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涌归齐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郡主是个乌鸦嘴我真不是乌鸦嘴第一序列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八零小甜宝她有乌鸦嘴

    交涌不禁感慨,太阳神创造天地,的确成绩斐然。特别是五十五年后,再次来到安陵时,心中尤有感触。不仅是他,座下的骏马对安陵同样钟情,也许因为这里的草带有海的味道,马儿胃口大开,朵颐不止。交涌一个人在沙滩上缓步前行,海浪阵阵拍打,海风轻柔拂面,只是海的声音单调喧哗,展现着它隐忍的力量。此时,无上的神明将红色洒满海面,洒在交涌的脸上,“怪不得祖辈选择了这里,这里是距离神最近的地方了。”神明缓缓而降,不会顾及任何生灵,不会受到任何干扰。“边界在何处呢?大海的边界?内心的边界?”
    抵达鸣鹿耜的次日,年近七旬的交涌大病一场,他甚至把当阳弓托付给了时。在交时夫妇的照顾下,交涌休养了两个月,幸无大碍。
    谜团依旧困扰着大阳人。交涌首先查看了涉的居所。屋内依旧保持着涉一家离开前的原貌。大内,筵略显陈旧,席随意堆叠;一条长案置于当中,案上有罐和豆;北侧厚实草席,上铺葛布,一侧摆放陶枕;西侧有箱,竹筒、竹筐立于一旁。小内,铜镜置于几上,一只陶碗被打碎。屋内不见衣物、兽皮、葛履、发笄。
    “时啊,你再和我说说涉。”
    “他是楚国邓县人,懂些医术,左侧胸口有火烧的痕迹。”
    “哦——他对妻女如何?”
    “正常。”
    “正常是何意?”
    “就是偶尔才发脾气。我只记得有一次,盼儿和能家的孩子出去玩,两个娃娃竟然在涨潮之时走到了海边。涉可真是气坏了,当然也吓坏了。他只吼了一声,然后把所有的脾气都撒在了海浪身上。就是那一声吼,把盼儿吓得三四天都没说话。”
    “璎呢?”
    “平时懦弱得像只兔子,不过那一次,她显得很激动,挡在女儿前面,仿佛是为女儿抵挡司命,哦,这样讲有些言重了。”
    “涉有没有其他喜好?”
    “比如什么?”
    “其他女子?你不是讲过,他很招人喜欢吗?”
    “不可能,他从来不会留意其他女子。”
    “从来不会?”
    “从来不会。这不应该吗?”
    “应该是应该,事实是事实。”
    此时,交涌在地窖角落处发现了一样东西。
    “这是——笠。”
    “对。和秦国的不一样?”
    “不,完全一样。”
    “避雨之用嘛。”
    “我在想,他为何不带走呢?”
    “也许,忘记了吧,他平时很少戴。”
    “不像。下雨他也不戴吗?”
    “不戴。怎么?”
    “没什么。”
    出了屋,交涌和交时坐在院中。
    “当时他带来了一件白虎范,还说四大谶璞分别以龙、雀、虎、龟为形。当时大家皆以为就是如此。谁能想到,一场大火都烧没了。”
    “赤尾羽、白虎范、墨龟甲是吗?”
    “尚未发现龙之谶璞。”
    “我听母亲讲,还有一件赭龙石。”
    “是的,很早就丢失了。不过,涉提示我们,这件玉牙壁可能是寻找谶璞的线索。”
    “确实有些奇异。”
    “这次前往安邑,就是涉的提议。没想到,真就见到了赤鹿角。涉一定知道不少谶璞的事。他的离开可能也是这个原因。”
    “他还提过谶璞什么事吗?”
    “没有了。”
    “那他知道‘象谷’这句隐语吗?”
    “应该不知道,我和琪不曾与他讲过。”
    “威胁涉的人会不会与武城那些武人有关?”交时没有回答。“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知晓谶璞。这样,咱们重新梳理一下。”
    “好。不叫上煦吗?”
    “容易添乱。”
    “哦,好。”
    “首先,一伙贼人在静泊坡,残忍杀害了我们的祖辈。”
    “嗯,那是七十七年前的事。当时留下的线索是双环蛇首短剑。”
    “这就有了两个疑问。其一,他们有什么目的?为何要下此狠手?”
    “为了谶璞?”
    “祖辈手中并没有啊。”
    “是啊。难道与我们大阳人有深仇?”
    “也许吧。”时间太久远了,交涌无从判断。“其二,短剑图案是故意留下的,这又是为何?也许——”交涌暂时没想明白。
    交时同样答不上,转而回应道:“在临淄,火烧田豹府,杀害我们家人的应该是同一伙人,其中一人身上刺有双环蛇首短剑。”
    “二十四年前了,静泊坡之后如此之久,若是为了谶璞,何必下杀手,若是为了报仇——到底发生过什么,仇恨竟如此之深?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朝父定会将三件谶璞隐藏得极好,那些恶人趁夜来偷,定是很难找到,而且寻找过程中难免发出声响,很容易暴露。所以为了谶璞,就不会选择夜晚。”
    “更不会放火,去毁掉宝物。”
    “不错,所以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为了灭我们大阳人。”
    “此外,还有一点。倘若他们知晓谶璞,知晓田豹府藏有谶璞,而依然放火,那么——”
    “这伙人认定田豹府中的三件宝物不是真正的谶璞,可以毫无顾忌地毁掉。”
    “我们基本能确定,这些以双环蛇首短剑为刺青的人与我们大阳人有深仇。至于那三件宝物是不是谶璞,还不好说。”
    “至少,我们认定赤鹿角是谶璞,那么无论是四灵一说,苍龙、朱鸟、麒麟、伏龟,还是四象一说,就都不成立了。”
    “但是无法排除其中有一两件宝物是谶璞呀。”
    “嗯——也对。”交时皱着眉答道。
    “接下来,回到武城,假设在安邑给出‘柏子’指示,以及曾在这里给出‘象谷’提示的长者是同一人,而这个人又将我们带入险境。那么,‘象谷’这个警告,反而说明了涉并不是他们的人。”
    “不错。我们不应怀疑他。”
    “当然了,倘若这两位长者不是同一人,就不好说了。”
    “肯定是同一人啊,我现在就去问。”交时冲出了院子,不一会儿,喘着粗气,赶了回来,“不错,是身着菘蓝的白发长者,就是同一人。”
    “长相呢?”
    “他记不清了。”
    “好吧,咱们暂且认定涉不是他们一伙的。”
    “暂且?”
    “时,不要感情用事,涉不明不白地突然离开,并不能完全排除他的嫌疑。”
    “好,好。”
    “接下来,我得想一想了,金氏主动向弦示好,这是为何?”
    “我猜,金氏真正目的是涌父您,金氏希望您能回到秦国。”
    “我仔细想过,可实在想不通,从金子信开始,我始终站在金氏的对立面。他们没有理由保护我,希望我回去。”
    “是啊,会不会是叔母欺骗您,为了接你们回去。”
    “不可能,她也许恨我,但绝不会让儿子犯险。”
    “是啊。”
    “而且,他们母子离开后,我在魏国呆了许多时日,金氏并未来找我,说明——”
    “说明什么?”
    “说明我不再重要?说明,接回漪儿已经达到了目的?”“也就是说,金氏实现了与武人、长者一样的目标。虽然隐语里是我的前路,而实际上是漪儿?对吗?”
    “从结果看,是这样的。”
    “目的呢?也许是——”
    “赤鹿角?似乎只有这一个理由。”
    “漪儿手中的赤鹿角。否则他们选择的时机,为何正巧是在获得赤鹿角之后?”
    “不错。”
    “暂且这样认为吧。分别时,漪儿并不一定会拿走赤鹿角。”
    “我以为一定会。”
    “为何?”
    “我能够感觉到,那就是他的东西。那不是一件普通的鹿角,那曾是他的光荣,他与兄弟们出生入死的记忆,甚至是——他全部的骄傲。”
    “是啊,你能想得到,金氏应该也想得到。”沉默了一会儿,交涌突然问起来,“金氏、武人、长者会是大阳人吗?”
    交时一拍脑袋,“对呀对呀,只有大阳人才知晓谶璞的事,我怎么忘了。“
    “即便他们不是,也是为大阳人出力。”
    “大阳人啊,还有大阳人活着呀。”交时冷笑了两声,“为何一见面就要如此?您说,这金氏或者说金氏的背后会不会是泰氏?”
    “泰氏?啊,你在绛城时讲过的。”
    “虽说只存在于祖辈的口口相传中,可万一他们还活着呢?”
    “你真的相信存在泰氏?”
    “他有何理由欺骗我们呢?”
    “嗯,暂且相信他吧。”
    交时摇了摇头,“我们可是同族啊。”
    “哪个氏族不希望人丁兴旺,长盛不衰。”
    “谶璞真有如此强大?我记得,还摸过它们,羽毛、龟甲、铜范,没什么特别。”二人陷入了沉默。
    一会儿,还是交涌开了腔,“还有一事,我很好奇,你说涉的左肩有烧伤的痕迹。”
    “对。”
    “奇怪,秦国有一个金氏年轻人,也有烧伤的痕迹。”
    “这个,不好说。”
    “嗯,罢了,确实太牵强了。”交涌顿了顿,继续道,“好了,下面到了涉离开的时候了。他在临走之前,留下口信,让你们尽快离开鸣鹿耜。”
    “对。”
    “看来,他所说的危险,不仅针对他,还针对你。这许多年,你们得罪过什么人?”
    “没有啊。”
    “咱们分析一下,倘若威胁涉的是要灭我们交氏的仇敌?嗯——不对,若是为了灭交氏,何必还要威胁呢?等我们回来不就行了吗?”
    “对呀。”交时同样不解。
    “或者,你听说过他与什么陌生人有过联系吗?你看,你回来之前的半个月,若是骑马的话,武城失手的消息是可以传到这里的。”
    “我从未听他讲起过啊,哦——”交时脑海中一闪。
    “怎么?”
    “没什么。没有。”他还是将话咽了下去。
    交涌沉默了一会儿,“目前的问题还是集中于涉。他为何离开?他明明清楚这个危险,但是又不说。”
    交时紧皱眉头:“还有,我的母亲为何会有如此神秘的玉牙壁?”
    “倘若玉牙壁果真与谶璞有关,并不一定是好事呀。”
    “啊。”
    “不管怎样,我们接下来两项任务。一是找到涉,二是破解他留下的信息。”
    “好。”
    “您说太阳神真的会庇佑我们吗?为何会发生这些事?”
    “唉,是啊。我记得母亲讲过,交朔大人百岁大寿的情形,那是何等的盛况呀。”交涌勉强露出笑脸,继续道,“虽然发生了这些事,可我们三家的血脉仍在。还有,你遇到了涉,遇到了琪,我们最终能够相见,还有什么更重要的呢。我想,我们所经历的每件事,遇到的每个人,甚至遭受的所有苦难都是有意义的吧。”
    “嗯。”
    就在此时,交煦听见动静,出了屋。
    “涌父,你们谈论什么呢?”
    “没什么。只是——”交时不大会说谎。
    “在探讨你的婚事。你看,马上三十了,我们都替你操心不是?我们想着问问琪,看她有没有什么远亲。”
    “不急不急,我呀,还没自在够呢。”
    “自在?还想多自在?你自在了,我们就不自在了。”交时低声嘟囔着。
    “嗯——”拐了八道弯的质疑声传来,刚从外面回来的望儿赶紧躲进了屋。交煦狠狠瞪了兄长一眼,又看向望儿的方向,“过来!躲什么,有那么可怕吗?”紧接着,一副盈盈笑脸瞬间而至,“您可不能听他的。涌父,您来了这些时日,还没听您讲过故事呢。”
    “哎呀,我有什么故事可讲呀。”
    “讲一个吧涌父,讲一个吧。”
    交涌眉头渐舒,“这样吧,我教你死后复生吧。”
    “啊——”
    交时听了,同样难以置信,“如何复生?”
    “复生?复生到多大?就二十吧。”
    “要求也太高了,复生就是死得时候多大,活过来就多大。”
    “别捣乱!”交时拍了下交煦。
    交涌继续道:“秦人都是这样讲的。曾经有一个人呀,死了三年,复生了,他还带回了重要消息。他讲,死人喜欢把黄豆芽当做黄金,把白茅当丝绸,把黍当钱串子。这些都能用于缴纳赋税,抵减徭役。”
    “真可怕,死了还不能休息。”交煦道。
    “收敛死者时,要特别注意避免鬼的侵害。不要给死者穿生前未见过的,不熟悉的衣物,以免被鬼夺走。还有,女子在良人先死,死后三年就会在冥间会改嫁,所以其阳间的良人死后,不要将亡妇合葬。此外,祭墓时要等到死者享用完祭品后再哭,以免惊动死者的鬼魂,祭墓结束后,不宜收回餟食并吃光,否则鬼就永远不会再享用祭品了。”
    “哦,看来秦地的餟食也会收回啊。”
    “好了好了,就这些吧。”
    “这就能复生了?”
    “哎呀,暂时想到那么多,以后想起来的话再告诉你。”
    “哦那好吧,我去准备黄豆芽、白茅还有黍了。”
    “嗯,哎——给谁准备呀?!”
    过了几日,交涌有了新的想法。
    “时,我又想了想,倘若不考虑其他的话,只有两种可能,关键就在于这个身着菘蓝的白发长者。其一,给出两个提示的长者是同一人,那么涉与我们站在一边。”
    “那当然。”
    “听我讲,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现在有两伙敌人,一是以双环蛇首短剑为刺青,与我们大阳人有深仇,目前没有线索,暂且不提。另一伙是金氏、武人、长者,我们暂且认定他们是传说中的泰氏,或者是为泰氏出力的人。”交时“嗯”了一声,交涌继续道,“但是这种结果是不考虑‘象谷’隐语的。所以另外一种可能是,若给出‘象谷’和‘柏子’提示的长者不是同一人,那么涉有可能就是泰氏。”
    “啊?!”
    “我听你描述了涉的伤痕,与金迩的伤痕基本一致。这样的伤口实在太少见了,我不得不怀疑。还有几个疑点,首先涉是如何找到同馆医铺的?还有,你也说他知晓谶璞的秘密,引导你去安邑找我,还碰巧发现了赤鹿角,结果是赤鹿角被带到了秦国,到了金氏手中。”
    “从结果看是这样的。”
    “当然,这无法解释他为何冒死救出你们两个,也无法解释他为何会向你提示危险。”
    “对呀。”交时想了一下,突然瞪大了眼睛,“您是说,根本没什么苏氏?”
    “是的,苏氏恐怕就是泰氏。”
    “他为何要欺骗我们?”
    “这只是一种猜测。”
    “他会不会受到泰氏的威胁?”
    “那他为何不愿意告诉你们危险是什么?为何不带走琪呢?”二人又陷入了沉默。
    “时啊,你猜出那简的内容了吗?”
    “没有,但肯定是很重要的信息,偷偷留给我们的信息。不管他是苏氏,还是泰氏,我都不会怪他。我坚信他是好人。”
    “但愿吧。”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