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学院派和实践派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郡主是个乌鸦嘴第一序列我真不是乌鸦嘴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八零小甜宝她有乌鸦嘴

    “张哥,这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
    “搞的我怪不好意思的。”
    等他打完电话,秦洛笑着问了一句。
    这电话打完,虽然听不到那边说什么,不过这边,话里话外,显然是搞定了的。
    张正德摆摆手,哈哈一笑:“人情往来,正常的,算是我本家,也没事儿。”
    “这关系你就得常用着,小事都不忙,大事更别提了。”
    他似乎也在不经意间,展示了一下自己的能量。
    顿了顿,又说道:“我安排人去拿泥,今晚的飞机飞鹏城,然后连夜赶过来,你好好睡一觉,明天早晨,就可以开始了。”
    供春壶啊。
    这可是供春壶。
    对于秦洛即将的仿制的供春壶,张正德也有着满满的期待。
    “哎?窑?”
    说着,他忽然又想起一件事。
    秦洛看向王楠。
    王楠顿时回过神来,拿出手机,又询问白天加的那位教授。
    片刻后。
    “洛哥,搞定,明天一天都给我们用,我现在去看一眼吧,就在村子里。”
    她说着就站起身来。
    倒是仿佛已经快速融入“打工人”的角色。
    “一起去吧。”
    “总归看过才安心。”
    于是,几人一起去同村的另一家,在门前的空地上,看到陶智他们修好有几天的窑,跟前还堆着各种材料。
    陶智这会儿刚吃过饭,显得很悠闲,随口笑道:“秦师傅烧供春壶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在一旁观摩?”
    “主要是我的学生。”
    “我们之前倒是试制过几次,不过都不太成功,我之前主要是搞瓷器的,陶器会烧,但供春,还真是例外。”
    他觉得秦洛是经验丰富的匠人,想让学生增长点实战经验。
    秦洛笑了笑。
    “当然可以。”
    “随便看。”
    自己平时做的时候,都在直播,给别人看也没所谓。
    况且,还用着别人的窑呢。
    “好嘞,那就先谢谢您了。”
    又聊了些有的没的,困意上涌,便告别离开,返回住的地方。
    洗过澡,躺在床上,秦洛默默看着天花板,心无旁骛,脑海中反复模拟着,明天要做的每一个细节。
    有种面临大考之前的感觉。
    不过,他并没有紧张。
    反倒是心如止水。
    过了一会儿,茶姐洗完澡,吹干头发,爬上床,盘腿坐在秦洛面前,如出水芙蓉般清丽,大眼睛直勾勾的瞪着他。
    “怎么啦?”
    秦洛莫名有点心虚的笑笑。
    这是……瞪我干啥?
    “这次预计又要熬多久?”
    她抿着嘴问道。
    秦洛:呃。
    “捏的话,看进度吧,快,十二个小时,慢的话,可能得一天一夜。”
    供春壶和先前的天地壶差不多,细节尤其的多,不仅需要巧手,还需要耐力。
    茶姐:……
    她有些烦躁的抓了抓头发。
    “哎……怎么会这么辛苦呀,又要熬,熬死个人了,你身体能行不?回头给你买点六味地黄丸之类的。”
    说着,她自己也不由笑出声,满是调侃。
    秦洛哭笑不得。
    “做完这个,做完这个就休息,至少这个月就没事儿了,呃,过年前都没事儿了,好不好?”
    做完供春壶后,关于紫砂的任务,应该就彻底完成了。
    秦洛也觉得,自己的确,应该好好休息一阵子了。
    真的是累成狗。
    不仅耗费心血,还耗费体力。
    “嗯,你心里有数就好,睡吧,睡吧,我影响你吗?要不我再去找个房间?”
    秦洛:……
    得,她现在都主动习惯了。
    “那倒是大可不必。”
    “睡吧睡吧,关灯。”
    ……
    一觉醒来,神清气爽。
    出门吃早餐,便看到,张正德的员工,早就把五色共生泥拿了过来。
    用真空袋包装着,像是……像是一板色泽奇妙的猪肉。
    简单吃过早餐,秦洛便当即带着泥,去了窑边。
    陶智这会儿已经在那儿等着了。
    把火都烧起来了。
    他的四个学生,也都是围在跟前,仿佛准备上课一样。
    当看到秦洛拿过来的泥……
    陶智顿时就呆住了。
    眼神发亮,难以置信的问道:“这,这是五色共生泥?”
    这种泥,他倒是见过,但是实验室剂量的。
    不到一斤。
    而现在……
    秦洛手中则是一捆,看上去怎么也得几十斤。
    豪。
    这也太有钱了。
    他现在开始怀疑,秦洛可能是什么厉害的匠人了。
    一般人,谁舍得用这么好的材料?
    还不够糟蹋的。
    “是。”
    秦洛看了他一眼,想了想,正好拉起壮丁:“上上手?”
    “先帮我过下目。”
    目,是个行业术语,指的是原料的粉碎度和粗细程度。
    目数越高,说明材质越细腻。
    历朝历代的制壶匠人,其实都在把这道工序,朝着更高的方向推进。
    明朝紫砂壶刚诞生时,目数,大概在20目。
    到了清早期,逐渐进化到35目。
    清中期则是60目左右。
    到了现代,很多时候都是机械过目,基础都在60以上。
    对于手工制壶而言,要求会更高。
    有的时候,也不是越细腻越好,就有人喜欢那种看上去相对原始而粗糙的质感。
    目数太高,固然是细腻,容易成型,但也容易缺乏“筋骨”。
    对于供春壶而言,六十目是比较合适的。
    而秦洛现在选择的,是五十目。
    这样出来的泥,会更硬。
    “我要50目的……麻烦。”
    秦洛给出规格。
    陶智很快点头答应,旋即迅速让学生做起了“苦力。”
    换了50目的网筛。
    目的规格意思,本来就是在一寸见方的网筛上,有多少个孔,就是多少目。
    四个学生顿时忙活起来。
    像是农民筛粮食一样,精心筛土。
    秦洛则是不停的从车上往下搬东西,然后分门别类的摆放好。
    这才让茶姐开启了直播间。
    “兄弟们,今天做我最重要的一把壶之一,供春壶。”
    秦洛简单交代两句,便在镜头前,开始做了起来。
    泥还得筛,他先拿了块木头,适应一下手感。
    准备将这块木头,雕刻成树瘿的形状。
    此时。
    看到这画面,陶智眼神都瞪直了。
    木雕也会?
    还是个主播?
    他倒不是看不起主播,但隐隐有点觉得哗众取宠。
    不过……
    随着秦洛的雕刻逐渐展开,他很快看的入迷了。
    这手艺,这手艺……太精湛了!
    那个长在树上的树瘿,现在几乎被秦洛用木头和刻刀,完整的复刻了出来!
    有些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都是一模一样!
    神了啊!
    ……
    ……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