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千叶山庄(十八)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郡主是个乌鸦嘴牧神记第一序列我真不是乌鸦嘴星空古路姬紫月

    “神灯”冲破阴霾,居高俯冲,在猎猎寒风中破空滑翔,宛如神兵天降,直扑上官风雨面门。
    谁也没发觉,千叶山庄竟然还藏匿“高人”。不仅瞒过皇甫云,回一铭,上官风雨三位强手,连总管司空剑冠都有点始料未及。
    他未曾想到危险关头,“神灯”会来营救。
    打理掌管葛府多年,司空剑冠对庄内大小事务,人员底细,生意状况等情况,可谓洞若观火,一清二楚。甚至谁睡觉会打呼噜,谁饭量最大酒量最好,他都了如指掌。
    唯独对“神灯”,他极少留意。
    事实上,“神灯”在葛家的资历比司空剑冠还老,岁数比葛玲玲更长。它一出世便追随葛寒灯身边,而且名字亦是老庄主所取。
    它?
    它当然就是“神灯”,葛老庄主饲养几十年的葵花凤头鹦鹉,葛家绝对的元老级人物。
    不!
    应该讲,“神灯”不是人,至多算物。
    会动的“物”。
    此鸟是葛寒灯早年游历山川大江时,曾泛舟途径洛水江畔。他在甲板上眺望江景,倏见头顶上方有只鹰隼盘旋,利爪间隐约可见,正捉着一只拼命挣扎的鹦鹉雏鸟。
    鹦鹉有灵气,通人性。竭力哀嘶一声,似向葛寒灯呼救求援。
    其声悲鸣,甚为可怜。
    葛寒灯闻听,不禁动了恻隐之心,随手摘下背上弯弓,一箭射落鹰隼。旋即足蹬船板腾身飞纵,凌空伸手救下幼鸟捧在掌中。
    那鹦鹉得救后,亦不惧怕人,在其掌心蹦蹦跳跳。忽开口两句:洛阳城外不眠客,千叶似锦正盛时。
    葛寒灯顿感惊奇,心中大喜,对其爱不释手,故悉心豢养。他忖度此鸟乃上苍神启,老天指引前途,自己名中有个“灯”字,遂为鹦鹉取名“神灯”。
    自此,他便定居洛阳,自诩“不眠山人”创建千叶山庄。后葛夫人为其诞下一女,不知为何总哭闹不止,任谁哄之均束手无策,徒劳无果。
    “神灯”闻听哭声,便喙衔铃铛飞到女婴身边,摇铃安抚。
    铃声起,啼哭止。
    女婴遂笑,音如银铃。
    葛寒灯与葛夫人愣神片刻,啧啧称奇,便替女儿取名葛玲玲。
    三年后,千叶山庄在洛阳实力逐强,根基渐固,许多江湖人士纷纷慕名来投,却依然被“不愁门”压上一头。
    皆因林凤公麾下有两员强将:池散木与游卧农。
    二人才兼文武,善谋善断,使得林府声势蒸蒸日上,林凤公因此志在掌局洛阳,名震武林。
    反观葛寒灯,无人可担起大任,挑起大梁,难与林家一争锋芒。
    直至一日,有名落魄剑客流落至此,前来投奔。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模样穷困潦倒,却身负一柄擦得一尘不染的巨剑。
    葛家仆人见其邋遢,便呵斥驱赶。落魄剑客一言不发,蹲坐门前石阶不走。几名庄客见状大怒,认定是来寻衅找茬的泼皮,抄起棍棒就打。
    剑客亦不起身,静坐似钟,稳如磐石,庄客们手中兵器竟沾不到他分毫。
    如此情形,招来大批葛家武师围攻。剑客处变不惊,剑未出鞘,单凭右拳连败葛家十一名教头。
    这一闹,惊动庄主葛寒灯出门探究。他一眼认出那柄剑乃战国神器“八荒名剑”中的“巨阙”,又观剑客衣着虽粗陋破旧,形貌却器宇不凡,料定其定深藏不露,绝非俗辈。他立刻喝止众人,并大开庄门,亲自降阶相迎,又在内府设下酒宴款待。
    宴席中,得知剑客叫司空剑冠,孟州河阳县人,家境贫寒,双亲早亡。父亲行伍出身,临终前嘱咐其老宅院墙东角埋有一柄古剑,一本着名“大泄神功”的武功秘籍。望其勤修苦学,日后能有一番作为,可以光耀门楣。
    司空剑冠遵循父命挖出古剑,学成后踏足江湖。初期虽击败过不少名家高手,掌门宗主,却依旧默默无闻,冒不出头。
    不是每个有本事的人,都能在江湖上有所成就,出头人地。
    怀才不遇,鲜有作为者,比比皆是。
    江湖事也讲机缘,天时,地利,人和,不可或缺。
    渐渐的,司空剑冠人疲了,心倦了。斗志消磨殆尽,日益消沉。他权衡再三,决定寻个安顿之所,即使不能一展才华,也就虚度余生作罢。
    两人相处月余,英雄相惜,相见恨晚,不久择日焚香拜把,结为兄弟。
    千叶山庄有了大总管,洛阳城多了司空剑冠,与“不愁门”势均力敌,并称二府。
    当年葛寒灯绝境中,救下“神灯”。如今葛家危亡之际,“神灯”展翅而出,冒死来救。
    万物皆有灵。
    何况是神灯。
    它也懂知恩图报。
    遽然间,上官风雨惊诧万分,猝袭自己的不是人,而是只鹦鹉。
    鸟不似人,动物的进攻方式:简单,纯粹,干净利落,甚至有时勇猛异常。
    “神灯”迅疾如风,利爪似钩,直挖其双目。
    快,准,狠,冷酷无情,完全不逊于沉着老练的战士。
    上官风雨亦是老江湖。
    他反应奇快,赶紧抬肘横格,护住罩门。可另一只扼住葛玲玲喉咙的手掌,被“神灯”坚硬的嘴猛啄一记,痛得他撒手松开。
    “神灯”一击得手,旋即双翅一展一拢,似两面雪亮的剪刀,切向上官风雨脖子。
    只见,厚厚的羽翼下夹藏有薄薄的铁片,锋锐无比,且极难察觉。倘若毫无防备,被其一切,咽喉必然割开。
    幸亏上官风雨不仅身怀绝技,手里还有绝活。
    一把“活”算盘。
    上官世家隶属三大奇门,阵法与兵器配得上一个“奇”字。
    他的“如意算盘”,由九十一道机关打造而成,灵活多变,诡谲难防。
    倏地,“格楞楞......”一阵急响,葛玲玲手腕上的枷锁松脱。眨眼间,闪电般拆分折叠,组装成一个四方铁笼罩向“神灯”。
    上官风雨单手提拎,笼圈上的黑白算珠上蹿下跳,嗡嗡作响,犹如巡逻的守卫。
    宛若一座监狱。
    “神灯”立刻被困住,它冲不破笼子,受困其中。
    它成了囚鸟,却解放了别人。
    蓦地,葛玲玲一翻腕,金光疾闪,衣袂内打出三枚金叶子,飞射上官风雨“迎香”、“期门”、“曲池”三处要穴。
    这一突变,令上官风雨陡然失色。
    他先前明明封了葛玲玲穴道,所以才放心解开“如意算盘”。
    可是......葛玲玲双手行动自如,还能反戈一击。
    难道......她的穴道已解开?
    是谁?
    司空剑冠?
    不可能!
    葛玲玲自己?
    更不会!
    方才除了那只该死的鹦鹉,就没有其他人靠近过。
    莫非是......鹦鹉?
    它解的穴道?
    “神灯”是只聪明的鸟,灵气十足。葛寒灯饲养,训练多年,不止通人性,更耳濡目染略懂些武学技法。
    在“神灯”啄伤上官风雨手背时,趁对方慌神片刻,它用爪子顶开葛玲玲受制的穴道。
    飞叶袭来,金光闪闪。
    上官风雨转动手中铁笼,三枚白珠“咻”的弹出,撞落金叶子。同时,七枚黑珠犹如黑蜂蜇刺,反打葛玲玲七大要害。
    一攻,一守,反击,再反击,只在瞬息万变间转换。
    显然,上官风雨杀心已起,出手已全然不顾葛玲玲生死。
    但他的杀招,却被挡下。
    一柄硕大,宽厚,古旧的剑鞘像一扇屏风横在葛玲玲身前,“呼”的转了一圈剑花,旋起的罡风,将七颗黑算珠悉数弹开。
    正是司空剑冠的兵器:“巨阙”。
    但剑不在鞘内。
    他已拔剑。
    神剑出鞘,隐隐有钟磐之音,仿佛蕴含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
    当今武林,无人亲眼目睹过此剑。
    此时,此刻,此地......“巨阙”剑真容终于现世......
    究竟是把什么样的剑?
    不过,在场之人谁也没瞧见,谁亦不知道。
    事实上,欧冶子铸造的这把绝世名剑,长年历经战火杀戮,不知何时就已损坏残缺。
    司空剑冠挖出“巨阙”后,鞘内空空荡荡,剑身已毁。他颇为费解,为何父亲传给他的是柄残剑?
    “巨阙”有鞘。
    无剑。
    司空剑冠拔得不是剑。
    是气。
    无色无形的气。
    有实有劲的气。
    剑鞘里的气,没有锋芒,却锐利无比。
    这是剑气。
    司空剑冠苦练的“大泄神功”,是门炼气的内功心法。此功将体内真气通过后背气穴,注入剑鞘之内掩藏,并炼养成无坚不摧的剑气。
    缺憾是每次发动,气并非无穷无尽,需重新炼藏,且损耗自身真元,不得频繁使用。
    葛玲玲受制,司空剑冠不敢擅动,何况回一铭与皇甫云盯着他。
    “神灯”属奇兵,出奇远未制胜,亦未改变局势。葛玲玲即使恢复行动,仍不是上官风雨敌手。
    但它制造了混乱,对于弱势一方来讲,乱才有转机,更能出战机。
    战机一瞬,生死亦是一瞬。
    那一刻,司空剑冠迅疾动手,抛出剑鞘护住葛玲玲,替其拦下上官风雨七枚夺命算珠。
    他剑鞘离手,剑柄仍在掌中。
    他拔出剑气,挥动剑气,飞斩上官风雨。
    这一剑是他毕生所学之精髓,半载勤奋之成果。
    当年葛寒灯逝世,他曾经的左膀右臂之一公输猿犬便生二心,率众叛变。
    公输猿犬是“千叶山庄”招揽的另一员强助,他凭借“八九玄功”,一条“阴阳水火棍”在京西路武举比试中九战九捷,一举夺魁。
    论武功,连洛阳两大巨擘葛寒灯与林凤公,均无必胜把握。
    司空剑冠亦然。
    当时,他身负重伤,可谓险死还生,紧急关头才觅得公输猿犬一处细微破绽,一剑将其斩杀,成功平叛,稳住大局。
    剑气出,必杀之。
    上官风雨的下场,可想而知。
    蓦地,一蓬鲜血在半空炸开,犹如一团红雾极速膨胀,旋即又化作无数细小的红珠,纷纷攘攘随风散落,仿佛天际飘来一场凄惨的艳雨。
    只见,上官风雨被拦腰斩断,一截为二。那张僵如土,硬如铁的方脸上,闪过一丝不可置信的表情。
    他随即吐出人生最后一句话,自己的临终遗言。
    “好剑法!”
    余音未止,铁笼应声而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