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赵继文的谋划

推荐阅读: 东晋北府一丘八最是光阴留不住牧神记末世:只有我不被丧尸攻击重生再嫁皇胄,我只想乱帝心夺凤位三寸人间凌云青路空间农女:弃妇再嫁高门再嫁谢谢余生有你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

    南赵大皇子赵继文俯砥。
    此时大皇子的属官齐聚一堂,自淮南王死后,大皇子得利于谈判,手中势力又有所增长,如今有压着二皇子,八皇子的趋势。
    “西秦的柯兴真乃奇才,只可惜非我大赵之人。”
    太傅陆伯言知大皇子爱才,但杀伐果断,轻易不做决定,但一旦做出,便从不后悔,就算后果巨大,也只是想着如何是弥补或者转稼,以寻求将损失降至最低。
    这便是他陆伯言站位的原因。
    “四国立国仓促,除了北蒙皇帝以一场大败,整合了国内矛盾,使其国力不降反增之外,其他三国都有各自的矛盾,柯兴此举,给了三国皇帝一个转移矛盾的方向。”
    “老师对父皇此举有何看法?”
    “我们赵国立国之初,皇帝为了尽快立国,许给了世家许多特权,这也变相造成了各个世家成了国中之国,虽然这七年时间,皇上凭着帝王之术,裁撤了不少世家,收回了些许权利,但是,这些都影响不了真正的世家。”
    “皇上这手封异姓王的命令,对于那些有野心的世家子弟来说,诱惑巨大,最不济也可起到分化世家的作用。”
    大皇子师从陆伯言数年,太傅话中什么意思也能揣摩一二。
    “老师的意思父皇此举,作用不大?”
    “故土难离啊!若非逼不得已,没有哪个世家会搬迁到海外,哪怕能立国。”
    “不过世家分家之策便一直存在,这也是世家能在乱世之中传承千年的手段,世家弟子分别选中主公入世,不管谁胜,总能保证世家的延续。”
    说完,陆伯言望向大皇子。
    “殿下可知凭殿下的才智,长子身份,为何坐不上太子之位?”
    “世家!”
    一点即透,际伯言最为欣赏此点。
    “南赵本身就受世家拖累,如若再让殿下上位,殿下将如何处置拥有从龙之功的世家?”
    “殿下比之当今皇上,手段,心胸如何?”
    赵继文并未回答,他深信自己比父皇更适合皇位,但是面对父皇七年时间都解决不了的世家之患,他并未随意拍着胸脯向陆伯言保证。
    际伯言不需要,他也不屑如此做。
    “江东世家之患,自古便有,三国之时,孙坚,孙策,孙权三父子,采用的不同策略,最后一样还是让世家坐大,所以不要小看世家。”
    世家之患,赵继文相信有解决之道,只是就如黑暗之中摸索,他找不到目标。
    “世家之患,真解决不了吗?”
    “不,有人给出了道路。”
    陆伯言的话,让赵继文一喜,急急忙忙问道。
    “是哪位大才?解决之道是什么?”
    “柯兴!”
    说起这个名字,陆伯言一方面咬牙切齿,一方面又佩服之至。
    因为他陆家也算世家,柯兴的办法也是断他陆家的根。
    因为他是智者,柯兴的办法不说后无来者,但前无古人却不假。
    “开办学堂,全民启智。”
    顿了顿,露出一股兴灾乐祸的表情。
    “断世家的根,就会受到世家的排挤,他得有能力承受世家的反戈一击。”
    陆伯言的话,像是自语,又向是对赵继文的教导。
    对于仅有一面之缘的柯兴,赵继文仰慕不已,时有叹惜柯兴生非皇子,所处的位置都不一样,莫说交手,柯兴资格都没有。
    他柯兴只是有大儒之姿而已。
    赵继文一边回忆着关于柯兴的消息,一边向太傅请教。
    “柯兴任交州侯,老师以为是好是坏?”
    “这才是最妙的一步棋,只是老夫不知道这步棋是柯兴自己走的,还是朝堂之上那帮目光短浅之徒送的机会。”
    “远离权利中心,对于像大皇子你这样的人而言,肯定弊大于利,但对柯兴而言,他并非皇子,在建安城中,挡了无数人的路,因而,以退为进,在那个鸟不拉屎的交州慢慢布局才是正解。”
    “而且在没有外敌的时候,华夏人擅长的便是内斗,你觉得等那些目光短浅之辈反应过来,柯兴能成长成什么样子?”
    柯兴能成长成什么样子,赵继文不关心,他现在的想法是要不要帮着柯兴推波助澜,加速侵蚀世家的根基。
    如若某一天,世家失了立足之本,四国大战,只要谋划得当,那南赵的隐患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可能。
    “老师出身世家,如若我继位,老师如何治政?”
    陆伯言听完哈哈大笑,虎永远是虎,哪怕再小,他吃肉的本性却是天生。
    “老夫不反对皇室针对世家,就像柯兴讲的那样,虾有虾道,蟹有蟹路,世家的根断了,并不代表世家就活不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