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旧日风波

推荐阅读: 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牧神记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郡主是个乌鸦嘴第一序列星空古路姬紫月最是光阴留不住

    第342章 旧日风波
    宇宙的魅力或许在于浩瀚。
    而渺小脆弱但又坚固顽强是生命的魅力。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野草只是生命文明的一个缩影。
    熊熊烈火,对它们来说并不亚于星球爆炸。
    但它们总能在下一个春天重新在灰烬中重生。
    陨星生命文明在陨星爆炸之后并没有消失。
    残存一部分陨星人在火星上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复苏。
    ……
    即便再大的创伤也会被时间的刷子抹平。
    就连一个生命文明的陨落也躲不过时间的冲刷。
    ……
    30多亿之年以后。
    火星上早已经是已经重新建立起了新的文明。
    延续进化了30多亿的金属冶炼技术早在火星上如火纯情登峰造极。
    一座一座形状各异的金属建筑遍布全球。
    地铁网络遍布整个地下,天上也有航天器在不停穿梭。
    但有的科学技术,失去它可能只需要一瞬间,而重塑它,可能需要几十亿年。
    一开始,陨星文明的地下城里继承下来的技术基本上都是金属冶炼这一套。
    因为当时火星建设队的人员知识水平其实非常参差不齐,很多都是上一辈的建设团队的子女继承下来。
    早在陨星没有发生爆炸之前,在“行星推动计划”大获得成功之后,“火星移民计划”就基本上处于了被搁置的状态。
    在当时陨星即将远离太阳坠入太阳的末日时机,“行星推动计划”和“火星移民计划”原本是在同一个级别上的“救世计划”。
    甚至,“火星移民计划”那是要比“行星推动计划”受到的青睐要高得多。
    因为当时没有人能够百分百保证“行星推动计划”能够成功,甚至当时还有很多知名物理学家认为整个方案的力学逻辑上都存在极大地漏洞。
    他们不认为建个巨大的发动机能够推动行星。
    虽然那个发动机的面积是当初的整个帕尔尼帝国。
    这对于渺小的陨星人来说已经是十分庞大的。
    但是,就算是帕尔尼帝国那也只不过陨星赤道南北回归线上的一小块地方。
    这和整个陨星相比,就好比是一个篮球和篮球上的打针孔。
    不存在能够推动整个星球的能力。
    ……
    当时这种言论搞得陨星人心惶惶。
    ……
    而当时反观“火星移民计划”,那已经是相当可行的方案了。
    桑博教授当时第一次将三名宇航员送上火星的时候,原本是抱着他们必然会牺牲在火星上结果去搞的。
    三名宇航员在出发之前,甚至他们的英雄悼辞都已经写好了。
    但这三名宇航员却在火星上成功生活了小半年。
    虽然是靠着飞船上的生态系统硬撑,最后被解救的时候身体状况也都很堪忧,但他们确实活了下来。
    这是当时萨斯教授为什么想到要公布世界末日的基础。
    因为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让桑博教授开启“火山移民计划”。
    尽早开启计划,整个陨星资源越能尽早集中起来,将火山上的生态城建设得更大更好。
    在陨星坠入木星之前,拯救更多的陨星人。
    虽然,在这个计划之中,活下来的陨星人一定是少数,和陨星一起奔赴末日的陨星人会是多数。
    但总比没有任何办法,需要整个陨星文明全部葬送得要好。
    只是萨斯教授倒是没有想到,桑博教授提出了“行星推动计划”。
    不过,当时作为指挥一把手的萨斯教授,在三大救世计划同时执行的过程之中,还是极力将桑博教授安排在了“火星移民计划”之中。
    而没有让他去执掌自己提出来的“行星推动计划”。
    很显然,在当时看来,三名宇航员成功生还的案例给予了“火星移民计划”非常重要的可做操行依据。
    也就是说,当时的“三大计划”之中,最具有可实施性和成功概率最高的就是“火星移民计划”。
    很多社会高层也都十分清楚地看好了这个计划。
    世界各界精英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力捧“火星移民计划”建设。
    其目的无非就是想要一张去往火星的船票。
    好在陨星在到达末日之前,有机会登上火星。
    ……
    那些平民自然也不是傻子,早就看出了他们的嘴脸。
    骂她们是“逃亡派”,“精英犯”。
    甚至,还爆发过激烈的武装反抗。
    当然,很快被镇压了。
    各国政府首脑不得不出面解释,发表类似“没有逃亡派,都是为了文明永续”这类的发言。
    甚至,为了公平。
    他们还提出了随机抽签获取登陆火星权益的说法。
    甚至,他们都已经公布了抽签的具体方法和细节,甚至在互联网上搭建起了透明公开的互联网抽签平台。
    说,只要火星地下城一建设好,就立刻开启抽签。
    但实际上,在伊卡娜群山高山炮发射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之后,每次发射的火箭之中,80%的依然是社会精英。
    就连当时的伊卡娜皇族公主穆珊也例外。
    如果“天黑看不见我”没有成为穆珊的男友。
    估计他都没有上火星的命。
    ……
    当时,陨星民众们知道那些火箭里只装精英之后,愤怒地他们直接全力罢工,甚至集体登上山峰,堵在发射口上阻住火箭的发射。
    在陨星上整整闹腾了将近两年。
    当时还是有一位演讲家解围。
    说“你们为阻止他们而罢工,放弃开发‘行星推动计划’那等于把自己自救的方式也放弃了。”
    “因为‘行星推动计划’是陨星所有平民自己的自救方式。”
    “想干扰‘火星移民’可以,但不能耽搁‘行星推动计划’的进行。”
    ……
    民众们觉得有道理,于是就很快回到了工作岗位。
    动乱也就渐渐平息了。
    但有些东西,是会永远被埋在心里的。
    ……
    直到“行星发动机”实验成功。
    民众们发现“自己”成功了,末日解除了,心里的一些阴霾才稍稍退去。
    而这时候,陨星得救了,不光末日不在了,“大降温”也没有了。
    甚至肉眼可见的逐渐恢复到了神话之中的“九州时代”。
    这之后,“火星移民计划”就仿佛变成了一个笑话。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