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宝县刘子聪

推荐阅读: 东晋北府一丘八牧神记最是光阴留不住末世:只有我不被丧尸攻击九天武帝萧叶柳依依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周玄机姜雪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大楚最强姑爷明朝镇妖使

    锣声响起,众考生入座,很快空着的座位都坐满了。
    一眼望去,黑压压一片,弄得比文举考试是阵势还要大,此次文举,可能是安定府有史以来考生人数最多的一次。
    主考官夏商周坐在高座上,俯视着众人,看着纷纷正襟危坐的考生们,高声说道:“今天是此次武举的最后一场,望尔等用心作答,莫要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否则赶出考场。望汝等超常发挥,顺利中举。”
    之后,官差就将考卷一一颁发下来,考生们开始研磨,不一会儿就有人开始提笔写了起来。
    刘安也是一样,他先是不慌不忙的打开考卷看题,咦!这题六妹妹曾经出过!没想到啊,这六妹妹还会估题!
    刘安不知的是是,当他还在学堂里读书时,刘璐就已经开始做准备了。
    他哪里知道,刘璐查阅了多少书籍,又翻看了多少历届武举的试题呢?每次遇到疑问她都会请教李为正,可怜的李师傅几乎都被她问哭了,他只是最了解各大世家的隐私,对考题也很陌生啊。但好在,他熟知各个考官的好恶,多多少少都会给刘璐一个提示。
    而刘璐恰恰是从这些人的个人习惯入手,然后分析他们的好恶,从而才能估计他们会出的题目。为此,刘璐从他身上“榨取”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其中当然少不了安定府沈郡守和夏都尉的好恶,因为这俩人一个是这里的顶头上司,一个是这次武举主考官,他们可能不会直接出题,但是他们会决定考题的大方向,而那些出题的夫子们也得附和这俩人的观感,是以才有押对考题的情况发生。
    这让刘安心下大定,他熟练地磨好墨,拿起笔,顺畅的写下答案,就连字迹都比平素工整了许多,毕竟他才做过不久,印象还很深呢。
    刘安写得认真,可考场里却有不少人在看着试卷发呆。这是什么题,从没听说过,更没见过,怎么答?
    如果大家文才都那么好,干嘛还费心费力的习武啊,读书不是更轻松吗?他们就是因为不喜欢读书才习武的,可到头来还是逃不掉文试!老天啊,这不是整人呢吗!
    于是,夏商周就看到很多人在底下如坐针毡的,不是咬笔杆,就是抓头发,有的干脆趴在桌子上睡了,口水流了一桌子不说,竟然还打起了呼噜!
    这让考官们无不摇头叹息,要不怎么有人管武官称为莽夫呢,就是因为他们没文化,而且还会经常不注意场合的失仪!
    这些能够在这里监考的,哪个不是经过科举考试的举人或进士,哪一个不是饱读诗书之辈?看到这些人现在这副模样,能看得惯才怪呢,简直就是有辱斯文!
    于是,那鼾声最大的考生被官差赶了出去!这才吓得其他人都不敢那么放肆了。
    于是,大家都似模似样地写了起来,管它对不对呢,别闲着,万一再睡着了怎么办,还不如忙起来呢。
    而刘安做完一道题后,就吃了几块牛肉干,喝了几口凉茶,然后又精神饱满的继续作答,让高台上的考官们暗自点头,总归还是有会答的。
    当锣声响起时,刘安早就答好试卷了,就连考蓝里的肉饼、牛肉干和凉茶都一扫而空了,习武的人饭量都好,而刘璐准备的东西还都是按照他的口味做的,所以,刘安吃得很开心。
    然后就是交卷出考场。
    贡院门口,老刘家众人早就等在大门口了,刘安一出来,就被眼尖的刘柏看到了,然后他就张开双臂大声的喊了起来。
    此时,他依然坐在了小厮的脖子上。
    “三哥,出来了!三哥,这边!”刘安当然不用人扶了,他几个大步就来到了众人面前,咧开嘴大笑起来。
    大家一看他这副德行就知道他应该答得不错,于是,也不问他,直接上车回家,在外面还是低调些好,有事情回家再说。
    武举文试的阅卷工作可比文举简单多了,考官们的动作很迅速,一个晚上考生的分数就出来了,最后核算总成绩也没有那么复杂,直接将内场和外场的分数相加,排名自然就出来了。
    第二天下午武举结果就出来了。
    进行排名的时候依旧是根据编号,考官们此时还是不知道考生们名字。但表现杰出的几个号码。大家还是有印象的,比如三十二号,考官们就特别关注他的文试成绩!这人外场成绩不俗,如果内场也不错的话,明年的武进士考没准还能够在京城大放异彩,为安定府争光呢!
    武举相对来讲是比较透明的,也是很公平的。毕竟不管是“射”、“御”,还是兵器较量,成绩都清清楚楚在那摆着呢,这做不得假!
    于是,武举的十名考官仅仅用一个上午是时间,就已经全部排名完毕。然后,再大家的共同见证下,打开已经蜡封的箱子,取出编号名册。
    将排名上的一个个编号,变成考生的名字。
    很快,榜单出来了。然后,大家齐齐地看向了排名第一的三十二号,宝县刘子聪,全场静寂无声!
    这时,有人想起了上次文举时的新晋举人刘子和跟刘子谦,这次武解元是刘子聪,难道这三个人是一家的?
    “又是老刘家!”一个考官发出了一声惊叹,这位考官是安定学堂的院长王山水,他对老刘家的这几个孩子都非常熟悉,这几个孩子都曾在安定学堂就读过。刘子和跟刘子谦考过童生后就转去天海书院就读了,那里的资源更好,而刘安则一直留在了安定学堂,以他的成绩很难考入天海书院,而且他立志武举,也不需要那么高的文才,在安定学堂就够了。
    因为,刘永亨的关系,王山水比较关注刘安,对他在学堂里的情况很了解,知道他武艺不错,但读书方面也就不上不下的,可是,没想到在这次武举中竟然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他心下大喜,因为这是他的学生,出自安定学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