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真正的公权力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郡主是个乌鸦嘴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我真不是乌鸦嘴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第一序列八零小甜宝她有乌鸦嘴

    徐大鹏没有注意到萧云脸上的笑容,心中不由的感叹:
    这么多年来,萧总管一直都是他们这些人当中最忙碌的一个。
    不过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领导者,他再也没有感受到过彷徨和恐惧。
    食堂到会议室的距离并不远,萧云一行人没一会儿就来到了会议室。
    虽说离会议开始,还有一段时间,但是人已经来齐了。
    大家相处共事这么长的时间,彼此之间都有了相当的默契。
    相处的时候也就少了客套。
    所以萧云进屋之后,没有耽搁时间,直接说道:“我们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相信就算我不说,大家心里应该也清楚接下来的工作是什么。”
    听到这样的话,参会的人员都轻轻的点了点头。
    目前太平军所占领的区域,按照大明划分的行政区,基本上也只有登莱的土地是完整的。
    之后的工作肯定就是先将其他地区补全,否则太平军就会因为边防线过长而大大提高了防御成本。
    所以接下来,他们的工作重点就是将青州以北的区域彻底占下来。
    现在随着太平军实力的增强,周边的很多地方实际上已经在太平军的控制之下。
    大都和邹城一样,有钱人和大地主能逃的早就逃了,剩下的人也没有太多的抵抗意志,当然还有对太平军有期待的人。
    在这个时代,太平军本来也没有多少像样的对手。
    不过,太平军的战略意图本就不会止于东方这片土地上。
    虽然接下来的工作方向是明确的,但萧云还是在细节上做了不少的补充。
    在一番安排之后,他看向书政部的魏道元,问道:“对于接下来的工作,你有什么想法?有没有总结出更好的做群众工作的方法?”
    书政部和军队是太平军的两大核心,同时也是太平军内部稳定的基础。
    因此魏道元是除了萧云之外最忙碌的。
    这样一个既读过书、也从过军的人,非常适合这项工作。
    听到萧云的询问,他苦笑着摇摇头,道:
    “总管,哪里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说来也奇怪,这件事我们书政部也讨论过,可就是没有比你让战士们去村里买水更好的办法,那真是堪称绝妙。”
    “可那种办法也有局限!”萧云不会因为得到夸赞而失去理性。
    当时他带着骑兵营北上,挑选的都是在州县边缘、没有什么富户地主的村子,要是往里面走走,情况就会变的复杂。
    现在说起这个办法的局限性,魏道元的心里也是十分清楚的。
    不过情况即便再复杂,也是有办法解决的。
    毕竟这本来就是他的主要工作内容。
    于是他脸上露出笑容,道:“放心,这件事我已经有安排了,不会出岔子。”
    “嗯。”萧云点了点头。
    他对魏道元的能力还是很放心的。
    随着太平军的发展,萧云已经不可能事无巨细。
    当然,这不能算是坏事。
    太平军各部分的职能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证明萧云的努力没有白费。
    况且他也不会完全放手,现在还是有充裕的精力来掌控局面。
    将书政部的事情叮嘱完之后,萧云又从怀里取出一个书册,递给教育部的墨轩,说道:“这段时间我写了点东西,你这边先看看,觉得没有问题的话,就先让人在课堂上磨一磨,完善之后再交给书政部进行宣传。”
    穿越前,萧云并不善于写文章,穿越之后也是赶鸭子上架。
    好在在这个时代他经历不少事情,加上穿越前的广博见闻,才有了一些更深层次的理解。
    之前的“唯一论”是这样,现在的书册也是如此。
    不过写出来是一回事,至于有没有逻辑的漏洞,有没有忽视的问题是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的。
    而教育部管理之下的大学堂,就存在着一批聪明的年轻人,他们是最好的磨刀石。
    所以萧云才先把书册给墨轩。
    不过,这时候在坐的人中,最期待的要数法务部的墨湛。
    法务部是唯一论最重要的实践部门,因此作为部长,他对于唯一论的理解更深刻。
    从律法的角度来讲,唯一论之所以能成为立法之本,能实现万世太平的本质在于它将立法权从特权阶级的手中剥离出来。
    只要唯一论深入人心,人民的监察就会成为管理者的权力枷锁。
    在唯一论的指导下,任何社会管理者的决策和行为都必须有一个最合理的解释,一旦没有解释或者解释出现异议的时候,就一定有问题。
    肮脏只会出现在阴暗和不为人知的角落,阳光下的罪恶即便有那也是自投罗网。哪怕当事人是皇帝也不行。
    况且在这样的社会中,想成为皇帝也是不可能的。
    这就相当于将立法权转移到了人民的手中,再加上唯一论来保证立法的正确性,形成真正的社会公权力。
    虽然墨湛没有萧云那么广博的见识,但也能从更专业的角度理解。
    萧云没有注意到墨湛的异常,将书册的事情交代之后,就开始安排军事任务。
    这次要针对的区域并不只是青州北部,往南有日照、安东卫,往北到大清河。
    此时的黄河还远在河南,汇淮河入海,现在的大清河才是后世黄河的入海口。
    大清河虽然没有后来的黄河那样宽广,但也能形成天然屏障。
    所以他打算将大清河以东都占下来。
    不过靠近济南府的那一片区域,萧云暂时还没有考虑占领。
    因为在德州、济南一线上,太平军还有驻防点。
    而这条线是明军主要的行军路线,所以可以随时侦查明军的动向。
    若是现在占下来,大明的兵马调动就不容易被掌控。
    而且过不了多久就是秋收季节,萧云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节外生枝。
    反正这次的军事行动消耗的时间会更短,到时候再对付济南府也不晚。
    有了青州以北的大片平原区域,太平军的粮食储备会进一步增加。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了足够的粮食,才有可能进行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