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空间农女:弃妇再嫁高门我知道末世将至直播传承武道重生再嫁皇胄,我只想乱帝心夺凤位再嫁高门婚然心动:前妻再嫁我一次再嫁谢谢余生有你机床小匠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

    “哼!”
    看着王禄走远,薛濂冷哼一声走了。
    郭培民、徐锡登等人也随薛濂离开,只留下七八个观望的勋贵,舔着脸站在郭祚永、吴惟英跟前,赔笑道:“成安伯、襄城伯,自纠自查可有什么讲究?还有那个检举······”
    郭祚永看了看四周,低声道:“陛下要的是态度。小罪认了,总比被查出‘大罪’强吧?陛下仁慈,给了我们一个台阶下,你们怎么不识大体呢?至于说检举······”
    他意味深长地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听说阳武侯连你五年前抢的那对歌姬,都记在小本子上了,你······呵呵······”
    说罢,郭祚永背着双手扬长而去。
    他自然希望勋贵们都这么做。
    如此,才显得他们有眼光,还不会被孤立。
    当天下午,六份请罪奏疏同时递进了通政司。
    ······
    回到府中,薛濂厉声吩咐管家:“召集全府上下,立刻到正厅集合!”
    不过半刻钟,薛府上下百余口人齐聚正厅,鸦雀无声。
    薛濂阴沉着脸扫视众人,最后目光落在几个儿子和亲信家臣身上。
    “都听好了。”
    薛濂的声音冷得像冰,“从今日起,半个月内,所有人都给我收敛点。谁敢在外惹是生非,我就把谁交给锦衣卫,绝不手下留情!”
    众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长子薛翰小心翼翼地问道:“父亲,出了什么事?”
    “照着做就是,问那么多干什么?”
    薛濂抢白了儿子一句,对仆从冷喝一声道,“你们听清楚了吗?”
    “是,侯爷!”
    众仆从战战兢兢回答。
    薛濂摆摆手:“都退下吧,薛翰你们几个留下。”
    厅内只有薛濂和他的儿子。
    薛濂厉声道:“吴惟英和郭祚永那两个软骨头,向皇帝自首认罪了。今日早朝,陛下还夸了他俩,不知道有多少勋贵会跟他们一样,但侯府在这半个月时间内,决不能出现任何状况。”
    “是,父亲!”
    几个儿子自知事态严重,忙应承能下来。
    薛濂低声道:“父亲,我们具体如何做?”
    “赶快擦屁股。把那些太过分的田契、房契都整理出来,能退的就退,不能退就给银子安抚。”
    薛濂咬牙道,“各路都去打点,以前的事悄悄去安抚。还有,那些在外横行霸道的家丁,早点辞退,把契约写到去年······实在不行,咱们丢出去几人,许下他们荣华富贵,也算是给陛下一个交代······”
    薛翰不甘心地问:“父亲,这样做就是向皇帝低头,其他勋贵怎么看我们阳武侯府?”
    “闭嘴!”
    薛濂厉声打断儿子的话,“你懂什么?今天我在宫门外打了吴惟英,差点闯下大祸,陛下给了我面子······花花轿子众人抬,无论如何,我得给陛下一个台阶下······总之,这半个月把屁股擦干净,都给我夹着尾巴做人!”
    薛翰等人从未见过父亲如此紧张,纷纷低头应是。
    薛濂挥退众人,只留下薛翰。
    他压低声音道:“准备一份名单,把那些不太重要的家奴、远亲都列出来。若真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
    说着,他做了个舍弃的手势。
    薛翰默默点头。
    到在必要时牺牲一部分人,来保全薛家根本了。
    说明这事不简单。
    ······
    成安伯府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郭祚永正与几个家臣把酒言欢。
    “老爷高明啊!”
    一个家臣谄媚道,“率先向陛下坦白,不仅保全家族,还得了圣心!”
    郭祚永得意地抿了口酒:“薛濂那个莽夫,还以为能吓住我?哼,皇帝明显是要整顿勋贵,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投诚!”
    “可是其他勋贵会孤立老爷的。”
    另一个家臣忧心忡忡道,“他们会在生意或其他地方,阻击成安伯府。如果再像今日这样闹腾,恐怕······”
    “怕甚?难道我成安伯府是泥捏的?”
    郭祚永冷笑道,“他们爱死死,关我何事?皇帝已经暗示会保我,这就够了。欺负了我的人,我必定十倍奉还。”
    “去给我准备阳武侯等人的材料,我要让他们好好喝一壶。”
    ······
    腊月的北京城寒风刺骨,乾清宫的暖阁内,炭火映的朱红梁柱微微发亮。
    阁内,阁臣和六部尚书分列两侧。
    崇祯的心思暂时没有在整顿勋贵上,最后期限还不到,现在应该着手消化打下的辽东。
    崇祯缓缓抬头,声音低沉却清晰:“辽东已复,然建虏虽败,根基未除。朕欲使此地永为大明疆土,诸卿可有良策?”
    “陛下,辽东久经战乱,汉民十不存一,当务之急,当是移民实边,恢复农耕。”
    “移民固然重要,但女真余孽未清,若汉民迁入而不得保全,反失朝廷威信。臣以为,当先设行省,派能臣镇守,再行屯田之策。”
    崇祯目光微动,看向倪元璐:“倪卿,户部可有计算?”
    倪元璐早有准备,从袖中取出一本账簿,翻开道:“陛下,辽东可耕之地约六百万亩,若移民三十万,每人授田三十亩,前三年免税,则需拨银一百六万两以资安置。此外,军屯、官田、水利诸项,至少再需三百万······”
    朱由检淡淡道:“朕再说一遍,钱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开发,才能使辽东成为我大明的富庶地。”
    礼部侍郎黄道周上前一步,肃然道:“陛下,辽东之患,不仅在土地,更在人心。女真遗民仍蓄辫易服,习蛮俗而不知王化。臣请下严令——‘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
    此言一出,阁内骤然一静。
    崇祯帝更是诧异地看了他几眼,若不是眼前景象,他真怀疑黄道周也是穿越人,用此来报复满清入关后的剃发令。
    首辅范景文沉吟道:“此策虽可速行,但恐激起民变。不如先令其改汉姓、习汉礼,再徐徐图之。”
    李邦华突然冷笑道:“建虏入寇时,可曾给汉人徐徐图之的机会?要么服王化,要么掉脑袋······”
    崇祯沉思片刻,郑重其事道:“朕意已决——凡辽东之民,无论汉、女真、蒙古,皆须剃发易服,违者,以谋逆论!”
    众臣心头一凛,齐声应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