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的《鲁山山行》(前言)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郡主是个乌鸦嘴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第一序列我真不是乌鸦嘴牧神记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

    后世的学者说:“欧阳修对宋诗最大的贡献在于矫正了西昆体诗歌的柔糜、颓废风格。他提出诗穷而后工的诗歌理论,深受韩愈的影响,擅长以散文手法和议论手法写诗。”
    然而,并非所有的作品都是理趣与性情兼而有之。绝大多数宋诗,要么专门写理趣,要么专门抒发性情。就这句话继续深入讲,我们不妨聊聊梅尧臣的两首诗。一首是《鲁山山行》,这是一首典型的理趣诗,另一首是《陶者》,这是一首典型的性情诗。
    理趣与性情,至此开始分庭抗礼。宋诗,很快就要变成理趣与性情的战争。
    我们来看一看《鲁山山行》。
    鲁山山行
    【作者】梅尧臣?【朝代】宋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那么,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写了怎样的事呢?
    清晨,连绵起伏的鲁山,千峰竞秀,忽高忽低,蔚为壮观,正好迎合了我爱好自然景色的情趣。一路上,奇峰峻岭在眼前不断地变换,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览的野趣,竟忘了走到了什么地方。太阳高升,霜雪融落,山林显得愈加寂静空荡,笨熊正在缓慢地爬着大树,鹿儿正在悠闲地喝着小溪的潺潺流水。山里是否也有人家居住?就在这时,忽听得远处云雾缭绕的山间传来一声鸡鸣。
    它的的确确是一首极有特点的宋代理趣诗,不信,我们就拿形式上很像的唐诗《商山早行》来对比一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