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推荐阅读: 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牧神记郡主是个乌鸦嘴星空古路姬紫月我真不是乌鸦嘴无限童年系统

    “以前只是听说先生高瞻远瞩,目光长远,如今亲眼一见,才发现果然名不虚传!”
    此时此刻,李靖已经心服口服。
    对他来说,李想的一道建议就像是给他指明了方向,让他彻底明白了自己要做什么。
    李世民此时也十分惊讶。
    听到李想从文明的高度,去分析中原和北方的差异,说清楚其中的道理,并且还给出了一个完全可行的方案——让他们变成我们!
    这个方案一出,李世民仿佛已经看到了中原和北方草原的未来。
    在未来的某一刻,双方将会融为一体,不再有你我之分。
    其乐融融,天下一家!
    “先生说得不错!”李世民重重的点头道:“这样的未来,才是朕想要的未来!”
    “但前提是……陛下要真把他们视为大唐的子民。”李想回应道。
    “此事容易。”李世民毫不犹豫道。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李想苦笑道:“想要做到这些,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至少在他们遇到灾难的时候,我们必须要伸出援手,而不是袖手旁观。”
    “可是……如今大唐也在四处受灾,山东的旱灾还没彻底解决,如何有余力去救援他们?”李世民为难道。
    “天下之大,总有没受灾的地方。”李想答道:“朝廷只需要调配好各地的物资和钱财,合理使用,就足以应付绝大多数灾难。”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这才是凝聚民心,让天下一家的最佳方式。”
    “好一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李世民闻言,忍不住鼓掌道:“先生此言,有墨圣之风!”
    墨家讲究兼爱,而这句话同样是这个道理。
    “是啊,臣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圣人之语。”李靖同样感慨万千,仿佛重新认识了李想一样。
    能够说出这种话,绝对是一位值得敬佩之人!
    “陛下、李尚书,你们都把我夸得不好意思了。”李想哈哈一笑道。
    他之所以说这么多,表面上是为了大唐。但内心的深处,其实是为了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李世民同样哈哈大笑,随后举杯道:“来,为了先生的这句话,尽饮此杯!”
    “尽饮此杯!”
    三人再次举杯畅饮。
    宴会一直持续到傍晚,眼看宫门就要落下,李世民才放两人离开。
    回去的路上,李靖又一次拉住了李想的手。
    “今日听先生一言,如同茅塞顿开。不知先生是否有空,去我府上再饮一杯?”
    “夜饮就不必了。”
    李想连忙摆手道:“在下还要回家呢。李尚书若是有事,明日可以来寻我,或者派人来叫我。”
    李靖闻言点了点头:“那就明日再见吧。”
    第二天,李靖果然找上门来。
    两人在会客厅里谈天说地,聊了很多东西。
    聊着聊着,李靖隐隐约约打听了一下“玄武门”的事情,向李想询问事后李世民的态度。
    听到这个问题,李想立刻就明白了。
    李靖是担心自己当初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导致李世民不够信任他,甚至对他的忠心产生怀疑。
    这个担心当然是多余的,但也未必没有道理。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的处境十分艰难,就连秦王府的部下都十分绝望。大多数朝臣都不看好他,许多大臣都跟秦王府保持距离,所以李靖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选择站队,而是明哲保身。
    这个选择当然无可厚非。
    但在李世民看来,你这就是不忠于我!
    如果李世民是个小肚鸡肠的帝王,肯定会记恨一辈子,但李世民并不是那种人。
    “李尚书不必担心。”李想淡淡一笑道:“陛下不是你想的那种人。只要李尚书忠于陛下,尽职尽责,必定可以善始善终。”
    “此话当真?”
    “当真,我可以保证。”李想点头道。
    “那我就放心了。”李靖长舒了一口气。
    送走了李靖,李想也开始准备起来。
    李世民说过,要在今年秋天向突厥发起致命一击,到时候肯定会有大军出征。
    大军出征,需要用到的物资不计其数,而需要李想来准备的也有很多。
    比如马蹄铁、金疮药,还有棉衣!
    棉花的采摘期就在七月到八月。
    此时禁苑的试验田里,一朵朵洁白的棉花已经完全盛开,在田灵竹的指挥下,大量的工人开始采摘棉花,同时收集棉籽,做好来年继续种植的准备。
    大量的棉花采摘之后,被放在竹篱上晾晒。
    由于还没有学会棉纺织技术,这些棉花暂时只能用于制作棉衣——只需要用布将它们包裹住,再细致地缝起来就行了。
    制作方式虽然粗糙,但做成的棉衣却格外暖和,而且还十分轻便,穿在身上仿佛感受不到重量。
    做好之后,李想第一时间给李靖送去两件,让他试穿一下。
    七八月的天气,李靖穿在身上,没多久就出了一身大汗,但他却舍不得脱下来。
    “这棉衣是个好东西啊!”李靖一边抚摸着衣服,一边感慨道:“当初在灵州时,若是能有一件这样的衣服,就不会有那么多士卒被冻死了。”
    灵州地处北方,冬季尤为寒冷。
    若是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冬天有人被冻毙也是常事。
    李靖在那里只待了一年,但却见过太多被冻毙的情况,因此不免感慨万千。
    “有了这个,以后就不会出现这种惨剧了。”李想淡淡说道。
    “先生还有多少这样的棉衣,能否供应全军?”李靖直接问道。
    李想闻言摇了摇头:“今年恐怕不行,棉花不够。如果能多等一年,或许可以供应得上。”
    今年的棉花种子一共就那么多,哪怕获得了丰收,也根本不够用。
    除非再等一年,等明年的棉花丰收后,说不定能供应一只几万人的军队。
    “那太可惜了。”李靖满脸遗憾道。
    “或许,可以让陛下延缓一年……”李想忽然说道。
    “啊?”李靖顿时一愣,疑惑道:“不是前几天才确定的,怎么能朝令夕改呢?”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