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狂妄的朱高煦

推荐阅读: 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郡主是个乌鸦嘴牧神记星空古路姬紫月我真不是乌鸦嘴无限童年系统

    过继仪式结束之后,朱允熥连饭都没顾上吃就走了。
    藩王子弟们陆续都进京了,他得先过去露个面,然后再组织这些人一块儿面见朱标。
    朱标的政务也听藩王的,哪有那么多时间一个个见他们。
    众人先后到了后,已在会馆等了许久。
    朱允熥到达会馆,朱高煦连礼都没见便抢先一步走过来,大喇喇道:“我把我爹的本事都学的差不多了,一会儿就和我过过手。”
    在倭国的这几年,朱高煦跟在朱棣身边也确实得到了很好的历练。
    光是从外形上,就魁梧了很多。
    不过,就这样不拘小节的脾性倒一点儿没变。
    以朱允熥现今在朝中的威望,是否输赢朱高煦已经不重要了。
    朱允熥笑了笑,随之应道:“好啊。”
    “不过你这几年实战的经验积累的不少吧,比试的时候可要手下留情啊,孤现在怕不是你对手了。”
    朱高煦也不谦虚,牛哄哄道:“是不是要比过了才知道。”
    说话的功夫,朱尚炳朱济熺两人联袂而来。
    “殿下!”
    两人行了礼之后,这才喊道:“允熥!”
    朱允熥和他们爹不怎么样,和他们两也算是有些交情了,笑着道:“都来了啊?”
    之后,朱有炖随后而来。
    “殿下!”
    在他的规划当中,朱橚可出了不少力。
    加之,朱有炖本人也较为谦逊低调,朱允熥对他也有些好感。
    对朱有炖也表现出了不同于朱尚炳朱济熺的态度,热情了不少不说,还搭在他肩膀上道:“五叔不在开封,全靠你自己一人撑着辛苦吧?”
    朱有炖也没因朱允熥的区别态度情绪上有所变化,仍是之前淡然的态度,回道:“刚开始的时候手忙脚乱了些,现在都已经适应了。”
    朱允熥拉着朱有炖进门。
    朱有炖本人却不想被朱允熥如此特殊照顾,竟让出了位置把朱尚炳朱济熺朱高煦都拉了过来。
    “二叔三叔不在了,尚炳哥和济熺哥得自己独自操持府里之事,比臣辛苦多了。”
    朱尚炳朱济熺他们操持府里之事那是为了他们自身,朱有炖挑起这些事情那是因为朱橚为整个大明办事去了。
    “是啊!”
    “是挺辛苦的,包括高煦跟着四叔在倭国也挺辛苦的,正是因为有了你们大明才能有今日之生机。”
    朱有炖不想出这个头,朱允熥也只能成全他了。
    他犯不着为了朱有炖自己都不想要的东西,反而让朱尚炳他们三个有了嗔怪之心。
    不知道朱高煦是真傻,还是精明的有些过了头。
    在朱允熥话落之后,竟然摆摆手道:“不辛苦,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又怎会辛苦,父王都常说是你让他实现了他的雄心壮志。”
    “将来史书之上人或许不知燕王是谁,但肯定知道远征倭国的第一人的。”
    倭国沿海为祸了这么久,很多沿海百姓深受其害,朱棣在倭国做的这些事情已让百姓念着好了。
    相信即便过上数年,同样不会被淡化的。
    有了朱高煦这话,朱尚炳和朱济熺也没法再说了。
    和朱棣相比较起来,朱樉朱棡昔年的那点儿功绩真就算不上什么了。
    朱允熥也不再在这话题上多言,又道:“贸易公司大致轮廓已经差不多了,你们都到了之后就该进行第一次股东大会了。”
    说着的功夫,已经进了会馆花厅。
    “你们终于聊完了?”
    在花厅,朱榑朱檀兄弟都在。
    早年在曲阜见过一见面之后,已经有好久没再见过了。
    朱檀不再沉迷丹后身体也养好了。
    老朱长得本来也不差,嫔妃们又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朱檀再差也差不到那里去。
    虽不像是朱棣那么魁梧,也不像朱标那么沉稳,但从骨子里也散发着些特殊的贵气。
    “七叔,十叔好久不见!”
    朱榑朱檀兄弟两人也随之站起,向朱允熥行了叩拜大礼。
    早在曲阜的时候他们就认可朱允熥的能力了。
    就朱允熥所干的那些事情,他们扪心自问他们自己可做不到这些。
    “七叔,十叔快请起。”
    朱允熥扶起兄弟二人,在首位上坐了下来后,便道:“七叔十叔结伴过来?”
    朱檀认识到的丹药危害后便申请回了封地,但老朱却仍叮嘱朱榑照应着朱檀。
    自此,兄弟两人联系就很频繁了。
    明明是有联系的,倘若非装的不熟反而显得心中有鬼了。
    “是一块儿来的。”
    “我们坐同一条船来的。”
    朱榑和朱檀两人异口同声答了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倒没出其右。
    “十叔还没去看过皇爷爷吧?”
    “皇爷爷一直在惦念着十叔,十叔找个空闲过去一趟吧。”
    老朱对下面的子孙只是比不上朱标而已,比之于其他帝王已经是挺不错了。
    因为朱檀自践身体,老朱可没少操心他。
    “知道了。”
    “叔今天就过去。”
    老朱即便是退下来了,手中大权可还在的,只要他一句话朱标同样立马也能让位。
    这些人无论是真的出于亲情,亦或者是因为老朱手上并没旁落的权柄,他们可都想尽早去拜见老朱的。
    但,老朱可不是什么时候想见就能见的。
    老朱的精力毕竟有限,他们不可能一下都聚集过去,只能先递了帖子什么时候见他们由老朱说了算。
    “允熥,谢谢你!”
    朱檀话不多说,只简单道了句。
    知道的人都知道这是为了什么。
    朱檀把长寿以及其他方面的需求全都寄希望于丹药之上,刚开始的时候或许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正是因为这,他才对之深信不疑。
    要不是朱允熥坚持拉他一把,他估计早就已经不在人世了。
    现在的他不再服用丹药,他所想要的那些需求也都因他坚持练习拳脚而达到了。
    自开始强身健体之后,他儿子都生好几个了。
    “这都是小事。”
    朱允熥摆摆手,压根没放在心上。
    他当初做这些,不过是为了讨老朱的欢心。
    既然本就是存了功利之心,就没必要再要朱檀的感谢了。
    “十三叔他们呢?”
    正说着,外面响起窸窸窣窣的脚步声。
    朱桂,朱楧,朱植,朱栴,朱权,朱楩,朱橞先后走了进来。
    这些人都是大本堂就认识的。
    朱桂尽管在大本堂没呆多久就去就藩了,但他们之间的情义还是非常深厚的。
    “十三叔,十四叔...”
    朱允熥从朱桂开始,全都一一喊了个遍。
    朱桂等人也没因朱允熥的客气而托大,依旧还是认认真真行了叩拜之礼。
    “十三叔,十四叔快请起。”
    朱允熥把几个藩王一一扶起,问道:“十三叔,听说逊煓也跟伱一块儿来了?”
    几年前他去大同之时,这小子拉了他一裤子。
    那时候他不能把他怎么着,现在是时候找他报仇了。
    “是。”
    “那小子不是读书那个料子,叔想着带他出来见见世面或许有些好处。”
    这些藩王子弟们因为投胎投的好,一出生就有了别人一辈子都没有的东西,选择躺平那也是很多人都有的毛病。
    “只能试试了。”
    “逊煓要实在是不喜欢读书,十三叔可以让他练练拳脚,反正又不考状元,能认识几个字看得懂军报就行了。”
    朱桂当初书读的不怎样,现在代王不也当的很好。
    “那小子太没耐心,练拳脚也很不用心。”
    “说白了,那小子就是欠揍。”
    对自己的这儿子,朱桂是一万个看不上眼。
    “那正好!”
    “高煦正好也在,十三叔要不让高煦带带他?”
    朱桂娶的是徐达次女,而朱棣娶的则是长女。
    也就是说,朱高煦和朱逊煓还是姨兄弟呢。
    “不,不用!”
    一听这,朱桂连连摆手。
    朱高煦的能力他肯定不怀疑,别看朱高煦不如朱棣精明,但拳脚方面可全都遗传了朱棣。
    但,朱高煦脾气实在不敢恭维。
    要朱逊煓有什么地方做不到位,朱高煦可真敢动手的。
    朱逊煓再不争气那都是他儿子,要是被朱高煦没轻没重的打残废了可就不好了。
    “不用就不用。”
    “好像谁想教他似的。”
    朱桂的直接拒绝,在朱高煦看来这是对他拳脚的不信任。
    你揍他一顿都没什么问题,你要说他拳脚不行那就不成。
    “你小子怎么说话呢?”
    朱桂年轻的时候比朱高煦还狂,又怎会让朱高煦在他面前如此趾高气扬。
    “我就这么说了。”
    “怎地?”
    能被朱高煦放在眼里的只是能让他佩服之人,至于什么辈分之类的不过都是扯淡。
    就像朱桂,他镇守大同府,虽说也为边军运送过些粮食外,也曾领兵多多少少打过几场战役。
    仅是这,在朱高煦看来还远远不够。
    “你说什么?”
    朱桂一拍桌子怒了,骂道:“老四怎么教育儿子的,眼里还有长幼吗?”
    “告诉你小子,要不是看在老四的面上,本王今天非得让你好好长长教训。”
    朱桂好歹也是个藩王,当着这么多兄弟子侄的面,要是被朱高煦如此冒犯却无动于衷的话,那他往后还怎么混?
    “就凭你?”
    朱高煦依旧狂妄的很,压根就没准备妥协。
    若单论战力的话,朱桂是不是朱高煦的对手。
    但话都说到这儿了,他不应都不行了。
    “呦呵!”
    “你小子人不大口气倒是不小,那就去试试啊,看看本王到底能不能打趴你小子。”
    朱桂和朱高煦起的这冲突根本就没什么意义,朱允熥提起这话题不过是出于闲聊而已,谁知这两人竟还能呛呛起来。
    说来的话,这里在座之人中他们两还有更近一层的关系。
    朱桂除了是朱高煦的叔叔,朱高煦还得再喊人家一声姨丈呢。
    “说的好好的怎么还吵起来了?”
    “高煦你一个小辈怎么能对十三叔动手。”
    这事儿本来就是朱高煦的不对,他要是再向着朱高煦说话那朱桂更没面子。
    “我...”
    朱高煦虽有些不服气,好歹没再和朱允熥吵吵。
    朱允熥转而又冲朱桂,道:“十三叔你当长辈的,就别和高煦他一个小辈计较了。”
    朱桂早就没有年轻时的戾气了,要不是朱高煦这么狂妄的话,朱桂才不会和他起这冲突的。
    两人都不说话了。
    朱允熥这才又道:“给孤个面子,这就算了吧。”
    两人都有息事宁人的打算他的面子才值钱,要是两人依旧谁都不服气谁的话,那他的面子就得被放在地上踩了。
    朱楩那些人就藩这么长时间也比之前更加内敛了,在朱桂和朱高煦吵吵的时候全都保持了沉默。
    要是他们这几个一块在大本堂读过书的人都帮着朱桂说话的话,仅凭朱高煦一人完全抵挡不住不说,这事儿也不可能这么轻易解决。
    贸易公司还没建起来藩王们自己就先吵吵起来了,这不诚心让那些人看笑话吗?
    两人哼哼着谁都不说话了,朱允熥一抬头看到朱椿正站在门外。
    老朱八子朱梓洪武二十三年自焚而死,九子朱杞在洪武三年因病而死年仅一岁。
    除了这两人,朱允熥也就和朱椿没有私交了。
    朱椿是老朱十一子,封蜀王藩地在成都,和朱桂都是郭惠妃所生。
    朱椿博综典籍,容止都雅,从小就喜欢读书和做学问,在朝中还有“蜀秀才”之称。
    早年曾聘请方孝孺兴办了府学,还资助过家境贫寒的读书之人。
    另外,吏治上也革除了一些弊端,还击败了番人入寇,同时利用经济手段平衡各族间矛盾。
    为了借峨眉山稳定人心,朱椿还在峨眉山修建了清音阁接王亭,有“峨眉山第一风景”之称。
    总的来说,朱椿在成都口碑还挺好。
    在这些藩王当中,也算是个贤王了。
    朱允熥和朱椿关系不够深厚,只是苦于他们没有认识的机会。
    其实,朱椿还娶了蓝玉之女,是蓝玉的女婿呢。
    照这个说起来,他和朱椿关系还更近一些呢。
    “十一叔快进来!”
    朱允熥拉着朱椿进门,朱椿则坚持见了礼。
    朱椿长得和朱桂有些相像,但朱桂远没有朱椿的这种的温文尔雅。
    据说正是因为这点,老朱也很喜欢朱椿。
    别看老朱是个粗人,但他很喜欢子弟读书的。
    “十一叔,快请起!”
    朱椿被朱允熥扶着站起后,朱桂笑着上前喊道:“哥!”
    还没就藩的时候,朱椿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很少跟着朱桂一块上房揭瓦的瞎胡闹。
    但,骨子里的兄弟情义却被没消融。
    “老十三!”
    朱椿脸上挂着笑,一看就很高兴。
    “老十一,你已经就来迟了,你们兄弟有什么要聊的私下再聊去,可别再耽误大家伙的时间了。”
    瞧着朱桂和朱椿有说不完的话,朱檀可再也等不及了。
    一笔不菲的银子眼看着就要进门了,他们早就百爪挠心的忍不住了。
    朱椿温文尔雅的一笑,道:“抱歉。”
    随后,又与朱允熥解释道:“臣来晚了。”
    朱椿是这些藩王中通知最晚的,加之蜀道本就难走,他能不被这些藩王们落后太远,说明真的是在认真赶路了。
    “不晚!”
    “股东大会还没开始呢。”
    “十一叔坐!”
    很快,众藩王在花厅按顺序落座。
    本来就是以藩王召开的,所有人都按所代表的藩王爵位落座,就不再区分叔叔和侄子。
    在藩王当中,叔叔和侄子股份是平等的。
    去除朱梓和朱杞,从朱尚炳的秦藩到朱橞的谷藩总共是十六人。
    另外,远在交趾的朱柏实在走不开,便委托了朱允熥代为代理。
    反正藩王们要做什么,也给他一份儿就行了。
    “贸易公司你们想必都已经听说了,就是你们勋戚还与士绅一起参股,朝廷支持你们蒸汽机船机器等由你们组织出海。”
    朱允熥把这些大致介绍了一遍。
    现在的海贸已经开放了,这些藩王们都有参与。
    但他们各自为阵所得的收益毕竟有限,要是能按朱允熥这样的方式参与的话肯定比现在强。
    而且参股的好处不过也就是由他们出一笔钱最后再分红就行了,即便有了风险也是所有人一块承担的。
    实在不行,他们还能继续现在的买卖。
    最关键的是,他们参与与否不重要,但他们不参与却独留别人参与的话,一旦对方赚了钱那差距可就要拉开了。
    “诸位既然来了,那孤是否可以理解为都愿意参股了。”
    是否愿意参加,总得是先声明了。
    “愿意,愿意...”
    众藩王倒挺给面子,皆都纷纷表了态。
    朱允熥笑了笑,道:“那从秦王开始算,至谷王开始是十八人,去除潭王和赵王只剩十六人了。”
    “孤也和父亲商量过了,韩王年纪小还没就藩,但他也还是大明的藩王,孤会协商银行先借与他们参股的银子,所得分还了银行的钱之后便直接存入他们的账户,等他们就藩的时候再把银子给他们。”
    “他们年纪小还小对这些银子把握不好,暂且先别和他们说这些事情的呢。”
    这也是朱标的意思。
    朱允熥顿了一下,道:“从二十叔到二十五叔是六人。”
    老朱二十六子朱楠,出生数月就夭折了。
    “所有藩王共计是二十二人,以藩王勋戚士绅封为三大股,个人所得多少再从这三大股中划分。”
    该说的都说了之后,朱允熥想了想道:“这就是贸易公司的一些大致内容了,至于具体的细节只能等股东大会的时候再定了。”
    他和勋戚的关系也挺好的,不能一味的偏袒于这些藩王。
    接着,朱允熥又道:“父亲晚上准备了晚宴,诸位王叔兄弟今晚上准时赴宴吧。”
    这些人既然都已经到了,朱标和他们一起吃顿饭也是很有必要的。
    早在这些人陆续到京之际朱标就曾说过,等藩王们全都到了之后他就设宴请他们吃饭,也算是一块会见他们了。
    之后,朱允熥也没再多留,直接道:“那就先到这儿吧,孤先走晚上再见。”
    设宴上面的一些具体事宜,他也得去准备一下。
    从会馆出来,朱高煦便追了出来。
    “允熥!”
    “等等我。”
    朱允熥扭头,问道:“怎么了?”
    “你去哪?”
    “我和你一起。”
    朱高煦因为刚才和朱桂的事情,明显没办法和那些藩王尿到一起了。
    “我去皇爷爷那儿,问问皇爷爷参加今天的晚宴了吗。”
    很大概率上是不参加。
    老朱禅让之后很大程度上在避免参加和朝廷有关的事情,而朱标晚上的宴请明显公事高于私事的。
    要真是一家人吃饭,朱标就会把晚宴设在老朱那儿。
    这也不是朱标想不到这点。
    别看这些藩王比历史上的收敛许多,但这都是给三分颜色就能开染坊的主,若是朱标不拿出些皇帝的魄力只和他们攀兄弟感情的话,这些人能干出啥就不一定了。
    “去皇爷爷那儿?”
    “那我还是不去了,皇爷爷不喜欢我,我就不惹他老人家不高兴了。”
    老朱是特别不喜欢朱高煦。
    当初老朱召藩王子弟进京读书的时候,朱高煦就曾因为不好好读书被老朱斥责过。
    当时朱高煦远比现在顽劣,不仅不好好读书在老朱眼皮子底下就敢纵马在街上横冲直撞。
    尽管是事实,朱允熥也只能劝道:“皇爷爷是个重亲情之人,你若过去了他也会很高兴的。”
    朱高煦之所以不愿意过去,还是因为怕老朱的成分居多。
    若按他的秉性来出发,老朱越是不喜欢他,他才越是往老朱跟前跑惹老朱生气。
    “不去。”
    “你去吧。”
    之后,朱高熙扭头就走。
    从朱高煦刚才和朱桂的冲突来看,他的脾气还和之前的差不了多少,就这样出去太容易惹事了。
    朱棣在倭国是办了很多事,满朝文武也认可了朱棣的重要性。
    但朱高煦真要惹了事,不是没有人攻击朱朱棣。
    朱棣完全可以委派朱高炽过来,毕竟王府的事情也都是由朱高炽负责的。
    偏偏要让朱高煦独自回京,这不是专门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值得一提的是,徐王妃也跟朱棣到了倭国。
    “高煦!”
    朱高煦扭头走出两步后,朱允熥又道:“京中盯着四叔的人多,你...”
    朱允熥话hIA没说完,朱高煦便不耐烦道:“知道知道,别太招摇了都听别人怎么说,有什么拿不准的事情多去找允熥和大哥。”
    “我从倭国动身的时候,父王和母后就和我说过无数遍了,我都这么大的人了还能做知道这。”
    “行了,你忙你的就是。”
    “我自己逛逛就行了,拢共才多大点地方还能把我丢了不成。”
    这是怕你丢了吗?
    朱高煦都则这么说了,朱允熥哪还能说什么。
    “你...”
    还不等朱允熥说完,朱高煦就挥手走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