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刀锋利了伤手

推荐阅读: 第一序列郡主是个乌鸦嘴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我的游戏副本是三国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小说男主角叫冷少霆我真不是乌鸦嘴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八零小甜宝她有乌鸦嘴抗战从民兵开始

    第178章 刀锋利了伤手
    王熙凤则扭头啐了口,吐槽夏杰小小年纪,总是想这些有的没的,从来不干正事,
    连没长开的小丫鬟,都看得上,果然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忽地,王熙凤好似想到了什么,摸了摸有些凸起的小腹,俏脸一红,更艳丽了三分,
    看得对面的贾琏一呆,要不是顾忌人多,他现在就想上手,好好疼疼王熙凤。
    贾政见夏杰这般,还以为夏杰年轻,是急色的性子,和贾宝玉一样不学好,有心想训斥一二,替早亡的妹妹管管,
    奈何,现在夏杰官爵太高,若是传到朝廷御史言官耳中,少不得参他一个僭越无礼。
    贾政老脸一沉,只当作没看见,哼了一声,继续喝酒听戏。
    一旁的贾赦见了,笑呵呵地道:
    “外甥有十三四的年纪了,按大户人家的规矩,早该有通房丫鬟伺候了,我看袭人、晴雯两个倒挺好,母亲要不就依了吧。”
    “等宝玉侄儿大了,再给他找就是了,天下好丫头多的是,夏哥儿难得开口一次……。”
    贾宝玉听闻要将袭人送人,还是送给抢自己位子那个坏人,顿时老大不乐意了,还没等他说嘴,贾母看了夏杰一眼,笑道:
    “这有什么,不打紧,夏哥儿看上哪个,今日老婆子做主,送你了。”
    贾母转头一想,家里奴仆皆是几辈子的老人,正想和义勇侯府通款曲呢,这不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凭她从重孙媳妇,熬到了老封君,几十年的内宅手段,还不把义勇侯府拿捏得死死的。
    夏杰心下冷笑,借坡下驴,笑道:
    “谢外祖母怜悯,小子就不客气了。”
    夏杰一指鸳鸯、袭人、晴雯,笑道:
    “就这三个吧,多谢外祖母成全。”
    见鸳鸯也被选中了,贾母脸上一黑,强颜欢笑道:
    “且随你。”
    接着,又对鸳鸯、袭人、晴雯说了几句好好照顾夏杰的话,挥手让她们回房里收拾东西,等宴席散了,就跟夏杰回义勇侯府伺候。
    与此同时,离荣国府不远处的皇宫养心殿,却是另外一番光景。
    只见,弘治皇帝拿着夏杰的谢恩折子,扫了眼坐在锦凳上的内阁首辅申行时,道:
    “义勇侯来的好快!”
    “十天就走完了一千多里地,看来,他是不知道太上皇就在洛阳,着急赶来向朕投诚呢。”
    “老师,您的主意很不错,果然奏效了。”
    “只是,父皇一直在洛阳,怕是会被有心人利用啊······”
    什么有心人,说的不就是忠顺亲王么?
    如今,江南甄家倒了,甄太妃死在了乱军之中,忠顺亲王没了外援,更是没本钱和皇帝叫板了,只得连夜赶去了洛阳,求太上皇庇护了。
    只是,夏杰刚来神京,人生地不熟的,哪里能这么快撑起京营一大摊子事呢?
    如此,还得想其他办法,制衡四王八公不可,要不然,他们被逼急了掀桌子,靠夏杰一人可靠不住,就是有保宁侯家帮忖,也是不行。
    这时,东厂厂公戴权走了进来,看了弘治皇帝一眼,欲言又止。
    申行时起身告辞,被弘治皇帝拦下,道:
    “事无不可对人言,老师在一旁听也是一样。”
    如此,戴权道:
    “陛下,刚刚探子传来消息,说荣国府大摆宴席,封妃的消息已经传出去了,许多勋贵大臣纷纷遣人送上了贺仪。”
    “连刚进京的义勇侯爷,也亲自上门道喜去了······”
    弘治皇帝听了,气得脸色发白,一把将夏杰的谢恩折子拍在了御案上,震得上面的茶碗、笔架哗啦直响。
    申行时、戴权两个连忙跪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喘,深怕被牵连了。
    今天上午,弘治皇帝才在临敬殿接见了贾政,他就不懂“临敬”二字是何含义?
    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身为皇亲,他们家还和那群勋贵搅合在一起,是想继续效忠太上皇么,还是想两头下注?
    反了天,一个个的?
    弘治皇帝登基两年有余,科举进行了两次,一次恩科,一次常例,手底下的文官倒是不少,初步掌控了朝堂,
    可,还是没拿到军队实权,到底有点美中不足,如今,连潜邸的王子腾都首尾两端,
    刚册封的贵妃娘家,也是这般不知好歹,教他如何不气,如何不恼?
    难道他们不知,太上皇终有一天会入土的么,朕才是未来,他们富贵的希望!
    弘治皇帝瘫坐在龙椅上缓了好一会,像是个无事人一般,扫了眼低下战战兢兢跪着的申行时、戴权,道:
    “不关你们的事,都起来吧。”
    申行时谢恩后,垂首站在了一则,不敢去坐刚才的那个锦凳了。
    真可谓是:“伴君如伴虎,”大意不得。
    老夫已是年过六十的人了,干不了多长,也没几年好活,可惜林如海是荣国府的女婿,要不然,老夫的衣钵就由他接手了。
    却说,他们君臣三个各怀心事,养心殿里一时安静了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弘治皇帝开口打破了大殿里的宁静,道:
    “义勇侯回京的时候,带来的一万大军,都安置在哪里了?”
    “可是在丰台大营?”
    戴权低眉道:
    “没有,夏侯爷另外建了一座营寨,由他的家奴——刀疤汉领着,在赏赐给他的皇庄附近。”
    弘治皇帝听了,缓缓点了点头,还算他有点脑子,要不然两军合兵一处,还不知起多少争端。
    现在这样分开驻扎也好,有一只完全听令的队伍,就算太上皇回来了,也是夺不走的。
    只听,戴权又道:
    “而后,他派南京参将陈霸先,也就是老国公爷的旧部,带了一个百户所,前去丰台大营中军帐,接管印信虎符······”
    说到后面,弘治皇帝捋着短须笑了起来,道:
    “很好!”
    “听说义勇侯刚回京,家里仆人不多。”
    “戴权,你找机会让探子打进去,朕要了解义勇侯府的一举一动······”
    戴权应了声,躬身退了出去,立刻着手安排去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