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征兵用义

推荐阅读: 最是光阴留不住东晋北府一丘八重生再嫁皇胄,我只想乱帝心夺凤位道果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凌云青路末世:只有我不被丧尸攻击空间农女:弃妇再嫁高门牧神记三寸人间

    秋季征兵,接济子民。这是大汉天子华耀的济民治民策略。
    此时的赵忠、黄忠等人经过一路奔波,终于赶往丹阳郡的最后一站,宛陵。
    而孙坚则担任信使,送信到会稽郡海陆别战营校尉朱儁手中,顺便,他回一趟江东吴郡富春,在那里也招一些精兵。
    赵忠离开洛阳已经一月有余,必须尽快结束招兵返回天子身边。
    不然被那张让处处抢了先,只怕自己会受到天子冷落。
    那么,此前他的费尽心机,不就是白费了么!
    宛陵城外,丹阳太守陈夤带着属下官吏以及一众中小地主和士族家主纷纷来到城外迎接。
    天子下诏到丹阳征兵,对即将面临冬季窘况的丹阳郡民众而言,是件好事。
    对于地处江东,远离洛阳这个政治中心的士族豪强也是好事。
    虽然他们在这里颇有地位,但是和司隶地区的那些大族比起来…
    无论是家族势力,还是政治话语权都相差甚远,家中子弟也罕有能够官至高位之人。
    所以他们才会特别重视这次天子亲卫的征兵,以期望自己家中的子弟能够进入天子亲卫、金龙卫,得到天子青睐。
    很快,赵忠的车驾,黄忠带着已经征收的那部新兵,浩浩荡荡出现在众人眼前,所有人都快步上前,前往迎接。
    看着蜂拥而来的众人,赵忠微微皱起眉头,又搞这种风头过盛的形式,陛下可不待见。
    他看了一眼正在下马的黄忠面色,见他神情平淡,安心少少。
    没好气地瞄一眼迎接队伍,心道,咱可没那么多时间与尔等想捞好处的贪婪之人周旋。
    咱只想着尽快完成征兵,然后回京复命。
    “在下丹阳太守陈夤,见过天使以及黄校尉。”
    黄忠抱拳:“陈太守有礼,请陈太守先行接诏!”
    然后,黄忠当场宣读了天子的诏书,诏书要求丹阳太守以及各县县令协助征兵工作。
    陈太守接诏后,欲邀请黄忠入城内治所,说给他们一众人接风洗尘,黄忠拒绝了。
    无奈,他只能安排了新兵在城外扎营,然后送予粮草,食物。
    赵忠那边,与太守见过礼后,也只能面对凑上来的各位家主。
    “在下宛陵,赵....”
    “在下....”
    “在...”
    “好了...好了...”
    赵忠不耐烦的打断了众人的自报家门,随后看向众人道:
    “咱和黄校尉奉命来丹阳挑选优秀的青年编入陛下的亲卫营,事务紧急。
    尔等还是回去好好准备一下,明日带着自家的子弟前来参加征兵考核,莫要在此耽搁时间。”
    随后赵忠不理众人,径直随着陈太守向城内治所走去。
    只留下众人在原地面面相觑,不是说宫内太监最喜欢这一套巴结奉迎吗?怎么这货和自己听说的不一样啊?
    各位家主无奈,只好各自返回家中,但仍有一部分人向着城内走去,想着找人,准备疏通一下。
    郡治治所内,丹阳太守和宛陵县令亲自作陪,命人准备了丰盛的食物,招待赵忠一行人。
    看着端上案的丰盛饭食,赵忠脸色一变,很快又恢复,对着太守和县令婉言道:
    “天子厉行节俭,每日饭食不过一碗粟米,三片薄肉,一份青菜汤,尔等今日却如此丰盛的招待咱们,是欲害了吾等吗?”
    丹阳太守微微一愣,立即躬身向洛阳方向一拜,高呼:“陛下勤俭治国。乃为圣君!”
    宛陵县令跟着高诵了一句,然后二人与官员们面面相觑,不知这个太监是装出来的还是真的那般节俭,大家只好陪笑。
    随后,陈太守作为二千石的一郡太守,很要面子,又觉得赵忠现在不过是一个小黄门罢了,居然拿着鸡毛当令箭,装模作样。
    有的给他吃就不错了,还唧唧歪歪的,烦人!
    若是真的不欲让人好吃好喝的招待,何不与黄校尉去城外兵营随兵卒同吃同住?
    陈太守让宛陵县令与其他属下官吏作陪,他言另有要事处理,遂离开了治所。
    “赵内侍勿怪,卑职等人自然知道天子节俭,平日里吾等也不敢铺张浪费!”
    “既然知道,何以还准备如此丰盛?”
    赵忠见太守离开了,面色更加不愉的看着自己桌案前的稻米饭,以及烤肉、蒸鱼、虾蟹等等...
    若是我一人此行倒也罢了,偷着吃了也无人知道,奈何有黄忠那个天子心腹同行啊!
    这要是让他传入天子耳中,只怕我赵忠会被宫内那些个小人趁机狠狠踩下去了。
    “呃~这些都是本地常见之物,就连寻常百姓也日日食用!”宛陵县令解释道。
    “真的?想不到这丹阳居然如此富庶?不是说很穷吗?”
    赵忠有些不信,朝中重臣吃的还不如丹阳百姓,这你敢信?
    宛陵县令哈着腰陪笑道:“确实如此,赵内侍只需派人随意打听即可!”
    “那也不可,把这些鱼虾都撤了吧,只留一份素菜就好!”赵忠低头看了一眼桌案上的饭食,虽然很想吃,但还是忍住了。
    “这....撤下去岂不浪费?”
    “给陛下的那些龙卫亲兵吃,陛下说过,军人需要多吃肉、鱼、鸡子、菽豆,补充蛋白质营养。”
    县令见状,也不好继续坚持,只好命人将鱼虾都端了出去。
    赵忠眼睛余光瞟着,真是不舍得啊!为了二年后升为职中常侍,他也只能忍了。
    内心难过的将注意力放在眼前的那碗米饭上。
    他是北方人,从未曾吃过稻米饭,端起碗来,仔细打量了几眼。
    这种食物他还是第一次见到,闻着传来的米香味,不由得勾起了肚内的馋虫。
    “香香香,美味美味!”
    舀起一勺放入口中细细咀嚼,赵忠忍不住开口连连称赞,这饭食可比粟米(小米)饭合口许多,一时间胃口大开。
    “赵内侍若是喜欢,在下可命人给汝备上几石!”宛陵县令见他喜欢,眼前一亮,连忙说道。
    “好,要多备些,咱是为了孝敬给陛下和太后。”
    赵忠点点头,据他了解,天子和太后都对那些古玩奇珍并不感兴趣了,或许这些本地特产能讨得天子太后喜欢。
    听到要送给天子和太后,宛陵县令连忙点头应是:“赵内侍请放心,卑职这就去准备!”
    “记住!要用买来的才行,不许耍手段,我会让龙卫跟着你去,若是坏了陛下太后和咱的名声,陛下太后不管你,咱可饶不了你。”
    担心这个县令会强取豪夺,赵忠不由得对其出言警告。
    “是...是..赵内侍放心,卑职晓得的,不敢以权谋私。”
    宛陵县令躬身退了出去,心中暂时对赵忠这个天子近侍不由得高看了两眼。
    能忍住贪欲,不可小觑。而且在他的人生经历当中,似乎还没听说过,大汉的皇宫内有这种清廉正直的太监。
    自己想走门路升官,遇到了以俭治国的天子,又遇到了能忍能让的内侍,不知是为幸乎?
    很快,宛陵县令遵从赵忠的嘱咐,花钱购买了近四十石稻米,运回了县所。
    想起那些本地地主的嘱托和许诺的好处,宛陵县令犹豫的敲响了赵忠的房门。
    “你个混账,狂徒,果然是欲害了咱!”赵忠气的差点暴走。
    “你去告诉他们,想进天子的龙卫营就拿出真正的本事来,吾可不会徇私,不会吃拿卡要!”
    关键是,咱作不了主,只起个监督作用。有那样一个天子,咱也不敢吃不敢拿。
    屋内传来赵忠的怒喝声,而宛陵县令则一脸尴尬的退了出来。
    如此清廉公正的太监,还真是刷新了这个县令的三观。
    当看到县令将各自送去的财物退回来之后,那些送礼之人顿时有些忐忑不安。
    他们也和县令一样,怀疑自己是不是遇到了一个假太监?
    那,是不是去见见黄校尉?
    宛陵县令打着劳军的旗号去了城外,结果却会更惨。
    东西,黄忠全部收了,还给这个县令记了一笔,准备回禀陛下。
    分了一成出去给随行的五个龙卫里的百夫长,剩下的回去上交。
    而征兵条件一样,考核标准也一分不降。
    各位送了厚礼的家主若是要怨怪,也只能怨怪宛陵县令了。
    天子派出黄忠、孙坚两路征兵人马,顺带调查江东的吏治情况。
    还有,根据历史资料,丹阳郡句章有个叫许生的,与子、孙于熹平元年造反。
    这个造反的事情,肯定会准备多年才扯旗号付诸行动。
    华耀可不想等他们打出了造反旗号再灭。他喜欢把坏事情消灭在萌芽之中。
    历史上消灭许生那个“越王”和许昌那个“阳明皇帝”的,就是扬州刺史臧冥、丹阳太守陈夤和吴郡司马孙坚。
    当华耀翻看全国官吏表时,看到丹阳太守陈夤的名字,才想起这件历史事件。
    为了防患于未然,今年西凉战事胜了之后,又趁着整顿吏治,收拾了袁氏一族。
    华耀便将原来袁氏之人担任的扬州刺石给了臧冥。
    而且,华耀由此不禁多想深了几层。
    许氏与袁氏亲密,那么,历史上熹平元年的许生与子、孙的造反案例,有没有袁氏加入呢?
    虽然没有证据,属于难说一类的事情!
    但华耀认为有。
    等一,想窃取大汉天下的人,总是希望大汉乱起来,而且越乱越好。
    第二,他们要打击大汉皇帝的威严,皇室的脸面。
    只有大汉乱了,他们才有机会的不是。
    而且,大汉天子威严扫地了,才会有更多投机者加入,对于他们以后的造反,也有了理由。
    而历史上袁氏的覆灭,未尝不是他们窃取大汉天下的报应。
    “殿兴有福,首倡必谴”的理论,华耀认为还是很有道理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