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一石二鸟之计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周玄机姜雪大楚最强姑爷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兽魂无双妙医圣手末世:只有我不被丧尸攻击东晋北府一丘八我与她合租的日子段凌天小说免费阅读

    凡是前一日的奏章都会经由朱标批阅于第二天通过通政司下发于本人手中,对奏章所提之事也会全部给出处理决定。
    次日,通政使翻了内阁送来的所有奏章,但就是没有陈瑛昨日送上去弹劾茹瑺的。
    很明显,朱标留中了陈瑛的奏章。
    “果然啊!”
    昨日他们猜测的便是这结果。
    “先把这些都下发了吧?”
    这通政使只是叹了一声,倒也没懈怠本身职责。
    陈瑛弹劾茹瑺一事本以为会激起轩然大波,即便是通过奏章呈奏碰到大事也会拿在早朝另说的。
    但,今日早朝却始终没提这事。
    陈瑛去通政司找回信时翻了大半天也没能找到他昨日递交上去的奏章,眼看领走的人越来越多,却始终迟迟都没见到有他的。
    “陈佥都,你可知呈奏陛下也会有留中不发的情况。”
    凡留中不发的除了当下不想处理之外,剩下的便是不符合于皇帝心意之事了。
    只是,不管是哪种都不符合于陈瑛现今的预期。
    听了这,陈瑛不过稍稍一愣神,通政司那官员随之便很快道:“赵通政使请你过去一趟。”
    尽管不是同一系统的上下级关系,但就冲着通政司通政使的官品比他大他就不能拒绝。
    谁费那么大力气升了官不想让人尊敬,若不是同一系统的下级官吏就没有尊卑,那这样的升迁又有什么意义?
    而出于推己及人的关系,这芝麻小官即便对其他同僚不知尊卑,其他人也会群起而攻之的。
    一个被所有官吏同时排挤之人,那他的仕途一定不会走的顺畅的。
    陈瑛千辛万苦的结交同僚就是为了给自己铺路,他送去了那么多名帖都没能得到这些人的会见,现在好不容易有通政司的长官愿见他,他又岂会不趁此抓住这个机会呢。
    “好,本官马上去。”
    陈瑛应了一声也没耽搁,当即便随这人去了通政司的公房。
    通政使官品实实在在的正三品,通政司又职掌呈转、封驳内外奏章和引见臣民之言事者等事宜,并参预大政、大狱之会议及会推文武官员,在朝中也属咽喉衙门了。
    因而,通政使不但有独立的公房,身边还有属吏负责协助。
    “陈佥都,请坐。”
    陈瑛拱手打了声招呼,赵鸣不过只微微一抬抬手,便又吩咐身边的小吏上了茶。
    当官能做到了这种程度,这一辈子也不算白来了。
    陈瑛道了声谢后,带着羡慕坐了下去。
    “陈佥都应该知道昨日弹劾茹瑺的奏章被陛下给留中了吧?”
    听罢,陈瑛也不用怀疑是他没找到了。
    他是刚进入京中,却不是第一天当官了,当然不会直接回答赵鸣的问题。
    “赵通政使的意思是?”
    赵鸣笑了笑,道:“陛下留中茹瑺的奏章不过是因为长安郡主下嫁了他儿子的缘故,念及于姻亲关系不过才留中了陈佥都奏章。”
    “本官和六部的几个同僚打算继续弹劾茹瑺,不知陈佥都是否愿带这个头。”
    奏章本就是先由陈瑛送上去的,再由他来带头提及此事也算是顺理成章。
    陈瑛本来还想不明白他的奏章为何被留中了,听赵鸣说了这些他越来越觉有些不太寻常了。
    这奏章是他提的不假,但也不是非得是他先提。
    弹劾了茹瑺要真能够扬名立万,有的是愿领这个头的人。
    要真是好事的话,他和赵鸣又没什么交情,又凭什么把这差事给他了呢。
    陈瑛脑袋飞速运转,努力思考着其中的缘由。
    若说是私仇的话,赵鸣也不可能拉拢到太多能为他摇旗呐喊之人,仅靠他三番五次的去弹劾对茹瑺仍只会是不痛不痒。
    只有有足够多的弹劾才能起到逼迫朝廷的作用,而要想有足够多的弹劾必须先得有共同的利益。
    能让这么多人有共同利益,必然得是个很大的事情。
    陈瑛翻来覆去想了良久,终于想到了一个很大的关键。
    茹瑺儿子除了娶了先秦王之女外,还做了一个非常大的事情,那就是支持了入衡山的清丈。
    全国清丈一旦开战,很多人的白田就得交税。
    而拥有白田最多之人,不就是类似赵鸣等人吗?
    他名下倒也有不少白田,弹劾了说茹瑺阻碍了朝廷的清丈是能迟滞了朝廷的清丈,也算是为了争取到了些许的利益。
    但,这又何尝不是因小失大。
    即便是他手里的田都没有了,怕也比不上他仕途从此再不复存在。
    先不说别的,没有了他现在的官身,他手里的田都不见得能不能保住了。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陈瑛不由寒从心起。
    他太急功近利了。
    早知道就不应该抓着茹瑺不见岷王的把柄弹劾他了,他的这个奏章一发算是给赵鸣这些人提供了契机。
    即便他不再接着往下弹劾,他在这事上的带头作用便已算奠定了,
    不管他是有意还是无意,朝廷对他可没好感了。
    他上蹿下跳了这么久,怎就得了这一结果啊。
    “怎么了,陈佥都?”
    陈瑛哪能和赵鸣提他想到的那些,只能讪笑着道:“下官何德何能岂能领了这个头,在下官上面还有左都御史,赵通政使应该和那些主官商议。”
    “下官这这身份能给通政使打个下手已经算是非常荣幸了,实在没那个资格也没那能力做赵通政使那么大的事情去。”
    他若知道他自己没那能力,上面还有通政使这样的主官,那他就不会不事先通知景清那左都御史单独给朱标上那种奏章了。
    都是千年的老狐狸了,陈瑛不过才一拒绝,赵鸣便知道他是想明白其中的缘由了。
    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陈瑛都不是个能和他们共同进退之人,而且他这样的人实在值得一同共事的。
    他表面上不断给各各衙门的主官递名帖,私下当中又抓着茹瑺不拜岷王这种大事没自己积累政治威望。
    这也不算个小事了,既要上奏章不也应该先和他都察院的上官通个气。
    这样偷偷的上奏章,不也是想以此独留好处吗?
    人都是有私心的,在官场上更不例外。
    但像陈瑛他这种背过主官单独行动的行为可太自私了,说不准一不留神他的主官就得因他丢掉了官职。
    你下面的人都知道的事情你却不知道,那要你还有什么用处?
    不知什么时候就把你害了的属下,可没有人愿意接受他这种人的。
    不说陈瑛他是没答应,即便是答应了赵鸣这些人都不可能接受的。
    陈瑛他凭自己自己之力,成功把自己的仕途走成了一条缝。
    不被皇帝看好,又不被同僚接受,那他往后的日子能好了吗?
    “是吗?”
    赵鸣反问了一声,也并没再强求。
    陈瑛他奏章已经上了,即便朱标留中不发带头作用也都已经有了。
    不管陈瑛是否答应继续往下,他可都没办法摆脱这一出头鸟了。
    倘若朝廷真要以此治罪,那他无论如何也别想逃。
    对于这一结果,赵鸣早有所预料。
    陈瑛上奏章的时候或许是没想到他这样有什么不妥,但知道了赵鸣要做的事情不可能还想不到。
    只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赵鸣笑了笑,道:“那就太遗憾了,本官那就再找找其他人吧。”
    “陈佥都先忙吧。”
    从通政司出来的路上,陈瑛便在思考补救之法。
    只是他奏章已经上了,朱标也都已经看过了,他再想把这奏章收回可办不到了。
    而就在陈瑛绞尽脑汁不得其解之际,赵鸣等通政司官员结合六部五寺都察院翰林院等衙门掀开了浩浩荡荡弹劾茹瑺之旅。
    朱允熥吃了早饭正跟着朱标带着徐汝汇商量清丈事宜之际,杨永保就在此时风风火火跑了进来,道:“陛下,众文官集结大概数十人集结在乾清宫外面求见。”
    凡有众人一块前来便是让朝廷妥协不被答应之事的,这种时候往往也是个持久战拉锯战。
    “怕是为了茹瑺的事情。”
    所有的政务都是朱允熥那个一块帮忙处理的,他也解决了那么多了,也没有什么需要他们以这样的方式来求见的。
    更何况,就茹瑺的那一事情他已有了准备。
    “那他们进来。”
    既然不过只是求见而已,也不能现在谁都不见。
    朱标吩咐了一声,又遣了朱允熥带徐汝汇去和清丈预备人才先简单交流。
    清丈再怎么着急也在这一时半会,朱标这个是时候把他遣走是要独自面对那些文官了。
    尽管朱标有那个能力解决,但朱允熥也不能把所有的难题都交给朱标,他自己却坐享其成独享好处的。
    “徐先生,孤让陈集先送你见见那些人,先生先向他们传授一些经验,要是谁不够合格的话先生可以提前踢出去,总之宁缺毋滥一切都要从严出发。”
    朱允熥都已经这么说了,徐汝汇即便不愿意也没法拒绝了。
    再说了,这也不是个什么大事,朱允熥去不去的都无关紧要,没必要非得逼着朱允熥过去。
    “那臣告退了。”
    徐汝汇应下了之后,朱允熥便吩咐于实安排陈集领着过去。
    陈集了解他的产业,也只能让他过去了。
    在徐汝汇走了之后,朱允熥便道:“那些文官肯定吱吱歪歪的一大堆,还是儿子同父亲一块应对吧。”
    朱允熥能帮上不少忙不重要,但只要有这心思就足够让朱标欣慰了。
    朱标所处位置的压力太大了,有朱允熥在对朱标还是很重要的。
    对朱允熥勇于担当的这份责任,朱标笑着道:“行,那就留下吧。”
    朱允熥都已经是太子了,而且这个事情也是他一手操办起来的,让他多参与一些也无可厚非的。
    而且,就朱允熥这个年纪也不是安逸享乐的时候了。
    很快,六部尚书都察院翰林院通政司的主官一块进了乾清宫。
    “诸卿所谓何事?”
    朱标即便已经猜测出了他们的意思,也仍在杨永保上了茶后笑着问了一句。
    既然是通政司负责收发奏章,他也是第一个知道陈瑛奏章内容的,当然需要赵鸣来领头的。
    “都察院陈佥都弹劾茹瑺茹庶老之事,陛下是否要发道旨意斥责一下?”
    对皇帝留中不发的地奏章,通政司出面询问一下缘由之类也是常见的。
    只不过,对这种留中不发的奏章通政司不会带头去触这霉头。
    “陈瑛的奏章吧?”
    朱标都已经留中了,也不能再否认不知道。
    “老十八去衡山也只是以私人身份去找太子而已,也没必要非得因为这就斥责与他。”
    “茹瑺任兵书尚书时也尽心尽力,朝廷数次北伐与他后勤调度脱不了干系,即便是真有错看在他昔日的功劳之上也不该非要往深了治罪的。”
    总之一句话,这样治罪的理由太牵强了。
    “陛下,茹瑺有功不可否认,但有过却也不能不察,他不拜见岷王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岷王再以私人身份去衡山,那可都还是实实在在的王爷。”
    “茹瑺他纵有千万个理由也不能连个面都不露,正是因为他没能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所以不仅耆老士绅们没去见岷王,就连地方官府也都没过去。”
    “这看似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实际影响的却是朝廷的纲常伦理,无规矩可不成方圆,没有必要的纲常在那朝廷还如何治民。”
    “若再碰上类似之事说王爷以私人身份出行就不用参拜,那陛下碰到类似的情况是否也就不用参拜了?”
    倘若非要往下追究的话,这样的说法确实也有道理。
    随着赵鸣之后,翟善很快也道:“这事儿臣也听说了,刚开始臣还以为是传言呢,在民间已有人说茹瑺和秦王结了亲就看不上岷王了。”
    “还有人说前面那些藩王底蕴强大,根本不是后面那些不过只以身份封爵之人所能比的。”
    “尽管这只是流言,但若不能以实际行动粉碎的话,只会使得这样的说法愈演愈烈,要是照此发展下去怕也会影响藩王之间的手中之情了。”
    这些人能一同结伴前来,早就已经商量好了。
    在他们的这些危言耸听之中,要是再不处理茹瑺不迎朱楩之事,大明好像马上就要亡了似的。
    “各位...”
    朱允熥几次欲要开口,但却被朱标拦了下来。
    站在他面前的至少得有数十人之多,朱允熥驳斥倒这些人并不难。
    但,他的成功也意味着他站到了茹瑺那一边。
    这如果只是个私事,朱允熥站谁一边并不重要,那些藩王也不会因为这就疏远于他的。
    现在这些事情被这些文官拿在了明面之上,朱允熥若代朱楩表示茹瑺本有拜会的心思是他自己拒绝了的,那别人会以为他偏袒士绅更多一些,就连贸易公司那儿的平衡都将因为这个事情被打破的。
    这也是这些人一石二鸟之计。
    朱标若是答应了他们的弹劾,那他们就占了清丈的好处,那么多白田都免于交税,那可是一笔很多的数目的的。
    但若是不想答应那就需要据他们的理由给出驳斥的,到了那时候也就意味着站在了茹瑺身边。
    要知道,茹瑺代表的可也是士绅。
    朱允熥维护茹瑺也就是维护是士绅,只要维护了士绅他们便意味着他们也要从中受益的。
    不管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他们都能从中拿到好处,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一块参与的原因。
    数十人每人洋洋洒洒都发表了一大堆,总计大概得花费了半个多时辰。
    朱允熥早就听不下去了,朱标却一直都挂着微笑。
    直到所有人都说完了之后,朱标这才笑着道:“诸卿说的孤都知道了,尔等先回去忙自己的差事去吧,到底该怎么处置让孤先想想再说。”
    这些人既介于答应与否来了个一石二鸟,朱标则取两个中间就是不立马就表态。
    他们愿意一直僵持着,朱标就能和他们奉陪到底。
    “诸卿先回去。”
    说着,朱标开始赶人了。
    陈瑛上了弹劾奏章朱标是能留中不发,哪知他们直接当面提出弹劾朱标又采用了一个拖字诀。
    看这些人不动声色的就把这些事情处置了,朱允熥真是越来越佩服朱标的定力了。
    这些人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朱允熥不知什么时候就忍不住了。
    这事儿要是让他来处理的话,他绝对不可能像朱标这样一直耐着性子把他们的说法都听完。
    就这些文人,左有理右有理的不管咋说都是他们的理,若非不得已没人想与他们打交道的。
    “回吧。”
    朱标连说了好几声,众人就是不甘心走。
    他们要是走了,便意味着第一轮交锋失败了。
    成功与否的只是其次,至少要能输得起啊。
    眼看着他们一石二鸟之际已经被朱标给识破了,那他们再继续往下僵持的意义又在哪里。
    朱允熥已经取胜了第一步也就不着急了,笑着道:“诸位都拿着朝廷的俸禄,这么迟迟不走可是为了偷懒吗?”
    他们是有谏言的义务,但谏言完了就该干嘛就干嘛嘛去了,可不能为了谏言耽误了他们自己的活儿的。
    不管是一石二鸟还是什么,他们总归也是有些公心在的。
    说他们为了偷懒才来这儿谏言,这未免可就太令人寒心了。
    就在有人生起不满就要为自己正名之际,朱标当即严肃喊了一声,道:“允熥!”
    反正该说的都已经说了,朱允熥也随之顺着朱允熥的训斥立马低下了头。
    他这话说的再怎么口无遮拦,但可都已经认了错了的。
    那些人心中再有不满,也只能到此为止了。
    不仅如此,他们在没有新鲜理由再次相劝的时候也只能听朱标的话退了出去。
    他们要是再不退的话,可真像朱允熥说的那样是为了偷懒才过来了的。
    “那臣等先告退了。”
    赵鸣翟善等人领头,众人很快退了出去。
    还以为对付这些人得花费些精力,没想到在朱标的三言两语之中全全都解决了。
    朱允熥正为自己最后的睿智自得之际,朱标瞥了一眼道:“武将不会轻易认输,文臣也不会随便放弃,这也是他们在很多事情上唯一的共同点。”
    “这事儿没那么轻易结束,他们好不容易才抓住了机会绝对不会就这么结束的,指定还会有新的手段的,你就要选择和孤面对这些人,就想想接下来要怎么办吧。”
    朱标这么说,也是告诉朱允熥不能大意,至于朱标本人至始至终怕都没把这些人放在眼里过,和这些人打了这么久的交道早就已经摸清楚他们的命脉了。
    朱允熥想了片刻后,道:“以彼之身还彼之道,陈瑛而是他们文人的一员,最好的办法还是应该用陈瑛来对付他们。”
    “陈瑛不是个傻子,都已经过去了这么久他应该摸清楚了里面的水分了吧?”
    陈瑛趋炎附势最大的好处就是知道谁才是金主,利益好处什么那都是其次,只有牢牢抱住朱标的大腿他才最有可能升官发财。
    知道了自己错的有多么的离谱,才最有可能拼尽全力补救的。
    听到这,朱标有了微笑。
    知道了朱标同意了自己的想法,朱允熥这才开口问道:“那父亲是否要找找陈瑛?”
    朱标从锦衣卫那儿拿来了有关于陈瑛那么详细的奏报,又怎能不知道如何让陈瑛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来。
    “不用,他若连这都想不明白,即便伱能告诉他一步,也不可能把每一步都给他提前想到。”
    “没有足够的能力,他又如何凭一己之力对付那些文臣去。”
    朝廷让陈瑛去做先锋,绝对不能给他做靠山。
    朝廷即便给予他些支持也只能是在背后,不可能光明正大向别人宣告这。
    所以,陈颖他必须自己有足够的实力。
    “儿子明白了。”
    “那就看陈瑛是否有这样眼光了,人可以失误一次不可能处处都失误的。”
    朱允熥分析出了朱标的想法后,朱标随后便接着道:“你同时也做好第二手准备吧,陈瑛要是不堪大用的话,你就让你职大的学生行动的。”
    这些人自进入仕途之后那就也算是文官身份了,他和翟善那些人驳斥几句是不难,但一旦证明驳斥可又要中那些人一石二鸟的计策了。
    职大的那些人即便是真要出手,可也需要再从别的方面来着手的。
    朱允熥简单一个思考便想到了办法,随后微微一笑道:“儿子明白了。”
    这事儿总的来说并不难,只要想好了解决办法便也就轻而易举了。
    “行了,先取些奏章批吧。”
    你说他们这个时候做这些事情是在偷懒,等下了值他们该做什么便立马会补上来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