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人微言轻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机床小匠我能复制一切技能我快亏成麻瓜了很纯很暧昧我的系统是日记本吾唯混沌我的系统异能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我知道末世将至直播传承武道

    第340章 人微言轻
    弱小和无知不是文明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陨星几乎所有人都沉浸在了前辈设计的“行星推动器”的伟大之中。
    这一项由一代人花费心血设计,一国民众牺牲自己的国土,将近三代人不停辛勤工作铸就的伟大工程让整个陨星人误认为自己拥有的掌控行星的能力。
    傲慢的年轻工程师们在设计给火星输水的时候,竟然忘了水对行星发动机影响。
    这种致命的错误就犹如修建一座百层的大厦却忘记了设计电梯。
    两颗行星在无限接近的时候,陨星上的水作为流体更容易受到引力的影响而流向火星。
    但为了不让火星坠入到陨星之中,火星的推动器肯定是面向陨星这一面的。
    也就直面大量水涌入火星的那一面。
    在这种情况之下,行星发动机势必遭受水柱的直面冲击。
    这是一个极为低级的错误。
    却出现了两个行星的近距离接触上。
    但错误有时候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而陨星人对这个错误付出的代价是失去了整颗陨星。
    其实,陨星每次启动“行星推动器”的时候,都会引发整个陨星的整体地震。
    而陨星虽然是颗行星,但也只是个实心的球体。
    当初陨星航天物理天才桑博所想利用地核物质喷发来推动行星运动改变行星轨道的想法在那个陨星正在被木星引力的牵引的之下走向灭亡的时期固然是绝顶高明的想法。
    但这个宇宙之中凡事都具有两面性。
    “地核喷发推动行星”的做法并不是没有它的弊端。
    而且,这种弊端还是相当显而易见的。
    首先,频繁的地震就是其中最为显而易见的一项。
    这是当时陨星人不得不从地下文明迅速转回地上文明的原因。
    当然,当陨星上的冰雪全部消融之后,地震时常引发的海啸也是常见的灾难。
    不过,当陨星人看到自己的星球恢复到远古神话状态之后,兴奋感冲昏了他们的头脑。
    一百五十个陨星年的“大建设时代”遗留下来的“重型机械”审美,让他们很快在地面海拔的高处建立起了钢铁一般坚固的城市。
    毕竟那些动工用的大型机械都是现成的。
    虽然历经一百五十多年,重型机械的生产制造一直都的进步从未放松。
    这些“钢铁城市”不怕地震,也不怕什么海啸。
    对于人口当时只有大约还不到四亿的陨星人来说,人人都可以在陨星上过得很安心。
    但还是有地质学家提出了问题——我们的陨星正在变得更为脆弱。
    根据那些地质学家在群山之中考察,发现群山之中出现了很多潘横交错的裂缝。
    这些裂缝宽的有的直接成了大裂谷,窄的也有好几米宽。
    最明显的就是昔日的伊卡娜群山高山炮发射基地。
    早在几十年之前,就因为出现这些裂缝而不得不放弃投入使用。
    好在,陨星人已经研制出更为先进的燃料,直接不用山炮发射也不会有太高成本。
    所以,群山高山发射炮的停用并没有对陨星文明的科技发展造成多少阻碍,也就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
    相反,他们将那些群山开发成了旅游景点。
    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
    几乎是每个陨星人都会去打卡一番的网红地。
    讲解员也只会给年轻的陨星人讲述这里曾经的辉煌。
    讲述如何利用群山作为炮筒发射火箭。
    如何在当时节约成本。
    当时建设这些群山发射炮工程量有多大。
    期间遇到过多少困难。
    前人又是怎样一一咬着牙解决的。
    整个讲述的过程都在歌颂前人的伟大智慧与辛勤勇敢。
    但他们不会讲述那些裂痕是什么。
    只有偶尔几个地质学家会在意。
    但在陨星的“行星推动时代”,地质学家是极其人微权轻的一批人。
    他们就算用证据证明了陨星整个都在变得脆弱又如何?
    就算他们证明“行星推动器”每次运行,平均损失10吨地核物质会对陨星整个实心球体产生怎样不可修复的恶劣影响又如何?
    就像他们形象的将陨星比作一个人,把地核比作这个人的心脏。
    把每次开启“行星推动器”比作在这个人心脏上直接开口放血,又能怎样?
    在所有陨星人都沉浸在“行星推动”缔造神话生活的美好之中时,他们提出这样思想的人都是反动派。
    在正在收获“行星推动”给陨星带来利益的时候,人们选择了忽略和漠视其中的不良影响。
    就像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人们往往忽略污染的治理。
    陨星文明也是奉行着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社会原则。
    但少数服从多数并不见得就是正确的。
    如果,三十年前,那位地质学家在陨星科技联合会议上提出“终止行星推动计划给陨星一个恢复期”的提议有人重视一下,估计陨星最终不会落得一个四分五裂的下场。
    当时那位地质学家的发言甚至都没有讲完,就被几个负责行星推动的科学家给打断了。
    甚至还被冷冰冰地嘲讽,杞人忧天。
    说陨星是多么庞大的一颗星球,每次10吨地核物质就犹如从牛上拔一根毛。
    根本不会像他说的是在心脏上放血。
    他们认为那名地质学家一定加入了什么宗教,有什么别的目的。
    所以,那名地质学家被当场带离了会场。
    ……
    一次一次的“行星推动”。
    一次一次的“全球地震”。
    一次一次的“动脉放血”。
    其实陨星早已经不堪重负。
    当这次陨星上的行星推动器被涌向火星的水倒灌回来之后,直接堵住了推动器的地核喷发出口。
    这就像火箭在发射的时候,底下的喷射口被堵住了一样。
    而中间的部分依然在反应。
    这样产生的高温高压环境,将很多物质都电离开来。
    发生了巨大的链式核反应。
    这对于本来就已经变得脆弱不堪的陨星来说无疑是无法承受的。
    那一瞬间,那些群山之中的裂痕迅速膨胀开来。
    里面放出地核物质喷发时才会涌现的金光。
    而这次,这些金光不再只是在陨星的行星推动器上,而是在陨星的四面八方。
    整个陨星轰然爆炸。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