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耳猕猴闪亮登场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郡主是个乌鸦嘴我真不是乌鸦嘴第一序列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八零小甜宝她有乌鸦嘴

    三藏上马,孙悟空引路,不觉饥餐渴饮,夜宿晓行,又值初冬时候,但见那:
    霜凋红叶千林瘦,岭上几株松柏秀。未开梅蕊散香幽,暖短昼,小春候,菊残荷尽山茶茂。寒桥古树争枝斗,曲涧涓涓泉水溜。淡云欲雪满天浮,朔风骤,牵衣袖,向晚寒威人怎受?
    师徒二人行走多时,忽见路旁唿哨一声,闯出六个人来,各执长枪短剑,利刃强弓,大咤一声道:“那和尚!那里走!赶早留下马匹,放下行李,饶你性命过去!”
    吓得那唐三藏魂飞魄散,直接跌下马来,嘴都不能言语了。
    孙悟空用手扶起他,说道:“师父放心,没些儿事,这都是送衣服,送盘缠给我们的。”
    三藏说道:“悟空,你看来有些耳聋了?
    他说教我们留马匹、行李,你倒问他要甚么衣服、盘缠?”
    孙悟空说道:“你就管守着衣服、行李、马匹,待老孙与他打上一场,看是谁给谁送东西。”
    三藏说道:“好手不敌双拳,双拳不如四手。他那里六条大汉,你这般小体格子,怎么敢与他打斗?”
    孙悟空心说,我们“七大圣”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什么没干过?
    玉皇大帝我都差点给他赶下台了。
    区区几个毛贼而已。
    孙悟空叉着腰,走上前来,对那六个人说道:“列位有甚么事情,阻挡贫僧的去路?”
    那人道:“我们是拦路的大王,行好心的山主。
    大名久播,估计你也不知道,废话不多说,早早的留下东西,放你过去;
    若道半个不字,教你碎尸粉骨!”
    孙悟空哈哈笑道:“我也是祖传的大王,积年的山主,却不曾闻得列位有什么大名。”
    那人看着这个小猴子精说道:“你不知道,我告诉你。
    我们六个,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
    孙悟空笑道:“原来是六个小毛贼!你却不认得我这出家人是你的祖宗,你倒来挡路。
    赶紧,把那打劫的珍宝拿出来,我与你作七份儿,一均分,饶了你们的狗命罢!”
    那贼闻言,一齐上前乱嚷道:“这和尚好大胆子!你穷得叮当响,还来和我等要分东西!”
    只见他们轮枪舞剑,一拥前来,照孙悟空一通劈头乱砍,“乒乒乓乓”,直冒火星子,砍了足有七八十下。
    孙悟空站在中间,一动没动。
    那贼叹道:“好和尚!真他奶奶的头硬!”
    孙悟空阴阴一笑,说道:“将就看得过罢了!你们也打得手困了,却该老孙取出个针儿来耍耍了。”
    那贼疑惑道:“这和尚是一个行针灸的郎中变的?
    我们又无病症,说甚么动针的话!”
    就在这时,孙悟空伸手去耳朵里拔出一根绣花针儿,迎风一幌,却是一条铁棒,足有碗来粗细,拿在手中喝道:“不要走!也让老孙打一棍儿试试手!”
    他们六个平日里打家劫舍,哪见过这个?吓得这六个贼四散逃走。
    孙悟空了没留手的习惯,几步就赶上了,“噼里啪啦”一个个尽皆打死。
    然后,扒了他们的衣服,夺了他们的盘缠。
    才笑吟吟走回来,说道:“师父请行,那帮贼已经被老孙剿灭了。”
    三藏怒道:“你十分撞祸!他虽是拦路抢劫的强徒,可就是拿到官府,也不该死罪啊?
    你纵有手段,只可退他去便了,怎么就都活生生打死了?
    这就是无故伤人性命,这个样子,如何做得和尚?
    出家人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
    你怎么不分皂白,一个活口不留,全部打死?
    全无一点慈悲好善之心!幸亏还是山野中,无人查考;
    这若到城市,倘有人一时冲撞了你,你也行凶,拎着棍子,乱打伤人,我还不得跟着你吃挂连?我如果被抓,怎么脱身?”
    孙悟空不悦的说道:“师父,我若不打死他,他却要打死你了。”
    三藏义正言辞的说道:“我这出家人,宁死决不敢行凶。
    我就死,也只是一身,你却杀了他六人,如何说理?
    此事若告到官,就是你亲爹,你老子做官,也说不过去。”
    孙悟空不满的说道:“不瞒师父说,我老孙五百年前,据花果山称王为怪的时节,也不知打死多少人。
    像你说这般,告到官得什么罪名?告?随他们状告就是。”
    三藏说道:“只因你没收没管,暴横人间,欺天诳上,才受这五百年前之难。
    今既入了沙门,若是还像当时那样行凶,一味伤生。
    绝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太可恶!可恶!”
    孙悟空天地间只听两个人的话,一个是授业恩师“菩提祖师”。
    一个是有情有义不曾相负的六哥,禺狨王公孙鸣虎。
    这个和尚,是哪根葱,哪根蒜?真拿自己当老孙的师傅了?
    于是,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然这么说,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那就不必这么言语中恶心我了,我回去便是了!”
    说着,也不管那个唐三藏答不答应。
    一个跟头,消失不见。
    空中只留下一声“老孙去也!”
    等唐三藏急抬头看时,早已不见踪影。
    唐三藏只闻得长叹一声,回东而去。
    唐三藏收拾收拾行李,挂在马上,没法骑马了,只能一只手柱着九环锡杖,一只手揪着马缰绳,继续往西前进。
    行不多时,只见山路前面,有一个年纪不小的的老太太,捧一件绵衣,绵衣上有一顶花帽。
    唐三藏见她走了过来,慌忙牵住马,立于右侧让行。
    那老太太问道:“你是那里来的长老,孤孤凄凄独行于此?”
    唐三藏说道:“弟子乃东土大唐,奉圣旨往西天拜活佛求真经者。”
    老母说道:“西方佛乃大雷音寺天竺国界,此去有十万八千里路。
    你这等单人独马,又无个伴侣,又无个徒弟,你如何去得!”
    唐三藏叹口气,说道:“弟子日前收得一个徒弟,他性泼凶顽,是我说了他几句,他不受教,跑了。”
    老母道:“我有这一领绵布直裰,一顶嵌金花帽,原是我儿子用的。他只做了三日和尚,不幸命短身亡。
    我才去他寺里,哭了一场,辞了他师父,将这两件衣帽拿来,做个忆念。
    长老啊,你既有徒弟,我把这衣帽送了你罢。”
    唐三藏说道:“承老母盛赐,但只是我徒弟已走了,不敢领受。”
    老母说道:“他那里去了?”
    唐三藏说道:“我就听得“呼”的一声,就不见了,只知道,他往东去了。”
    老母说道:“东边不远,就是我家,想必往我家去了。
    我那里还有一篇咒,唤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紧箍咒”。
    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记心头,再莫泄漏一人知道。
    我去赶上他,叫他还来跟你,你却将此衣帽与他穿戴。
    他若不服你使唤,你就默念此咒,他再不敢行凶,也再不敢去了。”
    三藏闻言,低头拜谢。
    那老母化一道金光,回东而去。
    三藏心里知道,这一定是观音菩萨授真言,急忙撮土焚香,望东礼拜。
    拜罢,收了衣帽,藏在包袱中间,就地坐于路旁,诵习那定心真言。
    来回念了几遍,念得烂熟,牢记心胸。
    孙悟空别了师父,一筋斗云,径转东洋大海。
    直奔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
    空中,孙悟空震惊了。
    他想过,如果他离开,花果山一定凄惨无比。
    但是没想到,自己曾经的根据地,如今已经是一片焦土。
    方圆百里,寸草不生。
    别说猴子,连棵果树都看不见了。
    这里怎么变成了这样?
    孙悟空抓耳挠腮,手足无措。
    这时,一面在土里埋了半截的破旗,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二郎神?”孙悟空的眼睛里喷出了金色的光芒。
    地上那面破旗子提醒他,这片山是在上一任主人,“二郎神杨戬”的手里败落的。。。。
    闵山。
    洪荒宫早就已经被上一次,六耳猕猴和牛魔王的大战波及的残破不堪。
    孙悟空在半空中看着这座,就差没坍塌的宫殿,心中浮现出好多以往的回忆。
    那时候,六哥禺狨王公孙鸣虎还在这里。
    还有五哥猕猴王,也许,如果不是自己非得坚持什么上天当官,也许,现在七兄弟还是像以前那样快乐。
    如今。。。。。自己已经发下毒誓,和其余的几位兄弟,割袍断义,永不相见。
    花果山水帘洞,闵山洪荒宫,这两个地方曾经说过东胜神洲,或者说整个三界,猴属最繁荣的地方。
    如今,这里方圆五百里,灵气全无,破败不堪,别说什么猴属了,就是普通的小妖小怪,都没有一只。
    “唉,看来,老孙真的无家可归了。”孙悟空暗自叹息。
    就在这时,一声熟悉的声音传来:“悟空,你可知罪么?”
    孙悟空闻言大喜,凌空跪倒,说到:“祖师,徒儿知罪了。”
    菩提祖师缓缓从虚空中走了出来,对着孙悟空的天灵盖,就是一掌。
    孙悟空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却说,唐僧正在路旁闷坐。
    突然看见“孙悟空”从天而降,唐僧沉默不语,孙悟空上前叫道:“师父!怎么不赶路?还在此做甚?”
    三藏抬头道:“你往那里去来?教我行又不敢行,动又不敢动,只管在此等你。”
    孙悟空说道:“我往东洋大海老龙王家讨茶吃吃。”
    三藏道:“徒弟啊,出家人不要说谎。你离了我,没多一个时辰,就说到龙王家吃茶?”
    孙悟空笑道:“不瞒师父说,我会驾筋斗云,一个筋斗有十万八千里路,故此得即去即来。”
    三藏说道:“我略略的言语重了些儿,你就怪我,使个性子丢了我去。象你这有本事的,讨得茶吃;象我这去不得的,只管在此忍饿,你也过意不去呀!”
    孙悟空说道:“师父,你若饿了,我便去与你化些斋吃。”
    三藏说道:“不用化斋。我那包袱里,还有些干粮,是刘太保母亲送的,你去拿钵盂寻些水来,等我吃些儿走路罢。”
    孙悟空去解开包袱,在那包裹中间见有几个粗面烧饼,拿出来递与师父。又见那光艳艳的一领绵布直裰,一顶嵌金花帽,
    孙悟空问道:“这衣帽是东土带来的?”
    三藏就顺口扯谎道:“是我小时穿戴的。这帽子若戴了,不用教经,就会念经;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礼,就会行礼。”
    孙悟空大喜,说道:“好师父,把这个与我穿戴了罢。”
    三藏说道:“只怕长短不一,你若穿得,就穿了罢。”
    孙悟空遂脱下全部衣服,将绵布直裰穿上,也就是比量着身体裁的一般,相当的合适,然后又把帽子戴上。
    三藏见他戴上帽子,就不再吃干粮,却默默的念那紧箍咒一遍。
    孙悟空叫道:“头痛!头痛!”
    唐三藏忍不住的又念了几遍,把个猴王痛得打滚,抓破了嵌金的花帽。
    三藏又恐怕孙悟空扯断了金箍,就停住了口不念。
    不念时,他就不痛了。
    于是伸手去头上摸摸,有一条金线儿模样的箍,紧紧的勒在上面,取不下,揪不断,已此生了根了。
    孙悟空就从耳里取出针来,插入箍里,往外挑扯。
    三藏又恐怕他扯断了,口中又念起来,孙悟空再次痛不欲生,痛得竖蜻蜓,翻筋斗,耳红面赤,眼胀身麻。
    唐三藏见他这等,多少有些不忍不舍,于是又住了口,孙悟空的头又不痛了。
    孙悟空骂道:“好啊,我这头,原来是你这个家伙诅咒我的。”
    三藏说道:“我念得是紧箍经,何曾咒你?”
    孙悟空道:“你再念念看。”
    三藏真就再次念了起来,孙悟空真就又痛的要死,只得喊到:“莫念!莫念!念动我就痛了!这是怎么回事?”
    唐三藏义正言辞的说道:“你今番可听我教诲了?”
    孙悟空虔诚的说道:“听教了!”
    “你再可无礼了?”
    孙悟空斜着眼睛说道:“不敢了!”
    孙悟空此时深恨唐三藏,口里虽然答应,心上早起杀心。
    于是,趁着唐三藏不注意,把那针儿幌一幌,瞬间就变得碗来粗细。
    一个箭步,对着唐僧的脑袋,“呜”就是一棍子。
    和尚眼尖,早已吓得魂飞魄散,急忙又念起紧箍咒,而且这次足足念了两三遍。
    把这猴子疼得,“咕咚”一声跌倒在地,丢了铁棒,不能再举手,嘴中只叫到:“师父!我服了!再莫念!再莫念了!”
    三藏这才站起身,正义凛然的说道:“你怎么敢如此欺心。还想打杀我?你以为凭你就能打死我?”
    孙悟空唯唯诺诺的说道:“我不曾敢打,我就想问问师父,你这法儿是谁教你的?”
    三藏说道:“是刚才有一个老太太,她传授我的。”
    孙悟空大怒骂道:“不消讲了!他奶奶的,这个老太太,坐定是那个观世音菩萨所变化!
    他怎么敢那等害我!我好赖也是,天庭赐封的猕猴。。。。。
    齐天大圣。哼,等我上南海紫竹林打杀他去!”
    三藏说道:“此法既是他授与我,他必然先晓得了。你若寻他,他念起来,你却不是没动手就死了?”
    孙悟空一想,这个和尚说得有理,叹了一口气,也就不再敢动身了。
    无奈,只得回心,跪下哀告道:“师父!这是他坑杀我的法儿,教我随你西去。
    我也不去惹他了,你也莫当常言,只管念诵。
    我愿保你,再无退悔之意了。”
    三藏说道:“既如此,还不快快伏侍我上马,我们要赶路了。”
    孙悟空万般无奈,只得死心塌地,抖擞精神,束一束绵布直裰,扣背马匹,收拾行李,奔西而进。
    孙悟空无计可施的伏侍着唐僧向西行进。
    行经数日,正是那腊月寒天,朔风凛凛,滑冻凌凌,去的是些悬崖峭壁崎岖路,迭岭层峦险峻山。
    唐三藏在马上,遥闻唿喇喇水声聒耳,回头叫:“悟空,是那里水响?”
    孙悟空说道:“我记得此处叫做蛇盘山鹰愁涧,想必是涧里水响。”
    不一会儿,马到涧边,三藏勒缰观看。
    但见:涓涓寒脉穿云过,湛湛清波映日红。声摇夜雨闻幽谷,彩发朝霞眩太空。千仞浪飞喷碎玉,一泓水响吼清风。流归万顷烟波去,鸥鹭相忘没钓逢。
    真真是处好景致。
    师徒两个正然看处,只见那涧河当中“轰隆”一声响,凭空钻出一条龙来,推波掀浪,撺出崖山,奔着和尚而来。
    吓得个孙悟空急忙丢了行李,把师父抱下马来,回头便跑。
    那条龙一看追不上了,竟然,把他的白马连鞍辔一口吞下了肚子去。
    然后,依然伏水潜踪。不再露头。
    孙悟空把师父送在那高处上坐定了,就来牵马挑担,谁知,就剩得一担行李,早已不见了马匹。
    他将行李担扔到师父面前,说道:“师父,那孽龙也不见踪影,只是惊走我的马了。”
    唐三藏问道:“徒弟啊,你知道怎么想办法,寻得马回来么?”
    孙悟空拍着胸脯说道:“放心,放心,等我去看看来。”
    他运动心法,跳在空中,瞪着眼睛,用手搭凉篷,四下里观看,根本不见白马的踪迹。
    无奈,只得按落云头,报告道:“师父,我们的马几乎可以断定是那龙吃了,四下里根本没有,我转了一圈,也不见它。”
    三藏说道:“徒弟呀,那厮能有多大口,却将那匹大马连鞍辔都吃了?
    想是惊张溜缰,跑到那山凹之中。你再仔细找找看看。”
    孙悟空不屑的说道:“你也不知我的本事。
    我们猿族,这双眼,白日里常看一千里路。
    我这一支,能掐会算五百年的吉凶。
    象那千里之内,蜻蜓儿展翅,我也看见,何况那匹大马,我能看不见?”
    三藏说道:“既是他吃了,我如何前进!可怜啊!这万水千山,怎生走得!”
    说着话,这个囊货居然泪如雨落。
    孙悟空一见,他居然哭了起来。
    他那里忍得住暴燥,放声骂道:“师父莫要这等脓包行么?你拿出对付我的一半狠心,你也不至于这么废物。
    哼,你坐着!坐着!等老孙去寻着那孽龙,教他还我马匹便了。”
    三藏一脸鼻涕的扯住孙悟空说道:“徒弟啊,你那里去寻他?
    我只怕他暗地里撺将出来,却不又连我都害了?
    那时节,人马两亡,怎生是好!”
    孙悟空闻得这话,越加爆怒,叫喊如雷骂道:“你真太废物了!废物至极!
    又要马骑,又不放我去,似这般看着行李,坐到死罢!”
    孙悟空骂骂咧咧,正难息怒。突然听得空中有人言语,叫道:“孙大圣莫恼,唐御弟休哭。我等是奉玉帝旨意,差来的“路神”,特来暗中保护取经者。”
    唐僧闻言,一骨碌爬起来,慌忙礼拜。
    孙悟空疑惑的问道:“你们是那几个?报上名来,我好点卯。”
    那声音说道:“我等是“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各各轮流值日听候。”
    孙悟空微微一笑,心中有了底,天庭还是比较靠谱的,不然这个倒霉差事真心不想干。
    于是说道:“今日先从谁起?”
    那声音说道:“丁甲、功曹、伽蓝轮次。我五方揭谛,今天是“金头揭谛”昼夜不离左右。”
    孙悟空牛逼闪闪的说道:“既如此,不当值者且退吧,留下“六丁神将”与“日值功曹”和众“揭谛”保守着我师父。
    等老孙寻那涧中的孽龙,教他还我马来。”
    那声音突然传音给孙悟空说道:“启禀猕猴王,我有一言,您当谨记,这条龙,与那冥王公孙鸣虎,有莫大关联,千万小心,不要害他性命,不然,阴司地府,明教,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孙悟空一愣,随即陷入沉思。
    那是他闵山战败之后,天庭的玉皇大帝接见了他。
    玉帝让他神不知鬼不觉的混进取经队伍中,然后,一路找机会将被贬入凡尘的天蓬元帅,卷帘大将,收入队伍之中。
    这份滔天的功德,天庭就能分走四分之三了。
    当时,并没有想象到,会如此顺利。
    接到旨意后,一路尾随取经和尚,直到孙悟空离开,天庭给自己传音,孙悟空不知何故,元神突然消失了。
    也就是说,这个齐天大圣,死了。。。。。。
    这个天赐的机会,六耳猕猴自然不会错过。
    作为上天赐封的猕猴王,孙影算出自己会有一场大机缘。
    搞好了,直接成圣都说不定。
    看来,应在这次西天取经之行了。
    原来还以为要等到《万法大会》召开,没想到这么快,机缘来了。
    万万没想到的就是,刚开局,就被一个金箍,套上了。
    所以,他怀疑,这次的顶包,佛教已经有所察觉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