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蓄势待发的诸葛恪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郡主是个乌鸦嘴我真不是乌鸦嘴第一序列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八零小甜宝她有乌鸦嘴

    月色正浓,建业宫的太医们却无暇欣赏。
    他们收到传唤,急急忙忙地来到了天子寝殿。
    不多时,几名太医瞧过邓夫人脸上的伤后走了出来,其中一名太医对孙和禀道:
    “陛下,邓夫人的伤并无大碍,止血后只需擦些伤药便好,日后顶多留点疤痕。”
    这时候,太医们心情已经放松许多。
    一开始他们很是惶恐,这大半夜的突然被传进宫里,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
    结果,就这?
    谁料,孙和勃然大怒:“什么叫顶多留点疤痕!朕命你们想尽一切办法医治爱妃的脸,绝不许留疤!”
    “陛下,这恐怕.....”有太医面露难色。
    “朕养你们何用?”话没说完,孙和便打断了他。
    “治不好她的脸,朕把你们都杀了!”
    扑通!
    扑通!
    扑通!
    太医们旋即跪倒一片,大呼:“陛下饶命!”
    “说废话无用!”孙和厉声道:“你们不都号称江东名医吗?难道连一道小小的伤痕都治不好?”
    太医们连连叩首,惶恐不安。
    忽然,一名姓宋的太医抬头急道:“陛下,臣知晓一个法子。”
    孙和俯视着他:“说。”
    “有一种药膏,是以白獭髓、玉屑和琥珀屑调和而成,经常涂抹,当灭此痕.....”
    “只是玉屑和琥珀屑不难寻,可白獭髓却是极为罕见。”
    白獭髓即白獭的骨髓。
    说白了,这种动物身手灵巧,难以捕捉,数量还少,不像其他药材有钱就能买到。
    孙和回首看了一眼纱帘里的爱妃,见她因毁容而悲伤欲绝的模样,顿感怜惜。
    他转头看向宋太医:“朕去想办法弄来白獭,到时由你来负责制药,不过朕丑话说在前头,真有奇效,朕保你终身富贵。倘若没有,夷三族。”
    孙和虽说朝堂大事不能完全做主,但好歹是亲政的皇帝,杀几个太医、宫人之类的,还没人敢废话。
    宋太医俯在地上叩首:“臣一定努力!”
    “都退下吧。”孙和挥了挥手。
    ..........
    翌日,建业丞相府内。
    “嗯?”诸葛恪一脸吃惊地看着张约,“你再重复一遍?”
    张约和席间同为散骑常侍的朱恩,乃为诸葛恪爪牙,是他安插在皇宫中的眼线。
    张约顿了顿,说道:“陛下下诏悬赏全国,有献白獭髓的,以千金酬谢。”
    “就为了不让邓夫人脸上落疤?”诸葛恪皱眉问道。
    “据说是的。”张约点头。
    诸葛恪沉吟半晌,忽然哼笑一声:“罢了,随他去吧。”
    眼下他正在积极备战,时刻关注着荆州的情况。
    孙和的日常举动,只要不影响他在朝堂的利益,都无所谓。
    至于悬赏千金是否真的只为给一个女人治伤这件事,他有空可以通过张皇后了解情况。
    若真是如此,他准备上奏劝谏一番,孙和接不接受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诸葛恪的声望。
    诸葛恪坐回长案前,松了松腰带,好让自己舒服一些。
    他挥手示意几位心腹入座,随即开口问丞相府司马李衡:“叔平,江夏可有消息?”
    “魏国或许真的要对巴蜀用兵。”李衡当即应道,“据报,王基和杜预互换防区,调去了江陵,如今是杜预主持武昌防务。”
    “杜预?”诸葛恪冷哼一声,嘲讽道:“幼弱之辈。”
    想他诸葛恪自幼就沐浴在“神童”的光环之下,出仕二十八年,上马能杀敌,下马能治国,压根看不上杜预这样小辈。
    只见他语气轻蔑地说:“我与顾谭、张休等人随侍宣太子(孙登)讲论道艺之时,他杜预还在吃奶呢。”
    张约和朱恩捧腹大笑,后者笑完还补充了一句:
    “听闻那杜预连马都不会骑,依我看来,此人不过是早年做过夏侯献幕僚,因此才受重用。就像当年曹丕身边的.....”
    话到此处,朱恩却想不起来那人名字。
    诸葛恪思索了一下,提示道:“吴质是吧?”
    “对!”经这么一提醒,朱恩记起来了:“吴质一介书生,当年竟能都督幽、并两个大州。我看曹丕是昏了头了,任人唯亲到这个地步。”
    说完,几人又笑了起来。
    他们把杜预比作吴质,着实是离谱。
    不过在吴国人的视角来看,二十八岁的杜预既不出身北地顶级士族,又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战绩。
    荆南之战靠的是人家司马昭!
    当年司马昭在荆州名声赫赫,在岘山伏杀了朱然之后,吴国上下曾举国震恐。
    要知道,朱然当时可是西荆州的军事一把手(彼时陆逊主荆州事,但不直接掌管江陵防务)。
    他被斩杀所带来的震憾程度,不亚于夏侯渊战死在定军山带给魏军的。
    在那之后,司马昭又跟随王基参加过南郡之战、西陵之战,武陵之战等诸多战役,随后在荆南之战中一战成名。
    “司马使君好谋断,以计代战一当万!”这话早就在江东传开了。
    “鸟尽弓藏啊。”只见张约幸灾乐祸般地叹了口气:“司马昭跟着他夏侯献南征北战二十年,当了皇帝后却直接撸了人家兵权。”
    “你叹什么气,这是好事啊!”朱恩在一旁说道。
    张约白了他一眼:“你难道没听出来我的语气?”
    诸葛恪跟着笑了笑,伸手止住二人谈话,说起了正事:
    “眼下就等魏国正式开战,战争一旦运行就不易停下。待魏蜀交战正酣之际,我引大军前去,必可一举夺回江夏。”
    “丞相必当凯旋!”张约和朱恩恭维道。
    诸葛恪满意地点点头。
    他虽然傲,却并不蠢。
    他是打算主动发起进攻,但也在一边筹划,一边等待时机,在魏国防线铁板一块时,他肯定不会自讨没趣。
    只是他没想到,机会这么快就来了。
    魏国内部军区换防,荆州宿将王基肯定要带主力进攻永安的,甚至洛阳的中军也要分别投入到各线战场。
    留守江夏的能有多少?
    看着众人信心满满,李衡却面露担忧。
    他本想提醒诸葛恪不要轻敌,想了想还是算了。
    丞相这么多年一直是这个性格,劝了反而要挨骂,权当是为了涨士气吧。
    诸葛恪和张约、朱恩两人又聊了一些宫中之事。
    朱恩通过一个宦官得知:张皇后的肚子已经六个月大,预计年末能再为孙和诞下一子。
    话说孙和有一个嫡子孙俊(张皇后出),庶子孙皓(何贵嫔出)、孙德和孙谦。
    年仅二十七岁,有四个儿子,还算可以。
    聊得差不多时,诸葛恪看向李衡:“叔平。”
    “下官在。”李衡回过神来,拱手应道。
    “征兵的事,你多费心。”诸葛恪道,“派人联系那些吴人豪宗,此番出征若肯助战,高官厚禄,不吝赏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