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进退之道1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第一序列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抗战从民兵开始独断大明郡主是个乌鸦嘴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我的游戏副本是三国

    其中“国官”是协助处理代国封疆事务的幕僚,“府佐”是协助处理中枢内阁事务的幕僚,都属于公事方面的参佐。
    而“亲事”、“帐内”、“防阁”等,则属于私事方面的供职。
    这些参佐、供职人员多达千人,“并依旧给”意谓,这上千人的薪资,依旧由国家给付。
    尤有甚者,“患若小瘳,每三两日至门下中书平章事”,这表示皇帝依然将李药师视为宰辅。
    盛唐直至后世,如果不加“同平章事”、“平章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职衔,纵使位居台阁,也不算是真正的宰相。
    而〈加李靖特进制〉,实是这些职衔的滥觞。
    然而,李药师在人世间的职责,尚未悉数完善。
    不过半月之后,他又即将复出,远赴冰川高原,继续为大唐开疆拓土。
    大唐荡平突厥之后,边境只是暂归平静。
    颉利可汗全盛时期,自己居于碛口,四方另有八设。
    其后薛延陀兴起,突厥北方三设中的延陀设首先遭到攻灭,不久欲谷设、拓设也被击败,两人先后率部往西奔逃。
    隋末唐初的“突厥”一般单指东突厥。
    后人称为西突厥的地区,当时政治势力并不稳定,而是阿波可汗后裔与达头可汗后裔两个派系的竞争与结盟。
    唐高宗显庆年间,苏定方平灭西突厥之后,大唐在其故地设置昆陵都护府与蒙池都护府,两府辖区基本上与先前阿波、达头两个派系势力的领地相互对应。
    隋炀帝大业七年,达头后裔射匮可汗得到大隋暗助,击溃阿波后裔,成为西突厥的大可汗。
    贞观元年原本欲与大唐和亲,却遭颉利阻挠而未能成真的统叶护可汗,即是射匮之弟。
    而贞观二年将统叶护暗杀的莫贺咄可汗,则是阿波后裔。
    其后统叶护之子肆叶护可汗击败莫贺咄,却又发生内乱,肆叶护逃往康居。
    正值此时,欲谷设、拓设遭薛延陀击败,往西奔逃。
    拓设即是阿史那社尔,他取下内乱中的西突厥,自立为都布可汗,至贞观九年入唐。
    欲谷设则先去到高昌,再去到中亚,于贞观十二年自立为乙毗咄陆可汗,其后兼并诸部,成为西突厥的大可汗。
    此乃后话,且说……
    贞观四年,日本舒明天皇首开遣唐使之例,派遣使者入唐。
    次年李世民遣高表仁持节,随遣唐使船队出使日本。
    高表仁是隋代尚书左仆射高颎之子,他在当年十月抵达日本的难波津,亦即今日的大阪。
    当时日本派出船队三十二艘,悬彩旗、奏鼓乐,在江口盛大欢迎。
    高表仁却要求“天皇下御座,面北接受唐使国书”,日本王子不允,双方争持不下。
    结果高表仁没有宣读朝命,愤然归国。
    由此可见,大唐纵使荡平突厥,大唐天子纵使成为天可汗,仍然难以震慑东夷。
    贞观五年四月,灵州斛薛部落叛变,李道宗将之击破。
    贞观六年至八年,南方獠人屡次反叛,均为当地官兵平定。
    而吐谷浑,先在贞观六年三月进寇兰州,为当地官兵击退。
    及至贞观八年,其可汗慕容伏允遣使入贡。
    使者尚未离开长安,吐谷浑竟出兵大掠鄯州,扬长而去。
    李世民遣鸿胪丞赵德楷出使究责,饬令伏允入朝。
    当时伏允年事已高,国政多委于其宰相天柱王。
    这种一方面遣使入贡、一方面出兵寇掠的手法,便是天柱王的权术。
    此时天可汗饬令伏允入朝,他称病无法前来,只为其子尊王请求和亲。
    李世民应允,令尊王入朝亲迎。
    尊王又不来朝,于是婚事作罢。
    吐谷浑不但屡次犯边,更扣留赵德楷。
    李世民先后十余度遣使究责,又召见尚在大唐的吐谷浑使者,亲自晓谕侵犯天朝上国的后果。
    虽然赵德楷终究得以归国,但吐谷浑却继续寇掠兰州、廓州。
    这终究让大唐天子忍无可忍,决定施予惩戒。
    他以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为西海道行军总管,向吐谷浑进军。
    段志玄与李世民同年,两人乃是总角之交。
    他曾随李世民讨伐薛举、刘武周、王世充,非但是一位骁将,更是玄武门之变中的功臣。
    这年六月,段志玄率军出兰州、廓州,击破吐谷浑。
    又向西追奔八百余里,不但越过青海,也就是今日的青海湖,还继续西进三十余里。
    这里已接近草原的尽头,再往西便是盐泽沙碛。
    段志玄来到当地,只见闲闲牧马,点点牛羊,吐谷浑大军的踪影,早已消失在苍莽天地、巍峨大山之间。
    而当地地处高原,许多唐军已出现晕眩、厌食等症状,段志玄只得班师回朝。
    接下来的数月,吐谷浑倒也安分。
    然而这年十一月,李世民允准李药师辞禄避位之后,不过短短十六天,吐谷浑进寇凉州的军报,便已传抵京师。
    可说吐谷浑一旦得到大唐军神引退的消息,旋即兴师犯境。
    同样在这十六天内,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使者抵达长安。
    该国在此之前,不曾与中土往来。
    吐蕃位于吐谷浑西南,也就是今日的西藏高原。
    这带地区原本分布诸多部族,至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论赞,征服临近诸部,同时任用贤能,改革内政,带起吐蕃壮大。
    然这却造成其内部既有贵族势力的不满,将囊日论赞毒杀。
    松赞干布平定叛乱,继位赞普。
    他听说突厥、吐谷浑都曾与中土和亲,于是也遣使请婚。
    李世民虽然并未允准和亲,只遣使慰抚,但是这次通使,却让天可汗意识到这个高原国家的强大。
    根据吐蕃使者的描述,松赞干布正值壮盛,武勇有略,四邻咸服。
    这样的国主,必有继续开疆拓土的雄心。
    而吐谷浑,就在吐蕃东北。
    日后无论两国连手,或一国取下另一国,对大唐都将形成莫大的威胁!
    尤有甚者,由大唐通西域,仅有河西一线之地。
    如果不能维持这带道途的平静,就无法活络大唐与西域之间的往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