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前十招

推荐阅读: 牧神记东晋北府一丘八最是光阴留不住末世:只有我不被丧尸攻击九天武帝萧叶柳依依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凌云青路大楚最强姑爷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纯阳武神

    “有余不尽。”
    “又道:这一招叫作‘亢龙有悔’,掌法的精要不在‘亢’字而在‘悔”字。”
    “倘若只求刚猛迅捷,亢奋凌厉,只要有几百斤蛮力,谁都会使了。”
    “这招又怎能叫黄药师佩服?”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
    “因此有发必须有收。”
    “打出去的力道有十分,留在自身的力道却还有二十分。”
    “哪一天你领会到了这‘悔’的味道,这一招就算是学会了三成。”
    “好比陈年美酒,上口不辣,后劲却是醇厚无比,那便在于这个‘悔’字。”
    “天下什么事情,凡是到了极顶,接下去便是衰退。”
    “我这降龙十八掌,根源于《易经》的道理。”
    “易经讲究的是‘泰极否来,否极泰来’。”
    “‘亢龙有悔’的道理,乃是还没到顶,便预留退步。”
    “这才是有胜无败的武功。”
    “武功有胜无败,够厉害了吧?”
    “就算真的要败,那也不妨,咱们留下的后劲还是深厚得很。”
    “洪七公见萧峰脸上神色似懂非懂,说道:这‘降龙十八掌’的道理,深奥得很。”
    “当年我恩师教我之时,我还以为出掌越强越好,拼命发力。”
    “结果,给恩师重重打了几个耳光。”
    “说道:‘这掌法的精义,刚好跟蛮牛撞墙的道理相反。”
    “一招发出去,就算有几千斤、一万斤的力道,终究有使尽之时。”
    “敌人如是高手,就在你力道使尽的一瞬间,突然反击。”
    “你一万斤的力道已经使尽了,剩下来的连几两几钱也没有。”
    “他只消使三斤力气,就打垮了你的一万斤力道。”
    “这招亢龙有悔,是降龙十八掌的根本,只要懂了这招,余下十七招就并不为难了。”
    “‘亢’是极威猛、极神气、极高极强的意思。”
    “一条神龙飞得老高,张牙舞爪,厉害之极。”
    “可是就在这时,它的威势已到了顶点,此后就只有退、不能进了。”
    “这个‘悔’字,是要知道‘刚强之后,必有衰弱’。”
    “一艘大船,当顺风顺水之时,扯足了顺风帆向前飞驶,很容易触礁翻船。”
    “做人做事,都须留有余地才好。”
    “降龙二十八掌的精义,乃是‘有余不尽’四字。”
    “一掌之出,必须留有余力。”
    “不管对方击来的拳掌如何刚猛有力、势若雷霆,我总之应以一招行有余力。”
    “使那‘降龙二十八掌’时,心中总须想到:对方毒龙有八十条、一百条,降服了一条又有一条,去了十条,还有二十条。”
    “然我的掌力始终无尽无漏,那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了。”
    “虚竹喜道:多谢大哥指点。”
    “其实‘亢龙有悔’这一招,大哥说必须击敌三分,留力七分,便已道出了‘降龙二十八掌’的精要了。”
    梦童想到这里,脑袋不禁有点发涨。
    实在是降龙十八掌的信息太过庞大,武道奥义太过深奥了。
    以至于,不管是小说,还是现实的读者,全都对降龙十八掌有着很高的评价。
    降龙十八掌可谓是中华武侠绝学中的巅峰武学。
    在天龙八部中,因萧峰大放异彩。
    每每使出,基本上都是无敌的存在。
    与其余几种巅峰武学的排名,不分前后,也没具体的名次之分。
    是真正意义上的最强武功。
    梦童对降龙十八掌显然也很满意,信息刚从脑海中浮现,梦童便嘴角微微上扬起来。
    所以,此刻,就算梦童脑袋发涨,也是对接下来降龙十八掌的爆炸力量,很是期待。
    就在这时,那五名神圣也对梦童发起攻击了。
    一股恐怖的力量,经过五圣诛神阵的加持后,当即释放出一股更加可怕的气息。
    那股力量刚从法阵中冲杀出来,便携带灭世之威,瞬间轰击到梦童面前。
    梦童见状,微微一笑后,当即也动手了。
    “降龙十八掌,第一式,亢龙有悔。”
    “人身阳气集于督脉,气入丹田,通长强,走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顖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走手太阴肺经,至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至掌心。”
    “第二式,飞龙在天。”
    “气走督脉,行手阳明大肠经,至迎香、口和髎、扶突、天鼎、巨骨、肩髃、臂臑、手五里、肘髎、曲池、手三里、上廉、下廉、温溜、偏历、阳溪、合谷、三肩、二间、商阳。”
    “第三式,见龙在田。”
    “提气凝神,运气与手少阳三焦经,行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瘛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返任脉停于掌心。”
    “第四式,鸿渐于陆。”
    “气走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气凝会阴。”
    “第五式,潜龙勿用。”
    “气自丹田,至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会于清冷渊。”
    “第六式,突如其来。”
    “气走瞳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气凝双掌。”
    “第七式,利涉大川。”
    “气走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骨、至阴,气凝膻中。”
    “第八式,震惊百里。”
    “气自丹田上行,至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凝气双掌。”
    “第九式,或跃在渊。”
    “提气凝神,运气于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提气会阴。”
    “第十式,双龙取水。”
    “气自丹田,至肩背诸穴,气走阴跷脉、阴维脉,行照海、交信睛明、筑宾、冲门、府舍、大横、腹哀、期门、天突、廉泉、内关,气凝百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