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上天恩德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郡主是个乌鸦嘴牧神记第一序列我真不是乌鸦嘴星空古路姬紫月

    听着他这话。
    宁凡怎么感觉这个故事有点这么熟悉,到有点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
    老朱啊老朱。
    你们这推演天命的相师,还是有两手的呀!
    宁凡自顾自的走到沙盘前,旁边的人都默默让开。
    他们没注意,宁凡此刻便是救命的神。
    毕竟,要是等到老朱发火的话,他们都要跟着遭殃。
    这个时候,管他什么前尘恩怨。
    谁能够挺身而出?那就是他们最好的盟友!
    宁凡目光打量片刻。
    只看朱棣已然将几只小旗,插在了一出名为“天正”的据点。
    距离最近的土木堡,还是有一些偏差的。
    得亏是这点偏差。
    否则宁凡可真要以为,他们也会穿越!
    思索良久之后。
    宁凡兀自从旁边拿出一根竹竿。
    直接狠狠的砸在了面前的沙盘上。
    随着“啪”的一声巨响。
    这一棍子好似打在所有人的心上。
    无论是面前的文武百官,还是另一个时空里的朱元璋,朱由检。
    朱由检:6!
    朱元璋:??等等你篡位之后就是这么治国的。
    你打仗这么能耐,臣子居然这么嚣张!怎么管教的?!
    但凡要搁在手里,早就已经乱棍打死了!
    咋还不发火呀?
    动手啊!
    以下犯上,冒犯天子,把这小子推出午门。
    老朱家的骨气和脾气呢?
    朱元璋记得,自己这四儿子脾气暴躁的很嘛,这一点倒是随着自己。
    怎么现在无动于衷?
    朱棣黑着一张脸,一股怒气隐隐作祟。
    耳畔,则不断传来另外两头世界的催促声。
    这宁凡……真该死啊!
    当着长辈和晚辈的面,他居然也敢这么嚣张!
    就连文武大臣,都在心里默默的替宁凡竖起了大拇指。
    真的超勇的!
    好在他们已经见怪不怪,此时也就抱着看热闹的心思。
    就在朱棣脾气要发作时。
    宁凡丢下手中的棍子,转头看向他,正声道:
    “陛下,如今这件事情已然不重要了。”
    话说到这里,朱棣眉头拧得越发厉害,都快皱成了一团。
    一双夹杂着星星怒火的目光,紫色的盯着他。
    “为何?”
    宁凡耸了耸肩,直言道:
    “无他,单纯的因为这场仗赢不了,所以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个地方。”
    好家伙。
    咱是让你来出主意的,不是让你来打击人的。
    朱棣藏在袖口间紧捏着的拳头,已然青筋暴起。
    只是尚存的最后一次理智告诉他。
    面前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官都没有办法,所有的希望只能寄托在他身上。
    到这最后一丝期待,朱棣还是强压着怒火问道:
    “咱心里有数,不过咱想的是。吃败仗可以,但该如何保全师,护住这二十五万精锐?”
    这一次,轮到宁凡一脸迷茫了,不禁反问道:
    “敢问陛下,保不保得住他们,还有什么意义吗?”
    朱棣当场一愣。
    “那可是二十五万人命,相当于掏空了大明的半个家底,你居然说没有意义?”
    宁凡不以为意,轻哼一声
    “有何意义?”
    “就算这二十多万人没了,那些鞑子们想要的东西也得不到。”
    “如陛下所言,既然能在短时间内凑出二十多万人,那就说明大明那个时候还是有些元气的。”
    “这二十万人死不死,对大明的元气没有多大的影响。”
    “只要大明尚有一份元气在,那些达子们便夺不走燕云十六州,天下的汉人也不会同意!”
    “您说他们连十六州都拿不下,还妄想入主中原?”
    听到这里,朱棣垂眉不语,似有所思。
    而另一个时空内,朱元璋来回夺步,医生开始自言自语起来
    太祖高皇帝:
    “老四,你那边可还有什么军备?”
    成祖皇帝朱棣:
    “山东一带还有二十万备用军,以及曹禺上十几万兵马。”
    “不出半月便可全部抵达京师,于是这二十多万人战死北方,咱们仍然有底牌,保住自己的基业!”
    “这小子逻辑思维清新,看来是有点东西的!”
    老爹都夸了,落地也只能耐着脾气,继续看向宁凡
    “虽然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有这二十万人总好过没有。”
    “好比四十万对十万的胜算大,还是二十万对十万的胜算大,怎么就没意义了?”
    宁凡好似已经麻木了一般
    老朱最近是越来越贪了,咋就不听劝呢?
    只能面无表情的冷哼道:
    “陛下,任何战争都会上升到政治方面的延续,性质已经变了。”
    “只要这一张打败了,那么身居高位的天子便已经输了。”
    “保不保得住,真的重要吗?”
    “二十五万人,就算全军覆没,也可作为警示警告后人,让他们少做些冲动糊涂的事情。”
    “反之,这二十五万人若是活着回来,倒成了个反面教材。”
    “这一批人从浩浩荡荡,在众目睽睽之下离开京师的那一刻,天子便已经输了。”
    “此战规模庞大,劳师动众,劳民伤财,最终却落败而归,无功而返。”
    “你觉得那些朝臣,那些百姓们,他们能够视而不见吗?”
    “总有一个大帽子会扣上去!”
    “换句话说,兵马开动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结局。”
    “大明天子,已然丢失了半个兵权!”
    一字一句,深深回荡在乾清宫中,显得格外清新入耳。
    整个大殿,一片鸦雀无声。
    知道此时,猛然回过神来的朱元璋,才发现自己竟出了一身冷汗。
    朱由检更是急得眼泪都快落下。
    “祖爷爷,是不是朝中有奸臣啊?咱现在看谁都不像好人!”
    成祖皇帝朱棣:
    “你这糊涂小子还是少说两句吧,知道个什么?别给咱丢脸了!”
    紧接着,便是一连串的@消息。
    朱由检默默地闭上了嘴巴。
    太祖高皇帝:
    “你小子在先别装死,咱还有话要问。”
    “你以前可操练过军队?”
    思宗烈皇帝:
    “太爷爷,您可就别开玩笑了。”
    “今日一战,可算是给咱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以后可再也不会犯这糊涂了!”
    “早知道出征之前,还是该听他们的劝告,不冒险此行,现在是真后悔了。”
    “专业的事情还是留给专业的人去做,咱就在幕后指挥吧!”
    太祖高皇帝:
    “拉倒吧,就你还指挥呢,不把大明指挥没了那便是上天恩德!”
    朱元璋的脸色,也逐渐凝重起来。
    如果将此战看成朝堂上的博弈。
    那么朱由检出兵的时候,天子已然输得一塌糊涂。
    这就等于把天下的兵权、拱手送给那些文臣!
    突然,朱元璋打了个机灵,有他的一丝微妙气息。
    太祖高皇帝:
    “等会,咱开国之时,有那么多优秀的武将。他们那些小辈儿呢?那些也都是尊贵后人,与国同休!”
    “莫非就没有几个有出息的?”
    思宗烈皇帝:
    “这个……要不问问英宗?”
    英宗皇帝朱祁镇:
    “这……当年土木堡之变,不少文臣武将都战死其中,后人嘛……”
    成祖皇帝朱棣:
    “什么,你这死小子怎么这么糊涂!”
    “还有这等这事儿瞒着咱呢!”
    “你还有啥,赶紧说!”
    “大明的家里都败在你手上了呀!“
    英宗皇帝朱祁镇:
    “曾祖父,先不说咱的事情,咱是不是有点扯远了!”
    “等解决了最棘手的事情再说嘛……”
    太祖高皇帝:
    “哎呀,真是把我气得头大。”
    “该死的都死了,你小子身边也没个头脑清醒的,难怪做事这么冲动。”
    思宗烈皇帝:
    “是啊是啊,这事儿也不能全怪我,毕竟我还年轻……”
    太祖高皇帝:
    “嘿!给你个台阶,你还真有脸下呀,你这么年轻当什么皇帝不如滚回凤阳种地算了!”
    思宗烈皇帝:
    “……”
    这话直接将人给怼的无声。
    朱元璋也懒得继续搭理他。
    太祖高皇帝:
    “老四,你赶紧问问那年轻后生,看看能不能试着谋个别的出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