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贾琛:下一个!

推荐阅读: 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三寸人间重生再嫁皇胄,我只想乱帝心夺凤位空间农女:弃妇再嫁高门机床小匠我知道末世将至直播传承武道再嫁高门婚然心动:前妻再嫁我一次再嫁谢谢余生有你裁决

    一炷香燃尽。
    评判席上,孔杰与那名真真国官员对视了一眼,异口同声说道:“巴奴院长只回答对一半。”
    观众席,众人交头接耳。
    多兰太道:“这个巴奴老院长已经很不错了,若是换成我,也只能答对一半。”
    李文心点头道:“没错,区区也一样。”
    比试场中。
    贾琛惊讶的望着巴奴,道:“巴老先生可以啊。!
    巴奴苦笑道:“贾公子取笑了,老朽没有完整的回答出来,惭愧啊,还请贾公子说出另一半答案。”
    贾琛点了点头道:“历史上第一首诗,名叫《弹歌》,乃是先秦时期的佚名所着。
    原文是‘断竹,续竹。飞土,逐宍。’仅六个字,它的意思是‘去砍伐野竹,连接起来制成弓。打出泥弹,追捕猎物。’”
    巴奴眼睛一亮,深深鞠了一躬道:“《弹歌》…受教了。”
    贾琛微笑道:“请老先生出题。”
    巴奴挺起胸膛,深吸了一口气,朗声问道:“请问贾公子!
    诗仙李太白写过最长的一首诗叫什么名字?请将诗名准确断句。
    然后完整背诵全诗。并说出全诗中最有名的是哪两句,再将这两句名言的意思和用意说出来。
    最后请贾公子用一句简单的语言,评价一下诗仙李太白的这首长诗。”
    嘶!观众席上,听了巴奴的提问后,李文心四人和百名私兵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气。
    “又是一题多问,真真国方面为了这次文斗,看来准备的相当充分。”李文心道。
    “这道题很难。”冯紫英皱眉道。
    “出题很刁钻,确实相当难。”多兰太道。
    卫若兰握紧双拳道:“但愿琛哥能完整回答出来。”
    真真国的民众们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他们觉得贾琛肯定答不出来,即使能回答,也肯定回答不完整。
    一炷香点燃,计时开始。
    所有人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贾琛。
    只见贾琛嘴角微微上扬,大声回答道:“诗仙李太白写过最长的一首诗叫《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原文为‘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头!’
    这首长诗里最有名的当属‘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两句流传甚广,相信在场的大多数人都知道。
    两句名言在此诗里的本意是‘写文章要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自然清新,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
    既赞美了韦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示了诗仙李太白自己对诗歌的见解,他主张纯美自然,反对装饰雕琢。
    但是,后来这两句名诗常常会用来形容女子的清纯自然、质朴纯洁,不加修饰!
    我对整首诗的评价是‘通篇以交情时势互为经纬,汪洋浩瀚,如百川之灌河,如长江之赴海!
    卓乎大篇,故而诗仙李太白此诗,可与诗圣杜甫的长篇叙事诗《北征》并峙!’回答完毕!”
    此时,那一炷香才刚刚燃过一半。
    然后,所有人扭头,齐刷刷的看向了两大评判。
    孔杰嘴角一抽,大声说道:“诗仙李太白存诗共九百余首,而其中篇幅最长的整是贾琛所说的这一首,因为此全诗共一百六十六句,共有八百三十个字!
    贾琛对诗名的断句完全正确,全诗背诵一字不漏,所说名句以及名句的意思用意完全正确,最后的评价非常精彩,所以这道题贾琛回答的十分完整!”
    旁边的真真国评判沉默不语,显然是默认了。
    接着,孔杰起身宣布道:“第一场文斗,我水国贾琛获胜!”
    一百私兵爆发出喝彩声。
    真真国的民众脸色很难看。
    “恭喜贾公子取得第一场胜利,老朽输的心服口服,无话可说。”巴奴神情复杂的看着贾琛。
    贾琛道:“巴老先生客气了,你也很不错。”
    然后,巴奴又转头对着观众席上的数千国民鞠了一躬,真诚的说道:“老朽无能,让大家失望了。”
    但真真国的民众没有一个人责怪巴奴,想来巴奴作为院长,在万千民众心中颇有威望。
    “下一个。”待巴奴离开后,贾琛双手抱胸,望着波尔汗等人所在的方向喊道。
    可是直到过去一炷香功夫,真真国一方也没有派出人员入场。
    贾琛催促道:“快一点!我们水国人都很忙的,等比试结束,我还要回去写小说呢。”
    波尔汗立即回复道:“你们水国人很忙,我们真真国人也很忙。
    我们正在换第二题,请贾公子稍安勿躁,再等半炷香时间。”
    贾琛撇了撇嘴道:“那就赶紧抓紧时间换。”
    按照文斗规定,任何一方都可以更换下一场的题目。
    更换题目,意味着之前真真国的第二题答案也要重新更换。
    同样意味着,真真国对提前准备好的第二题有些不自信。
    又过了半炷香,题目和答案均已更换完毕。
    只见从真真国一方走上来一名鼻孔朝天的中年男子。
    此人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来到贾琛跟前,以一副十分高傲的姿态说道:“既然贾公子如此着急,那这第二场文斗,就有我来陪你玩玩。”
    方运的语气冷冷的问道:“请先生自我介绍一下。”
    中年男子傲然道:“那你可听好了,我叫元仁青,乃是‘真真国四大才子’之一,同样也是去年的状元。”
    贾琛颇为无语,再次问道:“第二场你我谁先出题?”
    “我先!”元仁青毫不客气的说道。
    贾琛道:“好,你先出。”
    “多谢贾公子成全我之文名,今日之后,我必因止你于第二场文斗而名动天下!哈哈哈哈!”元仁青非常狂妄的大笑道。
    观众席,水国一方。
    冯紫英撇嘴道:“姓元的这家伙也忒特么狂妄自大了吧,他的意思是第二场赢定了呗…”
    “区区很好奇,这样的傻逼是如何成为‘真真国四大才子’之一的,又是如何考上状元的。”李文心一本正经的说道。
    噗嗤,区区公子李文心这句话太毒了,多兰太三人没忍住,直接笑喷了…
    场中。
    贾琛并没有因为元仁青的挑衅之言,而有丝毫的情绪波动,道:“开始吧!”
    “春天到了,我刚才作了一首有关春天的诗,诗中总共出现了二十五个‘春’字。
    所以我的题目就是,请贾公子也作一首有关春天的诗或者是词,不限格律,不限词牌,不限字数。
    唯一的要求是,你所作的诗或者词,其中的‘春’字数量,必须要超过二十五个才可以。”元仁青得意洋洋的说道。
    水国一方观众席轰然。
    “难怪姓元的如此自信,敢情是这样一道题目…”李文心吃惊道。
    多兰太道:“此题比刚才那道题更刁钻,历史上也有一些咏春诗词,也是句句不离‘春’字。
    但大多人咏春诗词中的‘春’字数量,都比不过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的那首《春日》。
    他那首全诗共计十八句,九十个字,总共用了二十三个‘春’字。”
    卫若兰一惊道:“那这个姓元的牛逼啊,居然作了一首内含二十五个字的咏春诗,比梁元帝的《春日》多出了两个‘春’字。”
    李文心道:“牛逼倒也谈不上,但这家伙不纯粹是个傻逼,确实有点儿文才。
    这道题刁钻固然不假,不过要是给区区一炷半香的时间,也能勉强作得出一首含有二十五个‘春’字的咏春诗词。
    问题在于,文斗比试的时间只有一炷香,而且要求必须得是超过元仁青的二十五个‘春’字才行。所以这对贾兄来说…估计有些挑战难度。”
    冯紫英恍然道:“区区公子说的没错,元仁青这家伙之前拖延了一炷半香的时间来换题,写了一首内含二十五个‘春’字的咏春诗。
    但留给琛哥的时间不仅只有短短的一炷香,而且还要求必须要超过二十五这个数量。
    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姓元的王八蛋,这题出的,简直是操蛋啊。”
    卫若兰道:“但愿琛哥能够再创奇迹。”
    ……
    一炷香已经点燃。
    场中,元仁青一脸阴笑的看着贾琛,彷佛早已胜券在握。
    贾琛闭上眼睛,从识海图书馆内立刻飞出一本《郑板桥文集》。
    然后书册自动打开并翻动,最终停在一页,只见上面有一首诗歌,名叫《春词》…
    退出识海空间后,贾琛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将郑板桥的《春词》朗声吟诵了出来:
    春风,春暖,
    春日,春长,
    春山苍苍,春水漾漾。
    春荫萌,春浓浓,
    满园春花开放。
    门庭春柳碧翠,阶前春草芬芳。
    春鱼游遍春水,春鸟啼遍春堂。
    …
    几枝春杏点春光。
    春风吹落枝头露,
    春雨湿透春海棠。
    春短,春长,
    趁此春日迟迟,
    开上几亩春荒,种上几亩春苗,
    真乃大家春忙。
    春日去观春景,忙煞几位春娘,
    …
    郊外观不尽阳春烟景,
    又只见一个春女,
    上下巧样的春装,
    满面淡淡春色,浑身处处春香。
    春身斜倚春闺,春眼盼着春郎。
    盼春不见春归,思春反被春伤。
    春心结成春疾,春疾还得春方。
    满怀春恨绵绵,拭泪春眼双双。
    总不如撇下这回春心,
    今春过了来春至,
    再把春心腹内藏。
    家里装上一壶春酒,
    唱上几句春曲,顺口春声春腔。
    满目羡慕功名,
    忘却了窗下念文章。
    不料二月仲春鹿鸣,
    全不忘平地春雷声响亮。
    ……
    随着最后一个字的落下。
    元仁青脸上的笑容彻底凝固,大张着嘴巴,如见鬼魅般的看着贾琛。
    全场落针可闻,无不目瞪口呆。
    直到一炷香完全燃尽,直接炸锅了。
    真真国民众齐齐吞了吞口水,满脸惊骇无比的讨论起来…
    水国一方。
    “那个,琛哥这首诗歌里面,总共出现了多少个‘春’字?”冯紫英转头看着旁边一脸呆滞的卫若兰问道。
    卫若兰回过神来,嘴角一抽道:“我刚才数到第三十个的时候…就忘了继续数了。”
    多兰太道:“总之,肯定比元仁青的那二十五个‘春’字多的多。”
    李文心道:“区区刚才也数了,贾兄这首诗歌中,总共出现了六十八个‘春’字。”
    “嘶!六十八个‘春’字?!太可怕了,这…这还是人吗?简直就是妖孽啊!”其余三人和一百私兵倒吸一口凉气,异口同声惊呼道。
    “肃静!”孔杰压下激动和震惊的心情,拿出评判的气势,舌绽春雷,大喝一声。
    本有些闹哄哄的现场顿时安静下来。
    “请…请问贾公子,你这首诗歌的名字叫什么?”真真国的评判声音有些颤抖的问道。
    “《春词》!”贾琛高声回答。
    真真国评判嘴角一抽,深呼了一口气,对着场中所有人,一脸苦涩的说道:“贾公子的《春词》写尽春意,堪称史上最惊艳的一首春词。
    这首《春词》共五十六句,三百六十六个字,其中除了两句没有‘春’字外,其余句句有‘春’字。
    共嵌入六十八个‘春’字,一气呵成,自然流畅,让人回味无穷。”
    孔杰接着说道:“无论是梁元帝的那首《春日》,还是元仁青的咏春诗,就意境、质量,以及所内含的‘春’字数量等方面来说,完全无法与贾琛的《春词》相媲美!
    贾琛的《春词》达到了传世甲等的水平,里面‘春’字的数量更是打破了历史记录,必将被载入史册!这道题答的完美至极!”
    水国一方虽然只有区区一百多人,但却爆发出了如雷般的掌声。
    元仁青脸色难看至极。
    “下面该轮到我来出题了,元先生是否准备好了?”贾琛笑眯眯问道。
    元仁青浑身一颤,强自镇定道:“问吧!”
    “史上有三首传世《如梦令》,其中每一首传世词中的最后两句,无不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比如一代才女李清照的那两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又比如大才子秦观的那两句‘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再比如大文学家苏轼的那两句‘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我的题目就是,请元先生也写一首传世《如梦令》,尤其是最后两句的水准,不能低于三大名家的名句。”贾琛一脸人畜无害的说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