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借食堂事件拉开新局面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郡主是个乌鸦嘴我真不是乌鸦嘴第一序列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八零小甜宝她有乌鸦嘴

    这时,我就抛出了杀手锏,铿锵有力地说道:
    “一是向局里写出检讨。
    二是及时整改。”
    他们三人松了一口气,认为又喝茶又抽烟,原来也只有这三板斧。比程咬金高明不了多少。
    等他们这口气还没有全吐完,我就亮出了最后一招:
    “以后,每做错一件事,就写一次检讨。
    你们认为自己有比我郝晓东更大的后台,更强的关系,有人会保你们。
    表面上应诺写检讨,走出这扇门就无所谓。
    那么,我们就试试。
    你的检讨积累多了,我就向组织部门去报告:某某某检讨这么多,必须换掉。
    如果组织部门说不要换,请他们用公文的形式答复我。他们敢公开答复,我就敢公开宣传。我开始想。我一个农家子弟,没什么背景,小心做人才对。
    但现实摆在我面前,我越想小心做人就越做不成人。我越怕你们这些学术权威,就越当不了官。”
    全场静默。
    这时,我讲了最后一句话:
    “我不要你们的打印件,那是交给办公室主任应付一下。你们的检查必须自己手写。这就是我们今后的呈堂证据。
    你们可以欺负任何一任局长,但在我这里行不通。你们可以走了,党组同志留下继续开会。”
    陈坚强率先鼓掌,接着大家都鼓掌。
    这三位听到这掌声,估计心里难受。
    停了一会儿,我说:“下面继续开会,不知大家都同不同意这种处理方式。”
    陈秀敏说:“只有你才有这么大的胆量。”
    陈坚强说:“不是胆量,郝局长有理有节,步步逼进。”
    何仲文现在积极向我靠拢,说道:
    “这三位以前都不太服从局里管理。花局长在这里基本上是和稀泥。”
    新来的纪检组长徐国平说:“我学到了郝局长处理问题的方法。”
    工会夏主席说:“要治治他们的傲气。因为医生与老师同为知识分子,但治一个老师容易,治一个医师很难。特别是有名的医师,自以为了不起。
    郝局长有魄力,我们在一旁都脸上有光。”
    我说:“知识分子要重用。但不能是个知识分子就重用。首先要讲一个【德】字。
    一医院邓知难,自恃是外科一把刀,骄傲自满。
    二医院潘自高,在消化内科方面是专家。
    三医院卢永强在呼吸内科有一手。
    我不否认他们是技术专家。但专家不是永远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就这件事情,叫大家留下来,我也是想和大家再商量一下。
    如何引进和培养人才。”
    陈秀敏说:“多从医学院招聘毕业生。”
    陈坚强说:“招聘可以,但四水经济落后,很优秀的毕业生不会来。把各县市技术好的调上来也不现实,毕竟基层也需要好医生。”
    陈秀敏说:“那怎么办呢?”
    陈坚强说:“我提出在现有医生中,挑选一些中青年医生去上级医院进修,跟班实习。”
    我马上说:“坚强局长这个主意不错。秀敏局长的意见是从医学院招人,这个速度慢。从学校招进来,起码五年八年才能挑大梁。
    目前要迅速提高我们的医疗水平,只有把工作了五年八年的优秀中青年医生,分批分次送到省内省外的大医院去跟班进修。
    短则半年,长则一年,这才是个主攻方向。”
    夏主席说:“对,这个主意好。两位领导高屋建瓴。”
    话题拉开,大家就如何吸收人才,培养人才提出了很多的建议。
    有人提议,医学技术日新月异。有些专科,我们是薄弱环节。
    比如肿瘤方面,可派人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肿瘤医院学习。
    比如心血管方面,可派人去北京阜外医院、安贞医院进修学习。
    比如神经内科,可派人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宣武医院进修。
    ……
    因为谁都有亲戚朋友,患了病总是找最好的专科医院治疗。所以,谁都可以说出一两个医院来。
    大家讨论了很久,我看看时间,说:“上午就先讨论到这儿,下午接着讨论。”
    散会后,我进了办公室,张岳松跟了进来,问道:
    “局长,上午有两个内容,其中对三位院长的谈话,这份记录就由办公室保存?”
    我说:“你把它整理成文字,下发给全市卫生系统的各个单位。但是不要上报。”
    他说:“知道,有些话不能原话照写吧。”
    “我会把关。”
    他说:“那我明天交稿。”
    我叮咛道:“下午继续讨论。李主任昨天向我请了假,下午你继续参加。有关大力培养人才,支持带薪进修,一定要形成共识,写出一份好报告,报送市里有关市领导。”
    “这个要报送省卫生厅吗?”
    我摇摇头,说道:“只有市里批准我们这样做,才是尘埃落定。那时,你不仅要报送市领导,而且要从市委政府关心卫生工作的角度,向省市多个新闻机关写报道。
    对了,秦江日报驻四水记者站换了站长,原来的肖站长调到新闻部当主任去了。新来的站长,你要主动去联络,认识。
    这位新站长姓左。你联络上了,我请他吃顿饭,聚一聚。”
    张岳松点点头,问道:“就这些?”
    “对。”
    他走后,陈秀敏进来,笑道:
    “你天生是当领导的,花局长在这里,从来没有开过这种会。一是三个医院的院长吓得连话都不敢说。要说也是解释。二是这个抓人才抓到点子上了。
    人才一多,现在的这些所谓专家就没有这么大的架子了。”
    我说:“院长易找。但好医师需要时间培养。所以,下午的会议,我们就集中讨论如何培养好医师。医院只要有几个强的科室,几个有名的医生,这个医院就撑起来了。
    下午的重点,就是进修培养一批人,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总结发现现有的中青年优秀医师。现在,中国没有医生节(2018年才设立),我们就采用国际医生节来表彰优秀医生。”
    “国际医生节好像过了吧?”
    “过了,它是每年的3月30日,现在准备,发出通知,明年的三月份,我们再开一次盛大的表彰会。”
    她说:“你想得远。”
    我笑笑:“我们又不是医生,只有想尽一切办法,表彰真正的先进,处分医护队伍中极小数败类,调动广大医护工作者的积极性。
    为肯做事,能做事,做好了事情的人提供一个公平的平台,我们专扎舞台,让他们唱戏。他们的戏唱得好,我们才有出路。”
    陈秀敏扑噗一声笑了,说:“今后发达了,要记得……”
    我知道她想说【姐姐】两个字,但在办公场合,不好意思说出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