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章 【不如我们从头来过】
推荐阅读: 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 三寸人间、 重生再嫁皇胄,我只想乱帝心夺凤位、 空间农女:弃妇再嫁高门、 我知道末世将至直播传承武道、 再嫁高门、 婚然心动:前妻再嫁我一次、 再嫁谢谢余生有你、 机床小匠、 我的系统异能、
第126章 【不如我们从头来过】(求订阅)
随着放映厅的灯光暗下来,观众的目光也都放在荧幕上,大荧幕上出现了辛子维星光向上公司的片头,紧接其后便是两张护照翻过的镜头,接着便是片名《春光乍泄》。
镜头继续,伴随着背景音,裴玦饰演的何宝蓉躺在床上,抽着烟,看着床头的那一盏灯。
床头是那盏转动的瀑布灯,在墙壁上倒影出波光粼粼的光之倒影,一场镜花水月的故事,由此上演。
“黎尧慧,不如我们从头来过?”
在何宝蓉的这句台词后,镜头落在了颜季佳饰演的黎尧慧身上。
不过很快,原本是彩色的色调,变成了黑白色调,这一个转换让观众很是意外。
哇哦,居然是黑白开场!
更意外的还是开场两人那一场戏,没想到一开场便是如此直接的戏份。
观众们同样也很惊讶。
严徵看着荧幕里面的颜季佳和裴玦,心里不禁有些佩服,如此牺牲,即便是让她来演,她也不行,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荧幕形象,更重要的是她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一关。
“不如从头来过,是何宝蓉的口头禅。”
“我承认这句话对我来说很有杀伤力,我和她在一起很久了,中间也分开过,可是每次听见她这么说,我总会跟她再走到一起,为了从头来过我们离开港岛,两个人走着走着来到阿根廷……”
这是黎尧慧的旁白,伴随着黎尧慧的讲述,观众也知道了这个故事为何开始。
何宝蓉与黎尧慧两人是一对同行的人,两人同往阿根廷游玩,何宝蓉从地摊上买回一盏旧台灯,灯罩上的那条瀑布令两人心驰神往,最后两人得知那是伊瓜苏大瀑布,于是相约一起去寻找,却因为迷路逗留在了布宜诺斯艾利斯。
好景不长,何宝蓉嫌黎尧慧太过沉闷,厌倦了这样的生活,在旅途中一言不发地离开了黎尧慧,消失在马路边的旷野中。
故事讲述,看似很简单的情节,但是观众却被电影给吸引了,因为整个画面有着强烈的印象派、感观化,手持摄影风格放大人物情感的外化体现。
更重要的是手持镜头与生俱来的临场感也拉近了观众与这两位女主角情感距离,透过极富感染力的镜头,观众仿佛成为了这对同行生活点滴的旁观者。
除了情绪,放映厅里面的观众似乎都能够感觉到镜头里面的呼吸。
一个定格镜头,两人分开,观众在这一刻看见的是何宝蓉离开黎尧慧,但是影评人却看出了一丝不对劲,因为他们能够清楚地看见在画面中黎尧慧完完全全地遮挡住了何宝蓉。
谁在原地,谁在离开,似乎一目了然,但也许真正离开的是黎尧慧。
这段关系,似乎注定了黎尧慧“强势”过和何宝蓉。
也就是在这里,那个大瀑布第一次在影片中出现,伴随着音乐声响起,以鸟瞰视点出现的巨大瀑布,好似一个浩瀚的“黑洞”,似乎成为了混合自然现象与情欲感官的混合物。
氤氲的水雾,巨大的声响,万千的飞鸟,咿呀的人声,模糊一片。
故事继续,就在黎尧慧和何宝蓉离开之后,两人分手后黎尧慧在小酒馆做服务员赚钱,而之后黎尧慧却是看见了何宝蓉靠和别人一起维持生活,此时两人的心中仍旧彼此牵挂。
“一直以为我跟何宝蓉不一样,原来寂寞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一样。”
不少观众也都被这句台词给戳中了。
在这个时候,观众也都能够看得出来,何宝蓉有意与黎尧慧从头来过,黎尧慧心中仍惦念着何宝蓉,但还是几次三番的拒绝了何宝蓉。
某夜,浑身是伤的何宝蓉找到黎尧慧的住处,她把女人送的手表送给黎尧慧而被女人殴打至头破血流。
伴随着那一句,“不如我们从头来过”,原本黑白色调的荧幕变成了彩色。
太惊艳了!
这一个色彩转变,让不少电影人都惊了,色彩表现情绪,同样也能够表现情节。
黎尧慧将何宝蓉安置在自己的处所,在整理黎尧慧衣物时拿走了何宝蓉的护照。
两人因为这次事件得以重修旧好,双手受伤的何宝蓉无法自理,留在黎尧慧的租来的小房子里。
“很多事情我都没有告诉何宝蓉,我并不希望她赶快好起来,她受伤的那段日子,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
正如黎尧慧的旁白,这是她内心的真实想法。
黎尧慧每日悉心照顾荣,两人关系尽复,度过了温馨美好的一段时间,黎尧慧每日出去工作养家,为何宝蓉做饭,还为何宝蓉抱不平用酒瓶子怒砸了打伤何宝蓉的外国女人。
镜头拉远停留在门口的黎尧慧身上,此时音乐停,显然坐在酒吧门口喝酒得他与热闹的酒吧内形成鲜明的对比。
她此时的位置与姿态与后来何宝蓉来此地时相同。此时黎尧慧处在温暖的黄色路灯光下,她看着出租车从蓝冷光中驶过来停下。
相当有色彩感的镜头画面,让观众都为那色彩而心动。
也就是在这里,黎尧慧一个外国女人拉出漂亮女人拥抱着走进酒吧。黎尧慧侧头凝神,她认得这个外国女人。接下来黎尧慧起身选了一个空酒瓶走进去,她从温暖的路灯光下走向了散发蓝冷光的马路上,观众瞬间就被这个画面都惊艳了。
光打得真的太美了!
美到让人都觉得黎尧慧这个女人像是带着光一般,但是影评人却是能够看出来这次从温暖的路灯,到散发蓝冷光光,渲染了黎尧慧内心愤怒嫉妒和不平的情感。
走进后画面定格在酒吧外,未见其人便闻其声,外国女人一声尖叫,观众却都知道了,黎尧慧把那个外国女人打了。
没有暴力的场面没有鲜血流出来,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并且把事情完整的叙述出来。
紧接着,何宝蓉打来电话询问,平行蒙太奇,预示何宝蓉与黎尧慧的相遇。
29路电车,黎尧慧走下来,虽然痛殴了心中那条刺,但是丢了工作,前途未卜,神情有些茫然。内心犹如身后的电车一样,走过黑暗。
何宝蓉飞跑出来,知晓爱人为自己报了仇,满心欢喜。
跟拍镜头交代了二人的行走方向,与面部表情,观众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二人之间的感情增进。
一个长镜头拍摄何宝荣与黎耀辉说说笑笑的向远处走去,最后二人走向远处时,前方黑暗但头上有一排路灯指引,路灯到路的一半便没有了再亮,此时的灯光与背景似乎也预示着二人感情将陷入黑暗的矛盾中。
可是故事继续,伴随着音乐声,两人在深夜的厨房相拥而舞。
探戈开始跳时用一个长镜头拍摄,观众能够看得出来两人的关系很亲密,一个向下水平移动的运动机位,黎尧慧对练习步伐的认真,同时也能够体现对何宝蓉的包容与认真。
但是很特别的是,画面切到一个同样黄红蓝三色定调,主体处在蓝色色调中冰冷的建筑工地,观众还没有来得及细细体会,影评人却是能够看出来这是黎尧慧内心的创伤比喻成这座正在建筑的建筑工地,正在被修正。
下一个镜头依旧是两人跳着探戈,采用反复蒙太奇剪辑手法,似乎就是为了强调两人现在的关系犹如建筑工地,正在被修复。
一层层迭进的音乐旋律,营造出浓艳的画面色彩,烘托出两人正在被修复的感情即将愈合,同时为下一个跳探戈的镜头配上舞蹈音乐,渲染出较为舒缓的曲调调配出与情境相符的暧昧感觉,氤氲般在空气中流动。
在这之后,因为丢了工作的黎尧慧去了另外一家餐馆工作。
也就是在这里,严徵客串出演的张宛出现了。
“单听声音就知道这里是个厨房,如果你听得仔细点,你就可以分辨出来,哪些人在吵架,哪些人在炒菜。”
“有些人在讲电话,有些人在洗碗。”
不得不说,辛子维很会抓住镜头,此刻镜头里面的严徵很美,微闭上眼像是在听后厨的声音,但是那张脸却是带着笑意,那样的笑容浮现在脸上,美得惊人。
严徵也被荧幕里面的自己意外到了,虽然她很期待自己在这部电影的里面出现,但是一开始都是在沉浸在这个故事里面,此刻出现,她也和其他观众一样感到了意外和惊喜。
很显然,严徵饰演的张宛此刻也就是在听黎尧慧给何宝蓉打电话。
“我问你,吃了东西没有。”
“带东西回来给伱吃。”
“想吃什么?别玩啦,想吃什么?”
……
接下来依旧是张宛的旁白——
“这个人很喜欢讲电话,听得出来她很愉快,对方一定是她很喜欢的人。”
故事里面张宛为什么喜欢听声音,除了小时候眼睛有问题,也是因为有时候,耳朵比眼睛还重要,很多东西用耳朵听比用眼睛看好,一个人假装开心,但声音就装不了,细心一听就知道了。
张宛和黎尧慧认识了,自然也就会有交流,当张宛在数钱的时候,两人也有了一段对话。
“你在看地图啊?去哪里?”
“想去瀑布玩一下。”
“你一个人去啊?”
“和朋友。”
很显然,观众并不会知道这里是一个伏笔,最后终将是黎尧慧一个人孤独地去看了瀑布。
“你想去哪?”
这句话是黎尧慧问张宛。
“不知道啊,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啊。”
“你家里人不管你吗?”
“我自己出来的,他们也不知道我在哪里。”
“想过要回去吗?”
“不开心才出来的,没有想通以前,回去也没什么意思。”
很显然,张宛私自出家门周游世界,,为了筹钱也在厨房帮工。
何宝蓉因为一个电话怀疑黎尧慧同张宛有染,伤愈后的何宝蓉又经常出街,黎尧慧怀疑她另有新欢,两人互相不信任,产生了矛盾。
争吵之后,何宝蓉要离开,黎尧慧却不肯把何宝蓉的护照还给何宝蓉,何宝蓉大怒离家出走,从此黎尧慧对何宝蓉避而不见。
黎尧慧觉得张宛很像年轻时的何宝蓉,对她产生了好感,孰料张宛却突然要去美洲的最南端,据说是世界的尽头云游,分开之时,黎尧慧感到心里非常难过又难以说出口。
“听说那边有个灯塔,失恋的人都喜欢去那,说把不开心的东西留下。”
张宛拿了一个录音机,要黎尧慧讲几句话,不管开不开心都可以讲
很显然一直到电影后面,观众才会知道黎尧慧在那个录音机里面什么都没有讲,只有哭泣的声音。
观众能够看出来,电影的运镜并不强调传统意义上起承转合的叙事功效,但浓烈的隐喻色彩,强烈的造型与情感表现力,让他们不知不觉被这部电影所打动,他们都能够深深地感受到那股道不尽的离愁别绪。
张宛走后,黎尧慧为了筹钱返港岛又去了一个餐馆工作。
何宝蓉找到黎尧慧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旧居,却发现黎尧慧已经离开了,只把那盏瀑布灯和何宝蓉的护照留在桌上。何宝蓉打扫了房子,在两人曾经共同住过的小屋子里住了下来,只是再没有人会为她做饭、擦身、晒被子,再没有人和她吵架、斗嘴,再没有人满怀醋意地阻止她出街,也再没有人同她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寒冷的深夜在窄小的厨房里,款款起舞,深深相拥。
何宝蓉修好了破掉的瀑布灯,突然发现瀑布下,站着两个人。
何宝蓉荣知道此生再无望找到黎尧慧,同她讲“从头来过”,就那样抱着黎尧慧留下的红色毯子痛哭失声。
黎尧慧的生活失去了方向,迷茫之下她又想起那句话“不如从头来过”。
黎尧慧开着车去寻找那条本应是何宝蓉与她共游的瀑布。
大瀑布下,黎尧慧被瀑布的激流打得浑身透湿,分不清是否有落下一滴眼泪,观众能够清楚地感受到黎尧慧的孤单。
“我终于到了瀑布,但我却很难过。因为我始终觉得,站在这里的应该是两个人。”
也就是这一幕画面,不少观众都看过之前上一部《情书》里面,博子面对雪山的呼喊。
不管是黎尧慧的面对瀑布的沉默,还是博子面对雪山的呼喊,观众都感受到了那股强烈的情感。
那股强烈的情感穿过了荧幕,击中了观众的内心。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就结束,张宛出现在了那座最南端的灯塔。
“我终于来到世界的尽头,这里是美洲大陆难免的最后一个灯塔,再过去就是南极,突然之间我很想回家,我答应过阿慧把她的不开心留在这里,我不知道那天她讲过什么,可能是录音机坏了,什么声音都没有,只有两下很奇怪的声音,好像一个人在哭。”
最后那一句话,即便是观众的严徵,也觉得像是被击中了一样,她没有想到自己能够演得如此好,那股情感让她都有些难受。
也就是在最后,因为黎尧慧倍感孤单,决定返回港岛。
途中她去了港岛张宛的家,没有见到张宛,却在那里有所领悟——
“我终于明白,她为什么那么开心在外面走来走去,是因为她知道自己有个地方让她回去。”
从头来过,可是黎尧慧和何宝蓉再也回不去了。
希望不会又莫名消失……
随着放映厅的灯光暗下来,观众的目光也都放在荧幕上,大荧幕上出现了辛子维星光向上公司的片头,紧接其后便是两张护照翻过的镜头,接着便是片名《春光乍泄》。
镜头继续,伴随着背景音,裴玦饰演的何宝蓉躺在床上,抽着烟,看着床头的那一盏灯。
床头是那盏转动的瀑布灯,在墙壁上倒影出波光粼粼的光之倒影,一场镜花水月的故事,由此上演。
“黎尧慧,不如我们从头来过?”
在何宝蓉的这句台词后,镜头落在了颜季佳饰演的黎尧慧身上。
不过很快,原本是彩色的色调,变成了黑白色调,这一个转换让观众很是意外。
哇哦,居然是黑白开场!
更意外的还是开场两人那一场戏,没想到一开场便是如此直接的戏份。
观众们同样也很惊讶。
严徵看着荧幕里面的颜季佳和裴玦,心里不禁有些佩服,如此牺牲,即便是让她来演,她也不行,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荧幕形象,更重要的是她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一关。
“不如从头来过,是何宝蓉的口头禅。”
“我承认这句话对我来说很有杀伤力,我和她在一起很久了,中间也分开过,可是每次听见她这么说,我总会跟她再走到一起,为了从头来过我们离开港岛,两个人走着走着来到阿根廷……”
这是黎尧慧的旁白,伴随着黎尧慧的讲述,观众也知道了这个故事为何开始。
何宝蓉与黎尧慧两人是一对同行的人,两人同往阿根廷游玩,何宝蓉从地摊上买回一盏旧台灯,灯罩上的那条瀑布令两人心驰神往,最后两人得知那是伊瓜苏大瀑布,于是相约一起去寻找,却因为迷路逗留在了布宜诺斯艾利斯。
好景不长,何宝蓉嫌黎尧慧太过沉闷,厌倦了这样的生活,在旅途中一言不发地离开了黎尧慧,消失在马路边的旷野中。
故事讲述,看似很简单的情节,但是观众却被电影给吸引了,因为整个画面有着强烈的印象派、感观化,手持摄影风格放大人物情感的外化体现。
更重要的是手持镜头与生俱来的临场感也拉近了观众与这两位女主角情感距离,透过极富感染力的镜头,观众仿佛成为了这对同行生活点滴的旁观者。
除了情绪,放映厅里面的观众似乎都能够感觉到镜头里面的呼吸。
一个定格镜头,两人分开,观众在这一刻看见的是何宝蓉离开黎尧慧,但是影评人却看出了一丝不对劲,因为他们能够清楚地看见在画面中黎尧慧完完全全地遮挡住了何宝蓉。
谁在原地,谁在离开,似乎一目了然,但也许真正离开的是黎尧慧。
这段关系,似乎注定了黎尧慧“强势”过和何宝蓉。
也就是在这里,那个大瀑布第一次在影片中出现,伴随着音乐声响起,以鸟瞰视点出现的巨大瀑布,好似一个浩瀚的“黑洞”,似乎成为了混合自然现象与情欲感官的混合物。
氤氲的水雾,巨大的声响,万千的飞鸟,咿呀的人声,模糊一片。
故事继续,就在黎尧慧和何宝蓉离开之后,两人分手后黎尧慧在小酒馆做服务员赚钱,而之后黎尧慧却是看见了何宝蓉靠和别人一起维持生活,此时两人的心中仍旧彼此牵挂。
“一直以为我跟何宝蓉不一样,原来寂寞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一样。”
不少观众也都被这句台词给戳中了。
在这个时候,观众也都能够看得出来,何宝蓉有意与黎尧慧从头来过,黎尧慧心中仍惦念着何宝蓉,但还是几次三番的拒绝了何宝蓉。
某夜,浑身是伤的何宝蓉找到黎尧慧的住处,她把女人送的手表送给黎尧慧而被女人殴打至头破血流。
伴随着那一句,“不如我们从头来过”,原本黑白色调的荧幕变成了彩色。
太惊艳了!
这一个色彩转变,让不少电影人都惊了,色彩表现情绪,同样也能够表现情节。
黎尧慧将何宝蓉安置在自己的处所,在整理黎尧慧衣物时拿走了何宝蓉的护照。
两人因为这次事件得以重修旧好,双手受伤的何宝蓉无法自理,留在黎尧慧的租来的小房子里。
“很多事情我都没有告诉何宝蓉,我并不希望她赶快好起来,她受伤的那段日子,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
正如黎尧慧的旁白,这是她内心的真实想法。
黎尧慧每日悉心照顾荣,两人关系尽复,度过了温馨美好的一段时间,黎尧慧每日出去工作养家,为何宝蓉做饭,还为何宝蓉抱不平用酒瓶子怒砸了打伤何宝蓉的外国女人。
镜头拉远停留在门口的黎尧慧身上,此时音乐停,显然坐在酒吧门口喝酒得他与热闹的酒吧内形成鲜明的对比。
她此时的位置与姿态与后来何宝蓉来此地时相同。此时黎尧慧处在温暖的黄色路灯光下,她看着出租车从蓝冷光中驶过来停下。
相当有色彩感的镜头画面,让观众都为那色彩而心动。
也就是在这里,黎尧慧一个外国女人拉出漂亮女人拥抱着走进酒吧。黎尧慧侧头凝神,她认得这个外国女人。接下来黎尧慧起身选了一个空酒瓶走进去,她从温暖的路灯光下走向了散发蓝冷光的马路上,观众瞬间就被这个画面都惊艳了。
光打得真的太美了!
美到让人都觉得黎尧慧这个女人像是带着光一般,但是影评人却是能够看出来这次从温暖的路灯,到散发蓝冷光光,渲染了黎尧慧内心愤怒嫉妒和不平的情感。
走进后画面定格在酒吧外,未见其人便闻其声,外国女人一声尖叫,观众却都知道了,黎尧慧把那个外国女人打了。
没有暴力的场面没有鲜血流出来,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并且把事情完整的叙述出来。
紧接着,何宝蓉打来电话询问,平行蒙太奇,预示何宝蓉与黎尧慧的相遇。
29路电车,黎尧慧走下来,虽然痛殴了心中那条刺,但是丢了工作,前途未卜,神情有些茫然。内心犹如身后的电车一样,走过黑暗。
何宝蓉飞跑出来,知晓爱人为自己报了仇,满心欢喜。
跟拍镜头交代了二人的行走方向,与面部表情,观众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二人之间的感情增进。
一个长镜头拍摄何宝荣与黎耀辉说说笑笑的向远处走去,最后二人走向远处时,前方黑暗但头上有一排路灯指引,路灯到路的一半便没有了再亮,此时的灯光与背景似乎也预示着二人感情将陷入黑暗的矛盾中。
可是故事继续,伴随着音乐声,两人在深夜的厨房相拥而舞。
探戈开始跳时用一个长镜头拍摄,观众能够看得出来两人的关系很亲密,一个向下水平移动的运动机位,黎尧慧对练习步伐的认真,同时也能够体现对何宝蓉的包容与认真。
但是很特别的是,画面切到一个同样黄红蓝三色定调,主体处在蓝色色调中冰冷的建筑工地,观众还没有来得及细细体会,影评人却是能够看出来这是黎尧慧内心的创伤比喻成这座正在建筑的建筑工地,正在被修正。
下一个镜头依旧是两人跳着探戈,采用反复蒙太奇剪辑手法,似乎就是为了强调两人现在的关系犹如建筑工地,正在被修复。
一层层迭进的音乐旋律,营造出浓艳的画面色彩,烘托出两人正在被修复的感情即将愈合,同时为下一个跳探戈的镜头配上舞蹈音乐,渲染出较为舒缓的曲调调配出与情境相符的暧昧感觉,氤氲般在空气中流动。
在这之后,因为丢了工作的黎尧慧去了另外一家餐馆工作。
也就是在这里,严徵客串出演的张宛出现了。
“单听声音就知道这里是个厨房,如果你听得仔细点,你就可以分辨出来,哪些人在吵架,哪些人在炒菜。”
“有些人在讲电话,有些人在洗碗。”
不得不说,辛子维很会抓住镜头,此刻镜头里面的严徵很美,微闭上眼像是在听后厨的声音,但是那张脸却是带着笑意,那样的笑容浮现在脸上,美得惊人。
严徵也被荧幕里面的自己意外到了,虽然她很期待自己在这部电影的里面出现,但是一开始都是在沉浸在这个故事里面,此刻出现,她也和其他观众一样感到了意外和惊喜。
很显然,严徵饰演的张宛此刻也就是在听黎尧慧给何宝蓉打电话。
“我问你,吃了东西没有。”
“带东西回来给伱吃。”
“想吃什么?别玩啦,想吃什么?”
……
接下来依旧是张宛的旁白——
“这个人很喜欢讲电话,听得出来她很愉快,对方一定是她很喜欢的人。”
故事里面张宛为什么喜欢听声音,除了小时候眼睛有问题,也是因为有时候,耳朵比眼睛还重要,很多东西用耳朵听比用眼睛看好,一个人假装开心,但声音就装不了,细心一听就知道了。
张宛和黎尧慧认识了,自然也就会有交流,当张宛在数钱的时候,两人也有了一段对话。
“你在看地图啊?去哪里?”
“想去瀑布玩一下。”
“你一个人去啊?”
“和朋友。”
很显然,观众并不会知道这里是一个伏笔,最后终将是黎尧慧一个人孤独地去看了瀑布。
“你想去哪?”
这句话是黎尧慧问张宛。
“不知道啊,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啊。”
“你家里人不管你吗?”
“我自己出来的,他们也不知道我在哪里。”
“想过要回去吗?”
“不开心才出来的,没有想通以前,回去也没什么意思。”
很显然,张宛私自出家门周游世界,,为了筹钱也在厨房帮工。
何宝蓉因为一个电话怀疑黎尧慧同张宛有染,伤愈后的何宝蓉又经常出街,黎尧慧怀疑她另有新欢,两人互相不信任,产生了矛盾。
争吵之后,何宝蓉要离开,黎尧慧却不肯把何宝蓉的护照还给何宝蓉,何宝蓉大怒离家出走,从此黎尧慧对何宝蓉避而不见。
黎尧慧觉得张宛很像年轻时的何宝蓉,对她产生了好感,孰料张宛却突然要去美洲的最南端,据说是世界的尽头云游,分开之时,黎尧慧感到心里非常难过又难以说出口。
“听说那边有个灯塔,失恋的人都喜欢去那,说把不开心的东西留下。”
张宛拿了一个录音机,要黎尧慧讲几句话,不管开不开心都可以讲
很显然一直到电影后面,观众才会知道黎尧慧在那个录音机里面什么都没有讲,只有哭泣的声音。
观众能够看出来,电影的运镜并不强调传统意义上起承转合的叙事功效,但浓烈的隐喻色彩,强烈的造型与情感表现力,让他们不知不觉被这部电影所打动,他们都能够深深地感受到那股道不尽的离愁别绪。
张宛走后,黎尧慧为了筹钱返港岛又去了一个餐馆工作。
何宝蓉找到黎尧慧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旧居,却发现黎尧慧已经离开了,只把那盏瀑布灯和何宝蓉的护照留在桌上。何宝蓉打扫了房子,在两人曾经共同住过的小屋子里住了下来,只是再没有人会为她做饭、擦身、晒被子,再没有人和她吵架、斗嘴,再没有人满怀醋意地阻止她出街,也再没有人同她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寒冷的深夜在窄小的厨房里,款款起舞,深深相拥。
何宝蓉修好了破掉的瀑布灯,突然发现瀑布下,站着两个人。
何宝蓉荣知道此生再无望找到黎尧慧,同她讲“从头来过”,就那样抱着黎尧慧留下的红色毯子痛哭失声。
黎尧慧的生活失去了方向,迷茫之下她又想起那句话“不如从头来过”。
黎尧慧开着车去寻找那条本应是何宝蓉与她共游的瀑布。
大瀑布下,黎尧慧被瀑布的激流打得浑身透湿,分不清是否有落下一滴眼泪,观众能够清楚地感受到黎尧慧的孤单。
“我终于到了瀑布,但我却很难过。因为我始终觉得,站在这里的应该是两个人。”
也就是这一幕画面,不少观众都看过之前上一部《情书》里面,博子面对雪山的呼喊。
不管是黎尧慧的面对瀑布的沉默,还是博子面对雪山的呼喊,观众都感受到了那股强烈的情感。
那股强烈的情感穿过了荧幕,击中了观众的内心。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就结束,张宛出现在了那座最南端的灯塔。
“我终于来到世界的尽头,这里是美洲大陆难免的最后一个灯塔,再过去就是南极,突然之间我很想回家,我答应过阿慧把她的不开心留在这里,我不知道那天她讲过什么,可能是录音机坏了,什么声音都没有,只有两下很奇怪的声音,好像一个人在哭。”
最后那一句话,即便是观众的严徵,也觉得像是被击中了一样,她没有想到自己能够演得如此好,那股情感让她都有些难受。
也就是在最后,因为黎尧慧倍感孤单,决定返回港岛。
途中她去了港岛张宛的家,没有见到张宛,却在那里有所领悟——
“我终于明白,她为什么那么开心在外面走来走去,是因为她知道自己有个地方让她回去。”
从头来过,可是黎尧慧和何宝蓉再也回不去了。
希望不会又莫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