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叛乱爆发!
推荐阅读: 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 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 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 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 牧神记、 郡主是个乌鸦嘴、 第一序列、 星空古路姬紫月、 我真不是乌鸦嘴、
第253章 叛乱爆发!
皇后性子平淡,喜欢安静,虽然只住在稍加修缮的行宫内,但远不是一般人所能见到的。
就算是大臣有事求见,正常见到的也是崔贵妃。
名门之后,长袖善舞,擅长与人打交道。
唯一让人有所诟病的是,陛下给他的后宫除了皇后一人外,余者全都封了贵妃,根本不在乎这方面的规矩。
“好了,要采办的东西先就这些吧。”
崔缇揉了揉眉头,看了大半天的账本,虽说她一直在努力学习这些,但抬起头的时候,免不了一阵头晕目眩。
宫女走进来,将她放在桌上的账本拿出去,交给在外等候的几个官员。
采办是他们负责的,但最终还得交给皇后来过目。
至于皇后是否把这事直接放手给贵妃,那不是他们能管的。
为首的官员临走时忽然想起一事,不得不对宫女说了几句,让她进去转告,片刻后,崔缇清冷的声音从里面传出。
“何事?”
“陛下明春就要回洛阳了,而宫中仍住着前朝公主,恐怕于礼法不合,此事,臣不知......”
“此事你们切莫着急,等陛下回来便可知道了。”
那位前朝公主仍旧住在宫中,不知道是否跟陛下还留着几分薄面。
站在行宫的门口,一名同僚凑过来,低声问道:
“韦寺卿,我们真的什么都不做吗?”
“要不然呢?”
韦寺卿看了他一眼,不紧不慢地向前走去,“多做多错,不如不做,反正贵妃娘娘都给出了明确答复,你赶着上前想做什么?”
“可是...下官听说了近日来在城中的几个流言...”
那人仍是跟在韦寺卿身侧,那种热切的模样,让后者很快就意识到了什么,不由面露不喜。
“一个,说的是如今的李府尹。
一个,说的是那位坐镇神洛军的史节度。
这两人你惹得起?”
“不,自然不...”
坊市间近来流言愈演愈烈,甚者说李或史二人之间必有一谋反者,但诡异的是,官衙甚至没有派人专门去各处警告不得胡乱传谣言,完全就是一副放任自流的样子。
李晟正坐在太师椅上喝茶,但神色并不好,没过多久,他放下茶杯,再度看到了那人的到来。
“够了,莫说是陛下,就连他的那几个皇子整日都被软禁在府中,除非我亲自带兵上门,要不然断无可能把他们带出来。”
“这...”
那人迟疑片刻,回答道:“倒也不必如此,小人倒是已经找到了一个替代者。”
“谁?”
“是一位殿下。
公主殿下。”
李晟深吸一口气,眼神不经意瞄了一眼放在桌上的佩剑。
事情,似乎有点脱离掌控了。
他皱眉问道:“陛下子嗣都在府中软禁,你哪来找到的公主?”
“呵...李将军休要忘了,当今洛阳城内,不还是有一位殿下么?”
“...你说的是纪国公主?!她在哪?”
“将军放心,你且带兵在洛阳准备起事,公主殿下,早已有我们的人护送着回江南了。”
李晟站起身,与那人对视片刻,轻声道:
“你们,不信我?”
“淮南、江南上下日夜指望将军,只盼着将军一来,我们便将千军万马拱手送上,让将军带着我们重新夺回这李家天下。
怎么会不信您呢?”
那人笑的很谄媚,但就是没说公主的下落,不想撕破脸皮,但肯定对李晟心有防备。
李晟猜到了会这样,但事情的发展陡然脱离了他的掌控,这也给他心里引起了极大的不安。
公主的政治意义自然比不上前朝天子,或者是一位皇子,但她意味着更好被掌控。
甚至是,无论是哪家的人娶了她,诞下了子嗣,其本身就流淌着前朝的血脉,就算是起兵,也是名正言顺。
李晟抓起佩剑,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那人这时候清楚看到了李晟的动作,但脸上笑容不改,原本看上去谄媚的意味,随即在李晟眼里变得嘲讽起来。
这些天的周旋,商议,到最后的这个结果。
这人,
和他身后的那些人,
都是算计好的!
他们不是不能接受没有李氏的皇子,手里握有一个公主也是一样的效果!
此人明知道每一次来这都可能有去无回,而现在,也确实是他最后一次来这了。
他回不去了,但他不在乎。
此人,是专门拖住李晟的死士!
“杀...”李晟按捺住怒意,大步朝外走去,挥手示意门口的士卒。
“不,把他抓起来拷问!”
李晟朝外走了两步,就听到身后传来副手的惊呼声。
他没回头,知道那个死士八成已经自尽了。
“持我令节,传令洛阳及各处府兵,立刻封闭武库,所有将士离开大营,但有所为不轨者,斩!”
“诺!”
逐年家打雁,今却被小雁啄了眼睛,大概说的就是李晟的心情。
他知道唐王身边有人看守,所以一直在和这人委以虚蛇,打的就是攒足利益再一口吃掉的心思。
一边平叛、一边扳倒史思明这个老东西,
听着多么顺耳。
但现在,就像是有人往他手里塞了一根引线极长的爆竹,因为引线还长,所以他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拿在手里,顺带着嘲笑别人胆小。
但实际上还有另一根极短的、他没注意到的引线。
在他还把爆竹拿在手上的时候,它直接炸了。
脸上那种火辣辣打脸般的痛感,提醒着他,自己原来才是那个小丑。
“报!”
副手忽然出现在门口,满脸大汗淋漓,他张嘴喘着气,片刻后,喊道:“北营,还有城门,还有...荥阳那些城池,
反了!
全都反了!”
......
洛水表面浮浮沉沉,不时有尸首砰的一声落入水中,然后又漂在水面,翻白的眼睛无神地看着天,像是翻起肚皮的死鱼。
数艘渡船停在岸边,李淑再一次驻足回顾熟悉的洛阳城,她意识到,自己很可能不会再回来了。
“殿下,请快走吧,要不然就来不及了!”
“知道了。”
她垂下眼帘,此刻却蓦地想起了那个男人。
他意气风发的笑脸,曾是一个少女心中最憧憬的风景。
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是父皇说的,说他是世间少有的奇男子。
父皇,给你找了一个良人。
说一千道一万,就是一桩政治联姻。
但自那以后,她开始留心这个男人的消息,听说河北战乱,她也开始不由自主地替他揪心,直到亲眼看到他,这个才貌无双的男人,已经彻底占据了她的心扉。
他确实是世间少有的奇男子。
就好像世上无论有什么困难都不能被他放在心上,他意气风发,与腐朽的朝廷形成鲜明对比。
从太守,到节度使,再到封侯。
那个背影始终挺拔,从未曾变。
直到,
思绪定格在刺杀的那一日。
他搂着那具尸体坐在小巷子里,天上开始落下倾盆大雨,周围跪满了劝说的大臣。
宁国公主当天不堪审讯,被活生生打死。
后来她才知道,自己和姐姐,都是受了李泌的蒙骗。
姐姐以为自己在保护妹妹,实际上是蠢得已经让本就在暴怒边缘的魏王彻底失去了耐心。
最后,
听说他直接发兵西征,在潼关外黄袍加身。
李淑在侍女的搀扶下登上渡船,身影消失。
只可惜,一切都不能重来。
“快,送殿下离开!”
发达的漕运,让水系四通八达,渡船只要经由数日,就可顺利南下离开河南。
与此同时,几座城门同时开始点燃烽火,因为本该在大营内驻扎的那些士卒,此刻忽然都离开大营,开始在城外列阵。
不少人身上的甲胄,还沾着血!
洛水旁原本有大量的百姓,此刻都早已奔入城中,有两处城门始终打开,守门的将士也没碰到过这种情况,没有第一时间禁止百姓出入,以至于错失了时机。
而另一座城门,干脆就是从军官到底下的不少士卒已经被收买了,就等着接应城外的乱军。
史思明率领十几名亲兵开始在街上纵马狂奔,听到城外的消息,繁华的坊市转瞬间空无一人,连狗叫声都听不到,显得分外空旷。
“速速去南营!”
史思明声音急切,嘶声喊道:“快!”
府兵反了,但他带来的两三千神洛军,都是对朝廷的绝对死忠,史思明原本不是很喜欢这种将士,但眼下,只有他们才是最值得依靠的。
“诺!”
亲兵调转马头离开,史思明原本朝着南城门跑,不久后就迎头撞上了李晟。
他身后跟着数十名府兵。
“站住!”
史思明勒住战马,战马嘶鸣一声,两行人对峙片刻,两个带头的老银币就从彼此眼里读出了类似的情绪。
“你也...”
“不必多说。”
李晟咬咬牙,暗骂一声老畜生,高声道:“乱军已经在城外集结,节度是要去投奔他们的吗?”
“荒谬!”
史思明立刻喊道:
“我乃大魏忠良,况且如今境地,正是你这个河南府尹毫无作为,放任叛贼活动导致,等去长安,本节度一定要参你!”
“如果你是的话...”
李晟盯着他看了片刻,忽然道:
“我要率军护送皇后和贵妃二位娘娘迅速离开洛阳城,免得被叛军所趁,你速速去招揽剩余将士,绝不能让叛军彻底占据洛阳!”
“呵,果然是个会捞功的。”
史思明冷笑一声,但没有异议,抬手接住了李晟扔来的令牌和虎符,立刻抽打战马,朝着南城门狂奔而去。
他们两人都以为胸有成竹,但都被摆了一道,以至于今天的事在他们看来就像是提前爆发了一样,几乎束手无策。
“报,北营叛乱,三名校尉被杀,首级悬挂在营门外!”
“知道了。”
李宜奴淡淡道。
副将拱手退开,李宜奴深深看了一眼桌上的信,将银色的凤翅兜鍪戴上,伸手掀开了营帐的帘子。
外面,大量的士卒已经披甲列阵。
两千步卒,一千骑兵,尤其后者还是重骑。
洛阳城外的三千神洛军,如今已尽在她的掌控中。
她把玩着手里的虎符,尽可能地让自己显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但整个人,还是因为兴奋而微微颤抖起来。
她不是第一次带兵,但这次,是天子密旨,派人送来了虎符,指名道姓地让她统率三千神洛军平叛。
陛下,似乎早就知道了这儿的事情,但为什么不直接拿下北营叛军的为首者呢?
李宜奴想不明白,但临行前,李光弼教过她,倘若朝中发生了你看不明白的事,那就做好分内的事,什么都不要管。
如果陛下要你做事,那你就一定要竭心尽力地照他说的去做,千万不要胡思乱想。
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
平叛。
“传令,全军拔营!”
“大帅有令,全军拔营!”
中军令旗挥动,负责传递号令的骑兵在阵中狂奔,成百上千的甲士在军官的高声中整齐划一地转动方向。
“虎!”
“虎!”
“虎!”
声势浩大的吼声,清楚传到李宜奴的耳中,她早就知道奚人为什么败得很惨,但如今这种精锐魏军在自己的命令下开始进军时,她也忍不住心神激荡,
显然是爱了。
北营叛军原本准备入城,彻底占据洛阳,但细作很快就传递来消息,说行宫中已经空无一人,皇后和贵妃都已经不知去向了。
她们原本也应该是重要筹码,叛军便赶紧分队进攻。
但洛阳的其他几座城门都还有人坚守,况且如今是一国都城,朝廷恩威并施,极得人心,不光是将士,甚至还有不少鼓起勇气的青壮,自发成群结队地加入守军。
真正死心塌地叛乱的府兵不多,而且本就是出身于本地人,在攻打洛阳时,起初士气会破釜沉舟,但要是僵持下去,士气就会呈现出断崖式下跌。
这场战事也一定会失败。
而且,更多的士卒都是被他们裹挟起来,受他们的欺骗,以为是河南府尹和节度使叛乱,而己军是奉命平叛的。
一旦消息泄露,他们肯定会被乱军砍了脑袋拿去赎罪。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叛军放弃了追击皇后一行人,准备开始猛攻洛阳城。
“将军,将军,南营动了!”
将军立刻抬头看了一眼,随即强装镇定道:“我们手上有六千多人,他们也不过是三千人,我军两倍于敌军,不妨事。”
话音未落,南面的土地已经开始震动起来。
一面面黑色旌旗迎风招展,上面绣着玄武,在旌旗下的将士,甲胄精良,队伍齐整,散发出肃杀的气息,正是已经赶来的神洛军。
天雄军,神洛军,两支跟随天子打天下的精锐。
如今,就这样直接出现在他们面前。
将军深吸一口气,不用他下令,原本准备攻入城中的六千多府兵,此刻都已经调转矛头,开始防备神洛军。
他拔出剑,高声道:“诸位,叛军就在眼前,诛杀叛军者,重重有赏!”
“他们,好像把我们认作是叛军了,是否要派人出阵解释?”
副将有些迟疑,转头看向李宜奴,后者虽然是个女子,但做决定的时候,与她身上那股英武的气质极为相衬。
“这些人之中,或许有受蒙骗者,但那不重要。”
李宜奴眼神闪动,最后定在敌军中军的大旗上。
“对面既然有那么多人跟随叛贼,必然已经受骗极深,不是一时半会能说服的。”
“安将军,史思明这样的人都做了节度使,你却只能做一个将军,不觉得,太不公平了吗?”
崔乾佑的神情立刻平静起来,仿佛面前不是下一刻就血流成河的战场,而是自家的大堂,正和这位北郡王饮茶闲谈。
“您是什么意思?”
“史思明入城后就彻底失去了对这支神洛军的掌控,而您带着陛下的密旨连夜到来,暗中顶替了原来的副将,”
李宜奴轻声道:“这是陛下给你的机会啊。”
崔乾佑不为所动,只把她说的当成废话。
本就是废话,来之前陛下都跟他密谈过了,现在要你在这故作高深地说些什么?
“此战若胜,您能坐到什么位置?”
“郡王,这些不是能当众说的吧?”崔乾佑已经懒得多谈,目光也看向前方。
叛军,已经开始结阵了。
“攻破叛军,镇抚洛阳,”
李宜奴玩味道:
“那我换个词吧。”
“平定江淮,覆灭李唐。”
崔乾佑眼皮猛然一跳,他暗自平复心情,摇摇头。
陛下早有计划,是不会允许他越殂代疱的。
至于这位一向低调的看不到身影的北郡王,现在为何又忽然这样说?
她应该知道,一旦这些话传到陛下耳中,肯定会引起后者不满。
“本王义父,会帮你向陛下进言。一旦江南叛乱,会让你做平叛的大元帅。”
李光弼?
崔乾佑第一次觉得脑子开始不够用了。
“您想要什么?他想要什么。”
“义父别无所求,至于我...”李宜奴笑了笑,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崔乾佑沉默片刻,重重点头。
“现在,攻破这支叛军......”
李宜奴的声音里稍有些颤抖。
“六千人,一个不留。”
皇后性子平淡,喜欢安静,虽然只住在稍加修缮的行宫内,但远不是一般人所能见到的。
就算是大臣有事求见,正常见到的也是崔贵妃。
名门之后,长袖善舞,擅长与人打交道。
唯一让人有所诟病的是,陛下给他的后宫除了皇后一人外,余者全都封了贵妃,根本不在乎这方面的规矩。
“好了,要采办的东西先就这些吧。”
崔缇揉了揉眉头,看了大半天的账本,虽说她一直在努力学习这些,但抬起头的时候,免不了一阵头晕目眩。
宫女走进来,将她放在桌上的账本拿出去,交给在外等候的几个官员。
采办是他们负责的,但最终还得交给皇后来过目。
至于皇后是否把这事直接放手给贵妃,那不是他们能管的。
为首的官员临走时忽然想起一事,不得不对宫女说了几句,让她进去转告,片刻后,崔缇清冷的声音从里面传出。
“何事?”
“陛下明春就要回洛阳了,而宫中仍住着前朝公主,恐怕于礼法不合,此事,臣不知......”
“此事你们切莫着急,等陛下回来便可知道了。”
那位前朝公主仍旧住在宫中,不知道是否跟陛下还留着几分薄面。
站在行宫的门口,一名同僚凑过来,低声问道:
“韦寺卿,我们真的什么都不做吗?”
“要不然呢?”
韦寺卿看了他一眼,不紧不慢地向前走去,“多做多错,不如不做,反正贵妃娘娘都给出了明确答复,你赶着上前想做什么?”
“可是...下官听说了近日来在城中的几个流言...”
那人仍是跟在韦寺卿身侧,那种热切的模样,让后者很快就意识到了什么,不由面露不喜。
“一个,说的是如今的李府尹。
一个,说的是那位坐镇神洛军的史节度。
这两人你惹得起?”
“不,自然不...”
坊市间近来流言愈演愈烈,甚者说李或史二人之间必有一谋反者,但诡异的是,官衙甚至没有派人专门去各处警告不得胡乱传谣言,完全就是一副放任自流的样子。
李晟正坐在太师椅上喝茶,但神色并不好,没过多久,他放下茶杯,再度看到了那人的到来。
“够了,莫说是陛下,就连他的那几个皇子整日都被软禁在府中,除非我亲自带兵上门,要不然断无可能把他们带出来。”
“这...”
那人迟疑片刻,回答道:“倒也不必如此,小人倒是已经找到了一个替代者。”
“谁?”
“是一位殿下。
公主殿下。”
李晟深吸一口气,眼神不经意瞄了一眼放在桌上的佩剑。
事情,似乎有点脱离掌控了。
他皱眉问道:“陛下子嗣都在府中软禁,你哪来找到的公主?”
“呵...李将军休要忘了,当今洛阳城内,不还是有一位殿下么?”
“...你说的是纪国公主?!她在哪?”
“将军放心,你且带兵在洛阳准备起事,公主殿下,早已有我们的人护送着回江南了。”
李晟站起身,与那人对视片刻,轻声道:
“你们,不信我?”
“淮南、江南上下日夜指望将军,只盼着将军一来,我们便将千军万马拱手送上,让将军带着我们重新夺回这李家天下。
怎么会不信您呢?”
那人笑的很谄媚,但就是没说公主的下落,不想撕破脸皮,但肯定对李晟心有防备。
李晟猜到了会这样,但事情的发展陡然脱离了他的掌控,这也给他心里引起了极大的不安。
公主的政治意义自然比不上前朝天子,或者是一位皇子,但她意味着更好被掌控。
甚至是,无论是哪家的人娶了她,诞下了子嗣,其本身就流淌着前朝的血脉,就算是起兵,也是名正言顺。
李晟抓起佩剑,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那人这时候清楚看到了李晟的动作,但脸上笑容不改,原本看上去谄媚的意味,随即在李晟眼里变得嘲讽起来。
这些天的周旋,商议,到最后的这个结果。
这人,
和他身后的那些人,
都是算计好的!
他们不是不能接受没有李氏的皇子,手里握有一个公主也是一样的效果!
此人明知道每一次来这都可能有去无回,而现在,也确实是他最后一次来这了。
他回不去了,但他不在乎。
此人,是专门拖住李晟的死士!
“杀...”李晟按捺住怒意,大步朝外走去,挥手示意门口的士卒。
“不,把他抓起来拷问!”
李晟朝外走了两步,就听到身后传来副手的惊呼声。
他没回头,知道那个死士八成已经自尽了。
“持我令节,传令洛阳及各处府兵,立刻封闭武库,所有将士离开大营,但有所为不轨者,斩!”
“诺!”
逐年家打雁,今却被小雁啄了眼睛,大概说的就是李晟的心情。
他知道唐王身边有人看守,所以一直在和这人委以虚蛇,打的就是攒足利益再一口吃掉的心思。
一边平叛、一边扳倒史思明这个老东西,
听着多么顺耳。
但现在,就像是有人往他手里塞了一根引线极长的爆竹,因为引线还长,所以他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拿在手里,顺带着嘲笑别人胆小。
但实际上还有另一根极短的、他没注意到的引线。
在他还把爆竹拿在手上的时候,它直接炸了。
脸上那种火辣辣打脸般的痛感,提醒着他,自己原来才是那个小丑。
“报!”
副手忽然出现在门口,满脸大汗淋漓,他张嘴喘着气,片刻后,喊道:“北营,还有城门,还有...荥阳那些城池,
反了!
全都反了!”
......
洛水表面浮浮沉沉,不时有尸首砰的一声落入水中,然后又漂在水面,翻白的眼睛无神地看着天,像是翻起肚皮的死鱼。
数艘渡船停在岸边,李淑再一次驻足回顾熟悉的洛阳城,她意识到,自己很可能不会再回来了。
“殿下,请快走吧,要不然就来不及了!”
“知道了。”
她垂下眼帘,此刻却蓦地想起了那个男人。
他意气风发的笑脸,曾是一个少女心中最憧憬的风景。
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是父皇说的,说他是世间少有的奇男子。
父皇,给你找了一个良人。
说一千道一万,就是一桩政治联姻。
但自那以后,她开始留心这个男人的消息,听说河北战乱,她也开始不由自主地替他揪心,直到亲眼看到他,这个才貌无双的男人,已经彻底占据了她的心扉。
他确实是世间少有的奇男子。
就好像世上无论有什么困难都不能被他放在心上,他意气风发,与腐朽的朝廷形成鲜明对比。
从太守,到节度使,再到封侯。
那个背影始终挺拔,从未曾变。
直到,
思绪定格在刺杀的那一日。
他搂着那具尸体坐在小巷子里,天上开始落下倾盆大雨,周围跪满了劝说的大臣。
宁国公主当天不堪审讯,被活生生打死。
后来她才知道,自己和姐姐,都是受了李泌的蒙骗。
姐姐以为自己在保护妹妹,实际上是蠢得已经让本就在暴怒边缘的魏王彻底失去了耐心。
最后,
听说他直接发兵西征,在潼关外黄袍加身。
李淑在侍女的搀扶下登上渡船,身影消失。
只可惜,一切都不能重来。
“快,送殿下离开!”
发达的漕运,让水系四通八达,渡船只要经由数日,就可顺利南下离开河南。
与此同时,几座城门同时开始点燃烽火,因为本该在大营内驻扎的那些士卒,此刻忽然都离开大营,开始在城外列阵。
不少人身上的甲胄,还沾着血!
洛水旁原本有大量的百姓,此刻都早已奔入城中,有两处城门始终打开,守门的将士也没碰到过这种情况,没有第一时间禁止百姓出入,以至于错失了时机。
而另一座城门,干脆就是从军官到底下的不少士卒已经被收买了,就等着接应城外的乱军。
史思明率领十几名亲兵开始在街上纵马狂奔,听到城外的消息,繁华的坊市转瞬间空无一人,连狗叫声都听不到,显得分外空旷。
“速速去南营!”
史思明声音急切,嘶声喊道:“快!”
府兵反了,但他带来的两三千神洛军,都是对朝廷的绝对死忠,史思明原本不是很喜欢这种将士,但眼下,只有他们才是最值得依靠的。
“诺!”
亲兵调转马头离开,史思明原本朝着南城门跑,不久后就迎头撞上了李晟。
他身后跟着数十名府兵。
“站住!”
史思明勒住战马,战马嘶鸣一声,两行人对峙片刻,两个带头的老银币就从彼此眼里读出了类似的情绪。
“你也...”
“不必多说。”
李晟咬咬牙,暗骂一声老畜生,高声道:“乱军已经在城外集结,节度是要去投奔他们的吗?”
“荒谬!”
史思明立刻喊道:
“我乃大魏忠良,况且如今境地,正是你这个河南府尹毫无作为,放任叛贼活动导致,等去长安,本节度一定要参你!”
“如果你是的话...”
李晟盯着他看了片刻,忽然道:
“我要率军护送皇后和贵妃二位娘娘迅速离开洛阳城,免得被叛军所趁,你速速去招揽剩余将士,绝不能让叛军彻底占据洛阳!”
“呵,果然是个会捞功的。”
史思明冷笑一声,但没有异议,抬手接住了李晟扔来的令牌和虎符,立刻抽打战马,朝着南城门狂奔而去。
他们两人都以为胸有成竹,但都被摆了一道,以至于今天的事在他们看来就像是提前爆发了一样,几乎束手无策。
“报,北营叛乱,三名校尉被杀,首级悬挂在营门外!”
“知道了。”
李宜奴淡淡道。
副将拱手退开,李宜奴深深看了一眼桌上的信,将银色的凤翅兜鍪戴上,伸手掀开了营帐的帘子。
外面,大量的士卒已经披甲列阵。
两千步卒,一千骑兵,尤其后者还是重骑。
洛阳城外的三千神洛军,如今已尽在她的掌控中。
她把玩着手里的虎符,尽可能地让自己显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但整个人,还是因为兴奋而微微颤抖起来。
她不是第一次带兵,但这次,是天子密旨,派人送来了虎符,指名道姓地让她统率三千神洛军平叛。
陛下,似乎早就知道了这儿的事情,但为什么不直接拿下北营叛军的为首者呢?
李宜奴想不明白,但临行前,李光弼教过她,倘若朝中发生了你看不明白的事,那就做好分内的事,什么都不要管。
如果陛下要你做事,那你就一定要竭心尽力地照他说的去做,千万不要胡思乱想。
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
平叛。
“传令,全军拔营!”
“大帅有令,全军拔营!”
中军令旗挥动,负责传递号令的骑兵在阵中狂奔,成百上千的甲士在军官的高声中整齐划一地转动方向。
“虎!”
“虎!”
“虎!”
声势浩大的吼声,清楚传到李宜奴的耳中,她早就知道奚人为什么败得很惨,但如今这种精锐魏军在自己的命令下开始进军时,她也忍不住心神激荡,
显然是爱了。
北营叛军原本准备入城,彻底占据洛阳,但细作很快就传递来消息,说行宫中已经空无一人,皇后和贵妃都已经不知去向了。
她们原本也应该是重要筹码,叛军便赶紧分队进攻。
但洛阳的其他几座城门都还有人坚守,况且如今是一国都城,朝廷恩威并施,极得人心,不光是将士,甚至还有不少鼓起勇气的青壮,自发成群结队地加入守军。
真正死心塌地叛乱的府兵不多,而且本就是出身于本地人,在攻打洛阳时,起初士气会破釜沉舟,但要是僵持下去,士气就会呈现出断崖式下跌。
这场战事也一定会失败。
而且,更多的士卒都是被他们裹挟起来,受他们的欺骗,以为是河南府尹和节度使叛乱,而己军是奉命平叛的。
一旦消息泄露,他们肯定会被乱军砍了脑袋拿去赎罪。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叛军放弃了追击皇后一行人,准备开始猛攻洛阳城。
“将军,将军,南营动了!”
将军立刻抬头看了一眼,随即强装镇定道:“我们手上有六千多人,他们也不过是三千人,我军两倍于敌军,不妨事。”
话音未落,南面的土地已经开始震动起来。
一面面黑色旌旗迎风招展,上面绣着玄武,在旌旗下的将士,甲胄精良,队伍齐整,散发出肃杀的气息,正是已经赶来的神洛军。
天雄军,神洛军,两支跟随天子打天下的精锐。
如今,就这样直接出现在他们面前。
将军深吸一口气,不用他下令,原本准备攻入城中的六千多府兵,此刻都已经调转矛头,开始防备神洛军。
他拔出剑,高声道:“诸位,叛军就在眼前,诛杀叛军者,重重有赏!”
“他们,好像把我们认作是叛军了,是否要派人出阵解释?”
副将有些迟疑,转头看向李宜奴,后者虽然是个女子,但做决定的时候,与她身上那股英武的气质极为相衬。
“这些人之中,或许有受蒙骗者,但那不重要。”
李宜奴眼神闪动,最后定在敌军中军的大旗上。
“对面既然有那么多人跟随叛贼,必然已经受骗极深,不是一时半会能说服的。”
“安将军,史思明这样的人都做了节度使,你却只能做一个将军,不觉得,太不公平了吗?”
崔乾佑的神情立刻平静起来,仿佛面前不是下一刻就血流成河的战场,而是自家的大堂,正和这位北郡王饮茶闲谈。
“您是什么意思?”
“史思明入城后就彻底失去了对这支神洛军的掌控,而您带着陛下的密旨连夜到来,暗中顶替了原来的副将,”
李宜奴轻声道:“这是陛下给你的机会啊。”
崔乾佑不为所动,只把她说的当成废话。
本就是废话,来之前陛下都跟他密谈过了,现在要你在这故作高深地说些什么?
“此战若胜,您能坐到什么位置?”
“郡王,这些不是能当众说的吧?”崔乾佑已经懒得多谈,目光也看向前方。
叛军,已经开始结阵了。
“攻破叛军,镇抚洛阳,”
李宜奴玩味道:
“那我换个词吧。”
“平定江淮,覆灭李唐。”
崔乾佑眼皮猛然一跳,他暗自平复心情,摇摇头。
陛下早有计划,是不会允许他越殂代疱的。
至于这位一向低调的看不到身影的北郡王,现在为何又忽然这样说?
她应该知道,一旦这些话传到陛下耳中,肯定会引起后者不满。
“本王义父,会帮你向陛下进言。一旦江南叛乱,会让你做平叛的大元帅。”
李光弼?
崔乾佑第一次觉得脑子开始不够用了。
“您想要什么?他想要什么。”
“义父别无所求,至于我...”李宜奴笑了笑,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崔乾佑沉默片刻,重重点头。
“现在,攻破这支叛军......”
李宜奴的声音里稍有些颤抖。
“六千人,一个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