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摊

推荐阅读: 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郡主是个乌鸦嘴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星空古路姬紫月我真不是乌鸦嘴无限童年系统牧神记

    这就对!这就好!
    徐恒生暗自舒了口气,继续吃了口菜。
    嗯,经过改良的偏甜的反而不辣的泰国菜,果然就是好吃!
    “公主啊!那么难吃的菜,我们真不想再去吃第二次!竟敢我国的菜做得那么难吃,还敢叫泰国菜!”
    几位暹罗随从跪在自家公主面前告状。
    “而且我们还好心事后找到他们店里的伙计,建议他们改进味道,可他们竟然说...”
    “说什么?”公主皱眉道。
    若是别人,公主自然不会在意,可这家店的老板便是徐恒生。
    便是之前在大殿上,颇让人心生好感的人。
    “他说,看大家吃的都挺开心,也没人觉得哪里不好,为什么无缘无故要改?”
    “难道泰国菜里不放辣,只放甜,就不许叫泰国菜了?”
    “甜豆腐脑咸豆腐脑,那不都是豆腐脑嘛。也没听说吃咸就是异端。”
    这些暹罗人虽说不懂啥叫豆腐脑,但不影响他们理解这句话意思。
    身为暹罗国皇室出身的公主,自然有她的骄傲。
    在她看来这必须要遵守的事,竟然在徐恒生眼里无关紧要。
    这已经是触犯到了身为贵族、身为公主的骄傲底线。
    原本对徐恒生有很大好感的心,便瞬间降到最低。
    其实这事,若在普通暹罗人眼里看来,或许也不会反应这么大。
    但若用唱戏来比方,专业的戏迷票友甚至会对舞台上脸谱配错了色,都很感到很生气。
    但普通的外行看不懂的观众,他甚至觉得把小丑的妆容放在女子花旦脸上,都觉得这也挺好,不会想着要退票砸场子一个道理。
    因此,还未等徐恒生这一周的异域美食周结束。
    那些贵客,尤其是想招徐恒生为驸马的公主,在和女皇陛下一番礼貌的外交会见之后,便再也没了声音。
    但是知道徐恒生真实想法的那些人,一方面佩服徐恒生竟这么快就把难题解决。
    另一方面,也好奇徐恒生他啥也没做,只是举办了样式新颖的吃饭,竟就成了。
    对于别人对此的好奇和打听,徐恒生笑着什么都没说。
    毕竟在这个识字率不超过5%的大梁朝,跟大家解释理念的文化认同,是毫无意义的事。
    不管怎么说,这些异族贵客在逗留了长安数日之久后。
    终于踏上归途,并且...谁也没带走。
    徐恒生对此,很满意。
    不过,这些人异族贵客来与走,虽没给徐恒生带来什么意外。
    反倒是给大梁朝的国家粮仓,带来了不少的新变化。
    首先就是国库储存的粮食问题。
    大梁朝与历代一样,每年都会按量征收,储存进国家粮库。
    若在以往年份,每年收上来的存量也不算太多,再加上难免的每年消耗。
    有出有入,算是能持平。
    然而去年因有徐恒生的收税收粮改革。
    单去年一年的收入,竟就等于以往两年半的收入。
    多收入固然是充沛国家粮仓的好事。
    然而却因为突然一下子太多,导致装粮的地方都不够了。
    因此,这次招待外国贵宾,在开始动用国家粮库时,便有户部的人发现。
    有些储存陈粮,竟然已有快要霉变乃至少量已经霉变的情况发生。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陛下那里。
    在当殿经过诸位大臣探讨一番,经由中书门下省,便下发了一道诏令。
    让各地县衙分摊到各户,让大家用低价购买这些多出来的陈粮。
    其实百姓对这个事,还挺不满意的。
    当年的新粮食,味道好价格高,这很正常。
    但陈年粮食本就不好吃,更是买不上价。
    朝廷这样做看起来是在体恤百姓,但实际上,还是想从百姓手里赚银子走的。
    不够,大家虽对此稍有牢骚,但也都在可接受徐围。
    毕竟自从去年收税改革以来,交纳的税赋少,大家手里有余钱,日子也算是好过起来。
    就算这等于是变相的低价税,可不是还有粮食给嘛,只要有口粮食吃,饿不死,这对百姓来说,挺好了。
    但是,毕竟这些粮食是以往十来年积累下来的。
    就算是分摊到每个人头上。也不足以全部消耗掉。
    因此有的郡县长官头脑灵活一点的,自然就想到那些大户身上了。
    反正他们有钱,那就能者多劳吧。
    但凡是比较有规模的商户等,就全都分摊到额外的购买份额。
    徐恒生也不例外。
    虽说这个办法,是从外面郡县传回到长安城的。
    但也丝毫不影响它的效率。
    徐恒生都还未听人说具体的低价购买,来自长安县衙的文书,便直接送到徐恒生手上了。
    正在县衙里忙着做事的徐恒生,突然见到朱捕头递过来的这么张纸。
    扫眼一看就楞了。
    “为什么我要买这么多粮食?两万斤?我家拢共五口人,一人一万的份额?纪县令他还能不知道我家情况?
    这份额定的太不合适了吧?”
    徐恒生难以理解。
    普通百姓一人不过五十斤,就算大型商户,每人也不过几百斤。
    若是家里人口多,又是大族,真要达到个大几千斤,也不是难事。
    可他徐恒生,哪条边都不沾吧?
    朱捕头对头儿的不公正待遇,也表示很同情。
    “头儿,我已经打听过了,这事,咱长安县都没权利管,是直接由京兆府尹下文书给咱县令的。
    而且听人说,就连头儿你的数额,也是经过京兆府特别考察后,单独敲定下来的。
    这可是户部都已经登记在册了,没法改的。”
    徐恒生一听,差点气笑,
    “我家怎么就这么特殊,甚至连户部都知道?”
    “您家不是有食肆养鸡场屠宰场那些产业么。厂里的工人,他们好多都只是有长安临时户籍,找不到人征收,自然就找到您头上了呗。”
    之前徐恒生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临时户籍的办法。
    后来便乘着这个便利,工厂里那些原本是逃难来的百姓,才算是有了个官方身份。
    然而他们虽每日里在工厂忙碌,但无论是秋收还是赋税,其实一直都未曾缴纳。
    毕竟是逃难而来,又没有土地,到底该去哪里缴,找谁缴,连官府自己都不知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