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章 稳扎稳打徐天德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郡主是个乌鸦嘴我真不是乌鸦嘴第一序列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八零小甜宝她有乌鸦嘴

    众人明白了。
    这一战,的确如徐达等人先前所说,时机其实并不算十分成熟。
    但是,要打!
    因为能否拿下帖木儿汗国,让西域诸部彻底在大明的掌控之中,关系到大明未来大航海计划的顺利施行。
    而大航海计划,是大明未来最大的事,不容任何差池。
    所以,这场最开始起于御书房的讨论,形成基本决议之后,终于在第三天的早朝,作为唯一的重要议题,呈现在文武百官面前。
    打帖木儿!
    起初,朝堂之上自然是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有人立刻意欲劝谏,但当他们的目光触及到宝座上正襟危坐的大明天子时,纷纷闭了嘴。
    为官这么多年,要是连这点眉眼高低都看不出来,何止是不配站在这个位置上,甚至连活着都不配。
    很明显,圣意已决!
    而且,几个最为重量级的文臣武将,如魏国公、曹国公等人,也都保持着沉默,显然已经有了某种默契。
    所以,谁还敢胡乱劝谏?
    打帖木儿,已经不需要讨论了。
    现在要商讨的,只是怎么打的问题!
    天啊,忽然之间,要搞这么大的动作了!
    还不明究竟的衮衮诸公,神色都不断变幻着,尤其是连第一次御书房会议都没资格参加的,相对比较小透明的臣子,更是满脸的震撼。
    好端端地,怎么忽然要对西域用兵?
    而且一上来就是这么轰轰烈烈的大动作。
    西域那边,帖木儿汗国,不是很老实的吗,前不久陛下的生辰朝贡,他们还派人来送上一份厚礼,礼数上并没有任何不周全的地方啊。
    怎么,就触犯了天威,要发兵几十万攻打?
    不过,这些疑惑,他们只敢放在心里,更别说出声质疑。
    开玩笑,前面位高权重的有的是,就算要劝谏,轮得到他们么?
    劝谏,是不可能劝谏了的。
    事实上,有资格劝谏的,几天前早就在御书房劝谏过了,但后来秦枫指出了最关键的问题,让众人意识到,帖木儿汗国,已经成了大明开启大航海计划之前,最大的也是最后的一重阻碍。
    因此,尽管要付出一些不太轻松的代价,这一战也无可避免。
    否则的话,恐怕大明人口大爆炸导致的恐怖危机,要提前到来,席卷全国,那时候再想要解决,难度只有更大。
    “启禀陛下!”
    片刻的沉寂之后,魏国公徐达第一个举步到了金銮殿正中,躬身为礼,沉声道:“此次西征帖木儿,微臣请战!”
    嚯!
    一下子,众人纷纷侧目。
    这可是魏国公徐达!
    自从大明建国,天下承平,跨海征讨倭国之后,大将军徐达就再也没有亲自统兵上阵。
    现在,昔日纵横无敌的徐将军,也老了,以知天命之龄,竟然要亲自率领这支西征的大军?
    至于么?
    那帖木儿汗国,到底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让皇帝如此震怒,连魏国公都不惜亲自领兵去讨伐?
    唯有当日在御书房里的李文忠、汤和等人,对此保持淡定,丝毫没有意外。
    徐达带兵算什么?
    事实上,那日的御书房里,众人讨论到最后,当今圣上朱元璋,都想要御驾亲征!
    御驾亲征当然是不可取的。
    首先陛下已经老了,不再是当年那个浴血奋战,身先士卒的青年将领。
    再说了,攻打帖木儿汗国,是为了大航海计划稳固后方,说破了大天,也只是锦上添花的事,并非大明朝到了风雨飘摇,必须要皇帝出征来稳定军心民心。
    这万一要是在遥远的征途中,有什么意外不测,那这就是一个血亏的局。
    国师大人不也说了么,在另一个时空中,帖木儿就是在东征途中发了急病,暴病身亡。
    皇帝不能亲征,但此次战役又格外重要,那么魏国公徐达,也就当仁不让。
    果然,宝座上的大明天子,点了点头,神色平静,看不出此刻心中喜怒,只是遥遥望着这位一路走来的老兄弟,淡淡道:“天德,你有什么计划,不妨仔细说说。”
    “遵旨。”徐达面沉似水,微一点头,肃容道:“微臣以为,应当分三路,向西域进军!”
    “中路军,从肃州开出,应当以重甲步兵为主,结阵缓缓而行,一边行军,一边在途中建立坚固巨大的粮堡,每个粮堡中囤粮数十万石!”
    “如此,大军经行过后,我大明就拥有了一条完整的补给线,只要留下一定数量的精兵把守,且守望相助,就不担心被断掉粮道,让前线拥有源源不断的粮草支持。”
    厉害!
    果然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朝堂上,但凡是对行军打仗有所了解的,听了徐达的话,都是眼前一亮。
    如此步步为营,果然是徐大将军的作战风格!
    同为开国名将,徐达跟已故的常遇春不同,常遇春形如烈火,暗合了兵法中侵略如火的说法,往往出奇制胜,剑走偏锋。
    但徐达却胜在稳扎稳打,堂堂之阵,似乎比较起来,徐达更有大将之风,尤其重视后勤补给,常把打仗就是打粮草挂在嘴上,不管是之前北伐,还是后来征讨倭国,都是本着这样的原则,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现在,尽管徐达年龄老了,但作战的风格自然不会变化,反而是老而弥坚,西征的事情都还没有确定下来,他已经计划好了如何兴建粮仓,如何保护粮道,真是稳健得令人恐惧!
    “此外。”徐达继续说道:“左右两翼,应当各自派遣五万精锐骑兵,交替扫荡草原部落,断掉帖木儿汗国所有可能的耳目,让他们孤立无援,只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对抗天威,或者选择彻底臣服。”
    徐达直接展开一幅地图,指着上面的天山山脉,沉声说道:“据我了解,帖木儿其人,喜欢用骆驼组成骑兵,用火器突袭,往往取得先声夺人的作用。”
    “为此,微臣建议,特别训练钩镰枪手三千名,专门用来攻克帖木儿引以为傲的驼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