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考察团到达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郡主是个乌鸦嘴我真不是乌鸦嘴第一序列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八零小甜宝她有乌鸦嘴

    第133章 考察团到达
    伍叁等人被带走,酒馆又恢复了平静。
    “还好有你。”王翠翠看着李亿,放宽了心说道,“要不是你套出来话,我实在不敢想象,等考察团的人一来,他们会做些什么事出来。”
    “翠姐,这个都是小事。”李亿摆了摆手,若有所思的说道,“当年修路的事我在外面读书,只是听我爸说起过突然停止了。真是他们几个犯的错?”
    王翠翠听着询问,想起了当年的事,说道。
    “呵,他们确实功不可没。不过现在说这些没什么用。抓住眼下这次机会,好好发展山水县才是真的。”
    “放心吧翠姐。”李亿宽慰着说道,“这次文化馆的事,我觉得问题不大。毕竟桃儿姐他爸都来考察过了。”
    王翠翠疑惑的问道。
    “桃儿他爸?”
    李亿这才想起,好像只有自己知道祁桃儿她爸是祁从文。桃儿姐都没主动开口,自己替她说什么。便改口道。
    “我说,桃儿姐她吧,都来考察过了。她说没问题。”
    王翠翠略带失望的说道。
    “嗨,祁桃儿考察有什么用,她又不是考察团的。行了,我到处去转转。今天考察的不止酒馆,祠堂、戏院这些都会。”
    李亿点了点头说道。
    “行,翠姐你忙。等会儿考察团到了,我提前给你发消息。”
    王翠翠一走,酒馆只有李亿一个人了。
    一大早的折腾,也才八点过几分,等着考察团从骊江机场到山水县,怎么也得十一二点了。
    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等着。
    但是干等,谁知道这考察团要来做些什么,还是要想办法应对。既然是文化,该不会来考察的内容就是文化吧?
    如果真是这样,估计得露馅。
    李亿想了想,瞬间有了主意。
    心怀不善的男人来了有桃花酿,不明意图的人来了,自然有青梅煮酒。
    他搬了张桌子在酒馆内厅门口,然后心疼的要了一份青梅煮酒。至于青梅,特地让系统多准备了几叠。
    等会考察团的人来了,先让祁从文喝口酒,再吃个青梅。这什么考察都不怕了,就不信还有人能难着祁从文。
    准备就绪,李亿就在庭院的躺椅上躺着了,晒着太阳,等着考察团的人来。
    可能起的太早,迷迷糊糊的,李亿酣然的进入了梦乡。
    ......
    山水县县口,热闹非凡。
    常春等人已经等着考察团的车队,领路的警车,护航的越野车,跟着四辆大巴车,然后警车收尾。
    在常春的带领下,考察团陆陆续续开始参观山水县的祠堂、戏园等一些古老的特殊建筑。
    常春领路介绍的很起劲,龚正也配合的十分有趣,但明显看得出来,考察团的人对此并不感冒。
    所有人,都等着去看祁从文说的酒馆。
    也不知道祁从文是着了什么魔,非得要在考察名单里加上一个山水县。这地方,没有文化底蕴,也没有文化特色。
    能从哪个方面,和其他备选地竞争?
    又坐飞机又坐车,花了这么大功夫,就是来看个几十年的戏园子,看戏曲演出?
    虽然表演的不错,但和其他地方比起来,实在是太差了。
    “龚市长,我个人认为,就不要在这些地方浪费时间了。我们直接去最后一个地方吧。”
    有人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并且得到了其他人的附和。
    让龚正和常春非常尴尬,为了这场考察,做了许多准备工作。没想到考察团的不买账。
    常春一下子就僵在了那里,也不知道继不继续。
    “常书记,你继续就行,有人对这些不感兴趣。我可有兴趣的很。”
    祁从文在人群中,摸着山羊胡,乐呵呵的说道。简单一句话,就化解了常春的尴尬。
    考察团队虽然有四五十个人,但祁从文的话,明显是管用的。他一开口,其他人的声音顿时小了许多。有不满也憋着,多耗费些时间罢了,也犯不着得罪祁从文。
    考察继续进行,终于到临近中午的时候,其他地方算是参观完成。只剩下了三巡小酒馆还没有去。
    一行人议论纷纷,反正对这个行程不太满意。
    山水县能拿出手的东西实在不多,甚至比不上一些落选的地方。就这个穷地方,还想拿下文化馆的项目,有些痴人说梦了。
    祁从文的耳朵还好,这些议论,也能听到。但他根本不在意,因为选山水县进入考察名单的真正原因只有一个——三巡小酒馆。
    小酒馆里的那些诗词和书法,才能称得上文化。
    祁从文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到《将进酒》的时候,激动之余,唯有叹息,内心就三个字——我不如。
    当昨天看到其余的三幅字,内心赞叹之余,更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没有地方比这里更适合修建文化馆了。
    天下才气共一石,我和唐诵书共分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而李亿,独占八斗。
    蓝星文化馆,是修建在有文化,有灵气,能源源产出文化的地方。而不是修建在一座死寂之上。
    要革新,要文化崛起。
    那就要让新的人,掀起文化的浪潮。
    所以,趁着现在,尽情吐槽吧。等会见着那些字,那些诗词,还会不会和现在一样不感兴趣。
    ......
    “怎么中午了,考察团还没有来?”
    祁桃儿拿着筷子吃着饭,询问着李亿情况。
    “翠姐说了,临近中午,考察团吃饭去了,下午才来。”李亿吃着饭,神情自然的说道,“浪费我一上午时间,早知道,我回床上睡去。躺椅上不舒服。”
    “你想的倒挺美。这人都到了,你还想睡觉。”祁桃儿说道,顺带调侃道,“我看你啊,还是吃了饭去守着吧。不然等会人都到了,你还在这儿吃饭呢。”
    “嗨,不碍事。以我对他们的了解,吃了午饭还有休息一会儿,哪儿这么着急来我酒馆。我就不信啊,他们那么快......”
    李亿正说着话呢,就听见外面传来汽车引擎的声音,还不止一辆。
    “不会吧,说来就来?”
    李亿三两口吃下碗中的饭,这事可不能耽搁,得出去瞅瞅。
    这一看,镇长可不得了。
    认识的不认识的,一大帮人,已经从车上走了下来。
    常春此刻就像一个导游,带着一个老年团旅游。
    “各位专家领导,这就是山水县的三巡小酒馆了,也是我们这次考察的最后一个地方...”
    常春正在介绍着酒馆,就看见李亿跟个没事人一样,从民宿走到酒馆门口,面无表情的向着考察团挥了挥手,非常自然。
    “这位就是三巡小酒馆的老板李亿。”常春见此,也不介绍酒馆了,谁让李亿突然出现,自己再怎么介绍能有老板介绍的好吗,他直截了当的说道,“接下来,就由李老板向我们介绍三巡小酒馆的由来。”
    李亿被突然点名,心想着自己不过是来打个招呼,怎么就让自己介绍酒馆了?
    介绍就介绍,自己这个主人,还怕说不出来个一二三?
    “这三巡小酒馆,是我爸取的名字。酒过三巡...”
    李亿忽然闭嘴了,这后面的话,本想说酒过三巡我爸认识我妈,他们人过三旬有了我?
    这样一说,逼格都没有了。这考察团,那必然是和祁从文一样读过书的人,这样说出来,那不是丢了面子。
    想到这,他改口道。
    “酒过三巡,其他我们先不谈,按酒馆的规矩,得先尝口酒,一边喝酒,一边听我说。”
    所有人搞不清楚李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来之前还是对酒馆有所耳闻,对酒还是有些兴趣的,听到这么一说,也没人反对。
    考察嘛,自然是要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知君、常书记,麻烦来帮我个忙。”李亿招呼了一声,那青梅煮酒,一个人可不好拿。
    唐知君和常春点头答应,便跟着李亿进了酒馆。
    些许功夫,李亿和常春抬着一张方桌到了酒馆内门,没有出酒馆。
    唐知君端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四五碟青梅,依次放到桌上。
    李亿又进去,端着那盛酒的大家伙放到桌上,摆上几摞碗,这准备功夫,算是完成了。
    “各位,酒馆自然少不了酒,这青梅煮酒,是我特地为各位准备的。是我们山水县特有的酒文化,一口酒一口青梅,可谓是煮酒青梅次第尝。各位尝了,我们再继续。”
    李亿面对着众人笑着说道,其实啊,心里打着鬼主意呢。
    这青梅煮酒,万一遇到什么问题,让别人喝酒肯定来不及了。不如借着这个理由,让所有人都喝下一口酒,尝一口青梅。等会借其能力来,不就事半功倍么。最关键的是,还不显得突兀。
    果然这么一说,考察团有些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过嘛,这个时候得有一个人开头。而且这个人得有一定地位,不然一般的人去开头,万一引起领头的不满,回去少不了穿小鞋。
    这是为官之道,也是做人折中之道。不出头,但是也不落尾。
    那这开头之人是谁?
    除了祁从文,还能有谁。
    论名气、论地位、论德高望重、论他和李亿的关系。
    单论最后一点,都该由他来开这个头,不开好头,其他考察团的人,怎么会品尝到这酒文化呢?
    祁从文率先走上前,装作和李亿不认识,但是却朗声问道。
    “李老板,我听唐诵书说,你这青梅煮酒有些典故,不如给我们讲讲?”
    考察团一听唐诵书的名字,顿时有些骚动。一个小酒馆,唐诵书怎么会来此,还听典故,这其中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李亿一听,就知道祁从文这是在提点自己。解释酒馆名字会落俗套,但是青梅煮酒的典故可不会。因为这可是照抄原文,无非是照着讲一遍。
    “行,既然考察团的老师有兴趣,我就给大家讲讲这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李亿顺势讲起了刘备与曹操煮酒论天下英雄的故事,听得众人是心生向往,对这青梅煮酒的兴趣,顿时增添了几分。
    待到最后一字讲完,祁从文带头鼓掌,乐呵呵道。
    “没想到李老板的酒还有这样的典故,这文中诸多人物,想来不是杜撰,如果能阅读整本着作,那更会使得酒馆名声大噪。”
    李亿算是听出来了,这分明是催更。想要看《三国演义》整本书?对不起,我还没有抽到。
    心里这么想,嘴上课不能这说,他也乐呵呵道。
    “有机会的话,可以添上几笔完善。不过现在,请饮酒再尝青梅。”
    “行,就依李老板,我也来尝尝这青梅煮酒的滋味。”
    祁从文说完跨过门槛,走到桌前,端上酒碗美滋滋的喝上一口。品味着浓烈的酒香乱窜,不禁感到心旷神怡。
    唐知君适时递上小碟青梅,这青梅煮酒,怎么少的了青梅?
    祁从文拿上一粒,沾了些细盐,放入嘴里这么一咬。
    酸咸烈香,惨杂在一起。喝了这么多年酒,这种复合型香味还是第一次评鉴到。
    这奇特的滋味,让祁从文不禁张开双眼,忍不住叫了一声“好酒!”
    考察团里有些酒虫,听到祁从文这模样,已经急不可耐了。谁不知道祁从文也是个爱酒之人,对酒充满了挑剔。能让他叫好的酒,那滋味一定不差!
    考察团人影涌动,有零星几人已经跨过门框,拿起酒碗,喝上一口吃上一粒青梅。露出了和祁从文一样满足的神情,口中也忍不住赞叹。
    有一有二就有三,逐渐地,那青梅煮酒的方桌前,就已经开始排队了。
    李亿看着这般模样,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喝吧喝吧,喝的人越多,我等会越厉害!
    随着排队的人越多,李亿干脆让喝了酒的人先进酒馆内休息,等所有人都喝完了,再来讲这三巡小酒馆的由来也不迟。
    在这之前,李亿不忘搭上祁从文的肩膀,悄悄的对他说上一句。
    “祁从文,论诗词文化,今天下英雄,唯君与我耳!”
    祁从文听着这话,先是一愣,然后连忙摆手道。
    “休要胡说,我不如你!”
    李亿也不管这说的是真是假,反正现在,他的诗词水平,已经和祁从文在同一水平线了。
    等会儿啊,就可以好好向所有人解释一下这三巡小酒馆的由来了。
    青梅煮酒,真好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