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应该先离间摄政大臣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郡主是个乌鸦嘴我真不是乌鸦嘴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第一序列抗战从民兵开始

    第468章:应该先离间摄政大臣
    年幼的新帝尚且能猜中姚家行事。
    事实上,在西宫太后明确拒绝,且恨不得跟他们划清界限的时候,姚家也确实在瞬间转投了三皇子以及新帝养母淑贵人。
    跟三皇子说的话,很简单。
    “你排位在前,文武双全,先帝厚待你。为何遗诏上,两位摄政大臣却指了四皇子。这其中是否有什么猫腻?”
    三皇子朱致见了人,也听了对方的话,先是愤怒,又表示他也发愁,苦于没有合作伙伴,面色凝重。
    最终双方达成初步协议,好好把人送走。
    又等了一些时日,便把收集好的人名直接送到了新帝面前。
    到了养母淑贵人面前的词变成了:“当今新帝登基,生母娜贵人连晋数级成为了西宫太后,无可厚非。可叹那徐夫人,既非皇后又对新帝无恩,反而她成为了东宫太后。而对新帝养育之恩的您,却还只是个贵人,将来最多也只是个在偏殿中的无名太妃,淑贵人的心中可能忍下这一口气?”
    淑贵人开口:“能忍。”
    来人:“……”
    “我还以为你们有什么说法?东太后家世、母族,其为人秉性,辞书修养,岂是我等后来之人所能匹及?徐家后人尚且不能当太后,我又凭什么呢?
    我养育新帝十余载,他是什么样的人,我能不清楚吗?先帝丧仪未过,你们不服从他的遗诏,反而趁新旧交替之际,鼓动人心,这是为人臣的本分吗?”
    来人劝说不成反被骂了个狗血淋头回去。
    淑贵人把他们赶走后想了想,又到披雪殿将事情原委告知了徐雪。
    事情都汇总到秦王卫凌这里,他仍是安静不语。
    新帝朱寅开口道:“秦王叔,认为此事该如何办?”
    卫凌:“皇上,您觉得,姚家笼络不到人,接下来会怎么做?”
    朱寅:“他们原本只是想拉着别人替他们跳在前头探风、送死,他们则躲在背后见缝插针、坐收渔利。现在跟朕有关系的人都拒绝了,他们也只能找自己人出来蹦跶了。”
    卫凌:“廷尉大人怎么看?”
    徐尧:“论迹不论心。就怕他们不跳出来。”
    朱寅见二位大人半点不慌:“那便托付二位大人。”
    先帝的丧仪如期举行,定了谥号、安葬、入陵。
    皇帝继而举办登基大典,商议新年号为“永昌”。
    直到两位太后的仪制结束,东宫太后依旧住在披雪殿,娜贵人迁入永宁宫。
    这时,外头流言四起,称当今得位不正。
    有人篡改遗诏,涂改摄政者名讳。
    其他皇子闻言:“……”
    这是外头哪个王八蛋想要害死他们?
    当今先帝颁布遗诏之时,宗室、朝臣、后宫、皇子皆到位。
    虽然四皇子继位先前的迹象确实不多,但时值太子和信王双双殒命,皇帝卧床,来不及颁布其他诏令,也很正常。
    两位摄政大臣,一位手握军政,一位后宫外戚,看起来也似乎无人辖制。
    可这两位本性都是出了名的孤臣,有他们一位掌军、一位掌刑,看顾好新帝,直到他亲政,再加上两位太后的分封,先帝考虑已经妥帖。
    只要朝堂按部就班,新帝没有行差踏错,邺国自然能平稳渡过这几年。
    当然难免有过“为何不顺位立三皇子”“这二位都不是政务好手”的细碎疑问,可“得位不正”这般言辞随意安在一位皇帝头上,对国家、对百姓,能是什么好事?
    散布谣言的背后之人,可谓心思歹毒。
    正在这时,顺州旱灾、德州洪涝齐发,更有天子得位不正天怒人怨的说法产生。
    朝堂之上,为赈灾人选吵得不可开交。
    先帝在位时,与民休息,不曾开战,也不曾加赋税,工程也只修了必要的陵墓、祭坛而已。
    再加上有首富怀君夫人在,国库还算充盈,开仓放粮和赈灾金银皆有保证。
    有钱有粮,便算得上美差。
    先前京州四姓在的时候,无非是姚家或者是江家人去,最后落到百姓手里的基本没有多少。
    等到灾民暴动后,再给打上刁民的标志,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朱祁也想过不少的法子,但最后见效不佳。
    新帝刚继位,两位摄政大臣不好出京。
    有人提议何常去,姚派有意见。
    姚派的人让之前有经验的人同去。
    况且这次有两个地方。
    最终,何常去了德州,姚家派了一个副手跟去,监督。
    而顺州则是姚派主事,副手则是刚从阳城调任京州的桃无名。
    如今的桃无名已经洗去了厉王旧臣的名号,京州更多知道他的是娶了秦王的妹妹。
    能有这般博弈的结果,还算达到平衡。
    姚副手出发前便领了任务,何常作为徐家的接任者,这一趟赈灾要叫他有去无回。
    他们才刚出发。
    姚派便收到秦王府在跟何家议亲的消息。
    秦王就一个小郡主,在这个时候两家联姻,意图是不是太过明显了?
    本朝摄政大臣就两位,你们直接搞利益捆绑是几个意思?
    皇帝他居然也能同意?
    就不怕这两人联手直接把他搞下去吗?
    姚派开始思考,自己之前的方向是不是错了?
    应该先从离间摄政大臣开始才对。
    但问题是,这两位之前有过交情吗?
    秦王的性子,一般不跟人结怨。
    因为跟他结怨的,大抵都当场解决了。
    徐尧跟卫凌不同,他结怨的人可就太太太太太多了。
    压根就不多卫凌一个。
    姚松听了反而一笑:“本来还不知道如何居中调和,现在好了,结了亲,能说道的才多。”
    倒是叫姚派人猜中了,新帝对卫家、何家联姻不太高兴。
    这一日,他依例学完政务、功课,到披雪殿给东太后请安。
    徐雪见他神色郁郁。
    其他他们这对“母子”从前也没啥情分,如今不过是在各自位置上各司其职。
    不过他们都是喜欢安静的性子,也擅长喜怒不形于色。
    新帝上位后,倒叫他们二人处出了一点自在。
    印象中,这还是新帝第一次在她这里显露出不高兴吧?
    上回骑射课输得厉害,也没见他多大反应。
    朱寅自己道:“朕听说,秦王叔有意跟何家议亲?”
    徐雪喝着手中的清茶,点了点头:“是有这么一回事。”
    “太后娘娘怎么看?”
    徐雪心想,她还能怎么看?
    “皇帝这是在担心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