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诗成异相,六月飞雪

推荐阅读: 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牧神记郡主是个乌鸦嘴第一序列星空古路姬紫月我真不是乌鸦嘴

    第107章 诗成异相,六月飞雪
    在顾谨言心目中,这首《勇妇吟》的价值地位,皆远在唐元稹的谷雨春光晓之上。
    无论是它的作者,还是艺术水平。
    勇妇吟都超越谷雨。
    可惜最终,却是谷雨诗词的异象,超越了勇妇吟,达到了诗道第六境的地步。
    而这首勇妇吟,却只是诗道第四境,飘香。
    难道,是因为那天,正好是谷雨节气,诗合天道,所以有所加成?
    再加上引动了文气潮汐,所以,众多巧合之下,才将这首《谷雨》诗词拔高到了一个并不应该有的地位了吗?
    不然,没道理谷雨诗超越勇妇吟,而且超越那么多。
    最终,顾谨言也只能接受这一解释。
    而且他也想起来。
    当初,他写“咏鹅”,也有异象,当时却只出现了一声凤鸣,随后有凤凰虚影出现,然后纸页上突然泛现银光,字体皆化为银色,如同星辰,脱纸而出。
    当时顾谨言不解其意,现在才知道,原来这是诗道异象。
    只是,一声凤鸣,满纸银光,没有虹桥,没有飘出香气,这应该只是诗道第二境,光动。
    只是,“咏鹅”理应不止如此。
    论名气,论历史地位,无论是元稹的那首《谷雨春光晓》,还是李白的这首《勇妇吟》,都远远比不上《咏鹅》,因为知道“咏鹅”者比比皆是,知道“勇妇吟”者估计却没有几个。
    说起李白可能大名鼎鼎,人尽皆知。
    但知道李白的,一般也是因为《静夜思》、《将进酒》、《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
    《勇妇吟》在他的诗作中,不算出名。
    因此,如果以价值地位而论,《咏鹅》诗的异象应该不止如此,至少也应该是飘香以上,甚至有可能达到风雨,甚至雷霆的级别。
    为何最终呈现出来的,却是咏鹅诗异象远不如这首“勇妇吟”,更不如那首更不出名的《谷雨》诗呢?
    最终,联想到之前郭兴扬说的一句话,顾谨言才有了答案。
    那就是,诗文降世,要合乎情,记于事,才会引动天地共鸣,有异象诞生。
    若不合情,不记事,只是凭空书写。
    那么,即使这首诗历史地位再高,但最终呈现出来的,可能也只是一般。
    那就是,诗文本来的意义没有得到满足。
    在后世,唐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
    “时”,为时代之意。
    “为时而着”,对于读书人而言,它意味着自己对时代的一种关注,对周围世界的一种关切,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担当感。
    所以,这个倡议十分重要。
    但也只是重要。
    在原来的世界,这句话最终只是一种倡议,并没有人强迫你非要那么写,有不少人纯为作诗而作诗,为填词而填词,无病呻吟,堆砌辞藻者,比比皆是。
    但是,只要文采出众,格律正确,写得好了,照样可以惊艳世界。
    但在这个世界,因为天道的存在,却似乎并不太一样。
    因为有文华天道的加成,所以但凡文章,必须强调“言之有物”,也就是有所根据。
    没有根据,没有情感的诗句,固然言辞华丽,辞藻堆砌,却很难达到与天地共鸣的效果,这也就是郭兴扬之前所说,写诗词要合乎情,记乎事的原因。
    因为有了某项特殊事件,才引发了作者当时的强烈情感。
    情感因事件而喷发,诉诸笔端,文华天道感受到这种力量,由此引发共鸣。
    这才是真正的——‘文以载道’。
    天道也才会得到反馈。
    相反,没有事件,没有情感,在书房中想像咏鹅,凭空而写,闭门造车。
    虽也得到异象,但终究落于下乘。
    于是堂堂千古启蒙第一诗“咏鹅”,竟然只落得个二境光动的判定,由此可见一番。
    “可惜了!”
    叹息一声,虽然知道浪费了这首诗,不过现在也无可奈何。
    晚了就是晚了。
    自己之前所获得的文气,只怕不到原诗该有的十分之一,不然,现在只怕已成秀才。
    不过那时不知道,也就算了。
    顾谨言暗自决定,以后除非必要,否则绝不随意乱写诗词。
    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事件、情境与心态,那诗文就不应该出现。
    而这一次,正是因为在城门口见到了白衣妇人为夫报仇,壮烈激昂,引动自己情绪喷薄,才一时愤慨,写下《勇妇吟》,等于记载了时情,时事。
    而且,诗中还传播了“忠、勇、节、义”等力量,合了天道,所以,明明李白这首《勇妇吟》并不出名,却瞬间获得四境飘香的诗道异象。
    然而,顾谨言,郭兴扬却陡然发现,这异象顿了一顿,似乎并未停止。
    陡然之间,天地一黑,整个房屋中,光线陡暗。
    随即,虚空一卷,一张洁白的光纸凭空出现。
    那光纸上,一个个金字迅速浮现,如萤火星空,照耀虚空。
    正是顾谨言之前所写的那首——《勇妇吟》!
    随即,虚空中惊雷炸响,纸张白光大作。
    一百九十字脱纸而出,字字大放光明,冲霄而起,联成一片,化为一片锦绣文章,穿透屋顶,飞入虚空。
    随即,一阵莫名的寒意,突然从顾谨言,郭兴扬心间,激零零闪起。
    “嗯,这是怎么了?”
    “怎么突然降温了?”
    “快看……”
    忽然,面朝窗户的郭兴扬,一指窗外,目瞪口呆,犹如看到了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而顾谨言转头望去,亦不由惊呆。
    因为他看到了什么?
    明明是六月酷暑天气,但是此时此刻,窗户之外,却突兀的飘落一片晶莹的六芒晶体。
    随即,两枚,三枚,五枚,十枚……
    一百枚,一千枚,直到数之不尽。
    鹅毛大雪,从天而降。
    ……
    大儒王朝,北海城。
    日光已升上正中,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正是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
    市井之间,凌晨城门口白衣女子杀人事件还在众人口中悄悄传播,哪怕官方发布禁令都无济于事。
    毕竟,城门口发生这么大的事情,谁能阻止?
    要知道平时街坊四邻之间,便是一件鸡毛般大的小事,都能传得漫天飞。
    而现在,竟然牵涉到了北海城的二号人物,卢主簿家人。
    所有听闻此消息的人,都是先震惊再扼惋最后叹惜,不知是叹息自己没能亲眼所见,还是叹息那白衣妇人的忠勇节烈,议论纷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