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水利万物而不争(2)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 大楚最强姑爷、 周玄机姜雪、 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 兽魂无双、 我与她合租的日子、 东晋北府一丘八、 妙医圣手、 段凌天小说免费阅读、 末世:只有我不被丧尸攻击、
“回来啦。”
萧燕燕卧在逍遥椅上悠然自得,见着他回院里,赶紧起身看看。若被揍得鼻青脸肿,正好奚落一下。
而见她睁着眼来回打量,韩德让凑近些:“来来,瞧瞧仔细,瞧瞧哪挨了鞭子,落了印子?好生奚落奚落。”
萧燕燕推了推他,说道:“瞎说,我岂是那般落井下石之人。”
“你这小猴精,尾巴一翘,我就知你那小心思。”
萧燕燕问道:“如此看来,令尊准允了?”
韩德让伸手将燕燕揽了过来,愧疚道:“委屈你了,高门下嫁,本就不得风光,还落得如此没脸面。”
萧燕燕冷言道:“没事儿,咱另起炉灶,照样红火。”
韩德让赞道:“三妹大气。”见她有些怏怏不快,他牵着她往书房里去:“我有一件好物予你,藏了许多年了。”
他于书房中一阵翻找,终于找着那个不起眼鲁班匣,解了好一阵机关才打开。揭开盖子,里面是一盒淡金色大北珠,珠大圆润,颗颗径寸。这本是女真部的朝贡之物,若于市中买卖,亦能卖到二百万钱一颗。
萧燕燕看了一眼,赶紧闭了门窗,惊诧道:“此乃贡物,哥哥自何处得来?”
难怪要用那般多机关的鲁班匣装着,这天上飞的凌雪乃宫外禁养之物,这屋里藏的亦宫外禁有之物。真是自个脑袋多,怕被砍得少了?
韩德让却无畏笑道:“莫怕,没偷没抢,我自个儿采捕的。”说着,一颗颗拿出来数数:“原先我预计,一年给你采捕三颗,待成婚时当有四十五颗,给你镶冠子。可惜,早年为陛下所逐,就采捕了五年,十五颗。”
“你还嫌少啊?”
“做十八子串儿,还短三颗呢,该怨你那舅舅。”韩德让说着,将珠子填回鲁班盒,递给她说道:“你拿去制礼冠,对外说是你娘给的嫁妆。公主殿下用北珠,不算违制。”
萧燕燕收下这一盒北珠,心下如蜜,倒不因这珠子贵不贵。而是这珠子极其难采,其生于鸭子河(今松花江)一带,是以常有冻死、溺死的采珠人。
诚然,还有一种方法,便是用海东青去捕天鹅。天鹅吃北珠蚌,海东青捕天鹅,取出天鹅腹中的北珠。前提是,得有海东青,而这海东青又极其难得,宫外禁养。
且这般个头、品相的大北珠,千蚌难出其一。珠子不多,花的心思却不少。
见她心下窃喜,他用手指点点自己脸颊,邀道:“此般大礼,是否当小小回馈一下?”
“当。”
萧燕燕说着,缓缓挨近,气息若兰。韩德让闭目等待,只闻一股幽幽女儿香,萦绕而来。
忽而,一只手细细软软地拍在自己脸上。
“有蚊子,我帮你打了,不必谢。”萧燕燕调皮笑道。
“臭丫头,还我。”韩德让伸手,假意取她怀里的盒子。
“给我了,便是我的了。”
萧燕燕拿着一盒珠子,蹦蹦跳跳地出去。
自得了韩德让的劝,韩匡嗣的心也软了些,虽说宗嗣之事于家族而言至为重要。但母亲于儿子而言,亦不轻。
“三哥当真妥协,改弦易辙?”韩匡美不解,抗争了这么久,这说放弃就放弃了。
韩匡嗣颇有些无奈道:“不算改弦,算权宜。小四儿说了,先让予大郎,让娘安心养疾,待往后他再拿回来。”
韩匡美蹙眉道:“宗法定了,便定了,如何拿回呀?”
韩匡嗣说道:“他说,请陛下册封。”
韩匡美笑道:“这小子,说甚胡话,陛下安能册封这个?”
“确实不能册封寻常宗子。”韩匡嗣淡然说道:“小四儿说,册封王世子。”
韩匡美惊得睁大眼,问道:“王世子?王、王呢?饶是有王,又何来嗣王?此何等功业方能成就?小四儿意欲何为呀?”
韩匡美这一连数问,韩匡嗣也没法回答。先前家庙内,小四儿跟他说的话,令他震惊到此刻都没回过魂儿来。他原先晓得这孩子有野心,但没想到他还敢胆大包天,去做他想都不敢想的事。
“阿五,小四儿之心思,知晓之人越少越好。”韩匡嗣只得叹道:“宗嗣之事,先就着娘吧。至于萧保宁,吾欲使萧哲宁代之,尔可择人荐其继任榆州刺史。”
“推举不难,然陛下恐不会用。”韩匡美迟疑道:“陛下早定了马廷煦赴任建州,却将榆州刺史一职搁置,应是不欲再任命应天太后一系。”
韩匡嗣无奈笑道:“太后故去十几年了,皇叔亦逝世多年,还畏惧呢?”
韩匡美叹道:“陛下呀,外暴而内怯。而太后、皇叔当年乃真狠厉。陛下幼年所见,已成心魔,一生难愈。”
韩匡嗣思虑片刻,说道:“既如此,咱先不插手,观陛下择人。无论何人上任,皆使榆州部民生事。待其人治理不善,再荐哲宁。咱家,先欢欢喜喜办婚礼。”
这里正说着话,太夫人又谴人来请韩匡嗣过去。
再议间,太夫人同意以萧哲宁取代萧保宁,并打算让韩妙法和离脱身。反正都是欧妮萧氏的血脉,她也不较劲了。
至于更立宗嗣,太夫人本欲妥协,但条件是要令韩德让纳萧宜颖为贵妾。只要欧妮萧氏的女儿,生下玉田韩氏宗子之子,再挑拨韩德让与萧燕燕不合,玉田韩氏便还与欧妮萧氏绑在一起。
然未及太夫人开口,不料韩匡嗣先妥协了,同意改韩德源为嗣,这倒令太夫人有些措手不及。
但韩匡嗣提出现下先办婚礼,先稳住公主。待婚礼后再改,以免公主府面上不好看。太夫人犹疑,怕韩匡嗣又借话头想拖。
见母亲不信任,韩匡嗣笑着说道:“阿娘多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儿说了改,便会改。此事,还是四儿劝的。”
太夫人不信道:“四郎会劝你更嗣?”
韩匡嗣点点头,解释道:“四儿说‘祖母与父亲,只此一世母子缘分。过,则无。孙儿若阋于墙,祖母终此一世,如何念想?’又说,无韩家依托,他照样出人头地。”
“这孩子,倒是懂事。”
韩匡嗣笑道:“阿娘好生养疾,四儿大婚,阿娘当坐高堂吃孙媳妇敬酒。”
太夫人点点头道:“好,聘礼备得如何了?此事亏待了燕燕,聘礼当厚些。”
韩匡嗣笑道:“厚着呢,咱可不敢于公主面前,落了脸面,叫人笑话。”
萧燕燕卧在逍遥椅上悠然自得,见着他回院里,赶紧起身看看。若被揍得鼻青脸肿,正好奚落一下。
而见她睁着眼来回打量,韩德让凑近些:“来来,瞧瞧仔细,瞧瞧哪挨了鞭子,落了印子?好生奚落奚落。”
萧燕燕推了推他,说道:“瞎说,我岂是那般落井下石之人。”
“你这小猴精,尾巴一翘,我就知你那小心思。”
萧燕燕问道:“如此看来,令尊准允了?”
韩德让伸手将燕燕揽了过来,愧疚道:“委屈你了,高门下嫁,本就不得风光,还落得如此没脸面。”
萧燕燕冷言道:“没事儿,咱另起炉灶,照样红火。”
韩德让赞道:“三妹大气。”见她有些怏怏不快,他牵着她往书房里去:“我有一件好物予你,藏了许多年了。”
他于书房中一阵翻找,终于找着那个不起眼鲁班匣,解了好一阵机关才打开。揭开盖子,里面是一盒淡金色大北珠,珠大圆润,颗颗径寸。这本是女真部的朝贡之物,若于市中买卖,亦能卖到二百万钱一颗。
萧燕燕看了一眼,赶紧闭了门窗,惊诧道:“此乃贡物,哥哥自何处得来?”
难怪要用那般多机关的鲁班匣装着,这天上飞的凌雪乃宫外禁养之物,这屋里藏的亦宫外禁有之物。真是自个脑袋多,怕被砍得少了?
韩德让却无畏笑道:“莫怕,没偷没抢,我自个儿采捕的。”说着,一颗颗拿出来数数:“原先我预计,一年给你采捕三颗,待成婚时当有四十五颗,给你镶冠子。可惜,早年为陛下所逐,就采捕了五年,十五颗。”
“你还嫌少啊?”
“做十八子串儿,还短三颗呢,该怨你那舅舅。”韩德让说着,将珠子填回鲁班盒,递给她说道:“你拿去制礼冠,对外说是你娘给的嫁妆。公主殿下用北珠,不算违制。”
萧燕燕收下这一盒北珠,心下如蜜,倒不因这珠子贵不贵。而是这珠子极其难采,其生于鸭子河(今松花江)一带,是以常有冻死、溺死的采珠人。
诚然,还有一种方法,便是用海东青去捕天鹅。天鹅吃北珠蚌,海东青捕天鹅,取出天鹅腹中的北珠。前提是,得有海东青,而这海东青又极其难得,宫外禁养。
且这般个头、品相的大北珠,千蚌难出其一。珠子不多,花的心思却不少。
见她心下窃喜,他用手指点点自己脸颊,邀道:“此般大礼,是否当小小回馈一下?”
“当。”
萧燕燕说着,缓缓挨近,气息若兰。韩德让闭目等待,只闻一股幽幽女儿香,萦绕而来。
忽而,一只手细细软软地拍在自己脸上。
“有蚊子,我帮你打了,不必谢。”萧燕燕调皮笑道。
“臭丫头,还我。”韩德让伸手,假意取她怀里的盒子。
“给我了,便是我的了。”
萧燕燕拿着一盒珠子,蹦蹦跳跳地出去。
自得了韩德让的劝,韩匡嗣的心也软了些,虽说宗嗣之事于家族而言至为重要。但母亲于儿子而言,亦不轻。
“三哥当真妥协,改弦易辙?”韩匡美不解,抗争了这么久,这说放弃就放弃了。
韩匡嗣颇有些无奈道:“不算改弦,算权宜。小四儿说了,先让予大郎,让娘安心养疾,待往后他再拿回来。”
韩匡美蹙眉道:“宗法定了,便定了,如何拿回呀?”
韩匡嗣说道:“他说,请陛下册封。”
韩匡美笑道:“这小子,说甚胡话,陛下安能册封这个?”
“确实不能册封寻常宗子。”韩匡嗣淡然说道:“小四儿说,册封王世子。”
韩匡美惊得睁大眼,问道:“王世子?王、王呢?饶是有王,又何来嗣王?此何等功业方能成就?小四儿意欲何为呀?”
韩匡美这一连数问,韩匡嗣也没法回答。先前家庙内,小四儿跟他说的话,令他震惊到此刻都没回过魂儿来。他原先晓得这孩子有野心,但没想到他还敢胆大包天,去做他想都不敢想的事。
“阿五,小四儿之心思,知晓之人越少越好。”韩匡嗣只得叹道:“宗嗣之事,先就着娘吧。至于萧保宁,吾欲使萧哲宁代之,尔可择人荐其继任榆州刺史。”
“推举不难,然陛下恐不会用。”韩匡美迟疑道:“陛下早定了马廷煦赴任建州,却将榆州刺史一职搁置,应是不欲再任命应天太后一系。”
韩匡嗣无奈笑道:“太后故去十几年了,皇叔亦逝世多年,还畏惧呢?”
韩匡美叹道:“陛下呀,外暴而内怯。而太后、皇叔当年乃真狠厉。陛下幼年所见,已成心魔,一生难愈。”
韩匡嗣思虑片刻,说道:“既如此,咱先不插手,观陛下择人。无论何人上任,皆使榆州部民生事。待其人治理不善,再荐哲宁。咱家,先欢欢喜喜办婚礼。”
这里正说着话,太夫人又谴人来请韩匡嗣过去。
再议间,太夫人同意以萧哲宁取代萧保宁,并打算让韩妙法和离脱身。反正都是欧妮萧氏的血脉,她也不较劲了。
至于更立宗嗣,太夫人本欲妥协,但条件是要令韩德让纳萧宜颖为贵妾。只要欧妮萧氏的女儿,生下玉田韩氏宗子之子,再挑拨韩德让与萧燕燕不合,玉田韩氏便还与欧妮萧氏绑在一起。
然未及太夫人开口,不料韩匡嗣先妥协了,同意改韩德源为嗣,这倒令太夫人有些措手不及。
但韩匡嗣提出现下先办婚礼,先稳住公主。待婚礼后再改,以免公主府面上不好看。太夫人犹疑,怕韩匡嗣又借话头想拖。
见母亲不信任,韩匡嗣笑着说道:“阿娘多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儿说了改,便会改。此事,还是四儿劝的。”
太夫人不信道:“四郎会劝你更嗣?”
韩匡嗣点点头,解释道:“四儿说‘祖母与父亲,只此一世母子缘分。过,则无。孙儿若阋于墙,祖母终此一世,如何念想?’又说,无韩家依托,他照样出人头地。”
“这孩子,倒是懂事。”
韩匡嗣笑道:“阿娘好生养疾,四儿大婚,阿娘当坐高堂吃孙媳妇敬酒。”
太夫人点点头道:“好,聘礼备得如何了?此事亏待了燕燕,聘礼当厚些。”
韩匡嗣笑道:“厚着呢,咱可不敢于公主面前,落了脸面,叫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