅子上,自己的祖国已经成为了这些列强瓜分的血肉,这何尝不让人痛心。但他还是想做最后一次努力,“德尔卡塞先生,我国断不会接受这么丧权辱国的协定。我国愿意在战后将达达尼尔海峡的归属权让出,这是我国最大的让步了。”
    德尔卡塞冷笑一声,缓缓踱步回到办公桌前。\"杰马勒将军,您似乎没有意识到奥斯曼帝国目前的处境。\"他的目光如刀般锐利,\"您认为同盟国会给你们更好的条件吗?\"
    杰马勒攥紧拳头,额头上冷汗直冒。他清楚德尔卡塞说的是事实,但内心仍不愿接受如此屈辱的条件。
    \"我需要时间考虑,\"杰马勒艰难地开口,\"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做的决定。\"
    德尔卡塞点点头,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当然,杰马勒将军。但请记住,时间对谁都不利。\"
    ******
    于此同时柏林无忧宫的花园里,恩维尔得到了德皇威廉二世的亲自召见。恩维尔站在花园的喷泉边,看着水花在阳光下折射出的七彩光芒,内心却难以平静。德皇威廉二世正背对着他,专注地修剪着一株玫瑰。
    \"恩维尔帕夏,\"威廉二世头也不回地说道,\"你知道为什么我如此喜欢这些玫瑰吗?\"
    恩维尔微微躬身,\"请陛下指教。\"
    \"因为它们美丽而危险,就像权力一样。\"威廉二世转过身来,他那只完好的右手还握着修剪剪,\"现在,让我们来谈谈你们奥斯曼帝国的选择。\"
    恩维尔谨慎地说道:“陛下,我国愿意在这场战争中加入同盟国,但是....”说着恩维尔顿了顿,“战后我们需要德国保障我国现有的领土完整与国家主权不被侵犯。”
    威廉二世轻笑一声,将修剪剪放在一旁的石桌上。他缓步走向恩维尔,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很有意思的条件,但是贵国的这些条件有些过于苛刻了,领土完整我们当然可以保障,至于你们的国家主权,我想还是需要商讨。”
    恩维尔感到一阵寒意袭来,他意识到威廉二世话中的深意。
    \"陛下,国家主权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恩维尔小心翼翼地说道,\"我们希望能够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
    威廉二世示意恩维尔坐下,“说说领土完整吧,德意志愿意在战后保障奥斯曼的领土完整,但是国家主权,列如铁路,那条从巴格达通往柏林的铁路难道需要德意志让给奥斯曼吗?”
    恩维尔沉默了片刻,意识到自己正处于一个艰难的谈判局面。他深吸一口气,谨慎地回答道:\"陛下,巴格达铁路确实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我们理解德意志帝国在这条战略要道上的利益。也许我们可以探讨一个共同管理的方案?\"
    威廉二世眯起眼睛,似乎对这个提议有些兴趣。\"共同管理?具体说说。\"
    \"比如,我们可以成立一个联合委员会,\"恩维尔斟酌着措辞,\"奥斯曼和德意志各派代表,共同决策铁路的重大事项。日常运营仍由德方负责,但收益可以按比例分配。\"
    威廉二世抬手打断了恩维尔的话,“比如,比如,这就是贵国还没有计划好的东西,那么在贵国的打算中,这个委员会德意志占多少比列?德意志并不打算与奥斯曼人平分这条铁路。”
    恩维尔心中一沉,意识到威廉二世的态度比他预想的更加强硬。他知道,如果在这个问题上退让太多,将会给奥斯曼帝国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但同时,他也清楚地明白,现在的奥斯曼帝国急需一个强大的盟友。
    \"陛下,\"恩维尔谨慎地开口,\"我们完全理解德意志帝国在这条铁路上的重要利益。考虑到贵国在建设和运营上的巨大投入,我们愿意接受德方在委员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比如,德意志可以占据70%的席位,而奥斯曼占30%。\"
    7:3已经是恩维尔能做出最大的让步了。
    但是威廉二世的话还是让恩维尔陷入了抉择中,“80%。”
    恩维尔感到喉咙发紧,他知道自己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威廉二世的要求几乎等同于完全掌控巴格达铁路,这对奥斯曼帝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让步。
    “恩维尔帕夏,不客观的说,贵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选择。德意志需要的是奥斯曼全面倒向同盟国,而协约国呢?我的表弟恐怕早就在地图上的君士坦丁堡标上了俄国的旗帜吧?”威廉二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至于法国佬和英国佬?他们想要的只会比德意志更多。”
    恩维尔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威廉二世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指奥斯曼帝国最脆弱的命门。他不得不承认,德皇说得对,在这场即将爆发的大战中,奥斯曼确实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
    ******
    塔拉特在经历了半多个月的航行后终于是从奥斯曼帝国赶到了明帝国的心脏——应天府。塔拉特站在应天府的码头上,望着眼前熙熙攘攘的景象,内心却难以平静。这座繁华的东方都城与他离开时的君士坦丁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塔拉特在当天下午就被明帝国的礼部尚书孔帆请到了其府内,孔帆开门见山的说道:“塔拉特先生,帝国很在乎奥斯曼参战的价值。”
    塔拉特微微一笑,他早已预料到这样的开场白。作为奥斯曼帝国的内政大臣,他深知此行的分量。
    “但是,帝国在支持奥斯曼问题上也需要奥斯曼提供一些东西,例如——苏伊士运河。”
    塔拉特的笑容凝固在脸上,他没想到明帝国开出的第一个条件就如此直接而尖锐。苏伊士运河,这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的咽喉要道,虽然名义上归属埃及,但实际控制权早已落入英国人手中。
    \"尊敬的大人,\"塔拉特斟酌着用词,\"苏伊士运河目前的情况比较复杂。虽然奥斯曼对埃及仍保有宗主权,但实际控制权……\"
    孔帆摆了摆手,“不不不,帝国知道苏伊士运河并不在奥斯曼的掌控之中,帝国需要的是奥斯曼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夺下苏伊士运河并封锁那里。”
    塔拉特感到一阵眩晕,他没想到明帝国的要求如此具体而大胆。夺取苏伊士运河?这几乎等同于向英国宣战!
    孔帆接着说道:“并且在帝国解放印度以后,奥斯曼需要为帝国提供一条铁路直通君士坦丁堡。”
    塔拉特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茶几,他的大脑飞速运转。明帝国的要求看似疯狂,但细想之下,却又透着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精准。
    \"大人,\"塔拉特缓缓开口,“贵国做好了向印度进军的准备?”
    孔帆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塔拉特先生,帝国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帝国身为同盟国的一员在印度问题上一直都是强硬态度,一旦英国选择了参战,那么帝国就做好了将它的皇冠从它的头顶拿下的准备。\"
    塔拉特沉默了片刻,内心波澜起伏。明帝国的野心远超他的想象,但同时也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
    \"大人,\"他谨慎地开口,\"奥斯曼帝国当然愿意为同盟国的胜利贡献力量。但是,夺取苏伊士运河并非易事。我们需要明帝国的支持,无论是军事上还是经济上。\"
    孔帆微微颔首,\"这是自然。帝国已经准备好了相应的援助计划。不过,塔拉特先生,我们还需要一个保证。\"
    塔拉特心中一紧,\"什么保证?\"
    \"在战争结束后,奥斯曼需要保证明帝国在中东地区的特殊利益。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在波斯湾沿岸获得一个只属于帝国的通商口岸。\"孔帆起身走到了一旁的书架,“塔拉特先生,这点是我国支持奥斯曼的关键因素。”
    塔拉特感到一阵眩晕,明帝国的要求远超他的预期。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大人,\"塔拉特小心翼翼地说道,\"您提出的条件确实令人意外。不知可否给我一些时间与国内商议?\"
    孔帆转过身来,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当然可以,塔拉特先生。不过,我建议您尽快做出决定。战争的局势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
    在送走塔拉特后,在幕后的郑清璿才缓缓走出,孔帆先是对郑清璿示意随后才开口问道:“大人,我不明白您为什么那么坚信奥斯曼会加入我们?”
    郑清璿轻轻抚摸着书架上的一本厚重的历史典籍,似是想到了什么脸上浮现一抹悲色,“他们和我们...不,他们别无选择,要么成为列强砧板上的鱼肉,要么放手一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